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后进生之所以后进,“心理障碍”是众多因素中重要原因之一。只有用科学可行的方法及时疏导和消除“心理障碍”,才能促使他们的转化,也才能深化素质教育,使我们的基础教育工程不出“次品”,也不出“废品”,注重心理疏导,矫治学生的心理误区,逐步形成健全人格、完美的人性。
关键词:后进生 心理障碍 疏导对策
对于一个班集体而言,优秀生、后进生是相比较而存在的,但确实也有少数学生从心理上、思想上、行为上、成绩上难以跟上,成为所谓的后进生。究其形成的原因,在诸多的因素中,“心理障碍”是重要因素之一。心理学认为,心理障碍是指介于神经症与一般心理之间的异常心理状态,包括人格障碍,社会适应不良,心理失调和心理危机;通常所说的“心理障碍”是指没有能力按社会认为适宜的方式行动,以致其行为后果对本人或社会是不适应的。在临床上,常采用“心理病理学”的概念,将范围广泛的心理异常或行为异常统称为“心理障碍”,或称为异常行为。目前我国中学生中后进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日益严重,心理疾病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令人担忧。据专家们对城乡不同类型的数万名学生的心理调查发现,初中13.6%、高中18.79%的学生表现了情绪和行为的紊乱,这其中绝大多数属于问题较多的后进生。他们常表现出自卑、戒备、厌学、逆反、惰性、冷淡、孤独、抑郁、偏激、冲动等等心理。这些“心理障碍”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和消除,不但不能以一种健康的心理投入学习,而且还会影响到他们思想的进步,甚至还会酿成悲剧。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通过对后进生的接触、了解、分析我认为后进生心理障碍主要有以下形成原因:
一、家庭
在我国的家庭教育中,长期以来,封建家长制的思想意识根深蒂固,至今仍有表现。在许多家庭里,家长不能平等地对待子女,没有什么民主可言。家长不尊重子女的个性和人格,强迫子女按家长的意志行事,子女不遵从,动辄打骂体罚,使子女形成逆反、敌对的心理;还有封闭的家庭教育模式,必然造就思想僵化保守、心理闭锁和性格拘谨的人。许多家长对子女采取过分溺爱或过分严厉的教育方法,缺乏对子女在环境适应、社会交往、自立能力、民主意识等方面的训练;再者,家庭教育中也出现了一些片面性。只重视智力开发和文化学习,而忽视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只抓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而不注重生活能力的培养;只重书本知识的学习,而忽视社会生活的学习;只重智力因素的培养,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除此之外,在抓子女智力开发和文化知识的学习上,还任意加重负担、态度粗暴、实行体罚、盲目投资等。这些都会使子女产生抑郁、焦虑、恐惧等心理障碍。这样,就难免使后进学生出现人格障碍或社会适应不良的倾向。
二、学校
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片面追求升学率仍是学校教育久治不愈的顽症。不少学校把高合格率、高升学率作为追求的目标,片面地抓学生智力的培养,而忽视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而且,我们还不难看到,在今天的学校教育中,有损害学生心理健康的言行时有发生。如:不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无原则地捧爱“好生”,从而滋长了他们任性、自傲的不健康心理;歧视、抛弃“后进学生”,极大地刺伤学生的自尊心,伤害他们的情感,损伤他们为人的尊严,致使“后进学生”在学校遭白眼,回家挨打骂;有的教师批评学生不是耐心开导,而是拿大话威胁恐吓,如:什么下次再犯就不让上课、记处分、送校长室处理等等,使学生终日神经紧张,提心吊胆,其后果只能是挫伤他们的进取心,养成怯弱无能、胆小自卑的性格。过分的爱,最易伤害学生的自尊或人格,也易引起学生的反感或消极情绪;有的教师缺乏良好的修养,性情急躁,容易动火发怒,感情用事,不讲场合,不顾后果,一遇不顺心的事或心中有怨气,就迁怒于学生,使学生终日提心吊胆。这些都必然导致学生产生自卑、逆反、忧郁、消极等心理障碍,给学生带来情绪上的紧张,造成内心烦躁,就会麻痹、扰乱学生的正常心理活动。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儿童从导师方面受了无情的言语或鞭鞑,他的心里,就充满了恐怖,恐怖立刻就占据了他的整个心理,使他再也没有容纳别种印象的孔隙了”。
