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是一种具有传承性的社会文化现象。它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任何一种民俗事象,都是社会普遍传承的风尚和喜好,是集体创造的结果。民俗是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在口头传承中,民间歌谣的传承占了相当的比重,所以歌谣是民俗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领域。歌谣主要讲述和歌唱了人民群众身边发生的事,反映了人民群众普遍能够接受的道德习俗和审美情趣,也反映了社会生活,当然,必不可少地要反映出当地大量的民俗事象,同时,又以它口头传承的特点和手段,将一些民俗事象在歌唱中,收容归纳,一代代保存了下来,间接地发挥了民俗的社会教育功能和历史传承功能。仅平凉市民歌《十样锦》一首内就包含了居住民俗、服饰民俗、饮食民俗等方面的记述,而平凉民歌中表述的饮食民俗显得更为丰富。“九月里,九月半,掌柜的吃的韭叶面。”
——静宁民歌《拉长工》一曲民歌,唱出一个“吃面”来。平凉地区主产小麦,川塬素有“陇东粮仓”之称,故而民间饮食结构以面食为主。面食分为馍、面、汤三大类,其他均围绕这三大类变异。面类中论形状有:长面(几尺长)、面条(四五寸长,三五分宽)、面片(一寸至一寸五长,八分至一寸宽)、米儿面(把面片下到小米或黄米稀粥内)、“鳖胡子”(又叫“老鸹疙瘩”,面块沾水扯开即可入锅)。面的吃法有干面、汤面两种。干面有捞面、棚面(锅内放菜,菜上放面条蒸)、炒面(和肉菜炒);汤面有浇汤面、挑汤面。浇汤面西北各地大体相似。平凉市草峰塬上流行的挑汤面吃法,是把长面煮熟和汤分别端上,由客人根据自己的饭量掌握汤碗里挑入面条的多少和稀稠,嫌汤没味了再换一碗,挑入面条继续吃,十碗八碗吃饱为止,主人还不断地谦让:“挑上吃,挑上吃!”灵台塬上流行的“涎水面”,属长面,浇汤型。这种长面一顿饭变换三次,又称三道面,第一道细如“线香”,汤多面少,只有几大口。汤味偏酸辣,漂上芫荽,或菠菜、蒜苗、葱花,再加辣子油,红绿白三色相映,酸辣香三味俱全,给人一种没吃几口就换碗、总觉吃不够的感觉,三吃两吃吃够了,不觉已十几碗下肚,只忙坏了捞面的、浇汤的、端盘子的。吃完打下去的剩汤又倒入汤锅,继续吃用。因含有别人的涎水巴拉子,故人称“涎水面”。“花儿”里说的“韭叶面”是二道面,因宽度如韭菜叶子故名,仍为汤面。第三道换干面,宽度增加到五六分左右。这种面筋丝好,耐嚼,用劲一吸,甩在脸上噼啪作响,倒为餐桌增加了几分情趣。“擀下的长面晾着呢,我的小哥哥唱着呢。”
——静宁“花儿”这首歌谣反映了平凉地区一个特殊的习俗。在泾川玉都塬、平凉市大寨塬的一些农村,为了使长面柔韧有筋丝,在和面水中加入一定比例的荞柴灰水,以增强碱性。但面的碱性大了,有些人吃了肚子胀,故把黄土地洒上水扫净,再把全张擀好的面铺在土地上,经过半小时左右,让黄土拔去一些碱性,再切成细长面煮两三滚,捞出浇汤吃。平凉市大寨塬上的回族妇女做这种长面时不是像一般人那样,把面页折成若干层用特制的长面刀切,而是用擀杖作尺子,一根一根用刀裁下来。叫做“平面”(平凉方言,即切开)。如果有七八个人吃面,每人吃七八碗面,但这也正是显本事的时候,所以她们从不怕麻烦,相反地乐此不疲。
除过小麦粉可作面条以外,其他杂粮如荞面、莜麦面、高粱面等亦可做面条。
