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在三国中,是个有争议的人物。
他的一生,过五关也好,走麦城也好,单刀赴会也好,水淹七军也好,后来人的看法,大致能取得共识。独有降操、释操这两件事,众说纷纭,评价不一。有赞美者,如李卓吾先生,“云长是圣人,是佛!”也有持批判论者,上纲曰:投降主义,背叛组织,丧失立场,玩忽职守,贻误军机,分不清大是大非,模糊了敌我界限……这两类观点截然对立。
褒者褒他的义,义薄云天,义重如山,便义无反顾。因此,降操是光荣的,释操则是高尚的。
贬者贬他,无论如何臣服了曹操,失了大节;华容道留下曹操一条生路,失了大职,都是不可饶恕的罪恶。
其实,就让他有争议好了,不必求得一致认识。何况已是古人,即使关老爷健在,大家看法不一,又如何?
中国人好绝对化,好则全好,坏则全坏。伟人一无瑕疵,被否定的角色,则一无是处,哪怕有一点点对的地方,也是错的。中国人老是盖棺论定不了,就是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欲美化者,恨不能连伟人放个屁,也是香的。那错,当然也就错得正确。同样,欲丑化者,那个绑在耻辱柱上的人,肯定是头顶生疮,脚底流脓,坏透了的货色了。
对关羽降操、释操,两种看法所以如此分歧,和我们现在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对一些人,一些事的认识的分野,是差不多的,都因为卷进了太多的感情用事的成分,便像是戴上了有色眼镜一样。若是能够客观地,两分法地看待事物,好,不至于好得不得了,捧场的话让人听来肉麻;坏也不至于坏到比撒旦还撒旦,永劫不复。因为好事变坏事,坏事变好事,好和坏都不会永远绝对的。
最容易产生的偏激,并不在好与坏的本身,往往倒在于说好说坏的人,夹杂太多的个人感情成分。如同做一道菜,欲咸者,拼命加盐,欲甜者,大量加糖,其实菜就是菜,本味最佳。所以,美化论者越是不允许对恭维的对象,说一个“不”字,那么,说“不”的人也越来越多。丑化论者越是抹黑,越是搞臭,反过来不听这份邪的人也越多。所以,这些年来,一会儿我们看到多少头顶光环的神,一下子变成众人所唾弃的恶鬼,一会儿又有多少曾被视作万世不朽的东西,只不过是历史的垃圾。一会儿,毒草变为香花,尘土冰冻的作家和作品又重放异彩,一会儿明星成为臭****,红人跌进泔水缸。这类碧落黄泉的反差,所以层出不穷,原因就在于我们一些人,太唯心主义,太形而上学,缺乏最起码的实事求是精神,和爱憎感情的过分介入,差异才会这样大相径庭的。
如果论说双方都能退回半步的话,尤其不滥用溢美之词,虚浮的评价多打一些折扣,这个被评价的人、事、物,也许更接近于本来的真实状态。同样的道理,对于否定的方面,除大是大非外,多一点宽容,多一点客观,也许会使评断多一点公正的。
褒要得宜,贬应适当。否则,由人及事,那些宁左勿右,矫枉过正,层层加码,极端绝对的政策偏差,就会像沉渣一样泛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