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采取“圆”中有“方”的策略,利用人的潜在心理,更容易达到说服别人的目的。
一位幼儿园的老师是个非常热心的教育家。有一天,她到附近的图书馆去,想借一些有关幼儿教育的书籍。她问图书馆的管理员:“一个礼拜能否借20册书?”图书馆管理员告诉她:“一个人一次只能借走三册,这是无法通融的。因为要借书的人并不只你一个人。”
这个幼儿园老师听了这些话后,很激动地说:“我知道,那么,以后我每周都带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让他们每人都借一本。”
原来很顽固的图书馆管理员,听了她的话后,突然改变了态度,取消了原来的规定。
在这件事中,最令人痛快的莫过于,当幼儿园的老师提出要让每一个幼儿来借书时,图书馆管理员就打破了要遵守规定的规则。图书馆管理员虽然知道应该遵守规定,但他又厌恶繁杂的工作,对工作不热心,所以才做出上面的决定。
为什么幼儿园老师能使这个固执的管理员改变他一贯的原则呢?主要是因为潜在心理起作用。幼儿园老师采取的是“圆”(可以遵守规则)中有“方”(我每周都带幼儿园的小朋友来给你“添麻烦”)的策略,这里有两种潜在心理:“要遵守规则”和“厌恶太过于琐碎繁杂的工作”,管理员在权衡两者后,由于实在不愿意让每个孩子都来借书,使自己工作更复杂,所以,只好“违背规定”,满足了幼儿园老师的特殊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