三、社会
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必然伴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相互撞击。面对相互撞击的多元文化,后进学生难以依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去实现多元文化在主体价值上的有效整合。特别是在各种消极文化迅速蔓延的情况下,那些心理素质差,认知能力弱的后进学生,更容易产生迷茫、焦虑、消极、冲动、偏激等心理障碍。我国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分配不公、贫富悬殊、以权谋私、贪污腐败、公款挥霍等现象已经给后进学生的心理带来了高强度的负面刺激,从而必然产生嫉妒、逆反、敌对、消极等心理障碍。同时,学生个体及家庭中的不良因素如疾病、学业受挫、父母离异、感情不融、人际关系隔膜等也会影响心理平衡,诱发心理障碍。
四、自身
青少年正处在人生十字路口的重要时期,是人生当中最短暂的时期,也是最富有特色的时期。生理心理发生急剧变化,充满着矛盾,是成熟期的大动荡,是多事之期,生理心理不平衡,内部外部均充满着矛盾,对众多的心理冲突,一部分青少年不善于自我调节和宣泄,又有“闭锁性”的一面,不愿意找别人调节,也容易造成心理疾病。许多后进学生的自我期望太高,自我设计往往严重脱离社会和自己的实际。这样,就必然产生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矛盾,而这个矛盾的加剧势必导致自我否定,一旦理想破灭,他们就会陷入痛苦和失望之中,有的甚至失去理性,离家出走或自寻短见。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针对学生实际,尝试以下心理疏导方法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促使他们的转化。
1.给学习后进学生以应有的人格尊严,用真诚叩开学生的心扉
后进生既有自卑感,又有很强的自尊心。如果受到过多的冷落,便会在心理上失去平衡,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教师平时上课中要掌握分寸,少批评,少讽刺,多鼓励,积极找出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积极保护“学习后进学生”的自尊心。
“学习后进学生”虽然行为经常不合规范,学习成绩不好,但他们并非不懂人情,只是由于平时他们极少受到别人的尊重,所以也渴望别人真情的关怀,尤其是来自师长的真情关爱,所以作为他们的老师,对他们多一份关心,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帮助,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就会激发他们无限的热情。学生往往会因为喜欢老师而喜欢你所教的学科,正所谓“亲其师,近其道”,从而乐其道。当然,也不能对学习后进学生的过错一味迁就,只是要在帮助他们时注意方法,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当众批评,或不厌其烦讲大道理,更不能粗暴训斥,这极可能使他们产生不服、反抗甚至是仇视的心理,而是站在他的角度思考,与他交流,指导他分析利弊,与他探讨解决问题最好的途径,让他觉得你是想真心帮助他,理解他,他就愿意对你敞开心扉,愿意接受你的帮助、劝告,甚至批评。
今年我来富源学校担任三(1)和三(3)班的数学课教学,其中三(3)班有一个叫黄某的学生,个性很强,性格很散漫;学习上严重偏科,理科比较好,文科很差,语文成绩倒数第一。他的家长对他的评价也不高,因此他和老师、家长都有抵触情绪,动不动就对着干。但是从我来后,我尝试着改变这种对立的师生关系。每次与家长联系,我都尽量多谈孩子的优点,谈他的变化,向家长传递好的信息。至于他存在的不足,我都单独找他谈话,帮助他改正。一段时间过去后,这个学生逐步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一份真情,和老师的距离拉近了,感情增加了,学习态度也就慢慢转变了。
给学生一份尊重,就是给学生一份信任,一份希望。凡是我所教过的学习后进学生,都和我的关系很好。他们认为老师是一个“讲道理”的人,真诚地想帮助他,所以他们愿意学好语文,成绩上也都有明显的提高。
2.捕捉教育契机、择取转化的切入点
