登陆注册
32033000000051

第51章 论“听话”

郭小川

两种偏颇

中国中流的家庭,教孩子大抵只有两种法。其一,是任其跋扈,一点也不管,骂人固可,打人亦无不可,在门内或门前是暴主,是霸王,但到外面,便如失了网的蜘蛛一般,立刻毫无能力。其二,是终日给以冷遇或呵斥,甚而至于打扑,使他畏葸退缩,仿佛一个奴才,一个傀儡,然而父母却美其名曰“听话”,自以为是教育的成功,待到放他到外面来,则如暂出樊笼的小禽,他决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

这是鲁迅在二十多年前(1933年)说的,到现在看来,还是这样新鲜、有力。时至今日,由于这个时代所给予人们的新的道德的影响,相当多的家庭也已不再墨守这两种偏颇的“法”,开始找到“教孩子”的正当门径了。然而,我们仍然不能为此心安。因为这“两种法”的偏颇传统,决不会那么一下子就轻易地消失。而只要这种传统还没有消失,它就在我们的社会中,成为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其所以成为很严重的问题,因为这两种“法”是从根本上与我们的社会制度相抵触的。对孩子和青年的关心和培养,是我们整个社会的职责。放弃了这种关心和培养,就是极大的失职,就是毁掉了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将来;而如果用错误的方法来进行教育,也同样不能尽到职责,而要发生很坏的效果。

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问题

“两种法”的害处虽然都大,然而今天特别值得注意的问题却在于后者,即“教孩子”和青年的所谓“听话”这一点上。

为什么?当然不是因为“教孩子”和青年“任其跋扈”、不加教育之“法”已经为大家所抛弃了,不,这还是值得注意的问题;而是因为教育青年“听话”之法,是在“加强对青年的教育”的名义之下进行的,而它的害处又往往不被一般人所认识,因而这种“偏颇”之法,在目前有着更大的普遍性。自然,今天的所谓听“话”跟鲁迅所说的内容已不尽相同。“终日给以冷遇或呵斥,甚而至于打扑”的,即使还没有绝迹,已经很少了。但是,如果从实质去了解,“教孩子”和青年不管什么“话”都要“听”,让孩子和青年失去了创造性和科学态度的看法和作法,在家庭中,在学校中,在社会上,在青年团和少先队内,却是相当地流行的。一些不求甚解的热心家以为既然不能“教孩子”和青年“任其跋扈”,那么就应该“严加管教”,他们把孩子和青年限制在一个非常死板的框子里。谁的行动如果超出他们的框子以外,就是“不老实”,“不听话”。对于来自长辈、上级的意见,如果青年提出一些疑问甚至提出批评和意见,那就是“不虚心”,“不听话”,甚而是“组织纪律性不强”……其效果呢?自然也是不妙的。

这样一来,“跋扈”虽然不敢,却只剩下了“美其名日”的“听话”,使生龙活虎般的青年和未来的青年(孩子),“待到放他到外面来,则如暂出樊笼的小禽,他决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了。

这不是什么“危言耸听”的道理,稍稍注意这个问题的人,是不难发现若干真凭实据的。请想想,下列类乎算术公式的“公式”是不是有,是不是在某些地方流行,是不是还没有得到有力的批评或驳斥?

好团员=团籍 “听话”;

好学生=学籍 “听话”;

好青年=青年 “听话”;

好孩子=孩子 “听话”。

总之,“好者”,“听话”也。“听话”成为惟一准绳。

我想,没有人否认这种种公式的存在的,而且批评和驳斥它的言论还似乎不多,这就不能不是一个迫切的问题了。

“听话”一解

说到“听话”,就不能不预先防止某些可能发生的误解。

头一个方面,用不着怀疑,我们的许多“热心家”,要孩子和青年们“听话”,实在是出于好心,并无使之成为“仿佛一个奴才,一个傀儡”的意思的,他们倒是真正要关心和帮助这些孩子和青年成为有用的人的。

次一个方面,这里我们决不是一般地反对“听话”。孩子和青年难道不要“听话”吗?要“听”呵!一切正确的“话”都是要“听”的。但这里所说的“听话”的意思是,凡是正确的“话”,就应当按照它去实际地做。那么,如果广义地讲,就连错误的乃至反动的“话”,必要时也是要“听”的,不过是“听”了之后,并不按照去做,而是反过来驳斥它、反对它而已。很显然,在这个意义上的“听话”,不但不应当受到反对,还应当特别提倡。现在,在这个意义上的“听话”,并不是我们的孩子和青年已经做得很够了,不,这是一个永久性的教育问题,很难说有什么够了的时候。

那么,问题究竟在哪里呢?为什么把“教孩子”和青年“听话”当成一种偏颇的“法”呢?

