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后,在应天府称帝,定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在朱元璋称帝后,封助他一统天下的功臣李善长为韩国公,徐达为魏国公,常茂为郑国公,冯胜为宋国公,邓愈为卫国公,刘伯温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兼护国军师。
这天,朱元璋在内殿吃烧饼,他才刚刚吃下一口,宫内太监火速紧急来报,说护国军师刘伯温觐见。
这时,朱元璋忽然想起:“自元朝顺帝十九年,刘伯温助我一臂之力以来,一直到收复汉室江山为之,共九载寒暑,大小战役无数,尤其是五年前与陈友谅六十万大军会战于鄱阳一役,军师用兵如神,以寡击众,好比诸葛孔明在世,果真刘伯温有如此神算,朕要好好测试一番。”
于是朱元璋便将盘中的烧饼用碗盖着,在召刘伯温觐见,等刘伯温坐定,朱元璋就问说:“先生神明数理,可知碗中是何物。”
于是,刘伯温变掐指轮算了起来,片刻后便回答说道:“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依臣之见这碗中乃是烧饼也。”
朱元璋听后为之赞叹,曰:“我朝之中,有如此博学异人之国师,真乃我大明子民之福。”
随后朱元璋又问了刘伯温天下后事,朱家可长享否?
刘伯温都一一答到,朱元璋听后,陷入了沉思,他单手扶着额头,闭眼沉思,另一只手不时的敲击桌面,却是显示了他内心的慌张,而这些都被坐在台下刘伯温看在眼里。
“朱家不可信,我刘氏一脉不可败在我手里,”刘伯温想的同时也在观看着朱元璋的一举一动。
“恩,军师你先下去吧,”朱元璋闭着眼有些半睡半醒的说道。
恩?刘伯温听后看了一眼朱元璋,面露疑惑,随即告了一声,变退了下去。
待刘伯温走后,朱元璋睁开了双眼,只见这双眼睛像是带着无尽的杀气,让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在一旁伺候的宫女一不小心触碰到朱元璋的目光。
“碰”,一声传来,只见地上碎片无数,却是朱元璋最爱的琉璃杯。
“皇上饶命,皇上恕罪,皇上饶命,皇上恕罪……”
只见那宫女跪在地上不停的磕头求饶,朱元璋见状,缓缓的站起了身子,向着宫女走来。
和预想的并不不一样,朱元璋没有迁怒也没有杀那个宫女,只是在离去的时候看了那宫女一眼。
第二天清晨,宫里的太监和宫女们都在谈论着,据说那名宫女在皇上离去后,变得有些疯癫,受不了压力自杀了,自杀时嘴里还说着:“魔鬼,他是魔鬼的话。”
再说朱元璋在与刘伯温谈论后,便来到了东宫太子的寝殿。
当太子朱标看到朱元璋,行了礼后,让所有人都下去了。
当所有人都离开后,朱标便对朱元璋说道:“父皇为何要杀那些为我大明鞠躬尽瘁的将士、功臣。”
朱元璋看了看朱标,沉吟了一会便下令让人取了根荆条,让朱标用手握着,朱标当即用手去抓荆条,却被荆条扎的鲜血横流。
朱元璋见状便说道:“我这是为你扫清这些刺,以免我朱家江山落入他人之手,为何父皇的一片苦心你却不理解。”
朱元璋狠狠的看了一眼朱标,便愤愤的离去了,留下陷入沉思的朱标一人。
再说刘伯温,回到家中,立马命人把他的小儿子刘璎送了出去,这时的刘伯温叹了口气,回想起了那天晚上的事。
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刘伯温用过晚饭,便回到屋内休息了,过了没多久,屋内突然出现了一个仙风道骨的道长,他自称是“李淳风”。
只见那自称李淳风的道士对刘伯温说道:“我夜观天象,发现西南方一颗皇星冉冉升起,而这颗皇星与你刘家一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你且看看这是何物,只见那道长拿出一本像是书却又不像书的东西,刘伯温接过来定眼望去,只见其上写着“烧饼歌”三个大字。
刘伯温在疑惑中翻开了这本名为烧饼歌的书。
只是他越看越心惊,到最后刘伯温脸上却是震撼之色。
“太祖将死,其孙继位,燕王篡位,”刘伯温看到这里却是有些不敢相信,他带着震惊的神色看了下去,只见一个名字突兀的出现在他的眼前。
“朱胤辰”,这是谁,难道这就是那……,刘伯温想到此刻,抬头想问那自称李淳风的道长,却发现那道长早已不知所踪。
“道长,道长,”
刘伯温喊了两声,突然发现身子有些晃动,刘伯温睁开了双眼,入眼是一片光明,却是第二天清晨了。
刘伯温摇了摇头,喃喃的说道:“原来只是一场梦呀。”
刘伯温刚想下床洗漱,却忽然看见在他的床头放着一本书,只见其上写着“烧饼歌。”
刘伯温见状,便跪了下去,嘴里直呼“多谢仙人指点,多谢仙人指点”。
回忆到此时,刘伯温小心翼翼的拿出了那本烧饼歌,又看了看,可是却还是掩饰不住自己内心的震惊。
而他也没有想到,因为这本书,为他带来了杀身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