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过出好日子
过日子花钱,自然谁的钱谁做主。因此,你就不能不管好自己的“心理帐户”。
一个人经常怎样想,心中的世界就会怎样变,家庭生活的现实也会怎样变。
心路迷障:这钱怎么会这样花?
老储年过40,早已过了潇洒花钱的年龄,而且人如其名,是个储钱的能手,花钱从来都是精打细算,过日子从来都是紧缩开支。不是太太张罗,老储甚至不知道如今钱该怎样花了。
可是,今年春上的一个周末,老储难得和太太去逛街。逛到家电商场门外看到标语才知道这一天是“3.15”,商场正搞家电促销活动。过去,老储对此类活动漠不关心,这次却反响强烈,当即提议说给家里添置个大件——46的液晶电视机。难得老储这次主动提议,早有此意的太太自然积极响应。于是,当晚一家人便看上了46的液晶电视。
大家都喜欢年前添置点大件,为的是给年添点喜庆。为什么老储家的这个大件不在年前买,却在过年好久了才花去这笔钱,而且一反常态说买就买,似乎脑瓜一热就花去这笔不小的数目?你说是不是有点奇怪?
原来,老储家过年开销预算中本没有买液晶电视机这一项。年过去了一算账,呀,预算的开销中省下了一笔钱!于是,才有了老储的脑瓜一热。
可话说回来,就算是过年省下来的钱,就不是自己的钱吗?寻常百姓家,不用说老储,谁家花钱也不敢太随便。可这节余的钱怎样花起就好像不是花自己钱?老储自己这样感觉,全家人都这样的感觉。老人知道了更是奇怪:真是的,这省下的钱就不是自己的钱?从不乱花钱的人这回怎么这样随便?
心理透析:“心理账户”在作怪
细究起来,老储这次如此潇洒花钱,其中就有一个颇为奇妙的心理现象。
这个心理现象叫做“心理账户”。说起心理账户,不能不说到芝加哥大学的理查德·萨勒教授。就是这个人最先提出“心理账户”概念的。
萨勒讲过他自己的一个故事。有一次他去瑞士讲课,报酬不错。他很高兴,于是讲课之余就在瑞士作了一次旅行。整个旅行感觉非常愉快,而实际上瑞士是全世界物价最贵的国家。第二次在英国讲课,也有不错的报酬,他就又去瑞士旅行了一次。但这一次到哪里都觉得贵,弄得特别不舒服。为什么同是去瑞士旅行,花同样的钱,前后两次的感受完全不一样呢?原因就在于在他心里,第一次把在瑞士挣的钱跟花的钱放在了一个账户上;第二次把在别的地方赚的钱花在了瑞士的账户上。
萨勒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人们在金钱的管理上,除了现实账户外,人的头脑里还另有一个心理账户。人们会把在现实中客观等价的支出或收益,按照钱的来路不同,在心理上划分到不同的账户中。比如,我们会把工资划归到靠辛苦劳动日积月累下来的“勤劳致富”账户中;把年终奖视为一种额外的恩赐,放到“奖励”账户中;而把买彩票赢来的钱,放到“天上掉下的馅饼”账户中。对于“勤劳致富”账户里的钱,我们会精打细算,谨慎支出。而对“奖励”账户里的钱,我们就会抱着更轻松地态度花费掉,比如买一些平日舍不得买的衣服,作为送给自己的新年礼物等。“天上掉下的馅饼”账户里的钱,就最不经用了,通常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实验研究也正是了这一点。实验是这样的:假设在本周末将有一场激烈的篮球赛,票价为50元。将被试分为两组,一组被试被告知,在本周之前已花50元看了一场篮球赛,而另一组被试被告知,在本周之前收到了50元的停车罚款。实验结果表明:前一组被试回答不去看比赛的比后一组要多。人们在心理上把看篮球赛的钱和停车罚款的钱,看成是两个不同心理账户的钱,而这两个账户的钱是不一样的。因此,在本周之前看篮球赛账户中已经有所消费的被试,这次再去就觉得为看篮球赛消费多了,于是,再次看篮球赛的可能变小了。而停车罚款花的钱,不是看篮球赛帐户里的钱,于是,第二组被试去看篮球赛的可能就大了。
