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64900000007

第7章 知足常乐

第一节 欲望有度

人的欲望总是无止境的,学会知足,人生才会获得更多的快乐。

原文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译文

声名和生命相比哪一样更亲?生命和货利比起来哪一样更贵重?获取和丢失相比,哪一个更有害?过分的爱名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过于积敛财富,必定会招致更为惨重的损失。所以说,懂得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见危险。这样才可以保持住长久的平安。

有的人只关注自己的安逸与放纵,不管别人的死与活,在他们心中,自我永远放在第一位,一切所作所为完全以自己的利益为准则,从不考虑别人且不择手段。这都是人的欲望在作怪。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正是由于这种欲望,并且在欲望的推动下才得以不断完善自己。没有欲望,人就不会进步。关键是要把握一个“度”,要适可而止。

“度”是现代哲学中的概念,指事物保持自己质量的数量限度或者范围、幅度。哲学家提出: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应该正确地认识、准确地把握“度”,坚持“适度”的原则,防止“过”(过头、过分、过火)或者“不及”。任何事情都不可过激,超出了原来正常的轨道就会颠覆,将自己摔得支离破碎。

贪婪往往是祸患的根源。

有一个人想得到一块土地,地主就对他说:“清晨,你从这里往外跑,跑一段就插个旗杆,只要你在太阳落山前赶回来,插上旗杆的地都归你。”那人就不要命地跑,太阳偏西了还不知足。太阳落山前,他是跑回来了,但人已精疲力竭,摔了个跟头就再没起来。于是有人挖了个坑,就地埋了他。牧师在给这个人做祈祷的时候说:“一个人要多少土地呢?就这么大。”

贪婪的人被欲望牵引,欲望无度的人只能成为欲望的奴隶!他们在欲望的驱使下忙忙碌碌,不知所终,最后一无所获。

人要学会知足,知足是一种快乐。知足,能使人的心境豁然开朗。曾经看到这样一段广告词:“世界上最漂亮的人是谁?鄙视伊丽莎白·泰勒,不是英格丽·褒曼,而恰恰是你自己!”这句话多么鼓舞人心啊!

欲望是人类前进的动力,知足常乐不是教人不思进取,也不是畏难而退,而是适可而止。对度的把握是一种智慧,一种境界,是一个人道德的高低,价值的取向。也就是我们常讲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已向社会捐款10多亿美元,相当于80多亿人民币,且宣布他60岁时,会把所有的财产无条件地献给社会。

当今世界,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物质对人们的诱惑也越来越强烈。所以,许多人内心深处似乎都有一种骚动,一种对物质的骚动。人应抑制自己的欲望,挡住物的诱惑,要知道欲望如同宇宙,无边无际,今天的欲望明天可能实现,但明天的实现并不能使欲望消失,欲望将在实现时再生。所以,过度地放纵自己的欲望,将会使自己被欲望困住,而终身与烦恼相伴,欲望一旦失去理智的控制,就会致人生于苦海,甚至丧失生命。

欲望犹如一匹烈马,骑在上面唯有紧紧地抓住缰绳方能使马依照我们的意愿前行,一旦信马由缰,任其为所欲为,就有被摔得粉身碎骨或跌入山崖之险。所以为了我们快乐的生活和幸福的人生,让我们紧紧抓住缰绳,欲望有度,万事知足。

佛下山宣讲佛法,在一家店铺里看到一尊释迦牟尼像,青铜所铸,形体逼真,神态安然,佛大悦。若能带回寺里,开启其佛光,永世供奉,真乃一件幸事,可店铺老板要价5000元,分文不能少,加上见佛如此钟爱它,更加咬定原价不放。

佛回到寺里对众僧谈起此事,众僧很着急,问佛打算以多少钱买下它。佛说:“500元足矣。”众僧唏嘘不止:“那怎么可能?”佛说:“天理犹存,当有办法,万丈红尘,芸芸众生,欲壑难填,得不偿失啊,我佛慈悲,普度众生,当让他仅仅赚到这500元!”

