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昭武九姓 灵州史家
在晚唐武宗会昌末年(846年),任命了一位朔方节度使——灵州人史宪忠,他是为数不多的灵州人镇守灵州、担任灵州节帅的大唐将领,而且还是一位少数民族。
史宪忠(778~849年),字贞元,唐灵州人,灵州史家为世代官宦之家。关于灵州史家的来历说法不同,一说是“其先出于奚虏”,也就是奚族,奚族是中国古代民族,后渐融于契丹族。一说是昭武九姓后裔,昭武姓九姓是对中亚阿姆河、锡尔河两河流域九姓政权的总称,九姓是:康、安、曹、米、何、火寻、戊地、史。其中康原居祁连山昭武城(今甘肃临泽县),支庶共九姓分王到各地,所以称“昭武九姓”。唐高宗时,康等九姓归附唐朝,被安置在内地今新疆、甘肃一带,如设康居都督府、贵霜、安息等州。宁夏固原曾发现隋唐史姓墓葬六座,其中有史宪忠祖父史道德,他在唐朝官至开府仪同三司、试太常卿、上柱国,封怀泽郡王。史宪忠父亲史周洛,是魏博军校,先事魏博节督度使田季安,后官至兵马大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御史中丞、柱国,封北海郡王。史宪忠家原居建康(今甘肃河西走廊高台县),后迁灵州定居,成为灵州有名的官宦之家。
§§§二、兄弟同事 魏博节使
史宪诚、史宪忠兄弟二人,都是史道德的孙子、史周洛的儿子。兄弟二人起先都在魏博节度使田季安使府为将,史宪诚后来官至监察御史、中丞、司空、左仆射、平章事(宰相)、司徒,死后赠太尉;史宪忠年幼时学兵符,从小与兄史宪诚都跟随父亲史周洛参加魏博军,成为魏博节度使田宏正的部将。元和九年(814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吴少诚自立为留后。吴少诚、吴元济父子叛乱,唐宪宗李纯下诏发诸道兵马征讨吴少诚父子。魏博节度使田宏正率部进军蔡州,史宪忠担任先锋,在平息吴少诚父子的叛乱战争中,史宪忠常为魏博军先锋,经历三十次战斗,他出生入死,身中流箭,仍然“酣斗不解,由是著名”。后来,魏博军乱,田宏正被部将杀死,其兄史宪诚被任命为魏博节度使,史宪诚奏请宪宗,因功升任史宪忠为贝州(今河北清河县)刺史。
§§§三、逃奔京师 陇州泾原
太和三年(829年)六月,魏博军乱,杀死节度使史宪诚,史宪忠逃出奔京师,唐文宗诏加史宪忠为检校右散骑常侍、陇州刺史(今陕西陇县)。他到任以后,在陇州“增(筑)城障,徙客馆于(城)外,戎谍无所伺。”在城障上可以观察敌情,客馆迁到城外,防止了敌方间谍乘机混入城中。
会昌二年(842年),唐武宗命筑“三原城”,用以遏止吐蕃入掠之路,吐蕃因而数犯边,要求废三原城。唐武宗为了防吐蕃“以怖其侵”,特任命史宪忠为检校工部尚书、充泾原节度使。任命制书说史宪忠“生知臣节,幼学兵符”,“忠必尽于君臣,情可断于昆弟”,“今以泾上右军,平原善地,左接甸服,右连蕃疆,固邦镐之金汤,窒犬戎之巢穴。是以擢自郡邸,陟于斋坛。曳尚书之履声,举将军之戒律。”“可检校工部尚书、充泾源节度使”。当时,吐蕃遣使请史宪忠坠废三原城,并且,愿以曾经杀害朝廷使者的人“置塞上”,交史宪忠处置。史宪忠答复吐蕃说:“从前我朝没有筑城,你们也进犯我边地,今天怎么可以禁止我朝筑城?你们既然知道杀害我朝使者有负于我朝,那就应该先捉拿杀我使者的罪犯入朝谢罪,将无所不得。今我与你们相约,前节度使之事既往不咎。”吐蕃闻言,“得情而服”。史宪忠在泾原,“疏泾于湟”,发展水利,屯垦农田,“积缗钱十万、粟米百万斛”,“戍人宜之”,边地军民安居乐业。
