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025900000017

第17章 针灸方法

针灸法的种类很多,如毫针法、灸法、火罐法、皮肤针法、三棱针法、耳针法、电针法、头针法、针刺麻醉等。

本节介绍常用的针法与灸法,内容以毫针法、灸法为主。

一、针法

(一)针具

1.构造

毫针是临床上常用的针具,是古代九针之一。制针的原料目前以不锈钢丝为主,用这种合金所制成的毫针,具有针身光滑,坚韧而富有弹性,其他还有采用金、银、合金等为原料而制成的。

毫针的构造,可分为五个部分,以钢丝或铝丝紧密缠绕的一端称针柄,针柄的末端多缠绕成圆筒状称为针尾;针的尖端锋锐的部分称为针尖,针柄与针尖之间的部分称为针身;针柄与针身的连接之处称为针根。

2.规格

毫针的长短、粗细规格,是以针身为准。其长短规格。15~25mm多用于头面等浅表穴位,40~50mm多用于躯干、四肢穴位,75~100mm多用于肌肉丰满处,如环跳穴,或用于透穴。针的粗细规格。临床上多采用28号,眼区穴可用32号,需要较强刺激或点刺出血可用26~28号。

3.修藏针具

在使用过程中,应经常进行检查和修理,如发现针身弯曲,可用手指、竹片或夹衬硬厚纸片将其捋直,如针尖太钝或者弯曲起钩,可用细砂纸或者在油石上磨成松针形,但是针体过度弯曲或腐蚀瘦细的,不应再继续使用,以防意外。

针具在不使用时应妥善保藏,可以存放在垫有几层纱布的针盒或两头塞有干棉球的针管里,以保护针尖不受碰撞。

(二)针刺练习

由于毫针针身细软,如果没有一定的指力和协调的动作,往往会造成进针困难和针刺疼痛,不能随意进行各种手法操作,影响疗效。因此,必须在临床操作之前,进行针刺指力和手法练习。

练习的材料,可用纸垫或棉纱球,前者用草纸数张,折叠成厚1~2cm,长约8cm,宽约5cm,用线作“井”字形扎紧,做成纸垫。后者用纱布将棉花包裹,用线封口扎紧,做成直径为6~7cm的棉团。

操作练习,先选用较短毫针在纸垫或棉团上练习进针、出针、上下提插、左右捻转等基本操作方法,待短针应用自如以后,再改用长针练习。为了更好掌握针刺方法,体验各种针刺感觉,还应进行自身试针,或学员间相互试针,如此反复体会,在实际临床操作时才能心中有数,运用自如。

(三)针刺前的准备

1.做好诊断、辨证及解释工作

针刺治疗前应认真收集病人的四诊资料,辨证分析疾病所在,确定治疗方案。对初诊病人还应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对针刺疗法有所认识,消除对针刺疼痛的畏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才能发挥针刺治疗效果,避免或减少异常情况的发生。

2.检查选择针具

选择毫针应以针柄无松动,针身挺直、光滑、坚韧而富有弹性,针尖圆而不钝,但也不太尖,呈松针形者为好。如针体弯曲损伤,针尖钩毛者,应予剔除或修理。

3.消毒针具

最好采用高压消毒,也可以煮沸消毒或用75%酒精浸泡消毒。用于某些传染病患者的针具应另外放置,严格消毒,或采用一次性用针。施术部位一般用75%酒精棉球拭擦即可,如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皮肤叩刺出血,则先用2%碘酒拭擦局部,再以酒精棉球将碘酒擦净。操作时医者的手指应于术前用肥皂冰洗擦干净,或用酒精棉球消毒。

4.体位选择

病人的体位是否合适,对于取穴准确、针灸操作、留针得气以及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均有很大影响。因此,选择适当的体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临床常用的体位有以下几种。

(1)仰卧位

适用于头面、胸腹部的穴位,以及四肢的部分穴位。

(2)侧卧位

适用于身体侧面的穴位。

(3)俯卧位

适用于取头项、背、腰、臀部以及下肢后面的穴位。

(4)仰靠坐

位适用于取头面、颈前、胸部以及四肢的部分穴位。

(5)俯伏坐

位适用于取头项和背部的穴位。

(四)毫针刺法

1.进针方法

一般右手持针,称为刺手,左手辅助,称为押手。押手的作用主要是固定穴位,减少进针时的疼痛,以及使针身有所依靠,不致摇晃和弯曲。刺手的作用主要是掌握针具。持针姿势,一般以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进针时运用指力使针尖快速透入皮肤,再捻转刺向深层。临床常用的进针方法有以下几种。