“怎样普度他呢?”众僧不解地问。

“让他忏悔。”佛笑答。众僧更不解了。佛说:“只管按我的吩咐去做就行了。”

第一个和尚下山去店铺里和老板砍价,和尚咬定4500元,未果回山。第二天,第二个和尚下山去和老板砍价,咬定4000元不放,亦未果回山。

就这样,直到最后一个和尚在第九天下山时所给的价已经低到了200元。眼看一个个买主一天天离去,一个比一个价低,老板很着急,每一天他都后悔不如以前一天的价格卖给前一个人,他深深地怨责自己太贪。到第十天时,他在心里说,今天若再有人来,无论给多少钱我也要立即出手。

第十天,佛亲自下山,说要出500元买下它,老板高兴得不得了——竟然反弹到了500元!当即出手,高兴之余另赠佛龛台一具。佛得到了那尊铜像,谢绝了龛台,单掌作揖笑曰:“欲望无边,凡事有度,一切适可而止啊!”

有一个医生,退休后所领的退休金已足够生活所需。于是,他就每天看看书报、弄弄花草、与太太谈谈心,日子过得很是惬意。一天,他太太看见某医院招聘老医生,觉得能增加收入,偏要让他重新上班。他本不想去,但也经不起太太的死磨,还是去了。

上班的第二天,他就在路上被汽车撞倒,从此没有再醒来。

如果太太不让他去上班,他们还可以过着幸福的生活,这都是人的物质欲望太多造成的悲剧。

一个一心追求物质生活的人,往往为物欲所累反而迷失了物质生活的本意,陷入无休无止的欲望的深渊。普希金笔下的一个故事,能够很好地说明这个道理。

渔夫妻子最初的物欲便是离开那只居住了很久的破旧的小船,能够拥有一间小茅草屋;而当她得到了茅草屋之后,很快便想着要住进宽敞华丽的宫邸;住进了宽敞华丽的宫邸,又想着成为有权有势的国王;成了有权有势的国王,又想着成为万人景仰的教皇;成了万人景仰的教皇,又想着要变成上帝的模样。最后,因她贪心太大,又重新回到了那只破旧的小船上。

无休无止的欲望,是造成人们所有痛苦的根源。然而真正能够放弃欲望,懂得适可而止的人并不多。于是“到什么时候说什么话”就成了我们最常用的托词。

欲望要有度,应该适可而止,我们的生活才会柳暗花明,从而步入一个新的境界,享受到生活的真正的快乐。

第二节 知足就是乐

一个皮匠天天不停地唱歌,从早上一直到晚上就没有停过,凡是听到他歌声的人,也往往会受到他的感染,心情变得快乐起来。

皮匠的隔壁住的是个银行家,家里有万贯财产,却老是郁郁寡欢。他不懂为何贫穷的皮匠可以每天开心地唱歌?于是他就把穷皮匠找来,问:“请问你一年能挣多少钱?”

“我从来不知道我一年能赚多少钱。”皮匠没有一点自卑地说,“我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过生活。反正,每天挣的钱够吃饭就可以了。”

“那你一天到底能挣多少钱呢?”银行家又问。“有时会多一些,有时会少一些。”皮匠回答。

皮匠直率的回答把银行家逗笑了,他说:“我要让你从今以后不愁没钱用。先把这100枚金币拿去用,等你用完时可以再来拿。”

一下子有了这么多钱,穷皮匠以为自己真的很幸运,立刻回到家把金币埋好。但是从此以后,他却整天担心自己的钱会让小偷抢走,只得天天目不转睛地盯着藏金币的地方,心里才会安稳,当然,由于只担心钱币被偷,他已经忘了唱歌,也忘了快乐。

后来,这位可怜的皮匠又跑到银行家的家里说:“把你那100枚金币收回去吧,那样我才能找回自己的睡眠和歌声。”

得与亡孰病?老子的反问从这个故事中不难得出答案。贫穷时可以过得很快乐,可是一旦真的拥有财富时,却总是担心财富而睡不着,怎么还可能有心情唱歌,怎么还可能有幸福和快乐可言?如果你总是过多地去追逐财富,最终你会失去更多。

从前,一位老人没有孩子,一天他在路上捡到一个被人丢弃的孩子,于是他含辛茹苦地把他当成自己的亲生儿子抚养。儿子长大时,他也老了。但那个忘恩负义的儿子不但不感激老人的养育之恩,反而觉得老人老了没什么用,就在树林里搭了个简易的小屋,把老人赶到那里去住。

老人住在树林里,每天砍柴、种菜,生活还过得去。一天,老人在山里砍柴时发现了一股泉水,泉水汇集成一个小水坑,泉水清澈而甘甜,老人正好口渴,就去那里喝水。后来,老人就经常去那里喝水。一次,他无意中发现坑里有一些闪闪发光的东西。他小心翼翼地把那些发光的东西取出来,仔细一看,原来是金砂!

