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英文
清代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李方膺在山东省任乐安令时,为莒城南门题了一幅对联:自古金汤摧燕将,从来文明仰鲁贤。千百年来,山东就是圣贤之地。
平阴,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是“和”圣柳下惠故里,是和文化的发轫地。
柳下惠,原名展获,字禽。是春秋时代鲁国人,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思想家,孟子称之为“圣之和者”,后世尊之为“和圣”。他运筹帷幄,智退齐军;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维护法律,敢于抗争;讲求诚信,精忠报国;降志辱身,忧国忧民;直道事人,三黜不去;道德高尚,坐怀不乱;安贫乐道,贫贱不移。他的人格魅力,历久弥新,被称为“百世之师”,成为中华民族道德形象的象征。
“和”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对世界文化的伟大贡献。“和”文化传统源远流长,思想内涵博大精深。展禽作为“和”文化的先驱,被孔子称为贤者,被孟子尊为圣人,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和谐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作为“和”文化的发轫者,展禽的“和”思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际交往”追求和平。展禽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鲁国国君要攻打齐国,展禽认为,这是不仁的举动,表示坚决反对。齐国攻打鲁国,展禽认为这是不义的行为,派展喜以义说之,不战而屈人之兵。二是人际关系追求和谐。不羞污君,不辞小官,上自“污君”,下至鄙夫,能与任何人和谐相处,表现出特有的圆融。三是个人修养讲究冲和。“三任而无喜色,三黜而无愠色”,不以三公易其介,不以三黜离故国,淡泊名利,荣辱不惊,一身正气,光明磊落,表现出高洁的精神情操。
展禽做人做事的模式可以用“外圆内方”、“和而不同”来概括。他的“和”思想,后被儒家思想集大成者——孔子发扬光大,世界讲大同,家庭讲和睦,天人讲和谐。中国社会之所以长治久安,中华文明之所以数千年绵延不断,“和”发挥了巨大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和”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它的价值在当今社会体现得淋漓尽致。“和谐”已为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人民所追求的共同目标。2005年9月15日,胡锦涛在纽约联合国首脑会议上,作了《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演讲,他说:“中国共产党是以和治国,安天下”。提出了“中国要建设和谐社会,全球要建设和谐世界”的伟大构想。2005年12月6日,温家宝在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大学作了《尊重不同文明,共建和谐世界》的演讲,他对中国“和”文化作了精辟的阐述:“和就是国与国之间的和平,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平、和睦、和谐就是今天我们所讲的“和”文化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内容。“和”已成为当今世界最行得通的道理。治国要构建和谐社会;治政,要政通人和;外交,要协和万邦,和平共处;人与自然,要天人和一,友好亲和;创业要和衷共济,实现共赢;经商,要和气生财,以和为贵;与人相处,要以和处众,敦亲睦邻;治家,要以和为本,家和万事兴;修身,要冲和宁静,淡泊致远。“和”才能万物共生共荣。在大力倡导建设和谐世界的今天,研究“和”文化,弘扬“和”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饱含“和”思想的中国文化必将在二十一世纪再现历史的辉煌。
展禽是中国“和”文化的奠基人之一,“道继唐虞,学开孔孟”,是儒家思想的先驱。近年来,我县对和圣柳下惠的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08年,《和圣柳下惠的传说》收入平阴县第一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又被收入济南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成功申报列入山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正积极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9月20日,“和圣柳下惠故里”碑的发现在济南乃至齐鲁大地引起了强烈的反响。2010年7月26日、27日、28日和30日《齐鲁晚报》连续四次大篇幅专题进行了追踪报道。《齐鲁晚报》于8月13日以“明代‘和圣柳下惠故里’碑现身平阴,柳下惠可能就是咱济南人”为题整版大篇幅予以报道。山东电视台《公共频道》在《民生直通车》栏目、齐鲁电视台《拉呱》栏目、济南电视台新闻频道、平阴县电视台《新闻频道》和《生活广角》栏目对此也进行了专题报道。所有这一切都为我们开展“和圣柳下惠”研究、宣传“和文化”,打造“和文化”品牌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展恩华同志是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同时,也是和圣柳下惠的后裔。多年来,对和圣柳下惠的事迹、思想、传承和影响进行了深入而系统地研究。这一成果集中体现在《和圣柳下惠》一书中。该书的出版发行,对我县和圣柳下惠的研究、对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希望恩华同志以此为基点,不断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进行拓展,力争取得和圣柳下惠研究的更大成果。
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