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特是费城一位成功的生意人,有一次下课以后,邀请口才训练大师戴尔·卡耐基共进午餐。餐桌上,他倾身向前说:“卡耐基先生,我曾避开各种聚会中说话的机会,但是如今我当选为大学里董事会的主席,必须主持会议。你想,我在这半百之年,是否还可能学会当众说话?”卡耐基说:“先生,你一定会成功的。”
三年以后,他们又在那个地方共进午餐。卡耐基提起从前的谈话,问他当初的预言是否已经实现。他微微一笑,从口袋中拿出一本小小的红色笔记本,给卡耐基看他往后数月里排定的演说日程表。“有能力作这些讲演,讲演时所获得的快乐,以及我对社会能够提供额外的服务——这一切都是我一生当中最高兴的事。”他承认道。接着,根特又得意洋洋的亮出王牌。他那教堂里的人,邀请英国首相前来费城在一次宗教会议上演说,英国首相很少到美国来,而负责介绍这位政治家的不是别人:正是根特。就是这位先生,三年前还在这张桌边倾身问卡耐基,他是否有朝一日能够当众讲话呢?他的演讲能力进步如此神速,在卡耐基看来,这同他的心理素质及自我认识的改变密切相关。
还有另外一个例子,一日,一个公司的董事长顾立区来到卡耐基的办公室。他对卡耐基说:“我这一生每逢要说话时,没有一次不是惊惧万状的。身为董事长不能不主持开会。董事们个个都已熟悉多年,大家围桌而坐时,我同他们对答如流,一点困难也没有,然而一旦起身说话,我就会惊恐万状,一个字也说不出。这种情况已有多年。我不相信你能帮得上忙。我的毛病太严重了,它由来太久。”
卡耐基说:“你既然认为我帮不上你的忙,干吗还来找我?”
“只为了一个原因,”他答道。“我有个会计师,他处理我私人的账目问题。他是个羞怯的人,进自己的小办公室前,得先穿过我的办公室,好多年来,他一直都是蹑手蹑脚地走过我的办公室,眼观地面,难得说一个字。不过最近,他改头换面了。如今他走进办公室时,下颚抬起,眼里闪着一股光亮,而且还说:‘早安,顾立区先生。’信心十足,神采奕奕。我吃惊于这种改变就问他:‘你怎么现在变得不腼腆了?’他于是告诉了我参加你的训练课程之事。我就是因为看见那个羞怯的会计师口才上的大改变,才来找你的。”
卡耐基告诉顾立区先生,定期来上课,并照课程的要求做,不出几星期,就会喜欢在听众面前讲话了。
“你要真是办得到,”顾立区说:“那我可就要成为全国最快乐的人之一了。”
顾立区先生果然来参加课程,并且进步神速。三个月后,卡耐基邀请他参加阿斯特饭店舞厅里的三千人聚会,并谈谈自己在训练中所获得的收益。他很抱歉不能参加,因为他事先已有约。但第二天他挂电话给卡耐基说:“我把约会取消了。我准备去参加那个聚会,并为你而讲演,这是我欠你的。我要告诉听众这个训练给我的帮助。我这么做,是希望借自己的故事来激励一些听众,让他们祛除残害他们生命的恐惧。”
卡耐基说让他讲两分钟就行,结果对着三千人,他足足说了十多分钟。
类似的奇迹在卡耐基先生的演讲口才训练班上很多。许多人由于参加这项训练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其中,有好多人在自己的岗位上获得了远远超过自己所希望的提升,在商业上、事业上和社会上达于显赫的地位。也因为如此,卡耐基先生认为,在正确的时刻,一场演说就足以使大功告成。因为在这样一场演说中,受训者就可以借助别人的经验,克服不良心理,获得说话的信心、勇气和技巧。
有空和家人朋友聊聊天
我们很清楚地看到,善于谈话的人,真是能把生活弄得随时随地都很快乐。他们在业余的时间,和他们的朋友,或是他们的家庭,可以快快活活地过一个晚上,使大家比上电影院得到的乐趣还多。