“把脉、问病、下药”是医生治病之道,转化后进生也一样,先应从家庭、社会、学校、自身等方面进行分析,摸清他们后进的原因,然后针对个性特点,分别正确选定切入点,对症下药,以求突破。为此首先要重视新开端,新学年开始,新的班主任到任,班级学生的调整和科任老师的组合,后进生会感觉到有了新的公平环境、新的同一起跑线,原来的阴影不复存在,应该以新的面貌出现,都会由此产生争取进步,跃跃欲试的心态,我们应抓住时机,给予鼓励,引导和督促。这样就会收获意想不到的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注意抓住闪光点,对后进生的一点进步,一次好事,甚至一次较好地完成作业,都应及时给予肯定,特别是有时还要适当“违心表扬”如:某后进生为完成数学课外作业,不会做就一抄了事,发现后我没有声色严厉地批评他,而是从其字迹工整,按时交作业等方面对他予以肯定表扬,当然也直面指出其作业的来源,并表示老师一定会热心帮助他,而且只要他从基础抓起,上课认真听讲,大胆发言,勤于思考,课外多复习巩固,当天的问题当天解决,慢慢的就不愁不会做作业,不愁没有好成绩。我的宽容和信任终于使他主动承认了错误,还表示了改正的决心。第三,常进行有意的错误归因,如某后进生一次考试成绩又是班上倒数,在考评小结时,我没有鄙视、放弃他,而是对他说:某某同学,这次成绩不理想,不是能力差,不是不认真,更不是头脑不活。而将其的错误归结为:复习不全面,粗心大意上,并指出他完全可得优等分,这种有意的错误归因,触动了该生缺乏自信的弱点,旨在树立其信心、激发其积极性,果然第二天该生主动找到我说:“老师,我真的能行吗?真的不比别人笨吗?还有希望吗?”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一位后进生被点燃了自信的火花,要求进步是多么可贵啊!
3.给学习后进生以更多的耐心,使他们有调整步伐的时间和空间
对待学习后进生不只是有爱心、有信心,还要有耐心。学习后进学生的“差”不是短时间形成的,而是由于各种原因长期养成的习惯。要想一下子改变过来是很困难的,因此教师要有耐心,要给学生改过的时间,那种恨铁不成钢的简单粗暴做法最终总是欲速则不达。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冰雪消融,也非一日之暖。学习后进生的形成状态,既非一朝一夕,要他们完全改正,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进行过程中经常出现反复,对出现反复现象要有心理准备,要估计可能出现的问题,事情发生之前就及时提醒他们,防患于未然。另外,还要探究反复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手段,使他们信得过、改得快。还有,对产生反复的学生仍要信赖、尊重,要坚定信心,锲而不舍,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没有一枝花朵,不愿意绽放美丽的色彩;没有一株小苗,不期求长成参天大树。在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着对成功的渴望,都有着追求真、善、美的原始驱动力。在对学习后进生进行教育时,我们应该以师生的情感交流为主要途径,以激励引导为主要手段,点燃学生心中的火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促进了学生的品德和心理素质的不断完善,使他们不断追求新的目标,对学习保持向上的热情。只要我们在心中为后进生留有一个位置,就等于给了后进生一个升华的舞台,而这个位置,是后进生最为需要的。
综上所述,后进学生心理障碍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对“后进学生”的心理障碍疏导应当根据不同对象用不同的疏导方法,要对症下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在方法上不能企求简单化、千篇一律;在时间上,不能指望一蹴而就,否则就不能达到疏其心、导其行的目的。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第三次“全教会”精神,深化素质教育,使我们的基础教育工程不出“次品”,也不出“废品”,一定要在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讲究教育艺术,注重心理疏导,矫治学生的心理误区,坚持虚功实做,使他们学会记忆、学会思维、学会办事、学会健身、学会审美、学会生活、学会做人,逐步形成健全人格、完美的人性。总之,做好后进生的心理障碍研究,从疏导和排除心理障碍入手,促进后进生的转化,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教育质量,是一项非常有意义而又非常艰巨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