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汕头王绵生
首倡自由曲,是丁芒老师。他在二十多年就提出这样改革创新的诗论,并大力加以实践推广。我与自由曲结缘,始于七年前,当时写了《奈何歌》请丁老师批评。丁老师说:“《奈何歌》正像我写的自由曲,是新旧诗接轨产生新体诗歌的试验品”,并鼓励我“自由曲不妨多写些”(丁老师评《奈何歌》)。从此我就在丁老师的指导下练习写起自由曲来。
随着写作的深入,丁老师的鼓励就更多,指导也更具体;既有理念上的扶持,也有方法上的指导。如评《廉洁奉公奖》时,老师不忘鼓励:“你要坚实地写下去,这是新体诗歌,是很有前途的。”评《拍卖岳阳楼》时老师又这样鞭策:“自由曲你要继续写下去,这是一条必然要走的路,如果你要对中国诗歌的发展作出点贡献的话。”受鞭策时,我明显得到一份推动的力量;受鼓励之后,我隐隐感到一份责任。方法的指导则散见于各则批评中,具体收集于《拾得集》和《耕舞集》中,其中尤以《耕舞集》的序言写得最为具体系统,就不再在这里列举。
随着习作的深入,本人的收获也越来越多,并且对初期形式上的一段到底做了改装,采用套曲形式分段冠曲牌进行表达。对意象的选用、选材的角度、切入的方法、语言的运用等也有了明显的进步,对自由曲的认识也逐渐明晰起来。参加这次会前10多天,被“逼”把它写了出来。由于实践不多,想法肤浅,故管窥蠡测在所难免,且我尤其喜欢以套曲的形式进行习作,所以习作中多为套曲形式,而极少小令带过曲。故所得也不全面,只作一砖之抛,愿诸位师友不吝珠玉,多多赐教。
一、什么是自由曲
自由曲是在对元曲曲味继承的基础上,庄雅谐结合得更好,曲味更浓,曲式更宽的现代文字体裁。是“民族化、大众化、现代化的新体诗歌”(丁老师语)。它融合了诗词曲的表现性(如深邃的意境、凝炼的语言等),曲的韵味(如加衬字、大量使用当代口语、调侃诙谐、个人自谓口吻等)和文学表现的某些特点如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
本质上,与写诗无两样,只是它属于诗歌中的曲,保持着浓烈的曲味。
内容上,保留了对曲所适应的表现对象,所以题材具有丰富性。
形式上,它叫“曲”,所以保留着曲的外观,如小令、带过曲、套曲,且套上了“曲牌”。但这种现代曲现在是不能用来唱的,所以,这个“曲牌”的功能也就发生了质的变化。它由原来的表形式上的格律模式变成了现在只表内容上的小标题。但因为是“自由”,所以,这种“曲”不像元曲一样,一首曲要受曲谱格律的限制。如某几字须平上去入,某个字须救,某个句须平平仄仄平,某二个句子须对仗等,它不受句数、句子平仄格式、句子长短等限制。它须押韵,但韵脚不分平上去入,且位置灵活,一般一个句子的最后一字押韵就行,其他分句可押可不押,但仍不乏内在的音韵美和节奏感。它又是“现代”的文字体裁,所以所押的韵也采用新韵(中华现代新韵),不须去用曲韵部里的字。同时入曲语言也应是现代语言。
二、自由曲的特点
自由曲是在“曲”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曲”是主干,“自由曲”是主干上的一支,这是没有疑问的。自由曲也由此具备了“曲”与“自由”的两重性,它保留着“曲”的抒写社会现实、表现主观心灵的功能,保留着灵活多变、伸缩自如的句式,保留着以俗为尚的口语化、散文化的语言风格,保留着明快豁达、自然流畅的审美取向。但在格律上却“自由”起来。使其在抒情状物时更灵活,更便捷。当然,这个“自由”是有度的,不能太散而犯“自由化”的毛病。所以,掌握不了自由曲的特点,就很难写好自由曲。那么,这些特点又是什么呢?下面略作介绍:
(一)文学的艺术性
自由曲中心语中的“曲”,是文学的一支,所以,它既具备了文学的共性,又具备了“曲”与其他文学体裁的相区别的个性。
1.曲的文学性
①真实性
曲是根据现实生活写的,它能给我们以现实生活的知识和经验。虽说它的人物、情节有虚构、夸张的成分,但总体的状况是符合生活实际的。我们读雎景臣《般涉调·高祖还乡》,其中的场面铺张夸张成分不少,但用于帝室的排场,仍是可信的。
