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枫(化名),男,14 岁,小学六年级。该生为家中长子,有一个读一年级的弟弟,父母称兄弟俩人感情颇好,该生对弟弟爱护有加,但据其自诉,对弟弟稍欠耐心,易对弟弟发脾气。该生儿时,父母工作不稳定,将其送回老家一所寄宿学校就读,后来回到父母身边,家庭环境好转,但与父母感情存有一定的隔阂,常有抱怨,动辄发怒,发展到后来一发脾气就把自己反锁在自己的房间里,不理任何人,也不按时上学。父母对其心存愧疚,实行溺爱纵容的家庭教育方式,是其养成任意随性、敏感暴躁的性格的主要原因。又从班主任方面了解到,该生在学校表现良好,尊敬老师,关心同学,有一次同学生病了,他还主动提出组织其他同学去探病,有不少朋友,常常一起打篮球。学习也很刻苦,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以外还自己购买练习册并主动完成,虽然成绩一直保持中等水平,但却是各科老师心里的好学生,直到后来发生缺课现象,并且成绩下降严重,才引起老师的关注。
第一次见小枫,是星期一的早上,班上的同学都按时来上课了,他上周已经有两天没来上课,周末的时候答应了父母周一会来,但还是没有来,于是班主任邀我一起到他家家访说服他来学校,到了他家,他还躺在床上不愿起床,班主任跟他关系良好,说理带哄的他才愿意跟我们去学校,而我从他的父母那里得知,原来最近他迷上一些课外书,常常看到深夜2~3 点,早上起不了床,被父母一催促就赌气不上学了。又过了几天,放学的时候,班主任把小枫带到咨询室来找我。我跟他单独聊了一个小时,基本上是我在说话,他情绪相当低落,与陌生人交往也表现出个性上的内向胆怯,不主动,行为退缩,对于我的问话只是点头或者摇头,并且动作幅度很小。所以我决定先从情绪入手,以一些趣味性的故事打开话题,我给他看两张脸,一张是哭脸一张是笑脸,我告诉他绝大多数的人都会觉得笑脸好看,我说我看到你脸上忧郁的表情我很难过。然后我问他,是觉得笑脸好看还是哭脸好看,他指了指笑脸,整个咨询过程我都对他微笑,我又问他,老师的笑脸好不好看?他点头。于是我把笑脸送给他,并要求他下次过来的时候要像我对他那样对我微笑。先学会从行动上表现得快乐,然后就会真的变得快乐起来。这是我一直深信的准则,我也教会了小枫这一点。小枫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与父母关系不和谐,任性,不重视学校的规章制度。这主要是与他内向的个性特点有关,使他一遇问题就封闭自己,不愿请求别人帮助解决。这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他童年的不愉快经历,他自己也意识到,他在作文上写他在寄宿学校的事情,觉得没有自由没有人关爱,这个想法一直影响着他,使他对他父母产生抱怨。精神分析对消除童年阴影最为有效,但考虑到该法要求的技术含量太高,所以我决定采用改变不良认知的方法,一件事情,我们不能总是保持着儿时稚嫩的不好的认知,当我们长大了,应该具备对事情有个重新认识的能力。对事情有了合理的认知,才能走出抑郁的心境,积极乐观的生活、学习——这也是我在整个心理咨询过程中努力达到的目标。所以在跟学生建立了友好信任的咨询关系以后,我采取了自我开放技术,为该生讲述我自己的一段与之相类似的童年经历,讲述我当时的感受和我长大后对事情的新认识,该生较有共鸣,能在我述说的孔隙主动谈他自己的感受。直接或者间接的说出了他对父母的感受,他还说他曾经的梦想是当老师,但他对自己没有信心,首先是因为最近成绩下降严重,其次是他怕自己不能成为好老师(对学生产生不好的影响),我给他一张表格,上面有四栏,分别是:我认为我有的优点、我认为我有的缺点、别人认为我有的优点、别人认为我有的缺点。我要求他细心发掘自己的优缺点,认真填写,然后问问家长、老师、同学、朋友的意见,看看别人认为他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一方面可以增加他跟周围的人(特别是跟父母亲)的交往,另一方面可使他发现自己所没有发现的优点从而树立生活的信心,而对于自己的缺点则要慢慢改正。
在接受学生咨询的那段时间,我也经常与他的家长和班主任联系,得到关于学生最新情况反馈的同时,也接受家长的咨询,建议家长:
1.正确看待孩子的问题,不要因为对他存有内疚就放任纵容,对孩子要做到,奖惩分明,表现好的时候不吝啬表扬,表现不好的时候严厉批评。
2.多与孩子沟通,关心孩子的想法,孩子看的课外书家长亦可翻阅,不要只是看到封面或者书名就断定书的内容对孩子无益。
3.与孩子共同订立学习作息表,让孩子贴在家中显眼地方便于家长督促,允许孩子少数时候不按照时间安排生活,对孩子进行督促的时候应对事不对人,不翻旧账,语气严肃,不唠叨不讽刺。
4.不要在言语或行动上表现出对幼子的过分关爱而忽略了该生的感受,多跟孩子们说说自己年轻时的奋斗史,以期该生对父母当年把他送到寄宿学校的做法的谅解,教会弟弟尊重哥哥,关心哥哥,也给哥哥机会照顾弟弟。亲子关系是这个案例的关键,所以父母的配合对学生的帮助最为有效。
经过一段时间的咨询,该生父母向我反馈该生脾气控制得较好,不轻易发脾气,偶尔也跟他们开开玩笑;作息上也基本能遵照作息表去做,有时看书睡晚了早上也能克服疲惫按时到学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