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蜀、吴三分天下,以刘备最为步履艰难,一直是在颠沛流离中求生存,并逐步拓展。
魏得天时(挟天子以令诸侯)、地利(中原腹地悉归于曹)、人和(谋臣良将、贤俊鸿儒均集中在许都);吴守江东,天堑可赖,三代经营,励精图治。只有刘备,东窜西突,无所依傍,茕茕独立,形单影只。他在未入蜀前,先后依吕布,投曹操,奔袁绍,靠刘表,托孙权,寻求庇护,赖以立足,不止一次地置妻子家室于不顾,兄弟分散,仓皇逃脱,流离失所,无以为生。他比之曹操,比之孙权,处于困境中挣扎奋斗的时间要多得多。
到西蜀灭亡为止,它始终是三国中最小的一国。
孙皓降晋时,户口五十二万三千,男女老幼二百三十万。刘禅降晋时,户二十八万,男女九十四万。即使从人口看,西蜀也只有东吴的一半。撰官史《三国志》的陈寿,曾做过蜀国的黄门侍郎,入晋后做著作郎。所以,他把蜀放在吴前,也是一点故国之思的寄托吧?但晋承魏祚,他又当着晋朝的官,吃晋朝的粮,不得不在奉命撰著的《三国志》里,承认魏为正统。但到了罗贯中,笔下就没有这点顾忌了。刘备姓刘,是那个穿着金缕玉衣埋葬的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自然,就把刘玄德成了正统,其实,这才是历史的颠倒。
西蜀不但在国力上,弱于吴和魏,作为领袖人物,刘备也比不上孙权,更比不上曹操。但文学这东西,所以让历代统治者感到挠头的,就是它的舆论造势功能,很难估量;也许什么作用都不起,也许还真能影响后代人的视听。一般说,捂同代人的嘴容易,防民之口,胜于防川,措施还是很多的;要捂后代人的嘴,就怕不那么容易了。例如《三国演义》,把其实不怎么样的刘备,捧成贤德之君,而把称得上是大政治家,大军事家,大文学家的曹操,定为一个千古唾骂的奸雄,永远一张大白脸,这怕是曹操万万想不到的。
刘备的才智,算是个庸人,不过,在适应环境,谋求生存上,却也有不弱的表演。
吕布败后,他本以为可在徐州安身,谁知曹操不放心他,被挟带到了许都,一切仰仗于曹操,他除了俯首称臣,小心侍候,别无他途。在夹缝中求生存,当然也是一种磨砺。既要保存自己,不被吃掉,又要发展自己,以待来日。有求于他人的荫庇时,韬光养晦,保持最低姿态;利用列强彼此矛盾时,挑拨离间,可又不露痕迹。胯下之辱,称臣不二,闻雷失筷,卧薪尝胆,都是为了一个远大的目标。
谚语说道:“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这倒是准确地描绘了刘备在创业过程中的艰辛。由于根基薄弱,实力不足,地盘有限,资历、声望、影响、权威还不到一呼百应的地步,只有在苟安中徐图奋进,在迂回间寻觅生机,因为本钱不大,只有寻找空隙,努力把握机遇,争取脱颖而出,这才能一展宏图大志。
在一个竞争的社会里,两强对立冲突,不共戴天,是矛盾;双方信誓旦旦,拥抱接吻,也不等于就不存在任何矛盾了。强与强,固然是矛盾,强与弱,又何尝不是矛盾?因为弱方要强起来,强方又不甘于弱下去。于是即使在实力并不平衡的两方之间,也存在着强对于弱的蚕食,弱对于强的反抗。强无时无刻不在抑制着弱的发展,弱也须臾不忘壮大自己的势力,以期有朝一日真正强大,除非愿意在强方的卵翼下,永远作二等公民,才无进取之心。这样,为了未来长远的打算,韬晦,是最好的保护色,韬晦,是一种弱者的行为,韬晦,是最典型的藏身之计。
