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锋相对也就是常说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当别人使用什么样的诡辩时,你可以如法炮制地施加给对方。
两人在公园辩论。
A说:“在金钱和道德之间,你选哪一个?”
B不假不思索地回答:“当然选道德。难道你选金钱?’,
A诡秘地说:“我是选择金钱,因为我缺少金钱。你选择道德,那是因为你缺少道德。”言外之意B是没道德观念的,明显有嘲讽之意。
但是B立即反驳说:“你的话只讲对了一半,十分的道德,我已有九分,还缺少一分,所以我要选道德;万贯的家财,你已有九千贯,但你还缺少一千贯,所以你要选金钱。因此,准确地说,我选道德是因为我崇尚道德,你选金钱是因为你贪图金钱。”言外之意,B重义,A重利。在这里,双方都利用了一个关键词语“缺少”在特定语境中的模糊定义。B的反驳就是针对“缺少”这一模糊的词语,否定了自己“缺德”、A“缺钱”的荒谬论断,最后用“崇尚”来褒扬自已对道德的追求,用“贪图”来贬斥对方对金钱的贪得无厌。驳得淋漓尽致,恰到好处。
(3)反例法——反其道而行之
当对方以偏概全,推出某种虚假的命题时,只要列举出与之相反的具体事例,立刻就能将对方驳倒。
我国古代没有照相技术,科举考试时为了避免有人冒名顶替,考生必须仔细填写自己的外貌特征,以供考官在考堂上查对。明朝时,有个考生在填写自己的面貌特征时,在描写胡须一项时用了“微须”一词。考官查对时看到这个考生脸部有一点胡须,便对这位考生说:“你冒名顶替,考单上明明写着没有胡须嘛!”考生申辩道:”我明明写着有一点点胡须,怎么就没有呢?”考官说:“‘微’即没有。范仲淹《岳阳楼记》有‘微斯人吾谁与归’,说的就是没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我跟谁一道呢?”考生马上用古书上的事例反驳考官说:“古书上说‘孔子微服而过宋’,这里微服就是不暴露官员身份的装束,如果‘微’只作‘没有’讲,难道说孔子脱得赤条条地到宋国去吗?”考官当场哑口无言。
诡辩不是按照正常逻辑而产生,所以,要想驳倒对方,就要异于平常的思维方式,反其道而行之。反常思维的最大障碍之一就是循规蹈矩。由于人会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这些思维方式多年来已经定了型,很难改变。诡辩者就是抓住了人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往往以异于常人的观念来让对方无可辩驳。培养反常态思维训练的目的就是大大突破自己固定的思维方式,用自己熟知的概念、映象纳入新的关系,用全新的观点考察对象,并作出正确的结论,以增强思维的机敏度。这样当对方使用诡辩时,你可以迅速反应,不让对方在思维方式上有机可乘。
不做让人厌恶者
在人的各种能力当中,说话能力是最能表现一个人的才干、见识、智慧和水平的标志。如果一个人说话水平不高,那他就不能很好地驾驭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更不能很好地驾驭各种事情和各种情况下的人际关系。
毫无疑问,人人都希望自己能说会道,妙语连珠,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说话能力和水平却是层次迥异、高低有别、优劣参半的。有的人说话招人喜欢,有的人说话则招来厌恶,追其根源,实则也是千种万般。
(1)插嘴插舌者
插嘴插舌者,是一种不让你完结你话锋的人。你的话正说到一半,他已插进来说,有时竟把你的结论也代为说出。而他为你说完你的结论,你当然是非常讨厌,然而他并不觉察,还是得意洋洋的炫耀着自己的光彩。
插嘴插舌者最可恶的地方,就是从不预先告知于你,说他要插嘴了。也不说“我知道你这故事的结尾”或“让我替你把它结束了吧。”或“你要想说的是如此的。”他只是突然半路杀出,使你不得不偃旗息鼓而退。
(2)心不在焉者
心不在焉者,实则是一个极可怜悯的人。当这类人在开始谈话时似乎有着完善的计划,可是他的心神却浮荡不停。若你告诉他一个你觉得很有趣味的故事时,他却把他的注意力分散到了其他地方,像灵魂已经不知飞到哪里去了的样子。这时你一定觉得他没有礼貌而感到扫兴。
然而,这也许是你的过错。或许你讲的事物,使他很难感兴趣也未可知——在这种情形下,你自己也许成为一个惹人讨厌的人——可是即使如此,他也不可被人原谅,因此应当加以注意才是。
心不在焉的人,常如此说:“对不起,你刚才讲些什么?”“我怕,我方才没有注意听。”或“呃,我想我已想到另一件事上去了。”
(3)轻视他人者
那些轻视他人的人,只会看到别人的不足,从不称道他人的长处。这种人常扫人家的兴致,打断人家的话锋。我们在称赞一个为社会工作优良的人,他便说那人只为自己利益工作而已。这种人是个冷笑专家,在他的脑子里,别人的一切东西都是恶劣不堪的。轻视他人者常想打击你的说话。常常抱着一种嫉妒的心理,而他并不能将他深藏在脑中。有时你又从下面这些话里认出他是个轻视他人的家伙:“是的,可是在他背后的动机是什么呢?”“那毫无价值,你等着再听听这一件事吧!”
