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英文单词恐龙“dinosaur”是由两个词组成的,“dino”的意思是“恐怖的”,而“saur”是指“蜥蜴”,连起来就是“恐怖的蜥蜴”。无疑,恐龙是一类与蜥蜴相似的爬行动物。纵观整个爬行纲动物,从龟鳖到蛇到蜥蜴再到鳄,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它们的体温是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叫冷血动物,又叫变温动物。
当冬天即将来临的时候,变温动物就要有所准备了,因为它们抵御不了严寒的袭击。于是,龟鳖、蛇、蜥蜴、鳄等加紧取食,把肚子吃得饱饱的,然后,找一个安全的地方,把身子藏起来,在接下来的风雪严寒中独自睡觉,度过这一段难挨的时光,这就是冬眠。两栖类如青蛙、蟾蜍、大鲵等低级动物都属于变温动物。但温血动物如鸟类、哺乳类就不同了,它们身体中有可以调节体温的机制,属于恒温动物。当环境温度变化时,它们身体里的系统就及时地运作起来,以适应这种变化。所以,一般来说,恒温动物是不需要冬眠的,我们人类当然也属于恒温动物。
恐龙被发现后的一段时期内,几乎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它是一类变温动物,即使是恐龙的复原像,也是参照了这种观念而确定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一部分科学家在大量的研究后提出了一个相反的观点,即恐龙是恒温动物。它们行动敏捷,就如同电影《恐龙》中所描绘的一样。那么,事实究竟如何呢?让我们来看看科学家们拿出的各种证据。
法国巴黎大学的古生物学家利克雷教授的工作令人瞩目。他研究推断,动物的骨骼结构中隐含了变温动物或恒温动物的秘密。如果动物幼体的骨骼生长迅速,那么,就会产生拥有纤维和血管的“哈佛氏管”,这就是恒温动物的特点。而对于爬行类动物的骨骼而言,它们只是拥有类似树木“年轮”一般的痕迹。那么,恐龙的骨骼解剖结果又如何呢?利克雷教授确认,恐龙骨骼没有一般爬行动物的“年轮”,而具备典型的“哈佛氏管”。于是,他做出了恐龙是恒温动物的结论。一时,有不少人附和此观点。
但是,以上学说不久即遭到了否定。美国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学家克雷普顿和他的研究生进行了一次长达6个月的实验,他们把实验动物分为“安静组”和“活动组”两组,活动组的组员们每天要在转轮中运动20分钟。结果是,在活动组中,无论实验对象是恒温动物还是变温动物,它们的骨骼中都有许多哈佛氏管形成,也就是说,是运动造成了新陈代谢的加快,从而形成了哈佛氏管。
在事实面前,争论中的人们只好另辟蹊径。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的约翰·鲁文想到了研究骨骼的形状。从动物资料库中他得知,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的鼻子部位有明显的不同之处。于是,鲁文从鼻子入手,加入到了恐龙到底是恒温动物还是变温动物的争论行列中。
这个明显不同的部分就是“鼻甲”。鼻甲由软骨或硬骨构成,覆有被膜。鲁文发现,现有动物中,99%的恒温动物都具有一部分鼻甲。因为有了鼻甲,水分就可以在呼吸系统中循环利用,而不会丧失得太多。鲁文在研究后得出结论说,如果没有鼻甲,哺乳动物每天获取的水分中的75%可能会很快地流失掉。如此说来,小小的鼻甲居然是保持恒温动物高代谢率的秘密武器之一。
让我们再来看看恐龙。非常清楚的是,恐龙不具备鼻甲,所以,科学家们又得出了恐龙不是恒温动物的结论。但同时,又有人不以为然,鼻甲怎么能成为区分两类动物的关键物证呢?一时间,谁也说服不了谁。
1996年春天,从中国东北大地传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一具带羽毛的恐龙化石出土了,同时出土的还有一只最古老的鸟类标本。科学家们将它命名为“中华龙鸟”。两者的骨骼都与小型兽脚类恐龙细颚龙的骨骼很相似。羽毛的隔热作用是很明显的,于是,恒温动物派又找到了一个证据。同时,人们还联想起在南北两极找到的恐龙化石,要是恐龙有羽毛隔热,而且基本保持恒温,它们在极地就能够抗住严寒,顺利过冬也就丝毫不奇怪了。人们甚至猜测,小型兽脚类恐龙其实和鸟类有着亲缘关系,也就是说,现在的鸟类竟然是恐龙的子孙。这样,恐龙是恒温动物的说法当然也就师出有名了。
另外一种现象似乎也说明恐龙有点像鸟。1978年,美国的恐龙专家杰克·霍纳博士在蒙大拿州发现了恐龙集体营巢地。在这个庞大的基地上有卵,也有即将孵化的胚胎,还有刚刚出壳的小恐龙。这些小恐龙的牙齿明显有磨损的痕迹,表明它们已经开始进食,但未完全发育的四肢却告诉我们,它们还没有开始爬行。那么,可以推断,当时有成年的恐龙在喂养着它们。
恐龙究竟是恒温动物还是变温动物,是不是鸟的祖先,甚至,恐龙是不是属于爬行类动物,仍然还是个谜,有待于更多的证据、更多的研究来加以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