善于谈话的人,到处都受人欢迎。他能使许多不相识的人携起手来,他能使许多本来彼此不发生兴趣的人互相了解,互相感觉很需要。他们能够排难解纷,消除人与人之间的误会。他们能安慰愁苦烦闷的人,他们能鼓励悲观厌世的人,能够清除别人的疑虑和迷惑,能够使别人更聪明、更快乐、更振作有为。
在工作及事业上,能言善辩之人,可利用自己的口才来说服人,使业务顺利进行,事运亨通。一个出色的成功人士,口才能力是他成功的必备条件。因此,提高自己的交际口才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是的,我们很想练习一下自己的口才。有了很好的口才之后,才不会做一个言不达意的愚人,才不会在生活上、工作上遇到很多困难,才能促进自己事业的成功,使自己的生活顺利而愉快。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你希望有很好的口才,你就要不断地练习。
练习口才,最方便、最省事、机会最多了。到处都是练习的机会,每天都有练习的机会。因为你每天都要与人打交道,都要说话。千万不要以为日常的说话,不需要什么口才。
例如练习书法的人,必须每个字都要写好。一个书法好的人,一动笔,就是一个好字。口才也是一样,练习口才的人,每谈一句话都要说好。口才好的人,一开口,就是一句好话,好听的话。
不要看轻你日常的对话,日常那些极为简单的话,口才好的人,和口才不好的人,说起来也大不相同。甚至“哼”一声的效果都不大相同。
当你在家里的时候,你能给你七岁的小女儿讲一个小熊的故事么?如果不能,就得去找一本儿童文学看看,再加讲些有用的知识来讲给你的女儿听,使之觉得有趣,又喜欢听。
还有,你可利用家庭经济问题,子女教育问题,房间布置问题等等,好好地跟你的家人谈一谈,提供些有益的意见,帮助他们解决或大或小的家庭困难。
男人和女人合作,家庭和社会,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这样你不但可以训练口才,还可以帮助自己建立起男女间、夫妇间的良好合作。
你的家庭是你练习口才的第一个场所。练习了一个时期之后,就可以出去找你的朋友。相信你不只有一个朋友,人有许多朋友,而每个朋友都有许多问题:梁最近被人敲了一笔钱;张的学校走了个好教员;王的商店,后天要开业了;赵的旧摩托车卖掉了,要买一部新的;李的大儿子就要结婚了……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快乐与苦恼,失败与成功。你能够找他们好好地谈谈么?这时你为了训练口才,就得去了解你的朋友的各种情况,想出如何帮助、开导、启发的谈话内容来。
这样,无形之中你同情的人,你了解的事渐渐地多起来了。陌生的人,对你不像以前那样陌生了。你每天在街上遇见了很多人,虽然没有打招呼,甚至对你连看都没有看一下,可是你总觉得对他多少有一点了解。这时,你不妨去找一些陌生人谈谈话。只要你肯先开口,只要你知道怎样开口才是最合适的,没有人会拒绝你友好的笑容和悦耳的声调。
以前你不是见了人,就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么?现在你却有了能使你跟人互相了解的说话口才。
以前,有所谓“病从口人,祸从口出”,什么“金人三缄其口”啦,“慎言”啦,“多言必败”啦等等,类似的道德教条还真不少,且深人人心,普遍流传。总之,都是叫人最好不要开口,不要说话,不要发表意见。但是,你有没有想一想这些教条,都是有社会背景的。封建社会平民没有言论自由,谁要是言语不慎,得罪了权贵,常常招致杀身之祸。这样相习相沿,人们便以“不说话”当作一种美德,当作一种安全之道。可是一个合理的社会,不说话,不但不是一种美德,而且也不是安全之道。为什么呢?