“教孩子”和青年的“美其名日”的“听话”之“法”的偏颇,是因为:第一,它不问这“话”是什么样的“话”,是正确的“话”,还是错误的“话”。显然,正确的“话”自然应该“听”,而错误的“话”就不应该“听”(这里的“听”是按照它去做的意思)。

第二,它不是提倡让孩子和青年去做独立的思考的评判,而是叫他们盲目地去“听”。显然,即使是正确的“话”,也应当自觉地用科学的态度去“听”,而不能提倡盲目性。

第三,它不是发扬孩子和青年的创造性,而是叫他们墨守成规。

事实上,无论多好的“话”,也不能说尽一切真理,真理的长河是发展和丰富着的,一切都有待于新的创造,特别是青年的创造。只叫青年“听话”,墨守成规,规规矩矩,而不引导他们去大胆地想,大胆地行动,这就可能杜绝了这种创造。

这一些,就是我们对于“听话”之“法”的偏颇处的一般理解。

由“听话”所引起的

我们指出了“听话”之“法”的偏颇,就不能不说一说我们的一些正面看法。当然,在这里,不可能就对青年的整个教育问题做全面的探讨,只能就这个问题所引起的问题提上几句。

代替教孩子和青年“听话”的,我以为,是两种根本的为人态度:一是服从真理的精神;二是创造精神。

服从真理的精神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对真理,是坚决地拥护,坚决为它奋斗;另一方面,对一切违反真理的言论和行为,就坚决反对,坚决同它斗争。而这里,两者又是统一的,那就是为真理而战斗。

创造精神也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对一切先进的优秀的东西,一切先人留下的优良传统,一定要学习,要承继;另一方面,又不止于承继和学习,而要努力创造新的东西。这就是说,要创造性地学习,创造性地工作。

不言而喻,这两种为人的态度,都要建立在自觉的基础上的,而不是靠盲目性就能自动地形成的。对于一切事物,都要通过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评判,对于一切能够接触到的问题,都要有经过自己思考过的看法和意见。

看法和意见,事实上是任何人也不可能没有,也不应该没有的。

我们决不能像官僚主义者那样怕别人的看法和意见,有如怕洪水猛兽。当然,看法和意见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但对青年说来,只应提倡他们多想、多研究、多提出他们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同时又用服从真理的精神对待他们,而不能提倡他们吞蚀或收起他们的看法和意见。

青年人的错误看法和意见,是不可免的,如果让他们吞蚀或收起错误的看法和意见,那就连正确的看法和意见也就一古脑儿化为乌有了。

而正确的看法和意见,乃是正确的行动的先声,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没有的。没有它们,也就没有了服从真理的精神和创造精神。

很明白,如果是这样,也就真正能够做到正确的“听话”了,然而这岂是前面说的“听话”之“法”所能包括的吗?不能啊!这一点,也就是本文的中心意思。

同类推荐
  • 寂静的芬芳

    寂静的芬芳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创作的部分散文作品,分第一辑,寻美山水部分收集了24篇游记散文,通过旅游的所见所闻所感表现了一种美好的山水情怀,用山水景观讴歌了对美好自然的赞歌。第二辑,寻美生活部分,收集了36篇作者对生活的纯真写照和美好的祝福,生活的笔触,紧紧围绕作者的生活环境,表现了生活中美好的点点滴滴。
  • 我的书(7):一个人的旅行

    我的书(7):一个人的旅行

    本套系列谈话录,精选同名视频节目《我的书》的访谈实录,由作者讲述创作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解读作品核心理念,揭示书里书外趣闻轶事。内容精选高点击量的节目,按照话题聚类结集成册,随新书上市而持续不断的诞生新的故事,其中包含大量因节目时长限制而未能发布的精彩内容,不失为一套贴近粉丝的专业导读图书。本书为系列(7)一个人的旅行,汇集旅游主题图书的作者访谈,包括项明生、番小茄等作者访谈。视频节目《我的书》,自2014年在优酷的大型视频网站上线以来,一直在读书节目中名列前茅。
  • 这样写出好故事:描写与背景

    这样写出好故事:描写与背景

    《这样写出好故事》姊妹篇,大师写作课经典!美国《作家文摘》创意写作书系畅销书。写作教授教你用描写和背景营造独特的小世界,结合斯蒂芬·金等名家名段边赏析边练习!作家、编剧、媒体人喜欢的故事创作书。你可以在本书中找到所有你想要的答案,本书作者兼创意写作导师罗恩·罗泽尔将结合名家经典案例解析描写与背景对于写好故事的重要性。
  • 小说法

    小说法

    《小说法》与当下国内许多优秀小说有着紧密的联系,它发现了小说家在创作时的思考路径和秘密,所以《小说法》不是一本小说评论集,也不属于文学理论的范畴,它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指导小说创作的教材,33篇文章深度解构当代国内优秀小说,告诉阅读者如何深刻理解小说家们的描述语言,告诉创作者如何巧妙设置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小说法》对所有志向、喜爱小说创作的人来说,都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书。《小说法》由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所长孟繁华作序、推荐。
  • 夏娃的花环:马季散文随笔集(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夏娃的花环:马季散文随笔集(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既有优美的文化散文,细致的作家研究,客观的网络文学现象分析,新颖的阅读心得,又有敏锐的社会观察和专业的艺术赏析。
热门推荐
  • 秘籍批发商

