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育子堂
****,作为一位成功女性,她身上有太多的光环。同时,她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的许多育子方法,值得妈妈们借鉴。
****有一个“美国儿子中国女儿”的妈妈梦。1996年,她在美国诞下儿子,2000年,她在中国上海生下女儿,****的妈妈梦实现了。
1.成长的关键期,多陪伴孩子
作为一名高知女性,忙碌是****生活的主旋律。她常常在各地飞,常出差让她与孩子的相聚时间,一点点被挤压掉。
母亲在孩子成长的初期,作用非常重要。这一点,****也非常清楚。在事业和孩子之间,****也常常权衡利弊。她说,她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一直都陪伴着。
两个孩子出生后的前几个月,****坚持喂母乳。这一点,对如此忙碌的她而言,能坚持做到,是非常不容易的。孩子出生后的几年里,****也坚持自己带孩子。她希望,在孩子最需要建立安全感的阶段,妈妈能陪伴着他们。
一次,****出差后,回来见儿子时,儿子表情很丰富,先是把脸转过去,憋了半天,还是委屈地哭了。****见一岁多的儿子如此,自己也落泪了。后来,她为了儿子,扔下了所有工作,命令自己在家,当了整整一年的“全职妈妈”这段时光,****觉得非常值。作为一位母亲,她做得很对。
后来,孩子们慢慢长大了,****为了多给孩子一点时间。每次出差,都会安排儿子去接机。回到家,不论我忙多累,也会抽时间陪孩子聊聊天,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时间充裕时,还陪孩子看动画片,玩拼图,讲故事,一起运动,一起大喊大叫,一起流汗。
学校里,每次有家长会,****也会争取次次参加。她的出勤率,甚至超过许多一般家庭的家长。
2.不做神童,让孩子自然成长
一直以来,****都觉得,不做神童也很好。儿子上学,她坚持选择普通的公立学校,而不是贵族学校、特色学校、国际学校。
****说,不能因为自己的特殊,让孩子脱离了真实的生活。公立学校里,孩子们会生活在,最接近社会现实的环境中,能自然成长。
儿子在学习中,****从未请过一次家教,也做任何校内功课外的辅导。****说,她甚至不要求,孩子的学习成绩要拔尖。大家都知道,****的英语很好,但她从未正经的给孩子做辅导,强调英语重要。相反的,她提倡,孩子们要学好中文,掌握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公立学校中,应试教育的环境下,竞争激烈程度,不言而喻。****不想培养神童,让了自然成长。还好,儿子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能保持前三名。为此,****对儿子是非常欣赏的。
儿子曾对****说:“我可是在参加一场不公平的竞争!”因为,班里许多成绩好的同学,一般都参加课外补习,有的是奥数,有的是英语。
学习上,****其实是在淡化排名、个人利害得失类的观念。她希望儿子看待分数,能更无所谓。一直以来,她不想让孩子背上“神童”的重担。不希望,因为父母是高知,给孩子带来学业上的压力。
许多高知家庭中,父母太关注精英教育,从而导致“拔苗助长”。孩子被逼着做神童,就失去享受自然成长,享受快乐的机会。
3.衷心希望,孩子做个快乐的人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直认定,快乐更重要。她希望,孩子自己是个快乐的人,还能给人带去快乐。
****觉得,运动能给人带来快乐,她提倡孩子们多运动。时常,****也加入孩子们的运动行列,陪孩子滑冰、打网球。孩子们喜欢和妈妈一起,大汗淋漓地运动。为了陪孩子滑冰,她曾摔坏了尾椎骨,伤一养好,她又继续奔向运动场了。
一个有幽默感的人,是个能快乐思维,也能给人带去快乐的人。
生活中,****很重视培养孩子的幽默感。平时,孩子们讲了幽默的话,她总会开心大笑,及时给予夸奖。为了增进亲子间的幽默氛围,她还常陪孩子同看卡通书、卡通片。大家笑作一团时,言语中就蹦出了许多幽默快乐的分子。
一个善于表达自己意见、情绪的人,会更快乐。****重视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她鼓励儿子积极参与班干部竞选,积极的为班里的同学服务。孩子与人发生矛盾了,她赏识儿子积极沟通,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
平时,任何事情,她总鼓励孩子大胆表达想法。孩子有情绪了,即使是生气,她也会鼓励孩子,把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来。
孩子在成长中,能做自己喜欢的事,能体味到更多的幸福感。有一段时间,****希望孩子能多一点艺术熏陶,于是安排他们学钢琴。没料到,同一个家庭时里,儿子和女儿大相径庭。儿子学了不到一年,就打了退堂鼓,女儿却打一开始就迷上了钢琴,一直学了下去。
****意识到,应该尊重孩子们的兴趣,她没再要求儿子练琴。儿子喜欢画画,****便跟儿子说:“能不能送妈妈几张?”后来,她把儿子的画挂在了办公室。她觉得,这是对孩子兴趣的一种尊重,是鼓励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说,她心目中的“智慧妈妈”,首先要懂如何科学养育孩子。其次,要让孩子有一个平衡的心态,要善于与人沟通,要自信、独立。最重要的,是给孩子一个有爱、有关怀的成长环境,这才是对成长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