在合理的社会里,人人都有发表意见的权利和义务,对于一切社会上的事情,是利是弊,应兴应革,都应该提出批评,提出建议,谁要是一声不响,坐视不言,那就是一方面放弃了公民的权利,一方面也是没有尽公民的义务。如果遇到自己应享有的权利受到侵害,或是自己的行为被人误解时,不去申辩,不去解释,那更是不能保护自己的利益了。
“多做事,少说话”。这句话,也是有它的社会背景的。在某一个时候,许多不做事的人在那里哇啦哇啦,空口说白话,高谈阔论,于事无补。所以多说话,还不如多做事。
现在,说话的人,就是做事的人,要做事,就不得不说话,说话也是为了把事情做得更快更好,例如台上的司仪,学校的教师,公共卫生的宣传员,展览会的讲解员……都是用他的说话的才能服务于社会,推动社会各方面事业的进步与发展。至于一般办事的人,一面做事一面也要说话。交流经验的时候要说话,交换意见时要说话,有所报告,有所询问,有所批评时,都不免要说话。没有这种种类似的说话,或者是应该说而不说,应该多说而懒得说,都会妨碍事情的进行与发展的。
从日常生活中积累经验
许多人以为口才只是口上之才,他们以为口才好的人,只是因为他们很会说话,而自己却是不会说话的。他们看见许多口才好的人什么都可以说,谈什么都很动听,只是因为他们的口齿伶俐。这种看法是片面的、肤浅的。固然,口才的能力是有赖于相当的训练,但口才的实际基础是建立在他们善于思考,善于观察,兴趣广泛,常识的丰富,以及强烈的同情心和责任心。没有上述所列举的基础,光是口齿伶俐,也不能成为一个口才好的人。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追本穷源,一个口才好的人,必须经常地在观察和思考上面下工夫。他们不断地扩充他们的兴趣,积累他们的知识,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责任心。他们谈话的题材源泉,是非常充实的,你呢?是不是每天看报纸?你看报纸的时候,是不是只看看副刊上的小说消遣而已?是不是同时也很注意重要的国际及本地的新闻呢?是不是很留心地去选择节目?是不是随便听听就算了呢?你是不是选择有意义的精彩的电影和戏剧?是不是看戏时,集中精神地去欣赏它们,而不是坐在戏院里打瞌睡?
着名剧作家曹禺曾说,哪一天我们对语言着了魔,那才算是进了大门,以后才有可能登堂人室,成为语言方面的富翁。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具体学习、锤炼语言呢?下面介绍几种可行、有效的方法。
(1)深入生活
生活是语言最丰富的源泉。要使自己的语言丰富起来,一个闭门造车,与外面世界没有接触的人,是很难如愿的。老舍曾说:“从生活中找语言,语言就有了根。”这话含有很深刻的道理。比如改革开放,神州巨变,即使是村姑野叟,市井平民,也能滔滔不绝地讲述一些自己耳闻目睹的新鲜事:联产承包;农民进城;别出心裁的广告;奇形怪状的楼房;五光十色的舞厅;色彩斑斓的服装:“老九”下海……我们就应该及时学习、了解这些方面的语言。
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称赞人民是一班语言的“大家”。语言的“天才”,的确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比如我们讲话常用程度副词——“特”,如“特棒”、“特靓”、“特正”、“特红”、“特香”、“特佳”……数不胜数,通常,广大群众所使用的生活用语更是数量惊人,丰富多彩,活泼动人,这一切也都是我们平时要注意的。
(2)扩大知识面