(4)自以为是者
在我们的周围,有些人喜欢抬杠,搭上话就针锋相对,无论别人说什么,他总要加以反驳,其实他自己一点主见也没有。不过,当你说“是”时,他一定要说“否”,到你说“否”的时候,他又说“是”了。这是一种极坏的说话习惯,事事都要占上风。
即使真的比别人见识多,也不应该以这种态度去和别人说话。自以为是者好像要把别人逼得无路可走才心满意足。相信这么说话的人并没有想到这一层,但实际上却是这样做的。
这种不良习惯使个体自绝于朋友和同事;没有人愿意给这种人提意见或建议,更不敢提一点忠告。如果你本来是一个很好的人,但不幸染上了这种习惯,朋友、同事们都远你而去了。惟一改善的方法是养成尊重别人的习惯,首先你要明白,在日常交谈当中,你的意见未必是正确的,而别人的意见也未必就是错的。把双方的意见综合起来,你至多有一半是对的。那么,你为什么每次都要反驳别人呢?
大概有这种坏习惯的人当中,聪明者居多,或者是些自作聪明的人,也许是“太热心”,想从自己的思想中提出更高超的见解,也许这类人会以为这样可以使人敬佩自己,但事实上完全错了。一些平凡的事情,是没有必要费心做高深的研究的。至少我们平常谈话的目的,是消遣多于研究的,既然不是在研究讨论问题,又何必在一些琐碎的事情上固执己见;另外有一点你也应该注意,那就是在轻松的谈话中不可太认真了。
(5)不懂装懂者
社会上一知半解的人一多,就容易流行起一股装腔作势之风。如果凡事都一无所知,心理便容易产生落后于人的压迫感,这也是人们常见的心态。在绝不服输或“输人不输阵”的好胜心作祟下,随时都想找机会扳回面子。
有位不具规模的小杂志社社长甲先生,不管是什么场合他总喜欢装腔作势,故意地降低自己的声调来表现庄重的样子。不但如此,还总是一副无所不知的样子,这种姿态让人觉得他好像在做自我宣传。
其实,承认自己也有不知道的事并不丢人,为了要自抬身价而不懂装懂,一旦被对方看穿,反而会令对方产生不信任感而不愿与你交往。现代社会可以说是一个高度复杂的信息时代,每个人所吸收的知识都不可能包含万事万物。若不以虚心的态度与人交往,又怎能受到大家的欢迎,最后只能与自以为是的人一样,必然得不到大家的尊敬。
(6)随意附和别人者
每个人在讲话时都有其独特的方式,无论是讲话的语言还是手势,都具有个人色彩。例如,美国人最擅长以夸大的动作,表现自己内心感受的极限;欧洲人和东方人则比较含蓄、内敛,不轻易把自己内心的感受,一五一十地表现于外。
社交活动和讲话一样,需要借助内心情感的有力支撑,也就是必须集中情感来表达才能打动人心。人并不是机器人,说话一定会有抑扬顿挫。为了辅助或加强语气,还必须加以形容调整或语尾助词。对话必须要时常加人个人独立的意见才能成立,一般人总是习惯于附和别人说的话,但这种没有独立思想的附和式语言,并不能表现出个人的独立人格与个人思想,一个喜欢用极端的形容词来强调自己想法或意见的人,是绝对不会以简单附和的口吻来表示自己的看法的。
在与人的交谈过程中,对方最想要听的是你个人的看法,而不只是要你附和地回答:“是的。”要让自己成为更独特的人就必须与一般人有所区别,尽量地表现出自己独特的看法。因此,不妨多应用些特殊或极端的例子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要总是附和别人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