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树下》作者闻捷( 1923— 1971),原名赵文节,江苏丹徒县人。闻捷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开始文学创作,但以主要精力写诗并引起广泛注意,则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1952年闻捷在新疆工作期间,开始了诗歌写作。 1955年在《人民文学》上陆续发表了《吐鲁番情歌》《博斯腾湖滨》《水兵的心》
《果子沟山谣》《撒在十字路口的传单》等组诗和叙事诗《哈萨克牧民夜送“千里驹”》。这些作品,除一部分写东南沿海水兵生活和农业合作化运动外,其余大部分表现新疆兄弟民族新的生活。后来,它们与作者其他表现新疆风貌的诗作一起结集为《天山牧歌》(1955)。《吐鲁番情歌》是 50年代别具一格的一组抒情诗,这些诗歌不仅是爱情诗,而且注入了新的生活内容和时代气息,这就是把爱情和创作新生活的劳动联系起来。闻捷的抒情诗充满着青春的活力,也有新疆民族的诙谐幽默、乐观明净的特点,民族色彩、地域色彩十分浓烈。
在与共和国一起成长起来的诗人之中,闻捷的成就是突出的。《天山牧歌》的写作得力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他在新疆的一段生活。在《天山牧歌》之前,闻捷在创作上有较充分的准备,《天山牧歌》在内容技巧方面都很成熟了,闻捷也从这时开始为人们所注意。《天山牧歌》以清新的格调,朴素的语言,鲜明的形象,带给人鲜活的诗歌感受,诗中关于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人民的新的生活情景、精神面貌的描绘充满了诗情画意和生活气息,歌颂了新生活的美好、明朗和欢乐,诗集的整体基调表现出柔和、轻快、浪漫的风格特征。
《天山牧歌》中大多是描写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生活的诗篇,这类诗最受读者欢迎。闻捷借助少数民族的生活景象,把爱情写得真挚而强烈,和传统诗歌含蓄温婉地表达形成不同的风格,这和当时文学的政治社会叙事形成了一种对照,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这样热烈的爱情诗与在此之前对于爱情作模糊而胆怯描写的爱情诗,是有很多不同了,但是,它们与 50年代的时代精神是一致的。诗人力扬当时说闻捷的爱情诗歌唱的是解放了的劳动人民的爱情,是和劳动紧紧结合着的爱情,是服从于劳动的爱情,是以劳动为最高选择标准的爱情,是有着崇高道德原则的爱情。也就是说,闻捷的爱情诗表现了爱情生活中的新的生活内容和时代气息,把爱情与创造新生活的劳动联系起来。这是闻捷的爱情诗之所以热烈有力的源泉。在艺术表现上,《天山牧歌》中的诗篇大都有简单的人物和情节,通过对生活画面的描述来抒情。诗人关注的是那些蕴蓄着浓烈情感因素的生活现象,诗的情节则相对单纯,这就使他的诗既节奏明朗又感情充沛。
《苹果树下》是《吐鲁番情歌》中的一首。诗人把男女青年爱情成熟的过程和劳动的过程比附在一起,春天、夏天、秋天,既是苹果成熟时间上的顺序,也是爱情成熟的历程。诗人写出了青年男女相爱过程中的别具情趣的场面,又在这种独有的爱情与劳动场景的描写中传递了劳动者的欢乐和那个时代的价值观,诗歌明朗单纯,体现了 50年代的劳动者的生活和爱情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