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在世上会经历很多事情,好的、坏的、甜的、苦的、幸福的、伤痛的。人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总会有成功有失败,无论你是公子王孙还是平民百姓,都不可避免。坚持还是放弃?相信很多人都有坚持的本意,并且坚持了一段时间。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困难的增加,很多人的信心便容易动摇。不断有人退出追逐的队伍,不断有人举手投降,不断有人改弦更张。剩下的人越来越少,剩下的对手也越来越少——不,人的对手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己。成功与失败的差别,也就是不同的人毅力之间的差别。没有人在开始时就想着放弃,没有人愿意放弃,只是没有毅力或者说没有能力坚持到最后。然而笑到最后的人,笑得最好。
在这个过程中,起作用的是人的毅力。每个人都会倦怠,每个人都会胆怯,每个人都会灰心,每个人都会失望。但不是每个人都会跌倒了再爬起来,不是每一个人都永远对未来抱有希望,哪怕是被命运一次又一次地抛弃。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屡败屡战。
而这就是少数人与绝大多数人命运轨迹的差别。能够有所成就的人,一定是有着顽强毅力的人,百折不挠,愈挫愈勇。刘伯承元帅,早年间曾经眼睛中弹。施行脑部麻醉有可能会留下后遗症,哪怕是万分之一,也是他不愿发生的,因为他需要智慧在未来的斗争中运筹帷幄。于是他选择了不麻醉。俗话说,眼里揉不得沙子,更何况是动手术!然而,刘伯承元帅居然以惊人的毅力挺了下来,手术获得了圆满的成功!为他做手术的外籍医生完全被他坚强的毅力所折服,钦佩不已。如果不是超强的毅力,很难做到这一点。
所以,毅力,是成就大事业不可或缺的素质。
【故事佐证】
勒格森·卡伊拉,一个从小生活在非洲而且从未出过门的年轻人,为了能够得到大学的教育而不远万里,在非洲一路步行,最后到达美国。他仅有只够维持5天的食物,一本《圣经》和《天路历程》(他的两本宝书),一把用于防身的小斧头和一块毯子。带着这些,他急切地踏上了他的人生旅途。他将徒步从他的家乡尼亚萨兰(今马拉维)的村庄向北穿过东非荒原到达开罗,在那儿他可以乘船到美国,开始他的大学教育。
1958年10月,勒格森只有16岁或17岁,他的父母也拿不准那时他的确切年龄。他的父母都是文盲,不知道美国的确切位置离他们究竟有多远。但他们还是勉强地为勒格森的旅途祈祷。
对勒格森来说,他的旅途来源于一个梦想——不管是多么的遥远,这个梦想促使他决心要接受教育。他希望能像他心目中的英雄亚伯拉罕·林肯那样,虽然出身贫寒,却成为美国著名的总统,为黑人奴隶的解放进行不懈的斗争。他要像布克·T.华盛顿(美国社会活动家、教育家)那样,打碎奴隶制的枷锁,成为一位伟大的改革家和教育家,为他自己和他的种族带来希望和尊严。
勒格森希望能像他心目中的英雄一样改变世界,服务于全人类。不过,要实现目标,他需要受最好的教育,他知道只有在美国才能得到他所需要的教育。
不要去想自己身上毫无分文,也没有任何的办法支付船票。
不要去想根本不知道自己要上哪所大学,也不知自己会不会被大学接受。
也不要想旅途有3000英里之遥,途中要经过数百个部落,说50多种语言,而自己对此一窍不通。
不要去想所有这一切。勒格森还是出发了。他必须踏上征途。他一心只想着那一片可以帮助他把握自己命运的土地,其他的一切都可以置之度外。
他并非总是这么坚定。作为一个不算大的男孩,他有时把自己的贫穷作为在学校没尽最大努力和不能成功的理由。“我只是一个穷孩子,”他曾这样的对自己说,“我能做什么?”