知识贫乏是造成语言贫乏,特别是词汇贫乏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没有相应的词汇来描写贾府上上下下的规矩、内内外外的礼教,王熙凤的泼辣、干练、狠毒性格就肯定难以惟妙惟肖;如果《水浒》作者不懂得江湖勾当,不懂开茶坊的拉线、收小、说风情,及趁火打劫的种种口诀,他就不可能把那个成了精的虔婆王士娘刻画得绘声绘色。如今,人们都喜欢用“爆炸”这个词来形容某一方面的快速增长,比如:信息爆炸、知识爆炸、人口爆炸等等。改革开放这十几年来,新词语铺天盖地而至,令人目不暇接,大有“爆炸”之势。
当代流行语中有许多词,很值得记忆、品味和应用,如:
经济类流行语:大户、二手货、水货、A货、买断、猎头、股市、欧元、买单;
商业类流行语:按揭、金领、半跪式服务、传销、直销、厕所广告、持卡族、撮堆儿、鬼市、练摊儿、刷卡、条形码、折了;
文化类流行语:大众情人、性感明星、天王、假唱、甲A、甲B、世界杯、晚会歌手、R&B、自由撰稿人、炒作、复出、封杀、封锁、黑哨、电影人、露脸儿、戏说;
科技类流行语:病毒、背投彩电、等离子彩电、电视购物、商务通、掌上、黑客、克隆、千年虫、功能饮料、码根码、IP、IC、网虫、伊妹儿、亚健康、一卡通、数字化犯罪;
生活类流行语:煲电话粥、便当、暴侃、绷、不搭界、心太软、隐私、找不着北、走人、齐活、起腻、坯子;
市井类流行语:荤、巨无霸、火、干货、面、粉皮耳朵、翻眼猴、没事偷着乐、吧女、八婆;
青春类流行语:冰淇淋文学、不见不散、车虫儿、Kiss、靓仔、老爸、另类、帅呆了、酷毙了、玩儿票、新新人类;
两性类流行语:掰、傍、床头柜、第二春、很受伤、打野食、酒蜜、金丝雀、红娘热线、乱爱、来电……
这些词语或者从国外引进,或者是时尚的创造,或者是旧词的复活。有些词语,如AA制、B超、BB机、T恤衫、卡拉OK,汉字与洋文夹杂,就是词典专家也被它们弄得不知所措,不知道该怎么把它们放在词典中排序。
词语是社会生活最敏感的反应器,新词爆炸反映了新生事物的层出不穷,反映了我们当今社会在改革大潮中的迅猛发展,反映了我们当今生活在开放洪流中的日新月异,我们对这些新的词语应及时掌握,学会运用。
(3)阅读名着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自会吟”的经验之谈,是大家所熟悉的,它告诉人们要学习口头语,提高说话的技巧,就应多读名着。“穷书万卷常暗诵”,吟咏其中,则可心领神会,产生强烈的兴味。摸熟语言的精微之处,则会唤起灵敏的感觉;熟悉名篇佳作的精彩妙笔,则会获得丰富的词汇,自己演说和讲话时,优美的语言亦会不召自来,这并非天方夜谭之事。只要我们潜心苦读,勤记善想,揣摩寻味,持之以恒,就能尝到醇香厚味,如果反复地用,不断地学,久而久之就可以像郭沫若所说的那样:“于无法之中求得法,有法之后求其他”了。
参加社会团体聚会
当萧伯纳被问及他是如何学得声势夺人地当众说话时,他答道:“我是以自己学会溜冰的方法来做的——我固执地、一个劲地让自己出丑,直到我习以为常。”在年轻时,萧伯纳是伦敦最胆怯的人之一,他去拜访别人时,常常是在河堤上走了二十分钟或更多的时间以后,才壮起胆子去敲人家的门。对于这一点,就连他自己也承认:“很少有人像我这样为着单纯的胆小而痛苦,或极度地为它感到羞耻。”
后来,他无意问用了最好、最快、最有把握的方法来在克服羞怯、胆小和恐惧。他决心把弱点变成自己最强劲的优点。他加人伦敦的一个辩论学会,每逢有公众讨论的聚会,他必定参加。并且,他还全心投入社会运动,四出讲演,结果,他成了二十世纪上半叶最具信心、最出色的说话高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