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公元581年—682年),出生于京兆华原县一个木工家庭。思邈年少时,见父亲患有雀目病(夜盲症),母亲患粗脖子病,非常着急。一天,父亲边做木工活边问思邈:“你长大了干什么?”
他毫不犹豫地回答说:“我长大了要当个医生,把您的雀目病治好,把妈妈的粗脖子病也治好。”
父亲听了思邈一片孝敬父母之言,十分感动和慰藉,沉思片刻说:“好孩子,你要当医生,就不能像爸爸这样,斗大的字认识不了一石。咱家虽说很穷,但我就是累弯了腰,也要供你念书。明天你就上学去!”
于是,小思邈就在村西一孔土窑洞里开始了他的读书生涯。
12岁时,父亲带他到药农张七伯家做药柜。思邈见张家院内到处是草药,心想:“这下父母的病可有治了!”就拜七伯为师。
过了一段时间,思邈发现,七伯识不了多少字,只是懂得一些药性,会用几个土方子,而不懂医理。七伯发现,思邈是个极聪明的孩子,自己不能耽误人家的前程,就诚恳的对思邈说:“从这往北走40里,是铜官县,我舅舅是那里有名的医生,这帙《黄帝内经》就是他送给我的,我读不懂,你拿回去好好读读,等长大些,去找我舅舅学医吧。”
17岁的思邈,为双亲治病心切,不畏人生路远,终于来到铜官县,找到那位名医,可这位医生不会治雀目病和粗脖子病。尽管如此,他还是不死心,硬是拜师学习了一年。一年以后回乡行医,同时继续寻找治双亲病的方法。
一天,他给一个远道而来的病人治好痼疾,病人十分感激地说:“孙先生年纪不大,可医术超群,真是复生的扁鹊,再世的华佗啊!”
思邈听了忙说:“哪里,哪里!我连父亲的雀目病、母亲的粗脖子病都治不好,哪敢与古代名手相比!”
病人见他将双亲的病挂在心上,很受感动,想了想说:“我家住在秦岭里面,那儿粗脖子病人很多,我表妹就患了这种病、被秦岭之巅——太白山上的一位先生治好了。”
思邈听了,欣喜若狂,忙问:“这位先生叫什么名字?”
病人说:“叫陈元,是江南人。”
思邈一心想治好双亲的病,第二天就动身赶往太白山。400里旱路,交通不便,其旅途艰难,是可想而知的。但是,思邈却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了旅途上重重困难,终于来到了美丽的太白山脚下,几经周折,找到了陈元。陈元并不是医生,他是从父亲那里学来的治粗脖病的方法的。思邈满怀信心地住下来,一边行医,一边同陈元采药闲聊,有意探求治雀目病的方法。
一天,陈元边采药边说:“我爹说,不知啥原因,雀目病待人不公平,专欺侮穷人,富人就不患这种病。”
思邈听了,心里一动:“看来穷人一定是缺少某种东西才患这种病的。如果让穷人也吃上富人吃的东西,说不定能治好雀目病。”
于是思邈就叫一位病人接连吃了几斤猪肉,可仍不见好。他又翻药书,见有“肝开窍于目”一条,他想:如果给雀目病人吃肝,一定会奏效的。于是他就给一位患者买了几斤牛羊肝吃。几天后,病人大有好转,继续吃了一些,病人痊愈了!
思邈由此受到启发,进一步探讨粗脖子病因。几经调查研究,发现这种病同长期喝一种水有关,如何治疗,还须进一步研究。
有一次,一位猎人射死一只鹿,请思邈去吃鹿肉,他吃着吃着想起来:“吃心补心,吃肝补肝,那么吃鹿靥能不能治粗脖子病呢?”后经实验,果然有效,而且羊靥也行。
孙思邈在太白学医,不仅找到了治疗双亲病的有效方法,而且丰富了医学知识,为他后来成为隋唐时期杰出的医学家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