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祖仲方 曾筑长城
在大唐驸马薛万彻和右卫大将军李大亮、中国门神尉迟敬德之后,担任灵州都督的,是后来成为唐朝宰相的固安昭公崔敦礼。崔敦礼也是唐朝“出将入相”的著名大臣,他死后被准予陪葬昭陵。《昭陵碑录》有《太子少师中书令开府仪同三司并州都督上柱国固安昭公崔敦礼碑》,因为崔敦礼不但是将军、宰相,还是唐初一位有名的诗人,不少学者对其诗文都有专门的研究。例如,唐诗研究学者戴伟华的《初唐诗赋咏物兴寄论》中,就论及唐初四杰和魏徵、崔敦礼、谢堰等初唐著名诗人。
崔敦礼(596~656年),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出生于隋朝的官宦人家(另一说出生在隋开皇十三年,即公元593年)。先人是山东博陵崔氏,是当地著名的大姓。北魏末年,崔氏家族迁到关中。所以,一般史书说崔敦礼是雍州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人。他的先祖崔仲方,官至隋朝的礼部尚书。这位灵州都督崔敦礼的先祖崔仲方,与灵州也有特殊的关系。
隋文帝开皇五年(585年),时任司农少卿的崔仲方被派到灵州,“发丁三万,于朔方、灵武筑长城,东(西)距河,西(东)至绥州,绵亘七百里,以遏胡寇”。有关专家考证,崔仲方当年修筑的七百里隋长城,西起今灵武市黄河东岸,东经宁夏盐池、陕西横山到陕西绥德。不过,宁夏境内当年崔敦礼先祖崔仲方所修的隋长城,现在遗迹不明,有待考古专家进一步考证。
§§§二、仰慕苏武 被囚不屈
崔敦礼本名崔元礼,是唐高祖李渊为其改名崔敦礼。崔敦礼自幼广涉文史书籍,特别注重节义。他非常仰慕汉朝苏子卿坚贞不屈的为人。苏子卿就是著名的苏武,苏武牧羊的故事,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苏武字子卿,西汉杜陵(今陕西西安)人。天汉元年(前100年),汉武帝派苏武出使匈奴,匈奴贵族扣留了他,并且,威逼利诱,让他投降,苏武坚贞不屈,被匈奴发配到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一带)。就这样,苏武历尽千难万苦,坚持十九年宁死不屈。直到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因为匈奴和汉朝和好,苏武才被遣回,官典属国。武德中期,唐高祖拜崔敦礼为通事舍人。
崔敦礼不仅仰慕苏武,而且在行动中学习实践。唐高祖曾任命卢江郡王李瑗为幽州都督。贞观九年(635年),查到卢江王李瑗曾与太子建成密谋杀害李世民,唐太宗派通事舍人崔敦礼前去幽州,召卢江王李瑗“入朝对簿”。李瑗心中犯疑,惧怕有变,于是举兵造反,囚禁了唐太宗的特使崔敦礼。李瑗胁问崔敦礼京师之事,崔敦礼“竟无异词”,“不为所言”。后来,朝廷事先派去“辅行”李瑗的右领军将军王君廓,设计平息了李瑗的叛乱,杀了李瑗,到狱中放出朝廷特使崔敦礼,崔敦礼这才免于一死。唐太宗得知崔敦礼在幽州的表现之后,“闻而壮之”,十分称赞,下诏迁崔敦礼为左卫郎将,并赐以金币、良马。
§§§三、灵州都督 建立战功
唐太宗接着提任崔敦礼为中书舍人,四迁兵部侍郎,约在贞观十七年(643年)又派他出任灵州都督。在灵州,崔敦礼也多有建树,因此,唐太宗将他从灵州诏回,提升为兵部尚书,相当于今天的国防部长。崔敦礼守护大唐北部边境十多年,非常熟悉北方少数民族的情况,可以说崔敦礼是唐朝著名的民族事务专家。他从小就仰慕汉朝出使匈奴的苏武的为人。所以,唐朝皇帝多次派他出使少数民族突厥、回纥、薛延陀诸部,进行安抚工作。崔敦礼每次关于民族问题的奏章,都被皇帝准允。在北方,突厥灭亡以后,薛延陀乘机发展自己的势力,把北部的回纥、拔野古、同罗、仆固等,置于统治之下,逐渐发展为拥有二十万兵力的强大势力。贞观十五年(641年),薛延陀发同罗、回纥、靺鞨、霫等部众,度漠屯兵二十万(一说八万)于白道川(今内蒙古自治区********市东北),侵犯唐朝边境。唐太宗命崔敦礼与大将李勣等合兵击破,并将薛延陀余众安置到祁连山一带。