最初,刘备起事,只不过想摆脱织席贩屦的手工业者的平凡命运。早些时,他们哥儿三个,只求能够站在公孙瓒后面,当一个马弓手,步弓手,就心满意足了。后来,被当作诸侯间的小角色,哪怕敬叨末座,也很知足。作平原相时,孔融派太史慈去请他出兵救陶谦时,兴奋得马上坐不住了,得意地问道:“孔北海知世间有刘玄德耶?”李渔评到这里,批了六个字,“自负语,肮脏语。”露出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脸。可见,直到此时,他还没有给自己定位,还没有意识到在历史中应该扮演一个什么角色。
他的顿悟,是从他被汉献帝尊呼为皇叔那刻开始的,这时,他忽然意识到他的价值,他的前景,他的能量,已不是琢县楼桑村里的一个没落户了。而后又被董承邀他参加由皇帝亲自发起的反曹操的神圣同盟,在衣带诏上署上左将军刘备时,他明白,他是应该有大作为的人,他开始重新设计自己,很有参与最高权力角逐的兴趣了。可当时他被曹操笼络在许都,在那位奸雄的手掌心里握着,他必须用韬晦来保存自己,然后想尽办法,脱离曹操的羁縻。虽然,那是一个镀金的牢笼,关在里面,也不是滋味,所以,远走高飞,便是他的当务之急了。
正是这种精神上的觉醒,虽在曹操的严密控制之中,但不甘雌伏的刘备,必须骗得他的信任,才能逃脱魔掌。所以,在菜园子里挥锄灌溉,表演那份胸无大志的样子,虽然曹操一个劲地测验他,他在装孙子方面,倒也是个不错的演员。
但刘玄德也知道自己,不是一个很能沉得住气的韬晦者,所以,他一方面以学圃为障眼术,一方面急急寻找机会,早日摆脱曹操的羁縻。空隙总是有的,正好袁术要弃淮南,欲归河北袁绍,他借了这个口实,去攻打那个想当皇帝的蠢货,就逃出许都了。
韬晦是一门学问,在历史上,最成功的韬晦者,莫过于越王勾践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卧薪尝胆,如愿以偿,这才是真正的韬晦大师。刘备的韬晦,应该说是够水准,但不能说是炉火纯青。当曹操“盘置青梅,一樽煮酒”,和他谈论天下英雄时,刘备一个劲地装傻卖呆,多少有些失度。后来惊雷失筷时的掩饰,也多少有些牵强。做戏总以不愠不火为佳,太表演了就要让观众出戏。幸亏曹操当时踌躇满志,傲踞自负,竟没有察觉刘备的叵测之心。说到底,曹操其实并不太在乎他的。虽然许他为英雄,那不过是酒酣耳热时的顺手人情罢了。他在许都时,有人建议把刘备干掉,可曹操说:“名虽近君,实在吾掌握之内,吾何惧哉?”后来他借机跑了,部下要把他抓回来,曹操一挥手说:“我既遗之,何可复悔?”根本不把刘备太当回事的。如果曹操十分忌刻刘备的话,他的韬晦表演,也未必能够成功。正如文坛上个别在那儿“灌园种菜”的人物一样,有时也掩饰不住那不甘寂寞的心,其实,大家都心里有数,看见只当不看见地不当回事罢了。
弱者仰鼻息于强者,寄人篱下,那如履薄冰的日子,是很难熬的。不得不处处谨慎,事事小心,稍有疏忽,便有败露之险。所以,刘备在这一段日子里,倒未曾犯什么大的错误,才奠定了他此后发展的基础。这样,他和孙权据江东世族之势,和曹操拥中原腹地之重,是没法相比的。他一无资本,二无人望,三无奥援,最后能够混到三分天下而有其一的地步,也是可赞可叹的了。
蜀国相对来讲,要小一点,但要是看到刘备能在三分天下中生存下来,在群雄争斗中拓展出这一块土地,称国为王,也值得为他喝一声彩的了。那些比他兵强马壮,人多地广的各路诸侯,一个个地败在曹操手下,而弱小的刘备最后雄踞西川,扼守巴蜀,倒也说明一个真理:不利的客观条件,倒不一定是成功的障碍。古人云:置之死地而后生。险恶的外部环境,有可能是激励有志者去奋斗,去努力,为改变客观世界而前仆后继的原动力。
所以说,弱不可怕,正因为弱,才要把握机会,奋发图强。因此,千万不要嘲笑有志气的弱者,尤其在没有笑到最后的时刻,谁是赢家,还说不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