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的人际关系是最富有人情味的,他们世世代代都遵循着中国传统观念中的“礼之用,和为贵”和“中庸之道”的准则,以保持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最终达到社会和谐。
在过去老北京的四合院中,相互没有血亲关系的几个家庭生活在同一个空间,彼此之间相互关照,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形成一种友好和睦的人际关系。这种生活方式最容易使人产生感情,而且这种感情世代相传,逐渐积淀下来,形成一种稳固的文化特征。现在,北京人虽然用高楼大厦代替了古老的四合院,但这种文化特征却一直延续下来,并不断增添新的内容。
现代北京人的日常生活中,仍然维护着良好的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谦让,处处为对方着想。
比如几个生意人一起去饭店吃饭,大家总会争着付钱,常常出现相互之间各不相让、都要交钱的情况,以至于饭店收款人不知收谁的钱好。如果出门,人们也总是争着包揽大家吃的、用的东西,即使自己带的东西少也会拿出来给别人吃。
北京人中“你我界限”极不分明,在集体活动中很少能见到大家平均摊钱买东西或自食自用的情况。在他们看来,如果彼此之间利益划分得太清楚,尤其是斤斤计较,那简直就是小气和自私,更重要的是,绝不能因为计较个人利益而破坏人际关系的和谐。一旦有人破坏了这种人们心目中的完美形象,那就会被视为“见外”,或者“不怎么样”,是一种不懂友情或不会做人的表现。
北京人在交游过程中,非常看重友情,他们认为友情相互渗透、彼此交流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最佳方式。他们和朋友交往,宁肯自己吃亏,也不愿损害对方,有一种“患难之交难逢”的意识。
在生意场上,北京人恪守一条格言:“骗朋友仅是一次,害自己却是终身。”因此,他们为人古道热肠,急人所难,乐于助人,处处替别人着想,无微不至地关心朋友,而且不图回报。
要是到北京人家里去做客,主人都会非常热情地款待,总是把最好的东西拿给客人,甚至把自己的那一份也推给客人吃。在丰盛的菜肴面前,客人可以放量饱餐,如果过分谦让,推三阻四,就会被认为不爽快。客人吃得越多,主人越是高兴。
有一句北京俗语是这样说的:“把菜吃光是对厨师最好的夸奖。”至于餐桌上的酒,那更是不可缺少的,豪饮被视为北京人性情爽朗的一个重要特征,只有一醉方休,才能体现出主人殷勤好客,同时也达到主客之间关系融洽的目的。北京人热情好客在全国都是比较突出的。
北京人直爽豪放的性格又决定了他们不愿片面接受别人的恩惠,哪怕是最要好的朋友,也非常注重“礼尚往来”的交往方式。
受人滴水之恩,自当涌泉相报,这种古老的传统在现代北京人身上仍然存留着。虽然现代化都市生活中高楼独居限制了邻里之间的交往,再不可能像老北京四合院中那样朝夕相处,人与人之间关系较前相对冷漠,但是北京人仍在竭力维持朋友、邻居的友好关系,只要有困难,邻居们会努力帮助你排忧解难,远亲不如近邻嘛!知恩不报非君子,忘恩负义的人一向为北京人所不齿。针对北京人的这一特点,在与北京人做生意时,必须注重与他们的人情交往,讲求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