“十一月,三九天,粗米淡饭缠搅”静宁:《五哥放羊》搅是平凉地区乃至陕甘两省农村杂粮主食的家常饭,是古老的饮食习俗在今天的传承和变异。当先民们发现了火,进入熟食阶段后,由原粮的烤(如烤红薯、土豆等)、炒(二月二炒黄豆、蚕豆等)、煮(如小米、黄米、大米粥)发展到原粮粉碎颗粒(如玉米糁子),再发展到粉碎成面粉后,煮吃法的内容便增加了。煮稀了叫面糊糊,煮稠了便成为搅,所以今天吃搅实在是一种上古遗风。搅原料多用荞面,糜谷面、莜麦面也可,但极少用。做法是在开水中先撒入少量麦面做成糊状,打好“面芡”,再用文火继续加温。一边用擀杖搅动,一边撒入干面粉。直至软硬适度后,仍需不停地搅拌,使之上下熟透不起“胡”。俗话说,“要缠搅,挣死老汉。”要搅出筋丝非壮妇莫可,真乃好吃难做。做熟后。盛入碗或盘内,热吃则蘸上酸辣醋水或小蒜醋水;如凉吃则放数小时后,倒在案板上切成1厘米见方的条条,调入蒜水,非常好吃。这种饭易消化,具有强烈的北方面食地方特点。如果用豆类;土豆、荞麦“粉面子”(淀粉)像打搅一样做出晾凉,便成“凉粉”了,也是一种西北地方流行的风味食品。
“家家倒了二百钱,带上莜麦推炒面。”
静宁“花儿”炒面,也是一种原始古老的饮食习俗。它是把原粮(多用莜麦。又叫燕麦,也有合入其他杂粮的)炒熟后,又粉碎成面粉。优点是便于携带,不易霉变。平凉民间的脚户、麦客、牧羊人、打短工的群众出门时必须携带炒面,食用简单方便,炒时已加进了调料,所以既可干吃,也可和上软柿子吃或拌入水吃。在过去解放大西北的战斗中,在抗美援朝的上甘岭战役中,我英勇的解放军、志愿军战士都吃过炒面。
“吃个卷子油酥饼,馒头子,生得俊,炉食馓子欢过人的心,烙馍馍在架上打起精神。”
平凉:《十样锦》这首民歌中反映的几种食品都是平凉地区民间饮食中的“主角”。卷子又叫“花卷”,油酥饼也有叫油酥馍的;馒头是形似麦垛的蒸馍,泾川县叫“罐罐馍”;炉食在平凉城里叫“炉齿馍”;馓子又叫“油绳”,是平凉回族群众开斋时互相馈赠的礼品,也叫“油香”;烙馍馍也有叫“大饼”或“锅盔”的。其中最出名的地方风味食品便要数泾川罐罐馍和静宁锅盔了。
泾川罐罐馍。上大下小,形如水罐,故此得名。最初产于距县城二里许的水泉寺,而以兰家山最享盛誉。相传康熙访贤路过泾川,地方官献上罐罐馍,康熙爷品尝后赞道:天下扶王之麦在泾州(泾川原名泾州)矣!它酥软可口,热柔冷酥,长期存放,不霉不馊不变味。原料用六〇粉,以石磨磨出的为佳。每百斤加米20斤左右。酵母中加入适量酒糟,增其醇香。面团发酵后,不用碱面和苏打,而拌入干面粉成索状,反复揉搓,拉出筋丝。出笼时要在底层点燃黄豆大小的硫磺熏蒸,使其色泽鲜亮。从发酵到出笼大约需3小时左右,真乃是不费功夫,不出佳品。
静宁锅盔,民间传说始于清同治年间。特点是香酥可口,不易霉变,宜于长途携带,闻名省内外,50年代曾在北京、兰州参加展销。相传早年有一静宁籍军人回乡探亲,返回时购一静宁锅盔准备带给同事品尝。到了天水驻地,忽有紧急任务外出,慌忙中未想起向同事交待。谁知一去便是两月,等返回后才想起此事,急忙从房梁上取下包袱,解开一看,静宁锅盔竟完好如初,一时传为佳话。制作静宁锅盔的原料为冬麦面,用的干酵面。制作时双手揉不动,得用杠子反复碾压。第一次压出的面团,加上酵面、碱面、糖水、清油、香豆等佐料后,还要再压。使用平底锅,讲究麦草火,先用大火基本烙熟后,再用文火继续烤。大饼表面还揉有一串龙、一朵云等图案。近年除了制作油质锅盔外,还有糖质锅盔,酥甜可口,更加好吃。说起静宁锅盔的“资格”来,它还是“革命功臣”呢!当年彭大将军率西北野战军解放大西北时,一时供给接应不及,发动全县群众赶制静宁锅盔,然后用芦席包成圆筒,汽车装载,送至前线,一直支援解放军进入新疆。
居家饮食民俗事象,在平凉歌谣中也有不少的记述:“你没来,我没逗(逗即拿),白面饼子加羊肉。”“丈母娘来不放咱,四个菜碟单摆下。”“头一回瞧你你没在,你去挖了苦苦菜”(平凉市:“花儿”),“羊肉包子鸡肉汤,做好王哥你先尝。”(平凉市:《送王哥》)“丢下四哥送干粮,馍馍拾上汤提上。”(平凉市:《四哥放羊》)这些歌谣都为我们留下了生动形象的民俗资料。通过对凉民间歌谣中反映的饮食习俗的探讨,可以进一步说明民间歌谣既是保存民俗的库房,又是折射民俗的镜子,窥探民俗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