对勒格森来说,开始他和村里的许多朋友一样,相信居住在尼亚萨兰卡荣谷镇的穷孩子学习只是浪费时间。后来,从传教士提供的书籍中他发现了亚伯拉罕·林肯和布克·T.华盛顿。他们的故事启发了他,使他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并且认识到接受教育是他实现梦想的第一步。于是就有了徒步到开罗的想法。
在崎岖的非洲大地上,艰难跋涉了整整5天以后,勒格森仅仅前进了25英里。食物吃完了,水也快喝完了,而且身无分文。要想继续完成后面的2975英里的路程似乎是不可能了,但勒格森清楚地知道回头就是放弃,就是重新回到贫穷和无知。
他对自己发誓:不到美国我誓不罢休,除非我死了。他继续前行。
有时,他和陌生人同行,但更多的时候则是孤独地步行。每到一个新的村庄他都非常地小心,因为不知道当地人是敌意的还是友善的。有时他找到一份工作,暂时有容身之所,但大多数夜晚却是过着大地为床、星空为被的生活。他依靠野果和其他可以吃的植物维持生活。艰难的旅途生活使他变得又瘦又弱。
一次高烧使他病得很重。好心的陌生人用草药为他治疗,并给他提供了地方休息和养病。由于疲惫不堪和心灰意冷,勒格森几欲放弃。他推断说:“回家也许会比继续这似乎愚蠢的旅途和冒险更好一些。”
他并未回家,而是翻开了他的两本书,读着那些熟悉的语句,他又恢复了对自己的目标和信心,继续前行。他从开始这次冒险旅行到1960年已经有15个月的时间了,他走了近1000英里,到达了乌干达首都坎帕拉。此时,他的身体竟健壮起来,也有了更加明智的求生方法。他在坎帕拉呆了6个月,干点零活,并且一有时间就到图书馆,贪婪地阅读着各种书籍。
在图书馆里他找到一本关于美国大学的指南书。其中的一张插图深深地吸引了他。那是个看上去庄重而友好的学院,坐落在湛蓝的天空下,喷泉草坪错落有致,环绕学院的群山使他想起了家乡那壮丽的山峰。
位于华盛顿佛农山区的斯卡吉特峡谷学院成为了勒格森请求的第一个具体的院校,这似乎是不可能成功的,但他决定立即给学院的主任写封信,述说自己的境况,并向学院申请希望得到奖学金。但是担心可能不被斯卡吉特接受,勒格森在他的微薄积蓄允许的情况下,给尽可能多的院校寄去了自己的申请。
其实这大可不必,斯卡吉特的主任被这个年轻人的决心深深地感动了,不仅接受了他的申请,还向他提供了奖学金和一份工作,其工资足以支付他上学期间的食宿费用。
勒格森向着自己的梦想又前进了一大步,但是更多的困难仍然阻挡着他的道路。
要到美国去,勒格森必须具备护照和签证,但是要得到护照他必须向美国政府提供确切的出生日期证明。更糟糕的是要拿到签证,他还需证明他拥有可使他往返美国的费用。
勒格森只好再次拿起笔给童年时起就曾教导过他的传教士写了份求助信。结果传教士们通过政府渠道帮助他很快拿到了护照。然而,勒格森还是缺少领取签证所必须拥有的那笔航空费用。
勒格森并不灰心,而是继续向开罗前进,他相信自己一定能通过某种途径得到自己需要的这笔钱。正是因为他非常地坚信这一点,他才花了自己仅有的一点积蓄买了一双新鞋,使自己不必光着脚走进学院的大门。
几个月过去了,他勇敢的旅途事迹也渐渐地广为人之。当他身无分文、筋疲力尽地到达喀土穆时,关于他的传说已经在非洲和华盛顿佛农山区广为流传了。斯卡吉特峡谷学院的学生们在当地的市民的帮助下,寄给勒格森650美元,用以支付他来美国的费用。当得知这些人的慷慨帮助时,勒格森疲惫地跪在地上,满怀喜悦和感激。
1960年12月,经过两年多的行程,勒格森终于来到斯卡吉特峡谷学院。手持自己宝贵的两本书,他骄傲地跨进了学院高耸的大门。
毕业后,勒格森并没有停止自己的奋斗。他继续进行学术研究,并到达英国成为剑桥大学的一名政治学教授,成为广受尊重的权威。
勒格森出身卑微,但就像他崇拜的英雄——亚伯拉罕·林肯和布克·T.华盛顿那样,最终出人头地。