(1)指切进针法

左手拇指端切按在穴位旁边,右手持针,紧靠指甲面将针刺入,主要适用于短针进针。

(2)夹持进针法

左手拇、食两指夹捏棉球,裹住针尖,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主要适用于长针进针。

(3)提捏进针法

左手拇、食两指捏起针刺穴位的皮肤,右手持针从捏起上端刺入,主要适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穴位,如面部进针。

(4)舒张进针法

左手拇、食指或中指将针刺穴位的皮肤撑开,使之绷紧,右手将针刺入,主要适用于皮肤松弛或皱纹部位,如腹部进针。

2.针刺的角度和深度

正确掌握针刺的角度和深度,是针刺操作过程的重要环节,它影响针刺感觉、治疗效果。临床上对针刺角度和深度,主要根据穴位的特点,病情需要,以及病人的体质等情况而定。

(1)角度

针刺角度是指针身和皮肤所成的夹角。一般有直刺、斜刺和横刺三种。

(2)深度

指针身刺入皮肉的深浅。一般以既有针感又不伤及重要脏器为原则。凡年老气血虚弱,小儿娇嫩之体宜浅刺,年轻力壮,气血旺盛者可适当深刺;瘦小者宜浅刺,肥胖者宜深刺,头面胸背部宜浅刺,四肢及臀、腹部可深刺;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可深刺,针刺的深度和角度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深刺多用直刺,浅刺则多用斜刺或横刺。

3.行针与得气

进针后,为了使病人产生针刺的感应,而行使一定的手法,称为行针。针刺部位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而医者指下亦有一种沉紧的反应,称为得气,也称针感。针刺得气或不得气对疗效有很大关系。一般得气迅速,效果较好,得气迟钝,效果较差。得气快慢或不得气,与患者病情和体质,取穴准确,针刺的深浅和角度等有密切关系,其针感性质、传导方向,也常与穴位部位有关。如头额部穴位,以局部胀感为多;四肢末端及人中沟,一般仅有痛感;肌肉丰满部位穴位,容易出现酸感,刺中神经时,会有触电样感觉,并向远端放射等。临证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不能强求一致。

常用的行针手法有以下几种。

(1)提插法

将针从浅层插向深层,再由深层提到浅层,如此反复地上提下插,提插幅度要求相等,指力均匀,防止针身弯曲。本法痛感较小,但易刺伤血管,多适用于四肢穴位。

(2)捻转法

将针左右来回旋转捻动。本法不易损伤血管,但易引起肌纤维缠绕针身,发生滞针,多适用于躯干接近重要内脏的部位。

(3)刮针法

用手指由下而上地刮针柄,可以增强针感。

(4)震颤法

将针抖动震颤,即提插幅度很小而频率很快的动作。

提插和捻转是诱发针感的主要手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结合运用,刮针法和震颤法,通常是在已有针感的情况下使用的一种辅助手法,目的在于使针感持续或加强。

4.针刺的补泻手法

补泻是提高针刺疗效的一种手法,它是根据《内经》“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理论确立的两种治疗方法。临床常用的补泻手法。

5.留针与出针

(1)留针

进针后,将针留置穴内,以加强针感和针刺的持续作用。留针时间长短,依病情而定。一般病证,只要针下得气,即可出针,或酌情留针10~20min。但对慢性、顽固性、疼痛性、痉挛性病证,可适当增加留针时间,并于其间加以行针,可增强疗效。对针感较差者,留针可以起到候气的作用。

(2)出针

施行补泻与留针完毕后,便可出针,其法是先将左手拇、食二指持消毒棉球按在针身的两旁,然后以右手拇、食二指将针柄轻轻捻动,慢慢退出,并将左手棉球轻柔按压针孔。出针后应检查针数,防止遗漏。

