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知道,松软、富于弹性的东西可以避免或减轻物体之间的碰撞或挤压。人际交往也是同样的道理。交际中如果能方能圆,带上了一定的“弹性”,就可以缓和彼此的矛盾,消除相互之间的误会,还给自己留下了慎重考虑、再做选择的余地,从而更好地达到交际的目的。“弹性”,为日后进一步交往留下了回旋余地。
(1)和初次接触的人交往
因为是初交,彼此不怎么了解,心灵尚未沟通,如果过急地亲密,则很容易让人产生交际动机不纯或交际态度轻薄的看法。
生活中有许多人和别人打交道时总是“见面熟”,使人大惑不解,其真诚程度往往大大地打了折扣。相反,如果在初次交往时过于冷淡,又易使人产生你目中无人或深不可测、老谋深算的感觉,使人望而生畏。一般来讲,许多人不愿与过于“老成”的人交往,因为和这类人交往总得带着戒备的心理,以防被对方捉弄。所以,在初次与别人交往时,应通过逐步的接触,知道通过了解的程度和可不可交的情况来确定交往的深度和关系的疏密。那种急于求成、匆匆结友的做法,恐怕有点失之慎重。
日常交际实践中,由于缺乏必要的了解就盲目走到一起的人常常受骗上当,酿成终身之恨。尤其是青年男女,在相互不了解彼此的性格、爱好、志向的情况下匆匆成婚而酿成悲剧者,不乏其例。当然,因过于谨慎、过于冷漠而失去交友的良机,也是让人遗憾的事情。在初次交往时最聪明的做法是让你的交往带有“弹性”,有伸缩自由的余地,这样既能把握住良机,又能慎重、自如地进行交往。
(2)和有隔阂的人交往
人与人之间总是难免存在着隔阂,一旦隔阂存在,在交往时必然产生一定的戒备心理。尤其是与那些本来相识甚至是好朋友的人,在发生误解而失去往来之后又重新打交道的时候,只要有一方在处理关系时有所不慎,都可能引起另一方的高度敏感,甚至使双方的关系进一步恶化。
所以,和与自己有隔阂的人交往时,一般应既主动接近,又保持适当的距离;既“察言观色”,掌握对方心理,又不过于敏感、捕风捉影,胡猜乱疑。一切都应处理得从容不迫,富有“弹性”,留有余地,随着交往的增多,彼此重新认识并意识到过去的误解或认识上的差异,那么,双方的隔阂或矛盾就会自然消除。
(3)在一些特定场合下的交往
有些场合的交往也需要讲究点“弹性”,比如在公关活动中,在商业、外交谈判中。这些特殊的交往如果不讲究“弹性”策略,就会显得操之过急或失之偏颇。一般来讲,在公关活动中,公关的目的是尽最大努力树立自己美好的形象、扩大知名度、赢得别人的信赖,从而更好地进行交往。在这种场合下,交往既应实事求是,又应维护自己的形象或所代表机构的声誉,如果一味趾高气扬、自大吹嘘,不仅败坏了自己的形象,公关也会化为泡影。反之,一味低三下四、“谦卑”十足,也同样让人倒胃口,让人觉得你的公关形象猥琐丑陋,甚至产生不屑与你交往的想法,所以公关活动有方法、技巧的讲究,“弹性”公关就是其中之一。 在商业、外交谈判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双方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合作伙伴;既可能是敌人,也可能是朋友,在这种情况下的交往,就是要在双方既矛盾又统一的状态中,寻找双方都需要和乐于接受的东西,这就需要“弹性”策略,即把关系处理得松紧适度,易于回旋,既能保证不增加矛盾冲突,又便于进一步增进联络、加强合作。
(4)在特定情境下的交往
人们进行交往总离不开语言。在有些特定情境下,人们不可把话说得太肯定、太绝对,而应该灵活多变、可上可下、可宽可窄、可进可退,这也需要在言语交际中带上一定的“弹性”,这样,有利于自己掌握交往的主动权。
在交往中时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比如别人要你对某事谈谈看法,而你一时又没有完全的把握,你不妨利用或然判断的不确定性,用“也许、或许、可能、大概”等词语来表述你的看法。为自己留下机动的余地。尤其是在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如此表态有滴水不漏之功效。另外,也可以利用一些词语的宽泛性和模糊性使话语带上弹性,比如某男女相爱,别人问男方对女方有何印象时,男方如果不愿以实相告(这种情况多出于保密或性格内向等情况),不妨这样说:“我对她总的印象是深刻的。”
“弹性”策略在交际中的运用是十分有效的,只要你掌握了“弹性”交往的规则和技巧,你就会在与别人的交往中游刃有余,轻松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