从那以后,老人每隔一段时间就去那股泉水处取一些金砂,然后,将这些金砂换成钱,重新为自己盖了间好的房子,还买了牲畜,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看老人生活富足了,他那个不孝顺的儿子就来恳求父亲原谅他,还说要把老人接回家住,但老人对这个儿子丧失了信心,因为他知道儿子贪图的是他的钱,并不是真的悔改,于是他气愤地把这个不孝的儿子赶走了。

儿子并没有死心,他每天都悄悄地跟踪老人,想知道老人是如何发财的。十天后,他终于发现了老人在水坑里取金砂的一幕。

第二天,儿子早早地来到了水坑边,看见没有取出来的金砂。他想:“如果泉水再大一点儿,不就可以冲来更多的金砂了吗?”于是他用铁锹把石缝挖开,把水坑挖深,心想,以后这里就会有很多的金砂了。于是他每天都来这里看,十天、二十天、一个月、一年过去了,水坑里再也没有出现过金砂。他开始后悔,当初不应该把水坑挖大,那样至少可以得到一些金砂,可现在什么都没有了。

贪念不仅不会让你得到更多,反而会让你失去最初拥有的东西。因为老人懂得满足,只是过一段时间去取一些金砂,所以金砂可以细水长流;而他那个贪婪的儿子,只想一下子把金砂全部挖出来,结果却什么也没有得到。多藏必厚亡,老子的话道出了对于财富的追求要适可而止,如果总是无止境地追求,到最后往往什么也得不到。

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一个人知道满足,心里就时常是快乐的、达观的,有利于身心健康。相反,贪得无厌,不知满足,就会时时感到焦虑不安。用叔本华的观点来说,就会使人生在欲望与失望之间痛苦不堪。

所以,“知足”不是没有追求;“知足常乐”更不是平庸的表现。相反,倒是很难修炼成的德性,尤其是在我们这个物欲诱惑滚滚而来,挡也挡不住的时代。

人生总有太多的不顺,每个人都会有厌倦、烦闷和不满足的时候。这时,看看那些为生活而辛苦工作的人,看看那些生活在困境中的人们,回想当初我们走过的人生之路,我们就不会有太多的抱怨和不满了。

有些人会问:人一生追求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坦白地说,人生就是追求自由和快乐。或许,你会觉得追求太低,但你却无法否认人对快乐的渴望与追求。每个人都是渴望快乐的,没有人希望自己生活在叹息和泪水中。那么怎样才能获得快乐呢?老子告诉我们:要学会知足常乐。

知足常乐就是以正确平和的心态对待宠辱得失,强调的是一种心态。长途跋涉时,让你痛苦的往往不是漫漫长路而是你鞋子里的那一粒细沙。所以,心态对一个人行动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而知足常乐无疑是一剂心灵的良药,帮助我们在纷繁芜杂的生活中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当外部风云变化时,我们能处变不惊、泰然处之。

知足常乐并非夜郎自大、裹足不前。知足是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现在的处境,而用进取心去开创未来。因为知足,便没有了患得患失,没有了负担,人生路上轻装上阵自然如鱼得水。所以满足今天已有的东西不是放弃追求,相反,是对自己过去努力的肯定,也为下一次的努力提供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因为满足于现在,所以你不会有太多的欲望和太多的压力,对于未来才能看得更清楚,才能更好地去把握。

知足心就静,心静自然乐在其中!“广厦千间,夜眠不过七尺;良田万顷,日食仅为斗升。”人生最终目的在于以生为乐,知生存之足,知己有之足,常怀一颗知足之心,无非分之念,无奢求之意,人生便时时欢乐不断。

知足常乐可以让我们懂得立足于现在,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一切。《大话西游》中有一句经典的话:“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是啊,拥有的时候不懂珍惜,偏偏要到失去才后悔莫及。拥有的,不知足,得到的也不珍惜,醉心于贪念,追求快乐只是缘木求鱼而已。