    秘籍批发商

    某地,几个修炼者为了一本黄级中品武学秘籍,正杀得昏天暗地,你死我活的时候。书店三层,李信看了眼桌底,摇摇头取出了垫在桌下已经明显发霉的一本秘籍,封皮上一个大大的‘地’字还隐约可见。随手丢进了不远处的一个垃圾桶里,李信起身,伸出手去,从一堆蒙着灰的秘籍中捞出一本,又重新垫到了桌下。推了推桌子,不见摇晃,嘴角轻轻一咧,嘟哝一句,“还行。”桌脚下,秘籍淡黄色的封皮上篆体的“天级”两字显露无疑。
  • 穿越之十六世纪大农场

    穿越之十六世纪大农场

    尤道奇和他的战友白石峰,在内蒙古自治区的的乡村,合作开了一个貉子养殖场,尤道奇和白石峰两人在挖菜窖时,在土里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石盘,尤道奇和白石峰后来发现,这个石盘是个时空传送器,石盘可以把固定区域内的所以物质,传送到500年前的同一位置去,石盘也可以把,500年前的同一位置的,固定区域内所有物质传送回来,从此尤道奇和白石峰两人,开始在500年前和古人做生意,最后建立了跨时空的超级大农场。
  • 我家师父又掉马甲了

    我家师父又掉马甲了

    在我心里一直有一个梦——就是我的马甲永不掉,but我家中的孽徒总是让我掉马甲,这该让我如何是好!“师父,你别套马甲了,不管怎样我都认的出来你,乖,咱别动。”白切黑徒弟。“滚,你这孽徒。”暴怒的师父“嘚了嘞,师父这边走,我们一起滚。”白切黑徒弟“……滚”当白切黑徒弟遇上掉马甲师父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敬请期待。
  • 蛮荒小道士

    蛮荒小道士

    黄小道,只是个不求上进,得过且过的小道士,他只想靠着道观里那点可怜的香火,混吃等死,奈何苍天不怜人,一个闪电把他劈到了远古的蛮荒。那里,只有一群还未开化的野人,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卧槽,我他妈服了。”穿越的第一天,黄小道如是说!不过,作为一个掌握着现代文明的神棍,黄小道相信,在这里,他会过得很滋润……
  • 论如何在皇宫里生存

    论如何在皇宫里生存

    “我**”竟然穿越了!我堂堂七尺男儿竟然……!她……她好像也是穿越过来的,诶诶别跑啊!阿西!你过来啊!
  • 灭世之界

    灭世之界

    科学终究有尽头,神学的来临势不可挡,东方神龙在28世纪降世,与此同时,西方魔法也来临了,这一世,受尽八方苦恼,纵然粉身碎骨,也要逆天改命,天若负我,我便弑天,人若负我,六亲不认,有着神龙血液的他,将会掀起一股腥风血雨……………………。
  • 穿越喜马拉雅山的信鸽

    穿越喜马拉雅山的信鸽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加尔各答市的人都忙着训练鸽子,希望所养的鸽子能被选为传信鸽。小男孩也一心想把花颈鸽训练成信鸽王。它曾冲向老鹰,去救自己的同伴,也曾在暴风雨中迷航;还曾在战场上穿越枪林弹雨……不幸的是花颈鸽在执行一次重要任务时受伤,从此意志消沉……它还能飞上蓝天吗?
  • 杀手皇后:皇上随我挑

    杀手皇后:皇上随我挑

    顶级杀手魂穿嫡女,利用自身优势帮助夫君谋得帝王之位,却发现原来自己只是一个炮灰女配,一生辛劳只是为他人做嫁衣。拼死和渣男、渣女同归于尽,以为黄泉路远,孟婆汤苦,生生世世不再相见!命运又和她开了一个玩笑,再次让她回到了穿越的原点。既然上天赐予了一次反悔的机会,踢开渣男、渣女,她势必让那些贱人生不如死。
  • 从零开始的乐园之旅

    从零开始的乐园之旅

    他是代号‘000’的最终杀戮兵器。杀戮是他的完美诠释。他以一己之力结束了战争。即使满身疮痍,也依旧孤身一人反抗这个世界。———————————《DarlingintheFRANXX》《亲爱的弗兰克斯》《国家队》-《达令》-《零二02》-《叫龙的公主》———————————读者群:794547567
  • 百年史话中华演义

    百年史话中华演义

    长篇历史小说《中华演义》,记叙了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百余年间的风云历史;小说按时序将这期间发生的千余件史事﹑六千余名人物的历史故事确凿无误地进行记述,绝非杜撰臆造。这众多的史实中,有两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的起因和经过,有太平天国﹑捻军及各地农民起义的爆发和成败,有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护国”“护法”运动的求索与实践,有“国﹑共”两党的诞生和先后两次合作﹑众志成城共御外侮的血泪史实;最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如旭日喷薄于东方……因为,这些既可独立成章的史实﹑却是互为因果;所以,本书采用了小说的笔调﹑以时间为主轴进行记叙,一气呵成﹑有机融合,避免枯燥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