唐初有三个归附唐朝的最著名的少数民族将领:契苾何力、阿史那杜尔、执失思力。其中契苾何力是铁勒族契苾部人,他在唐击吐谷浑之战、灭高昌之战等战争中都立过大功。贞观十六年(642年)十月,大唐左领将军契苾何力向皇帝提出回凉州探亲,因为他的母亲姑藏夫人、弟贺兰州都督沙门都在凉州,唐太宗准他“归觐”探亲,并“抚其部落”。但是,他发现他的部落都要投奔薛延陀,他劝阻不听,反被抓到薛延陀真珠毗伽可汗牙帐,何力盘坐在地上,拔出佩刀,大喊:“岂有大唐烈士而受屈辱于蕃境,天地日月,愿知我心!”当即割下自己的左耳,真珠想杀他,被夫人劝阻。消息传到朝廷,唐太宗为之流泪,即派兵部侍郎崔敦礼“持节谕薛延陀”。崔敦礼与薛延陀使者沙锛罗同往,崔敦礼到薛延陀后,传达了唐太宗的旨意,并对他说要把新兴公主嫁给真珠为妻。新兴公主是唐太宗的第十五个女儿。真珠大喜,于是放了何力,并与崔敦礼商定了婚期。敦礼与何力同归见太宗,唐太宗感动何力的忠诚,拜他为右骁卫大将军。(《资治通鉴》卷一九六)崔敦礼也被升为灵州都督。当时,真珠派侄儿突利设献马五万匹、牛驼一万口、羊十万头,迎娶公主。何力献策,说最重的礼是夷南(真珠毗伽可汗名)本人亲自来迎亲,自带聘礼,自迎公主,或长安、或灵州。但是他预料,因为各方面原因,真珠肯定不能如期到灵州,这样,太宗就可以有理由绝婚。结果唐太宗接受了何力的建议,让突利设回去告知真珠,要他亲自到灵州迎亲,唐太宗也要亲自送公主到灵州。结果,正如何力所料,真珠未能如期到达灵州,唐太宗本来也并不想嫁公主给他,于是,责真珠愆期,与他‘绝婚’,也就不到灵州了,要不然,唐太宗会两次来灵州的。贞观二十年(646年)回纥等部因为帮唐朝破薛延陀有功,准其过贺兰山,临黄河,遣使入贡,唐太宗亲自到灵州(今宁夏吴忠市)与各少数民族会盟。设宴招待,接受各酋长“降款”,被尊为“天可汗”。唐朝置六府七州。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唐太宗任命的瀚海都督少数民族将领回纥的吐迷度,因为内部冲突,被部下所杀。唐太宗就又派崔敦礼出使回纥,前去“绥定”,解决问题。他去了以后,安定了回纥的各个部众,立吐迷度的儿子为可汗,解决了回纥的内部矛盾,另立左郎将婆润为左骁卫大将军、大俟利发、瀚海都督,使持节回纥部落诸军事。唐太宗所以被少数民族尊为“天可汗”,应该说是与灵州都督、民族事务专家崔敦礼的民族工作的功劳分不开的。
§§§四、帮助太宗 长生之药
《旧唐书》中记载唐太宗寻求长生不老的事,而这件事崔敦礼也参与了。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唐太宗派去远征天竺国的王玄策,从天竺俘获天竺制造内乱企图篡权的大臣阿罗那顺,唐太宗大喜,封王玄策为朝散大夫,同时获方士那祢婆娑寐,此人自称寿二百岁,云有长生之术。太宗特别高兴,专门建馆于金飚门内,让他造延年之药。为此,特命兵部尚书崔敦礼“监主之”,并发使天下采诸奇药异石,不可称数。遗憾的是,数月之后药成,太宗服用后竟然没有任何效果,只好放此人回国。这个故事,一方面,说明唐太宗也和秦始皇一样,想长生不老,显然这是违反科学的迷信,当然失败了;另一方面,让崔敦礼去负责这件事,我们也不难看出唐太宗对崔敦礼是相当信任的。
§§§五、封为宰相 葬在昭陵
唐高宗永徽四年(653年)十一月,兵部尚书崔敦礼又被拜为侍中,进入中央政府参与朝政,封固安县公,并监修国史。永徽六年(655年)七月,崔敦礼又被加拜光禄大夫,进封为中书令,也就是成为大唐的“宰相”。后来又拜兼检校太子詹事。以后,他患病,自己要求不“任事”,唐高宗再拜他为太子少师、同中书门下三品(还是宰相)。其子崔余庆当时任定襄都督府司马,皇帝特下旨传其回京,让他侍奉其父的疾病。当年,即显庆元年(656年)八月,宰相、灵州都督崔敦礼去世,卒年六十一岁。唐高宗特别为崔敦礼逝世在东云门举哀,特赐他东园秘器,赠他开府仪同三司、并州大都督,准予崔敦礼遗体陪葬唐太宗的昭陵。此外,还赠绢布八百段,米粟百硕。崔敦礼之子崔余庆,也官至兵部尚书。崔敦礼之孙崔贞慎,在唐中宗神龙初年(705年),官至兵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