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说过“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识人才能得人,得人而不识人,有人也等于无人,袁绍官渡之战的败北,很大程度败在他的用人上。他手下的谋士几乎个个出色,然而,他优柔寡断,谋而不决,狐疑猜忌,感情用事,结果坐失良机,贻误战局,被曹操打得一败涂地,呕血而亡。曹操打下冀州,劝降袁绍的谋士沮授,宁死不从。曹操叹息,冀州的忠臣志士何其多也,其实,他也是替袁绍叹息吧?
曹操十分看重智士,看重智士为他出谋划策,设计献智的作用。在《遗荀攸书》中,用“方今天下大乱,智士劳心之时也”的话来鼓励,来激发其积极性,主动性。三国时期,拥有谋士最多,使用谋士最力,从而得益于谋士贡献最大者,莫过于曹操。对于知识,对于知识分子的作用,在历代统治者中间,能有曹操这样一个认识水平的,并不多。所谓“得人者昌,失人者亡”,谁拥有人才优势,而且给人才创造一个“各尽其能,各展所长”的良好环境,谁就会在竞争中占上风。
《三国演义》是一部讲计谋的书,自然也是一部讲谋士的书。书中的谋士,除了良莠之分,好坏之别,高低之差,善恶之异外,成败之不同,命运之顺逆,结局之悲欢,后世之褒贬毁誉等,也是大相径庭的。在三国所有的谋士中,最典范的、最不朽的、最坚贞卓绝的、最出类拔萃的,莫过于为其目标奋斗到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了。但这个谋士中最光辉的典型,并不是最成功的,“出师未捷身先死”,便是最大的遗憾。
而在三国期间,那个贾诩,却是一个不可等闲视之的人物。从助纣为虐开始,到为张绣出谋划策反曹;到为曹操,曹丕父子效力。计无不立,谋无不成,也是这部书里唯一的大获全胜的谋士。贾诩在杀掉那么多谋士和文化人的曹操手下,能平安活到耄耋之年,功成名就而逝。这位最懂得在“伴君如伴虎”的环境下求生存的谋士,才是最杰出的谋士。这就是执拗地去做成一件事,和机变地去做成一件事,两者之间的差异。然而,一个有着坚定信仰而无我的人,为信仰付出代价,和那些并无坚定信仰却有我的人,总能顺水行舟,如鱼得水,究竟谁更值得后人钦敬呢?
曹操最得意,也是最欣赏的谋士,莫过于郭嘉了,这是一位具有高明见解,战略宏图,而且判断准确,料事如神,但可惜却短命早逝的谋士,他不但能够准确地把握住****不定,变化不已的局面,作出攻守得当,进退适宜的决策。而且具有高瞻远瞩,真知灼见的能力,在看到今天的同时,看到明天和后天,来作出与现在相衔接,而又与未来相吻配的正确决断。在官渡之战后,他主张乘胜追击,以犁庭扫穴之威,以闪电攻击之势,彻底破除了北部边境民族经常骚扰中原的乱局,解决了困扰汉王朝多年的积难,一举成功,大获全胜,自此再无北顾之忧,很大程度上是曹操和郭嘉一次精彩合作,一次完美表演。
“唯奉孝为能知孤意”,“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赤壁之战败后,他还不禁怀想:若“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因此可以相信他对郭嘉期望值之高,他对荀攸等人说:“诸君年皆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恐怕也是他感情的真实流露。
陈琳是个文人,原是何进谋士,后投袁绍幕下,成为他的文胆。讨曹前夕,他写过一篇檄文,把曹操祖宗三代直到他作恶多端,揭了个底朝上。官渡之战中,他被魏军俘获,押到大营,大家都以为他大概活到头了。曹操当然记得他写的声讨文章,《三国志》载:“太祖谓曰:‘卿昔为本初移书,但可罪状孤而已,恶恶止其身,何乃上及父祖邪?’琳谢罪,太祖爱其才而不咎。”《三国演义》在这里添了一句陈琳向曹操的辩解之词,“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耳”!一方面,他不否认是箭,而且还是一支利箭,伤了你,我抱歉。另一方面,说明自己不过是人家手中的工具罢了,他要张弓勒弦发射出去,我是无法自己拐弯或者罢工的。显然,这种实事求是的说法打动了曹操,不但放他一马,还安排他当了自己的记室,这也证明了曹操用谋士的胸襟和度量。
许攸也是袁绍的谋士,袁绍不用他,遂投奔曹操,因为他与曹操曾经相识而且有些交往。在官渡之战中,这个堪称上乘的谋士,屡有出奇制胜的高招,常收事半功倍的成果。要没有他,曹操这一仗要打得吃力些。但许攸是那种恃才傲物,行为突兀,性格放荡,不羁常俗的人物,生就的脾气长就的肉,爱发自以为是非的言论,总要表现特立独行的样子。不宁耐官场规范,习惯于平等对话,不大肯把别人看在眼里,这种可以成为你的朋友,却不宜成为你的部下。自然也不会在曹操面前,扮演臣属的角色。这等人最好是需要时现身出力,事过后抽身而退,只求用其才智者的赏识,不必在意利润的分红,最好离红尘尽量的远,别搅进权力场的是非之中。可许攸却偏偏选择后者,曹操爱才、用才、惜才,但他不愿意这样一个不知进退、不知分寸的老朋友,指手画脚,颐指气使,没了规矩王法的。显然曹操觉得他很难成为工具式的谋士,遂示意部下将他杀了。
作为谋士的许攸,竟然在攻下冀州时,用鞭指着曹操问道,你没有我,能进得了这座城池吗?曹操当时笑笑而已,实际上许攸想不到他的生命进入了倒计时。古人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是皮决定毛,而不是毛决定皮,这就是中国文人(当然包括谋士)永远摆脱不掉的宿命。
《三国演义》,其实就是一部谋士传,正是这些形形色色的文士,林林总总的韬略,使得这部书成为历朝统治者的必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