知足常乐是以一种发展的心情去看待事物,它不是安于现状的骄傲自满。《大学》曰:“止于至善”,就是说人应该懂得如何努力而达到最理想的境地,懂得自己该处于什么位置是最好的。知足常乐,知前乐后,也是透析自我,定位自我,放松自我。知足是一种坦然自足的处世态度,常乐是一种幽幽释然的情怀。知足常乐,才可以从纷纭世事中把自己解放出来,独享个人妙趣融融的空间,对内发现自己内心的快乐因素,对外发现人间的真爱与自然的秀美,把烦恼与压力抛在九霄云外,用自己的快乐去感染自身及周围的人群,促进人际关系的平和融洽,在浅景淡色与花鸟虫鱼中享受悠然自得的快乐。知足常乐,对事,坦然面对,欣然接受;对情,琴瑟合鸣,相濡以沫;对物,能透过下里巴人的作品,品出阳春白雪的高雅。做到知足常乐,人生才会充满和谐、平静、适意、真诚。

知足常乐是一种人生底色,当我们都在忙于追求、拼搏而找不着北时,知足常乐,这种在平凡中渲染的人生底色所孕育的宁静与温馨对于风雨兼程的我们是一个避风的港口。休憩整理后,毅然前行。真正做到知足常乐,人生便会多一份从容,多一份达观,多一份开朗,多一份自信,多一份优雅。你会发现,你的人生可以活得这样开心!

其实,功名利禄只是过眼云烟。古往今来,多少的仁人志士,多少的清官廉吏,多少的名将侠士,多少的英雄豪杰,都把功名利禄看做是过眼云烟,从不去苦苦追求,所以他们才会有一番大的作为,才会在历史上永垂不朽!

古人的“布衣桑饭,可乐终身”可谓是一种知足常乐的典范;“宁静致远,淡泊明志”中蕴含着诸葛亮知足常乐的清高雅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尽显陶渊明知足常乐的悠然;沈复所言“老天待我至为厚矣”表达出了知足常乐者的真实情感。更多时候,知足常乐是融合在平平淡淡才是真的意境中。

岳飞在《满江红》里豪迈地唱到:“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多少的功名利禄都被那些英雄付诸笑谈中,独有一份安静平和的心情面对人生的起伏沧桑,面对人生的成败得失。古人给我们作出了无数的榜样,今天的我们又何必去苦苦追求那些无用的东西呢?知足常乐,我们的人生就会是快乐的。

同类推荐
  • 所谓高贵,就是对自己心存敬畏:尼采的智慧箴言

    所谓高贵,就是对自己心存敬畏:尼采的智慧箴言

    本书选取尼采一生所有著作中最具代表性的两百多句话,囊括了尼采的思想精髓,展现了这位先哲的思想和心智,带给读者无限的启迪。本书一共分为七个篇章:《我·自我》《女人·人性》《生命·人生》《心·思想》《爱·幸福》《行动·沟通》《超越·超脱》,涉及尼采思想言论的方方面面,句句都是尼采思想的精髓。
  •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叔本华超级成功学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叔本华超级成功学

    本书内容包括:人生的困惑;永恒;幸福;人格;财富;生存;生活的意志;人性与道德;存在的得失等。
  • 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易经

    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易经

    《易经》以阴阳变化来说明宇宙万物的一切现象。它通过占筮来启示天道、人道、地道的变化规律,为的是把握人生立身处世之本,以趋吉避凶。所以,《易经》的哲理为后世崇仰深究,后人再以义理阐释,使《易经》成为占筮、义理兼而有之的典籍。
  • 观念(1)

    观念(1)

    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资源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但归根到底是观念的竞争。观念的先进与落后,决定了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精彩故事琳琅满目,深刻酷评振聋发聩。本书蕴涵丰富人生智慧、揭示种种人生奥秘,引领读者在最短时间里迅速更新观念,走上成功道路,开创全新人生。
  • 政治的应许

