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是唐代宰相范履冰之后,后来迁移到江南,在范仲淹两岁的时候,范仲淹的母亲谢氏为生计所迫,改嫁给淄州(今山东淄博市西南之淄川)一位姓朱的男子。
朱氏家境清贫,幼年的范仲淹得不到多少家庭欢乐,甚至连基本的吃饭睡觉问题都难以保障,他经常借宿于鳢泉寺的僧房。也许贫困的生活更能激发出他改变命运的决心和意志。他发奋苦读,从不懈怠。为了减轻家庭负担,更为了节省时间,他每天只烧一锅粥,等到粥冷凝固以后,用刀划成四块,一天吃两餐,早晚各取两块,就着咸菜吃。后来,人们称他这种生活为“断齑(指咸菜)划粥”,并且传为历史上刻苦好学的佳话。春夏秋冬,严寒酷暑,未曾解衣就寝,常年如此,范仲淹以瘦弱之躯苦苦支撑。漫漫冬夜,一阵阵困意袭来,每当这时,范仲淹就打来一盆凉水,把脸埋入水中以自醒,接着再读。就这样,不到三年,当地所能找到的书籍已被他阅读净尽。
后来他进入一座当时很有名气的学府——睢阳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县)书院。这里有校舍百余间,藏书数千卷。范仲淹就像久渴之人遇到甘泉一样,如饥似渴地投入书海,不知疲倦地日夜攻读。甚至连真宗皇帝路过此地,同窗们都出去观看时,他也丝毫不为所动,仍旧埋头读书。
1015年,27岁的范仲淹终于考中进士。这次,他真的见到了真宗皇帝,不过不是在街头,而是在殿试时。范仲淹被任命为广德军司理参军,从此开始了将近40年的政治生涯。
1021年,范仲淹赴任泰州海陵西溪盐官。他上任后,立即视察辖区的海堤和海盐生产情况。海堤因年久失修,破败不堪,不但盐场生产遭到破坏,而且每当海潮汹涌之时,泰州的农田民宅也尽遭冲淹,饥民四处流亡。于是,他上书江淮漕运、泰州知州张纶,提出在通州、泰州、楚州、海州(今连云港至长江口北岸)沿海重修一道捍海堤堰。上书被批准后,范仲淹于1024年秋率领数万民夫奔赴海滨,开始了规模浩大的治堰工程。不久,治堰大功告成,巍巍长堤绵延数百里,使滨海盐场生产有了保障,农田宅舍免受浪潮淹没之灾。受益的百姓感激范仲淹的功德,将海堰称为“范公堤”。
一年以后,范仲淹改任苏州知府。苏州乃范仲淹的故乡,多水患,于是他募集百姓,疏通河道,使积水入海。后来,范仲淹又想疏导太湖,变害为利,但开工不久,朝廷把他调到明州(今浙江宁波)。苏州百姓都不愿范仲淹离去,要求转运使上奏朝廷将范仲淹留下,疏导完太湖再走。于是,转运使上奏皇帝说明情况,宋仁宗恩准了转运使的请求,范仲淹继续留任苏州知府。在范仲淹的主持下,疏导太湖入海的工程终于竣工,苏州人民含泪送走了自己的父母官。
范仲淹嫉恶如仇,刚直不阿,素有敢言之名。他在朝中做官的十年中,曾因直言进谏,触犯权贵而3次被贬离京。1028年范仲淹升任秘阁校理,负责皇家图书典籍的校勘和整理,实属皇帝的文学侍从,不仅可以经常见到皇帝,还能耳闻不少朝廷秘事,是个令许多人眼热的美差,只要乖顺、玲珑,不难早日提升。范仲淹却有些“不识时务”。他对仁宗20岁仍不亲政,一切军政大事全由刘太后处置提出异议,奏请刘太后还政。朝廷一纸诏书,将范仲淹逐出京城,贬往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县)。
3年之后,刘太后去世。仁宗念及范仲淹的忠诚直言,将他召回京师,委以右司谏的重任,专管评议朝政。1033年宋仁宗听信宰相吕夷简谗言,要废掉皇后。范仲淹仗义执言,吁请仁宗改变决定,结果再次被贬出京,任睦州(今浙江桐庐县附近)知州。
几年后,范仲淹从睦州移至苏州,因治水有功,再次调回京师,升任天章阁待制、开封知府。因宰相吕夷简独断专行,任人唯亲,范仲淹再次直言上谏,抨击吕夷简用人之道,这时的仁宗已非常信任吕夷简,范仲淹第三次被贬,任饶州知府。1052年,范仲淹在去颍州赴任的途中不幸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