就是这样,我们除有一个现实账户外,都有一个心理账户,心理账户影响着我们的消费决策。心理账户不同于现实账户的根本区别在于,心理账户资金的非替代性。现实账户里,钱都是一样的,钱是可以替代的;在心理账户里,钱是不一样的,此钱非彼钱,往往不能相互替代。
由此,心理账户有了两个特征。第一,不同心理账户里的钱是不等价的。比如说,老王月工资涨了500元,小李工资没变,但老板意外给了500元的红包。于是,小李很高兴地拿着这钱请朋友上饭店吃了一顿,老王却觉得这500元也是辛辛苦苦挣来的,宁愿存起来而不肯随便花掉。这同样是500元钱,因为来源分别是工资和红包,所以被划分到了不同的心理账户,有了很不相同的心理价值。第二,心理账户里运算规则是感性的。在心理账户里得与失是相对的感觉,而不是理性的概念。比如,邻近的1斤哈密瓜卖10元,而一公里以外只卖5元,很多人会走远点去买便宜的。可是,如果是一套西服在近的商场卖1000元,在远的商场卖995元,很多人则不会跑一公里去省这同样的5元钱。这就是从感性出发的选择。
研究还发现,人们对心理账户的划分很细致。在人们的日常开支预算中,甚至连买衣服的钱和买鞋的钱,都被严格放在两个心理账户里,就好像买衣服的钱和买鞋的钱,是从两个不同的口袋里掏出来一样。而且,这样被划分到各个心理账户的钱,彼此之间往往不流动。比如,你每一年的娱乐消费心理预算1000元,服装消费心理预算2000元。如果服装消费超过了心理预算,你就可能不再买服装了。但是,这个账户的超支却不影响另一个帐户,于是,你还可能照常娱乐消费。
心理账户有三种情形:一是把不同时期的收入或不同方式的收入分在不同的账户中;二是对不同来源的收入有不同的消费倾向;三是用不同态度来对待不同数量的收入,正是由于这些情形,心理账户使人们产生“此钱非彼钱”的错觉,从而导致非理性的消费。比如,由于人们把辛苦赚来的钱和意外获得的钱放入不同的帐户内,花辛苦赚来的钱会很小心,可对意外获得的钱却会花起来随便得多。
现在你明白了吧?老储之所以花节余的钱有点潇洒,就是因为在心理账户上,此钱非彼钱。过年节余的钱,虽说不是“天上掉下的馅饼”账户里的钱,也是“意外收获”账户里的钱。于是,花起来就有了好像没花自己钱的感觉了。
生活中,我们绝大多数人花钱都会受到心理账户的影响。
心灵跨越:管好你的心理帐户
过日子花钱,自然谁的钱谁做主。因此,你就不能不管好自己的“心理账户”。
首先,可以发挥心理账户的积极作用。
王先生非常中意商场的一件羊毛衫,价格为1280元,他舍不得买,觉得太贵了。但他妻子买下羊毛衫并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他时,他却非常开心。王先生的钱和他妻子的钱都是家里的钱,但由于心理账户不同,自己买花的是“贵重开销”账户的钱,妻子买花的是“爱情礼物”账户里的钱,于是心理感受自然不同。日常家庭生活中,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有时候不妨少一些理性而根据心理账户凭感性来花钱。这样,多了一点随意,也就多了一份轻松。
其次,也要防止心理账户的消极影响。
在重大开销上就要当心了,不能让心理账户搅乱了你的开销。一方面该流动的流动。必要的时候提醒自己打破此钱非彼钱的局限,有意识地让不同心理账户的钱流动起来,以便做出统筹预算。一方面该分清的分清。比如,把工资存入“零存整取”账户作为固定储蓄,把“奖金”账户的钱用于日常开销,把“外快”账户的钱用来旅游休闲。再如,“月光族”则要分清“必要的消费”和“不必要的消费”两个心理账户。这样,不同心理账户的钱就不会被挪用,让自己花钱有所节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