(五)针刺注意事项

1.过饥,过饱,酒醉,大惊,劳累过度等,一般不宜针刺。

2.久病体虚,大出血,大汗出者,针刺刺激不宜过强,并尽可能采取卧位。

3.妇女怀孕3个月以内,下腹部和腰骶部的穴位禁针;3个月以上,上腹部穴位以及一些能引起子宫收缩的腧穴如合谷、三阴交、至阴等,均不宜针刺。

4.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

(六)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及预防

1.晕针

多因患者体质虚弱,或过于疲劳,饥饿,情绪紧张以及针刺手法过强等引起。轻者只有头晕、恶心、面色苍白,重者可见胸闷心慌,汗出肢冷,脉搏微弱,甚至血压下降,不省人事。处理应立即将针全部拔出,使患者平卧于空气流通处,松开衣领,放低头部,轻者予饮热开水或热茶即可恢复,重者可针刺人中、合谷、足三里、灸百会、气海、关元等穴,必要时配合其他急救措施。晕针应着重预防,对初次接受针刺治疗和精神紧张者,应先做好解释,消除顾虑,取穴适当少些,手法略轻些,并采取卧位针刺为宜,对于饥饿,过度疲劳的病人,不予针刺。

2.滞针

滞针是针刺入后,捻转、提插发滞,甚至不能出针。多因患者精神紧张,肌肉挛缩,或行针时捻转角度过大,或连续进行单向捻转,以致肌纤维缠绕针身。处理:若精神紧张者,应先解除病人顾虑,使其放松肌肉,或留针片刻待肌肉松弛出针;如因组织纤维缠绕针身,可轻轻将针向相反的方向捻转,待针松动后即可出针。

3.弯针

由于进针手法不熟练,指力不均用力过猛,或留针时体位移动,肌肉强力收缩,致使针身弯曲,针柄倾斜,不能捻转提插及出针。处理:体位移动者,可恢复原来体位,然后视针弯的方向,顺势将针退出,数个弯曲者,须分层退出,切忌强行拔针。

4.断针

针刺过程中针身中断,残端留在患者体内,可因针的质量不佳,针身或针根有腐蚀损坏,或用力过猛,病人肌肉强力收缩,及弯针时用力抽拔等引起。处理:首先应嘱患者镇静,不要移动体位,以免断端继续下陷,如断端尚有部分外露,可用手或镊子将针拔出,如断端与皮肤相平,可轻压周围组织,使针显露,再用镊子夹出,如针全陷入肌肉,即应手术取出。医者平时应该注意检查针具,除去不合规格的针具,针刺时针身不要全部刺入,应留有皮外部分。

5.血肿

即出针后,局部呈青紫色或肿胀疼痛,多由于针尖弯曲带钩,使皮肉受损,或针刺时误伤血管。处理:微量出血或针孔局部出血,可不必处理,一般能自行消退;如局部青紫肿痛较甚或活动不便者,要先行冷敷止血以后,再行热敷或在局部轻轻按揉,促使局部淤血消散。

6.后遗感

在出针之后,患者感针刺部位有酸胀痛不适感觉,多由于出针时手法过重。处理:轻者可数小时后自行消失。重者可在局部热敷或加灸。

7.刺伤内脏

针刺某些重要内脏器官相应体表穴位,由于针刺的深度和角度不当,可引起刺伤内脏,可产生严重后果,若不加急救处理,也会造成死亡,必须引起重视。针刺引起内脏损伤,以刺伤肺脏,发生外伤性气胸为多见,多由于针刺背部、侧胸、前胸部以及锁骨上窝或胸骨切迹上缘等处穴位刺伤肺脏所致。其临床表现,轻者感胸痛、胸闷、心慌,重者则出现呼吸困难、唇指发绀等。处理原则:治疗气胸,采取半卧位休息,防止感染,镇咳,胸腔穿刺排气等。

二、灸法

灸法是用艾叶捣制成艾绒,做成艾炷或艾条,点燃以后,熏灼体表穴位或患部,使之产生温热或灼痛感,以达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回阳救逆,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作用。

(一)常用灸法

1.艾炷灸

将艾绒放在平板上,用拇、食、中三指捏成上小下大的圆锥状艾炷,大者如半枣粒,小者如半麦粒,每一炷称为一壮。

艾炷灸可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类。

(1)直接灸

将制成的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燃烧,按燃烧程度的不同,又可分为瘢痕灸和无瘢痕灸。

瘢痕灸:又称化脓灸,用小艾炷放置在穴位上燃烧,燃尽后继续加炷,一般灸5~10壮,使局部皮肤灼伤,起泡化脓,愈合后留有瘢痕。在施灸过程中,艾炷燃烧可引起灼痛,医者可在灸穴附近进行按摩或叩打,以减轻灼痛。本法适用于某些顽固性疾病。