§§§四、党项内寇 节度朔方
会昌六年(846年),因为党项内寇,唐武宗命史宪忠“徙朔方”,出任朔方节度使。唐武宗“有诏驰驿赴屯”,让他赶快去朔方军治所灵州驻屯。史宪忠曰:“羌不得其心,故不自安。今亟往,知吾有备,斗益健,请徐行。”唐武宗“许之”。史宪忠来灵州赴任之前,先给羌人写了一封书信,表达了大唐朔方节度使史宪忠来灵州是要和羌人和睦相处、安定边防的意愿,并提出和羌人约定,各安其分,互相不诉诸武力。收到史宪忠书信以后,“羌人乃皆喜”。于是,当朔方节度使史宪忠出使灵州之时,受到羌人捧出美酒夹道迎接。史宪忠治理灵州,又使灵州各族人民安居乐业。
§§§五、安定河东 七旬而终
唐宣宗大中元年(847年),突厥人又进扰河东(今山西)。本来突厥人在唐玄宗天宝四年(745年)就已经归附回纥,一部分已经南下移住灵武、丰州。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5年),回纥改为回鹘。此时,回鹘发生内乱,而唐朝戍边的振武军“故帅”(原节度使)放松对军队的管理,唐“游弈兵”常常见到回鹘、突厥放牧“良马牛,强取之,归直十一,戎人怒”。于是,他们便进犯河东,大肆盗掠。唐宣宗任命史宪忠为振武军(驻金河,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节度使。史宪忠为人廉俭,很少有“所欲”。他曾说:“吾居河朔,去此三千里,乃乘五健马。今守边,发吾余俸,不患无马,何忍豪市哉!”于是他自己首先身体力行,严肃军纪,“故所至莫不怀德”,边地****安定下来,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唐宣宗特别高兴,因史宪忠戍边有功,于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封他为北海县子(子爵位)、检校尚书左仆射、兼金吾大将军。但不贪功的灵州老将史宪忠,却“以病自丐”,托病辞封不受。宣宗改任他为龙武统军(北衙禁军的统帅)。当年,史宪忠逝世,高寿七十一岁,唐宣宗追封他为司空。
§§§六、武宗御授 泾原节使
《全唐文》卷七二八中有会昌二年(842年)唐武宗颁布的诏书《授史宪忠泾原节度使制》。现录全文如下:
门下。旌善所以劝人,毓才所以任事。其有诚明著,举其风猷,以示甄擢。况贵拥旄钺,荣分土疆,苟非□谐,岂在良选。正议大夫检校左散骑常侍陇州刺史充本州防御使上柱国赐金鱼袋史宪忠,生知臣节,幼学兵符。气高风□,声振河朔。许国之心既壮,忘家之义已明。忠必尽于君臣,情可断于昆弟。秉是名节,服吾周行。使宠荥阳,旋历环卫。称职之论,流芳可听。日者辍于爪牙,守在邢陇。戎事既肃,氓心用安。求□而承医尽痊,折烦而迎刃先解。颇谓良牧,真为才人。今以泾上右军,平原善地,左接甸服,右连蕃疆,固邦镐之金汤,窒犬戎之巢穴。是以擢自郡邸,陟于斋坛。曳尚书之履声,举将军之戒律。尔其静我边鄙,抚我师徒,严如秋霜,爱若冬日。於戏!亚夫之营细柳,叔度之化颍川,彼之何人,兹实望尔。宪台华省,节制澄清,敬服宠光,勉扬茂效。可检校工部尚书、充泾原等节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