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眉山县的城郊,有一座富有四川特色的古典园林建筑。园内荷池相连,曲径通幽,堂馆亭榭掩映在翠竹浓荫之中,显得分外清幽雅致,这就是由苏氏故居改建的三苏祠。“三苏”指的是苏洵、苏轼、苏辙。在“唐宋八大家”中,苏氏父子三人尤为引人注目。
苏洵(1009-1066),字明允,眉山(今属四川)人。他是北宋著名的散文家,自号“老泉”。在后世的启蒙读物《三字经》中,有一段关于他的内容:“苏老泉,廿有七,始发奋,读书籍。”据说苏洵年轻时不喜欢读书,对当时华丽空洞的文风很是不满。亲友们因此很担忧,劝苏洵的父亲说:“你的儿子不用心读书,你为什么不好好儿管一管?”苏洵的父亲却笑着回答说:“你们不了解他,我是不发愁的。”
在苏洵27岁那年,长子苏轼出生了,他忽然意识到自己已经是一个父亲了,却还是一事无成,看到自己的哥哥、表兄、姐夫都已经科考成功,他受了很大的刺激。于是就在这一年,他发了狠劲开始读书。为了学习古文的章法,他曾烧毁了自己的文章数百篇,经过刻苦努力,终于成为宋代著名的散文大家。
苏轼出生三年后,苏辙也出生了。苏洵之所以给儿子取名为“轼、辙”,也是有缘故的。“轼”是车上用作扶手的横木,是露在外面的。苏洵曾担心苏轼性格过于外露不掩饰,容易招来灾祸,于是给第二个儿子取名“辙”。果然人如其名,苏轼天生豪放不羁,锋芒毕露,一生多次被贬。苏辙则一生怡和淡泊,深沉不露,在激烈的竞争中,虽然也多次被贬,但最终能免祸,悠闲地度过了晚年。
苏洵青年废学,成名很晚,就把成就功业的希望寄托在两个儿子身上。他亲自教育他们,让他们背诵和模仿名家之作,欧阳修的文章就是他们常用的范文。他们的习作,苏洵都一一修改评点。
大约在苏轼十岁左右,苏洵让他模仿欧阳修的文章写了一篇《赐对衣金带及马表》。苏洵看了,非常满意,高兴地说:“这个儿子以后一定有出息。”苏洵果然说对了,后来苏轼曾多次出入学士院,并多次得到皇帝赏赐的对衣、金带和马。
1056年,苏洵带两个儿子进京应试。当时苏轼21岁,苏辙18岁。兄弟二人顺利地通过了举人考试、礼部考试和殿试,获得进士及第。他们的父亲苏洵眼看两个儿子年纪轻轻的都考中了,怎么能不欣喜若狂呢!不过这也引发了他的感慨,他想自己少年时不好好儿读书,浪费了那么多时间,虽然自己的抱负在儿子们身上实现了,但自己难道就真的一事无成了吗?他听说欧阳修是最重视文才的,就把自己几年来所写的二十多篇文章托人送给欧阳修,请欧阳修指教。欧阳修一看,苏洵的文章文笔老练,别具风格,不同凡响,就向宰相韩琦推荐。韩琦见了,也很喜欢,于是没经过考试,破格将苏洵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
这样,苏氏父子三人在京都都出了名,时人称他们为“三苏”。
三苏中,文学成就最高的是苏轼,他也是北宋时期成就最高的文学家。对于苏轼的文才,北宋时无人不叹服。欧阳修就非常赏识苏轼,他有一天对儿子说:“你记着我的话,30年后,无人再谈论老夫。”他的话果然应验,苏轼死后的十年之内,果然无人再谈论欧阳修,大家都在谈论苏轼。王安石也说过“不知道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苏轼)”。
宋神宗也很欣赏苏轼的才华,他喜欢边吃饭边看苏轼的诗文。每当他拿着筷子却长时间不放下时,旁边伺候的太监宫女们就知道皇上是看苏轼的文章入了迷。苏轼贬官黄州期间,宋神宗曾多次想起用他。有一次他对宰相王说:“国史很重要,可以让苏轼来撰写。”可是王是乌台诗案中极力迫害苏轼的人,他怎么能愿意苏轼再度被起用呢?于是就百般阻挠,面有难色。神宗看到他这个样子,只好长叹一声,无可奈何地说:“那就让曾巩来撰写吧!”可是神宗终究放不下苏轼,1084年,他终于下诏说:“苏轼被贬这么长时间了,即使有过错也该改得差不多了。”于是把苏轼从黄州调到离京城较近的汝州。
苏轼的弟弟苏辙也是很有才华的。苏家两兄弟被录取时,宋仁宗曾高兴地对皇后说:“我为子孙找到两个宰相之才了。”在仕途上,苏辙比哥哥要平稳得多,他的官位比哥哥要高,曾真的做到宰相一职。他的文章内容充实,很有深度,足称大家。
苏家父子三人各个都才华横溢,学识渊博,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是少有的现象。因此,后人一提起“三苏”,无不钦佩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