无瘢痕灸:先于施灸穴位涂以少量凡士林,再放上艾炷点燃至一半或2/3时,病人感到灼痛,即除去未燃尽的艾炷,更换新艾炷。一般灸3~5壮。灸处可见皮肤充血、红润,不灼伤皮肤,不留瘢痕。本法适用范围较广。

(2)间接灸

在施灸穴位上放一衬垫物,然后将艾炷放在上面点燃。由于放置垫物不同,所以名称也不一,临床上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隔姜灸:用鲜生姜切成0.5~1分厚的薄片,针刺几个小孔,放置在灸穴上,再将艾炷置于姜片上点燃;烧至病人有灼痛感,另接艾炷再灸。本法适用于寒冷性疾病。

隔蒜灸:灸法如隔姜灸,将姜片换成大蒜片。本法适用于痈疽初起及毒虫咬伤等证。

隔盐灸:先用净食盐填平脐孔,再放艾炷施灸。本法适用于吐泻所引起肢冷、脉伏,或中风脱证,有回阳救逆的效果。

隔饼灸:以各种温热药物如附子,研末制成药饼,作为灸治衬垫物。本法适用于顽固性疾病。

2.艾条灸

用细桑皮纸或容易燃烧的薄纸,取艾绒卷成直径15cm的圆柱形,越紧越好,制成艾条。将艾条一端用火点燃,对准施灸穴位约距0.5~1寸,进行熏灸,使病人有温热感或轻微灼痛感。亦可一上一下或雀啄状地熏灸,以灸至局部红润为度。此法使用简便,一般疾病皆可应用。

3.温针灸

毫针留针过程,于针柄上缠裹艾绒一团,大如红枣,系针、灸并用,适用于寒湿所致筋骨痹痛诸证。

(二)灸治的适应证及禁忌

1.适应范围

临床适应广泛,尤其对慢性虚弱性疾病及风寒湿邪所致病证均可应用,如阳虚、气虚、久泻、肢冷、痹证、痰饮等。

2.禁忌

凡实证、热证及阴虚发热证,一般不宜灸,颜面部、浅在血管部,不宜施瘢痕灸;妇女妊娠期下腹、腰臀部,均不宜施灸。

(三)灸法注意事项

1.施灸次序:一般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先灸上部、背部,后灸下部、腹部,先灸头身,后灸四肢。但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例外。

2.施灸时,体位要很好安排,以免移动烧伤皮肤。

3.隔姜、蒜灸容易起泡,需加注意。如起泡大者,可用消毒的针抽出水液,再涂以龙胆紫,防止感染。对行瘢痕灸者,灸疮化脓期间,注意休息,保持局部清洁,防止感染,可用敷料保护灸疮,待其自然愈合。

同类推荐
  • 常见病症单味中药妙治

    常见病症单味中药妙治

    本书作者将自己多年苦心收集的600余种临床常见病症灵验单味中草药用方,按内、外、妇、儿、皮肤、口腔、耳鼻咽喉、眼科学分类,详细介绍了方药的适应证、制备、用法、用量、妙用要点及注意事项。所有方剂均经临床验证,其适应证明确、疗效确切、使用安全。
  • 骨科临床诊治与护理实践

    骨科临床诊治与护理实践

    现代科学的全面发展,促进了医学的发展,也促进了骨科学的发展。尤其是近20年来,与骨科相关的一些边缘学科如材料学、影像学和工艺学等学科的发展,直接促进了骨科学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提高,使骨科学这一专业有了质的飞跃。
  • 画说千古中医

    画说千古中医

    起死回生,精于切脉,望而知之的扁鹊;精通各科,创制麻沸散,开世界外科手术之先河的华佗;著伤寒金匮,倡辨证论治,世代呼之为经方之祖的张仲景;巍巍堂堂,百代之师,有药王美誉的孙思邈;踏千山尝百草,治方药济万民,成就百万言本草纲目巨著的李时珍……一代代名医辈出。
  • 护理学导论

    护理学导论

    本书共分十一章,内容包括:绪论、健康与疾病、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护理学相关理论、护理学理论、护士与患者、评判性思维、护理程序、健康教育、护理与法律、循证护理。
  • 不孕症治疗成功新经验

    不孕症治疗成功新经验

    本书由著名妇产科专家张令浩教授根据多年临床实践经验编写而成,以病例讨论的形式重点介绍了治疗不孕症的成功新经验,包括输卵管疾病、排卵障碍、黄体功能不全及男性因素、免疫因素和原因不明因素导致不孕治疗的成功经验。
热门推荐
  • 我在校园学修仙