    政治的应许

    《政治的应许》邀请读者加入阿伦特及其同伴的旅行之中,一起在时空间穿梭。这场旅行始于古雅典,阿伦特与苏格拉底、柏拉图的思想对话。苏格拉底喜欢追究种种意见和相对真理,他把城邦居民的固有信念打碎,却不给他们新的真理。结果,雅典以他无休止的追问会妨碍城邦居民获取财富为由判处他死刑。柏拉图为此构建了理念的王国,在那里善好的理念是统治者,且无须说服城邦居民。柏拉图将统治权的概念引入政治领域,从此开启了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在数世纪之后,孟德斯鸠认为正是众多不同的男人和女人构成了人类社会,平等和差异构成了共和政体以及君主政体的行动原则。在马克思看来,包括政府和法律在内的统治权,源于人类的不平等,同时也确立了人类的不平等。阿伦特认为,马克思的这一洞见将促使悠久而强大的传统终结。在阿伦特看来,热核战争将有可能彻底摧毁人类,因此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合理的政治判断力。这种政治判断力只有在众多不同的男人和女人的自由交谈中才可能诞生。因为“只有在我们彼此自由的交谈中,我们所谈论的世界才会从所有侧面总呈现出来,具备客观性和可见性”。一旦从传统的禁锢和偏见中解放出来,我们将有理由对政治重新抱有审慎的乐观与期待:政治不是对人类自由的威胁,而恰恰是人类自由的应许之地。
热门推荐
  • 人族之诸皇时代

    人族之诸皇时代

    人族为什么可以引动星光?天罚沙漠为什么存在?妖兽为什么仇视人族?仙神凭什么高高在上?龙族为何要远遁出海?这星河之上,谁在主宰命运?九幽之下,鬼族去了何方?这一切的谜团,又在等待谁去揭开?《人族之诸皇时代》给你一个,不一样的梦。
  • 有黑科技的独立游戏制作人

    有黑科技的独立游戏制作人

    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中国有如此丰富的文化底蕴,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别人怎么想齐明峰不知道,反正拥有黑科技系统的他就是要做国风游戏,把中华五千年的文化通过游戏向全世界展现出来!于是,他便和几个各具才艺小姐姐,开始合作制作游戏了……
  • 灵派少女宿九千

    灵派少女宿九千

    呆萌少女是转世的降灵巫女,世世代代像除妖师一样驱除妖邪。“前来施乱之邪物。吾以此金莲为杖。散汝入骨之邪念。妖邪听令!降灵刹!”少女举起金莲降灵杖,轻扬水袖,灵气散发,如莲般清透……除妖少女匡扶正义,维护世间清气的故事,
  • 点点滴滴,这就是爱

    点点滴滴,这就是爱

    幸福是什么?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幸福是,每天醒来可以看见心爱的人也爱意满满的看着你。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环世界的旅行

    环世界的旅行

    公园的长椅上,一个稚气未脱的小男孩对另一个小女孩说:“等我们长大了,我每天陪你来这个公园玩”初中教室:一个男孩子偷偷把脸凑到女孩耳边说:“以后,我每天在这个城市陪你玩”大学学校的长廊上:一个阳光的男生看着旁边倚在自己身上的女生说:“毕业了,我陪你去任何你想去的地方旅游。”一个屋子里一个老人看着痴痴望着窗外的老伴,喃喃道:“无论何时,我都陪着你。”
  • 紫炎天尊

    紫炎天尊

    异界之中有着这样一个大陆,名为“紫炎大陆”在这个大陆开启了修真之旅。他们的制度就是:实力为尊”身为主角的程逸枫又该如何站在紫炎大陆的顶峰?
  • 神魂武圣

    神魂武圣

    武神大陆,八大宗门统治的世界。国与国的碰撞,战争的厮杀。神奇的修炼,绚烂的法宝,精彩的的武技尽在神魂武圣之中。雷重生在武神大陆,看他如何纵横四海,横扫八荒。新人新书求包养,收藏,推荐票!《神魂武圣》群号:285630017希望大家进来畅聊
  • 死亡八分之一

    死亡八分之一

    街漆黑我默默地走来往的只有风与人影耳中回荡着幽幽的哭声我循着声音在黑暗中寻找真相来往的人都不说话我甚至看不见他们的脸起风了我看见有人被吹散像一滩散沙消弥我还在坚持向前走尽管看不见光却不想成为下一颗空中的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