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初作寿陵。将作大匠窦融上言园陵广袤,无虑所用。帝曰:“古者帝王之葬,皆陶人瓦器,木车茅马,使后世之人不知其处。太宗识终始之义,景帝能述遵孝道,遭天下反覆,而霸陵独完受其福,岂不美哉!令所制地不过二三顷,无为山陵,陂池裁令流水而已。”
“译文”
开始修建寿陵。
将作大匠窦融上书说明园陵占地面积,及一切所需器物。
光武说:“古时帝王的陪葬,都是陶人瓦器,木车茅马,使后世的人不知墓室埋葬的地点。太宗了解生死大义,景帝能遵从孝道,历天下变乱,唯独霸陵完好无损,难道不是好事吗?现在所规划的地不要超过二三顷,不起山陵,陂池能散水就行了。”
“点评”
历代君王,几乎都热衷于修建自己的陵墓。古人崇尚不朽,天子永存。故古代王墓极尽奢华,不惜代价。而刘秀对自己的寿陵要求很随意,“令所制地不过二三顷,无为山陵,陂池裁令流水而已”。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这位光武帝有着较好的节俭意识。毕竟这位开国皇帝是接地气的,年轻时种了很多年的地嘛,他知道老百姓的疾苦,知道瞎折腾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他还力主丧事简办。
他曾经诏令说:“从前曾子、闵子侍奉父母,都竭尽全力孝养;孔子葬子,有棺无椁。办丧事贵在表达哀思,礼仪表现在入土为安和俭朴上。目前百姓送终的做法都比阔气讲排场。结果生者无一石米之储存,所有的财力都用在丧葬上。伏日、腊日无糟糠之食,而把猪羊用于一奠之丧祭。历代的积蓄,一个早晨浪费掉,子孙饥寒,命运就这样断送,这难道是祖先的心愿吗?还有车马服饰,尽情讲究奢华。田地荒芜,游手好闲的人成堆。各级政府官员应申明各种适用于今天的法规禁令,向郡国宣布执行。”
刘秀说的,入情入理。我们来看,当下许多地方,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在红白喜事上讲排场,铺张浪费的现象很多。老人死后,做子女的花大价钱给扎房子、扎轿车、扎彩电,大摆宴席,有的还请戏班子吹拉弹唱七天七夜。他们以此为孝。实则,这是一种莫大的不孝。人已死去,如此铺张浪费,还有什么意义呢?
早在几千年前,作为君王的刘秀,就如此看得开,他很排斥在丧葬上铺张浪费。
刘秀去世的时候,六十二岁。他在遗诏里说:“朕无益百姓,皆如孝文皇帝制度,务从约省。刺史、二千石长吏皆无离城郭,无遣吏及因邮奏。”
超赞哦!刘秀的这些先进的思想,也适用于我们今天啊。他的思想的先进性由此可见一斑。力倡节俭,自古有之,反观你我,可否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