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中国的大上海,由于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而成为万商云集之地,成为繁华显赫的十里洋场。洋人要想在上海站住脚,必须依靠当地人才能办事。由此引出了一个专用名词——买办。买办,即旧上海那些被在华洋商雇佣从事经营管理的新式商人。
那些可以被依靠的本地人就是买办。他们精明强干、熟悉商情,在洋人与中国商家之间穿针引线,或组织货源,提供出口;或寻找下家,推销外货,他们自己在这些进出口业务中,除获得薪金之外,还有佣金和分红的收入。有的人年收入可达几万两白银。
旧中国的“买办”中不乏精明人。当时大上海的商界精英,多半是从做买办做起,一步步走上成功之路的。然而,在解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买办资产阶级”的帽子使相当一批人吃尽了苦头,人们总忌讳谈“买办”或“海外关系”,甚至巴不得离“老外”远一点。
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上海特有的投资环境使港资、台资、美资、英资纷纷进军上海滩。在崭新的历史背景下,外商又来了,上海“新买办”族应运而生。
外商投资者在上海兴办合资企业后,投资者除一年数次到工厂巡视,或与中方召开董事会之类的会议之外,一般来讲,他们不可能在中国耽搁太久的时间。精明的外商多会物色自己信得过的亲戚、朋友作为代理。这些代理人只对外商负责,一应报酬也由外商支付,这就是现在的“新买办”。
比如,杨某原先是上海某高校的处长,自从受聘港商高先生以后,就辞去了处长职务,到教研室任教。因为高校教师不需要坐班,他有时间为港商四下奔忙做事。港商高先生在上海郊区投资开办了一家服装厂,产品大部分由高先生外销。杨某的职责就是每个月到工厂去看一次生产情况,并查阅一下当月资金运行账册,如发现问题,就如实向高先生汇报。另外,杨某还有一项任务是,当高先生的香港订货单下达到工厂后,他下厂去检查产品质量,直到装箱前夕,他应尽可能仔细地逐一检验产品。这样,产品运抵香港后,高先生不用开箱检查,只要换一下包装即可转运客户。
如今,在上海做“新买办”行当的人已为数不少,方式也各不相同。在上海举办交易会时,在场内川流不息的多是“新买办”,他们胸前佩挂的都是外国公司的代表证。听说话,他们是地道的上海人,但谈起生意来,“买办”的精明程度却丝毫也不亚于真正的外商。
可以这么说,上海“新买办”的产生是改革开放的必然。至于新买办中会不会像“旧买办”那样涌现出商界精英来,这只有等时间来验证了。但是,无论怎么讲,“买办”的经历给上海人性格的形成烙下了深刻的印记;其西化、其精明、开拓精神与契约观念,无不与“买办”有关。因此,要认识上海人,尤其是上海商人,认识“买办”是必不可缺的。
如果外地的生意人想在上海做外贸生意,或与外商厂家、企业洽谈合作,最好先与“新买办”,套近乎,这样也许会得到许多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