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个体应对心理应激的两种理论⑦
目前在应对心理应激的研究中形成了两种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即:特质论和过程论,了解这两种理论的基本观点,对于提高应激水平的心理训练具有指导意义。
10.5.1 特质论
特质论(Characteristics-oriented coping theory)认为,应对是个体在应激反应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贯稳定的适应行为方式,他是人格特征在心理应激反应中的映射。
特质论源于弗洛伊德的心理防御机制理论,但是,后来防御机制的概念得以泛化,已经不再拘泥于防御机制只在无意识之中进行的看法,也重视了意识领域的研究。如Bond提出,防御机制不只是一个无意识的内在心理过程,也是行为,这种行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使内在动机与外部要求相一致。他把这种行为称为防御方式,认为人们可以评价自己的防御方式,也可以由他人来评价,根据对防御方式的评价,可以实现对个体防御机制的近似了解。特质论继承了弗洛伊德关于心理防御机制是人格的构成部分以及防御方式功能分类学的某些观点,但批判了他对防御机制所作的无意识理解,转而接受了自我心理学的观点。目前,在防御方式或应对方式的研究中提出了许多应对测量(Strategy),虽然名称与弗洛伊德的心理防御机制类型相似,但含义却大相径庭。
特质论的主要观点:
(1)应对是人格特质在应激情景中的体现
个体在应激情景中对应对方式的选择与采用是与他特定的人格因素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特质论强调,应对中体现出来的稳定的人格特征,是由用来处理各种各样生活境遇的自我结构所操纵的,而自我结构的核心是需求,个体必须以适当的方式控制自己的需要,以达到良好的适应。如果个体需要无法控制或控制不当,就会出现适应不良导致心理失调。特质论的研究发现,在某些情境下,内控者倾向于较多地运用直接应对,较少应用压抑;而外控者则表现出与此相反的趋势。一些研究还就神经过敏、外倾人格、开放经验与应对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面对应激情景,神经过敏者较多地表现出敌意反应、逃避现实的想法、自责、服镇静剂、隐退、幻想、忍受和优柔寡断;外倾人格者更多地表现出理性行动、积极的思考、替代反应和抑制;而开放经验者在处理紧张情境时更多地运用幽默等应对方式。基于这些事实,特质论认为,沿着人格特质的维度去考察应对,就能够很好地理解人们在应激情景中为什么喜爱某些应对方式而不是其它。
(2)应对方式的等级性
由于应对方式更多地受到稳定的人格特征影响,因而,依据应对方式通常所表现出的降低或增强应激反应的情况,各种应对类型的使用价值就可能得到一个基本的预先评价。根据这个设想,特质论对应对方式的分类做了等级性的安排。把那些有助于个体在应对中实现自我价值的策略排列在最高层次,表明其属于成熟的自我心理过程。中间层次主要指那些可能带来适应性神经症的防御方式。低层的是一些原始的防御方式,包括了早期弗洛伊德心理防御机制提出的大部分防御类型。Bond对这种分类方式做了如下概括:
防御机制类型
防御方式
成熟型防御机制
升华、幽默、压抑
中间型防御机制
反作用形式、期望、解除、制止、回避、理性化、假性利他、伴无能之全能、隔离、同一化、否认、交往倾向、消耗倾向
不成熟型防御机制
投射、被动攻击、潜意识显现、抱怨、幻想、分裂、退缩、躯体化
另一种分类方法是按照应对方式对心身的可能性影响,把应对区分为积极性应对风格与消极性应对风格。
特质论认为应对的效果能够先验地确定。成熟的或积极的方式能够使个体免于心理应激的困扰,使身心处于适应状态;不成熟的或消极的方式则会使个体陷于紧张,造成身心障碍。所以,特质论试图详细地界定应对的等级和类别,以便于个体在应激中采用成熟或积极的应对方式。
10.5.2 过程论
过程论(Process-oriented coping theory)认为,应对是指当个体意识到紧张情境对自己具有挑战性时,所做出的调整内部或外部要求的认知与行为上的努力。应对的过程观点是在批判特质论不足的同时提出来的,主要有以下观点:
(1) 应对是一个动态、多变的认知-行为过程
过程论认为,应对不是一种静态的、简单的适应模式,而是多维的和多变的过程,这个过程与应激源的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过程论者认为特质论观点的主要缺陷在于他们低估了应对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抛开了具体的应激源,把应对固化成僵死的防御模式。因而特质论无法了解个体实际的应对机理,更无法准确地预测个体在应对过程中的认知和行为倾向。过程论认为在实际的应对过程中,个体与环境的关系不断地被改变,这种改变导致个体必须继续评价和重新评价应激源的性质,并对后继的应对努力加以调整,直至达到一个相对适应了的模式。过程应对论的动态信息加工模型:
应激源 → 认知评价 → 应对策略 → 应对行为 → 后效
(发生了什么)(对个体的影响)(实验性后效假设)(应该怎样做)(适应与否)
信息反馈
过程论者Folkman将导致个体与环境关系改变的可能原因归纳为3个方面:(1)指向个体外部,旨在改变外部环境的应对努力;(2)指向个体内部,旨在改变对应激源事件意义认识的应对努力;(3)独立于个体之外的环境自发地发生了变化。这三种原因的任何一种,都可能带来个体与环境关系的改变;而个体与环境关系的任何变化,都将会作为反馈信息,导致个体对应激源进行重新评价。
(2) 应对策略效果的非先验性
与特质论不同的是,过程论主张应对策略的性质只能根据在特定情境中适应的结果来判断,不能忽略了情境差别一概而论。例如,幽默通常被认为是积极的应对方式。但是,不适宜的幽默如果引起愤怒、增加痛苦、在需要增加亲密感时造成了距离,就会成为不适应因素。另外,通常被认为是消极应对方式的否认,在某种特定情境下却可以成为适应性因素。
根据这样的观点,过程论主张以具体的情境与经验为基础去评价应对策略的有效性,这样就允许存在应对方式跨情境不一致的可能性,即在一个环境中适应的方式在另一个环境中可能表现为不适应。
10.5.3 对两种应对理论的评价
无论是特质论还是过程论,应对研究都在寻求一种理解并设法改善个体适应应激源的心理机制。
特质论试图研究个体是否存在有人格倾向性、相对稳定的习惯化了的应对风格,因而趋向于把应对方式的分类与应对效果联系起来。这种关于应对方式与效果联系的教条倾向非常有可能将应对过程与应对结果混淆起来。如果一个人第一次遇到某种情境时采取的应对方式失败了,第二次再遇到相同的情境他仍然采取相同的方式去应对而不加以改变,显然是非理智行为。个体遇到挫折、出现心理应激而应对,这既是人格特质表现于应激情境中的过程,也是个体通过应对经验改变自我结构的过程,两者本来就是一个矛盾的统一过程。实际上个体只有通过应对过程的学习,才可能对自己的需要是否与外部环境相协调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调整自己的需要,完善自己的人格。
既然应对是从应激到适应的一个中介心理机制,无论怎样强调应对策略执行的过程特点,都不能否认人格特征的内在动力性。过程论提出了“认知评价-行为-再评价”的学习理论模式,在过程论对特质论批判的背后,同样可以看到其中的继承成分。特质论不能完全否定过程论,同样过程论也不能完全否定特质论。个体的应对方式是一种复杂的行为,行为受到人格的支配,行为也是通过学习可以改变的。特质论较好地解释了选择应对方式的动因,而过程论在预见、评价、调整和控制应对方式上有所建树。没有合理动机的行为显然不是常态行为,所以不能否定人格特质论对于应对方式的指导作用;同样,个体也能够在具体的行为过程中通过学习影响行为方式,进而改善人格。在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实践中可以充分地体验到,两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应对机制的不同侧面,不存在截然对立、非此即彼的排他性,两者完全可以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这是我们开展心理辅导、心理训练、心理咨询工作的一个思路。
10.5.4 对心理防御机制的认识和防御方式调整的训练
虽然Bond对心理防御方式的分类做了上述概括,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绝大多数心理防御机制或者心理防御方式都具有中性的特点,一些防御机制或者是防御方式只有超出一定限度,走向极端才会构成心理问题,导致行为问题,降低人的社会功能。通过学习心理防御机制的基本理论,了解自己的心理防御机制和防御方式的特点,充分认识防御方式背后的心理动因,并在此基础上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防御方式,以提高心理应激水平和警察工作的适应能力。
心理防御方式的训练可以参考如下步骤:(1)了解心理防御机制或者心理防御方式的一般概念、特点;(2)组织参训者举出实际生活中的挫折实例,通过回顾性、批判性的思考总结自己使用的是哪一种心理防御方式及其效果;(3)通过个案分析了解消极性防御方式背后的心理动因,及其破坏性作用;(4)确定自己心理防御方式的调整方向、目标;(5)设想今后生活、工作中出现了挫折,自己所采用的积极防御方式。具体内容参见本课题“心理防御机制与警察身心保健”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