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人问我,如何才能有质量地学习?
我总是告诉他们,让所有知识都成为营养,而不是成为枷锁。不过,虽然谁都知道营养和枷锁的差别,但真正能在生活中清楚区分的人到底有多少呢?能真正区分又能在生活中生起妙用的人,又有多少呢?有的人仅仅是记住了这句话,并能在文章中或者与他人交谈时引用到它,一旦面对生活,又是另外的一种姿态。那么,这句话对于他们来说,就只是一个毫无意义的装饰,甚至是一种枷锁。因为这句话没有对他们的生命产生影响。
换句话说,衡量一种东西是否真正成了你的营养,要看它是不是影响了你的生活方式。我举个例子,你喝了牛奶,补充了相应的养分,但你的身上再也找不到牛奶的痕迹,这就叫吸收了营养。就是说,你学会了某种知识,将其融会贯通之后,无须牢记它的概念与形式,在你的写作甚至日常生活当中也能灵活运用之,这就叫营养。
那么,什么是枷锁呢?如果那知识和经验,在你的生命当中,仅仅是一种僵死的教条,你不能驾驭它们,反而被它们束缚了,那它们就是枷锁。它不但不能帮助你成长,反而限制了你心灵的自由。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我唱西部民歌时,从来不考虑技术上的问题。我会为了心中涌动的爱而唱。这时的唱,是灵魂的流淌,是自然天成的。我收获到的,是一种巨大的快乐。而西部民歌中那大爱的力量,也会滋养我的心灵。我不在乎自己唱得好听还是不好听,也不在乎有没有人为我鼓掌。但时下的许多歌手就不一定这样。他们一边唱,一边在乎自己的声音是否迷人,一边注意着是否有人喝彩,还会考虑一些技术问题。同时,他们还希望用自己的唱来换取一些东西——如他人的好感、他人的认可,某种金钱物质的利益,等等。当然,这也无可厚非。但问题是,要是他们过于在乎外物,便无法真正享受唱歌本身的那种快乐了。有一个非常优秀的歌星,他拥有一个很大的舞台,他本可以尽情地歌唱、尽情地享受人生、尽情地享受爱,但他却因为某种不满足,患上了忧郁症,后来自杀了。人生就是这样,当你想用自己的某种行为来换取外物的时候,你就可能会衡量自己的期待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当这中间存在一种巨大落差的时候,你就会感到痛苦。你欲求的高度——我们称之为“贪”——决定了你的痛苦程度。比如,前面提到的那位歌手,他是个完美主义者,他对生活的要求非常高,即便万千宠爱在一身,也仍然不能满足,因此他所感受到的,是一种地狱般的痛苦。他到处寻找解除这种痛苦的方法,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但唯独没有叩问自己的心灵,没有在自己的心内寻找救赎之法。很可惜的是,真正能让一个人得到救赎的,不是神佛,也不是心理医生,而是他自己真正的明白。只有他敢于坦然面对自己的灵魂,愿意以一种正确的方法来改变自己的心灵时,他才能真正得到解脱。其他心外之法,就像西医开给你的止痛药一样,或许能让你在当下好过那么一点点,但每当你受到外来刺激的时候,就会旧病复发,甚至病入膏肓,就是这样。
再比如,不同的人对待戒律的态度不一样,有的人在学习戒律时,会从中汲取一种选择的智慧,而有的人却只能感受到一种巨大的束缚和压抑。其区别在于,前者认为守戒为了自己,后者认为守戒为了别人。有的人得了病,医生说他不能吃这个、不能吃那个,他就觉得自己受到了束缚,甚至不想再去那家医院看病,但是他不明白,医生叫他戒口,是因为他的身体目前不适合某些食物,乱吃会加重病情。他不明白,医生叫他正确地取舍,真正的受益者还是他自己。
人与人之间的区别,有时仅仅是对待选择的态度。有的人明白道理,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导致某种结果,却仍然不愿拒绝眼前的诱惑,来换取一种真正的快乐。这正是我们最可悲的地方,不是吗?我们总是连一点点痛苦都不想忍受,连一点点东西都不愿失去,但生活需要我们学会选择,需要我们做出取舍。我们不可能什么都能拥有。每个当下都是选择,你选择在这个时候吃饭,就不能在这个时候睡觉;你选择在这个时候学习,就不能在这个时候陪恋人逛街。就是这么简单。
有时候,一个人的痛苦,仅仅在于他做出选择的同时,又不愿意放下自己必须舍弃的东西,这就构成了一种巨大的矛盾。人生中的许多美好,就是被这种纠结消解了。但是,有多少人能明白这一点呢?能明白这一点的人,就能拥有更高的生命质量,因为他知道,应该如何面对这个世界,如何面对整个人生。
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是一种智慧的表现。要让你接触到的现象也罢,文化也罢,知识也罢,都化为你的营养,而不是枷锁,这也是一种智慧。当你真正拥有一种智慧的时候,就能从各种现象中,挖掘出能令自己成长的东西,而不是简单地往自己的信息库里面填充一些毫无意义的数据,更不是为自己搜罗一种茶余饭后的谈资。这种能令自己成长的东西,绝不是某种形式,更不是某种技巧。当然,形式和技巧也很重要,但是当你拘泥于它们的时候,它们就会变成一种枷锁,束缚你的心灵。比如说,假如你看过一本谈文学理论的书,然后牢牢记住里面讲到的所有理论,在每一个写作的瞬间,都想起它们来,并且用它们来评价、制约你自己的写作,那么,你必然会变得畏首畏尾,写不出真正的好东西。为什么呢?因为你的心就像一匹被上了绊索的野马一样,根本没法自由地奔驰。
当我们经过训练,具备了某种能力之后,就能时刻保持一种警觉,在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中观照自己的心灵。这一点,别人是不能为你代劳的,包括你的老师。
有一次,我在QQ群访谈中,谈到“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的时候,有网友问我,行为积极时,何以知心态平和?我告诉他,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只有你自己才知道你在激烈竞争时是不是心态平和,这是“自证分”。就是说,你不能仅仅套用某种形式,必须了知自己心灵的真实状态。只有诚实而清醒地面对自己的心灵,保持一种包容的态度,万事万物才会化为你心灵的养分,而非你心灵的枷锁。所以我说:“心大则诸法为营养,心小则举世皆绊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