    我在校园学修仙

    修仙是讲科学的!学好数理化,走遍三界都不怕!-------------------陈璋:我天才!兰柯:我穿越!孟希闻:我是主角!╯^╰孟希泮(小小声):我能吃。。。
  • 猎魔大师之黑暗时代

    猎魔大师之黑暗时代

    此书已经暴毙,读者大佬已经用不着点进来了。
  • 治愈系娇妻

    治愈系娇妻

    为了给弟弟治病,本是地下拳手的应樱接了一项任务——给霍天达当保镖。不仅要保护他的人身安全,还得兼职保姆,确保身心全方位的健康发展。只是这位放荡不羁、性情傲慢的霍家大少爷,似乎对“保镖”这个职业不太友好,考验设了一个又一个,卯足了劲儿想要赶走她。应樱只得拿出看家本事小心应对,喝烈酒,当厨娘,唱小曲,打流氓,还额外开发了假女友功能。只是这假女友当着当着,怎么忽然就成真了呢?感情之所以称之为感情,就在于不可控,在于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心动。
  • 离婚容易复婚难1:前夫请排队

    离婚容易复婚难1:前夫请排队

    5年前他主动提出离婚,她平静地签下离婚协议,带着足够她花一辈子的赡养费黯然地离开他。5年后他出现在她面前,看着她怀有5个月大的肚子说:你是我的女人,我不许你有别人的孩子,拿掉……呵,世界上最大的笑话,一个离婚的前夫竟然还义正言辞地说她是他的女人,甚至连她的孩子都要管,他算什么身份?她就要挺着大肚子做别人的情人,还有无数个好男人供她选,前夫想再回来,请排队……
  • 洪城罪案榜

    洪城罪案榜

    洪城作为一个国际化都市的同时,也盘踞着众多各异的灵魂。属于主人公相聚的日子,还在遥遥无期的未来里沉淀。不管未来将迎来多么悲伤的日子,只要心中抱着属于自己的信念和愿望,就能提炼出生存的勇气。复仇是一段没有终点的人生,唯有死亡能够给故事划上结尾。死亡是终点,又或者死亡能否给人类打开通往新世界的大门。是人物主宰故事?又或者是故事提炼了每个人的灵魂?毁灭,抱着死亡的决心,也能够凝铸出生命的力量!
  • 为了什么在一起

    为了什么在一起

    如果你我都只活到二十岁,那么我们一生有一半的时间互不相识,另一半时间你视我敌人,我视你为猛兽,幸而我们都可以活过六十岁,这样,当我教育下一代,还可以说,虽然我们是冤家路窄,但还好留有人生一大半时间用来相爱。这是一个关于腹黑女和傲娇男的故事,究竟最后谁胜了谁?谁服了谁?
  • 镜空间

    镜空间

    其实地球分为表里两界,前者中生活着真人类,后者中则是异兽。而在这两界中又有一个空间,因一边为表,一边为里,像一面镜子,故取名为“镜”。
  • 独家溺宠:总裁一抱好欢喜

    独家溺宠:总裁一抱好欢喜

    (宠文)他是权倾天下高冷少主,她是被人偷走美貌和封了天眼的克夫女。相亲宴上。她看着他说:“我八字很阴,能看见鬼,会克死你!”“正好,我八字纯阳,命中注定是你男人。”某日,国民男神邪魅一笑,吐气如兰,温柔地抱着她说:“老婆,为了早日帮你冲破封印,恢复驱魔能力,你的假期全免,而我也应该更勤奋一点!”说罢,推身,以吻封唇。嗷,这混蛋又来了……(主打感情文,宠文,驱魔,有点小灵异,可爱的鬼,不用怕哦,求收藏,求推荐票,求打赏,求留言,求五分好评)
  • 元气骑士闯异界

    元气骑士闯异界

    (本书灵感来自:元气骑士。各路修真系统小说)给一个游戏添加故事背景,随手创造一个不完整的修炼体系,和一个无所谓的世界观,这本书可不是什么好书,至于一本书的简介,算了,反正又不是好好写的
  • 快穿之病娇惹不起

    快穿之病娇惹不起

    为了恢复记忆的姒芜每天都在努力,不对,是每天都有努力做任务。但做着做着姒芜发现,这些反派大boss怎么都一样狡猾幼稚粘人???而且都不用她攻略就自己黏上来,芜称:送积分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