为了受教育从遥远野蛮而且交通不发达的非洲一路艰难跋涉、耐旱忍饥,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美国。拥有这样的恒心和毅力,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不少人想当老板而又没有去当老板,他们常常挂在嘴边的3个理由是:缺乏资金、没有路子、从未干过。3位被评为“巾帼创业明星”的女老板介绍自己创业经验时,则一致认为:眼光、信心、毅力是比资金、路子、经历更重要的创业资本。
1992年夏天偶然听到南京市外经委一位工作人员说,有位美籍华人想在宁投资,但不知做什么项目好。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江苏风神汽车维修公司总经理李淑华当晚就找到有关专家请教有市场前景的投资项目,并以最快速度草拟了项目计划书,第2天她胸有成竹地敲开外商所住的金陵饭店房门,滔滔不绝地分析市场行情,终于打消了外商的疑虑,满心欢喜地把钱交给她经营。当初身无分文、如今已是年创利税三四百万元的中型公司老总李淑华回忆自己创业经历时,感慨地说:“捕捉商机的眼光比资本要重要得多。”
南京塑料制品厂厂长谢淑兰1990年初从朋友处得知河海大学研制成一种可用于重点工程的塑料排水板,便主动登门寻求合作,当对方得知该厂是一个福利工厂,88名工人中有50多人是残疾人时,就一口回绝了她。但谢淑兰并不灰心,她前后跑了10多次,对方感动之余终于同意让他们厂试制。由于先期设备投资需要20多万元,加之不少残疾工人担心对方会变卦,便纷纷劝她三思而后行。为争取该项目已受了一肚子委屈的谢淑兰一听急了:“我们残疾人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还指望谁能相信我们?”一席话直说得大伙都惭愧地低下了头。经过无数次试验,当谢淑兰在最短时间内拿出样品后,河海大学有关领导惊讶之余终于决定与他们合作。如今该产品已成功打进许多省,还远销新加坡、非洲等,年产值2000多万元。
南京香源食品公司总经理沈小平1992年在南京热河南路开办了一家酒店,由于风味独特,一时食客盈门,但一场大火顷刻间将她两年多的心血付之一炬,还欠下数十万元的银行贷款。沈小平没有一蹶不振,她很快从打击中站了起来,多方筹措资金办起了食品厂。一年后,产品终于在南京市场上有所起色时,产品秘方又被工厂两名职工偷走,一时间假冒该品牌食品泛滥,导致他们厂20多万元的食品积压。又一次的打击使沈小平欲哭无泪,痛定思痛的她一方面利用法律讨回公道,一方面拖着虚弱的身体挨家挨户跑市场。如今该厂食品已成功打进南京数家大超市,并远销东北等地。沈小平深有感触地说:“市场不相信眼泪,重要的是要有毅力。”
张骥良,中国采访名人最多的残疾记者,戏称自己是“闻字”的作家。他先后采访过包括杨成武、王光美、******、巩俐、赵薇、冯巩、桑兰等500多位社会名流和演艺界明星,在全国600多家报刊杂志发表了250多万字的名人访谈和纪实作品。
张骥良出生在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他的父母也是在那个晚上,从北京一家医院附近的小纸箱里,将他捡回家。为了养活这个捡来的小男孩,当时已经怀有身孕的母亲,做掉了肚子里的亲骨肉,可更为不幸的是,在一个月之后,张骥良被病魔永远夺去了那双清澈明亮的大眼睛。
或许正是自己是一个残疾孩子的缘故,从小时候起,他就有一种自卑和感伤,而也正是这种自卑和感伤,造就了他后来要强的性格。那时候,为了取得好成绩,他只有付出比别的孩子更多的辛苦和努力,但他无怨无悔。而每当看着自己的孩子脸贴在课本上,用他只有0.01的视力“闻”着字学习到深夜时,母亲就心疼不已地为他打来热水,亲自为他洗脚,而那一刻,他尽管看不清母亲的脸,但从母亲温柔的手上,他感觉到了一份可以让他永远铭记、可以温暖一生的柔情与关爱。他在心里发誓:一定要为母亲争气!由于学习成绩优秀,他成为了班里三好学生的候选人,但最终因为身体有残疾,被刷了下来。本来,要给母亲一个惊喜的他,心情低落到了极点,他委屈,他失落,他伤心,他觉得对不起母亲。那一天,他直到深夜,才摸索着回了家。母亲一直在等他,见他回来了,什么也没有说,而是,默默地给他端来了热乎的饭菜。