②典型性
“曲”在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时,不可能事无巨细不加筛选地加以表现,必须通过所描写的现实生活的现象,以真实地体现生活的本质,也就是必须概括现实生活中的本质现实,以创造活生生的艺术形象,创造典型形象,如丁老师评拙作《自由曲·寻梦》:“贪官形象,讽刺得淋漓尽致……合乎客观现实,又具体鲜明,这是个例,又是模式。”这个模式就是典型。
2.文学的“曲”性
①民间性
曲发展于元,是元朝文学的主流。由于元朝特殊的统治制度,使得前人认为卑不足道的民间文学迅速发展起来,代替了正统文学的地位,而最具光彩的,便是大众喜欢的曲子和歌剧,这就是著名的“元曲”。它是人民群众的戏曲,与圣殿音乐、宫廷诗歌不同,它是下层人的艺术,由于根植民间,所以基础牢固,发展迅速,影响深远。元曲可以说是我国现存多种戏曲的鼻祖,不少剧种仍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由于根植民间,所以“曲”的生命力相当强。自由曲源于曲,其生命力不可低估。
②艺术性
由于“曲”是人民群众的戏曲,是大众化的艺术,所以跟宫廷文学、传统文人文学有明显的不同,它大力摆脱了以前的雍容华贵、端庄稳重,代之以滑稽诙谐、俏皮幽默,轻松自然便也是顺理成章了。同时,它是唱的艺术,是用群众语言来唱,使方言俚语、衬字重字、正话反说、反话正说的大量出现。其情节波澜起伏,跌宕多姿。这些因素大大丰富了“曲”的血肉,并以“曲味”在文坛中独树一帜,同时,自由曲仍保留着小令、带过曲、套曲的特殊的表现形式。自由曲继承了曲的艺术特点,同样能以“曲”的独特的艺术形式来反映社会生活,也就大大增加了它的艺术价值。
(二)语言的多样性
自由曲具备着“曲”的特点的同时,也凸现着自身的特性,就是“自由”。所谓“自由”,即是在语言运用上少了些条条框框的限制,尤其是曲律的限制。今人作“曲”,要遵循曲律的严格要求而写,而曲律却存在很多限制,如曲的“格”,即曲牌,名目繁多,且每一曲牌都有其专门的模式,如行数、字数、每句的音节,同时在“音”的讲究上比诗词更严,要平上去入兼用。这就太束缚了作者的手脚,所以至今作曲者少,佳曲更少。
自由曲在语言运用上除继续保留着每句末字押韵(押现代中华新韵,比原来的曲韵部容易得多)外,其余则冲破了原来的窠臼,用现代汉语入曲,又不像散文、说明文那样“白”,口语也不滥用,仅保留着诗化曲味。使其能保持着独特的文学体裁的风貌。其在语言表现时,具体表现为“语境上的诗化,语感上的曲化,语言上的韵律化”。(丁老师评《耕舞集·惠安女头巾》)
1.语境的诗化
语境的诗化也叫诗的语境。语境,即语言环境,是话语或文句的意义所反映的外部世界的特征。
任何言语行为,都以一定的语境为条件,依赖于语境意识。自由曲是以语言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文学艺术,这种语言也同样离不开具体的语境,只不过自由曲的语境不是一般的语境,而是诗的语境。
自由曲是诗歌。所以它的遣词造句,都应反映现实生活,但又不是对现实生活的生搬硬套,而是通过对若干现实生活的观察分析之后,从中发现其规律性的东西,并加以提炼成典型进行表达。
自由曲是诗歌。它所反映的外部世界不是枯燥、平淡无味,它即使有散文式的构思,也没有用散文式的语言来表达,而是用凝炼、生动活泼的语言反映出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
自由曲是诗歌。它通过语言所表达出来的物象绝不呆板,也不僵硬,而是渗透着作者丰富思想感情的活灵活现的意象。
诗化了的语境,简言之,是具有诗的韵味、诗的意趣、诗的风格的语境。它是自由曲文学本质特性的外部体现。
2.语感的曲化
语感的曲化,也叫曲的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