中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了北京制药八厂当工人。也是从那时起,他开始走上了写作的道路。最初他走得并不顺利,先后写了上百篇稿子,寄出去之后都被退了回来。他并没有灰心,把退稿单都钉起来,在背面写,以此来激励自己,当时,他只有一个信念,就是站在失败的废墟上,赢得成功。就这样,直到1977年的夏天,他的散文《夏夜的筒子河边》,终于刊登在了《北京日报》上,文章一发表,就在厂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随着《夏夜的筒子河边》的发表,便一发不可收拾,那十几年中,他先后发表了几百篇诗歌和散文,并加入了北京作协,成为了京城小有名气的作家。然而,正在张骥良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逐步攀升的时候,年近40的他,由于单位经营不景气,下岗了。
下岗之后,为了生计,他不得不奔波于北京的各个角落去找工作,然而,几十个单位跑下来,除了碰一鼻子灰,竟一无所获。正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在那一年北京作协组织的“北京作家与上海作家春节联谊会”上,他见到了叶永烈,叶永烈告诉他:“你的文章我看过,文笔不错,现在纪实文学很火,稿费收入也高,你也可以搞搞!”
听了他的话,张骥良便萌生了写纪实文学的念头,可当时有一个困难,他没有记者证,名不正言不顺,去采访,人家也不信呀!他后来想到了一个人——“那时,我和作家刘绍棠很熟,我就把我的想法跟他说了,他笑着告诉我,没关系,我给你介绍。他没有食言,先后给我介绍了冰心、吴祖光、艾青等几十位作家和社会名流,也正是从那时起,我开始了自己纪实文学的写作生涯!”
他还记得第一次采访吴倩莲时的情景。当时,吴倩莲正在北京搞一个电影的首发式,住在梅地亚中心。一见面,吴倩莲就非常地惊奇,没等他坐稳,就问道:“你的视力不好吧?”他点了点头。吴倩莲又问他:“那你能看得见吗?”他答道:“能看到一点!”吴倩莲轻轻摇了摇头:“那你怎么采访呀?”他拿出了随身的采访机:“我可以录音!”吴倩莲还是将信将疑:“你录音之后,还要写呀?你视力不好,怎么写呀?”他如实说道:“我没法用电脑,我趴在桌上写。而且,我写完了以后,都要洗脸,脸上都是油墨,特别是看报纸,像熊猫!”吴倩莲听了,也笑了。那一次采访就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开始了。
后来,他写的文章刊登在了北京的《三月风》杂志上,他给吴倩莲寄去了一本,吴倩莲看了很满意。此后,他又相继采访了吕丽萍、赵薇、冯巩等著名的演艺界明星,文章发遍京城内外、大江南北几百家报刊,他也终于成为了《民政之声报》的一名记者。
作为一个视力受损的人,要成功,付出的努力要远远多于常人,所遭遇的艰辛也会数倍于常人。毅力,毅力就成为成功最必不可少的要素。庄严的大海产生蛟龙和鲸鲵,清浅的小河里只有一些供鼎俎的美味的鱼虾。
莎士比亚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于安乐也。
孟子
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
梁启超
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
雷锋
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德]贝多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