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经关系经
1.人际关系中的蓄势
鲤鱼之所以能够跳过龙门,是因为鲤鱼积蓄了足够的力量,并且把这力量在顷刻之间爆发出来。人们在交往中要想迈过高槛,冲出难关,脱离低谷,就必须积攒力量,寻求帮助,广结人缘,这些做法就是蓄势。蓄势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自身的冲击力,提高自己的说服力,扩大自我的影响力。交际蓄势,好比水库水位升高使水的势能增大,好比车辆加速使车的动能增加,好比电压提升使电的电能加大,正是因为这些能量的增长,才能够使它们完成各自的使命。交际蓄势的途径有以下四种:
(1)借助外力来蓄势。
做有些事情,仅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当自我的影响力不足或者劝说他人难度较大时,不妨借助外力。这种蓄势方式有以下几种:一是争取周围人的赞同。当你有了一些新想法时,为了成功地说服对方,就要有意识地把与你观点相同的人拉到身边,让他们做你强有力的后盾。有了周围人的支持,对方就会认真考虑你的建议,从而顺利地接受。二是说出确凿的事实。要让对方相信你的观点,就得谈上一两件与观点相联系的事实,因为事实是最好的证明,所以对方会信任不疑。三是借助专家意见。权威人物的观点具有一定的威慑力量,他们同意的事情一般人相信是对的,因此交际蓄势不可忽视专家的意见。
(2)增加内劲来蓄势。
在有些情况下,自己对他人的影响力不大,说服力不强,冲击力不够,是因为自己的内劲不足。内劲不足,也就是自己的威望不高,人缘不好,形象不佳。增加内劲,就是一种蓄势方法。因此,当请求某人对你进行大力帮助以前,务必要让他为你而感动。当对方对你的印象相当好时,成功之门就会即将为你打开。人际交往中,赞美、关爱、敬重、聆听做法是获得他人好感的途径。
(3)积极行动来蓄势。
人际交往中,可能你会比别人多流一些汗水,多作一些贡献,多进行一份投入;可能你对某个问题考虑得更多一些,分析得更透彻一些,解决方法更恰当一些;可能你的谈话先声夺人,咄咄逼人,情理服人……这些人际交往中的积极行动,会使你处于一种有利地位,从而在心理上、气势上压过交际对方。
(4)选择环境来蓄势。
心理学家泰勒作过一个试验。他把一群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分别讨论学校10个预算削减计划中哪个最好。每个小组里,既有支配能力(即影响他人能力)高的学生,也有支配能力低的学生。泰勒安排一半小组在支配能力高的学生寝室里,让另一半小组在支配能力低的学生寝室里。泰勒发现,讨论的结果,总是倾向寝室主人的意见,即使主人是低支配力的学生。由此可见,一个人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比在别人熟悉的环境里更有影响力。在交际活动中,选择熟悉环境是一种蓄势方法。如果想提高自身的影响力,就应该把交际场合尽量安排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从而能够借助熟悉环境来为自己增添力量。
2.同事关系。
同事之间,在有困难之时应该彼此互助,形成一个“合作网”。有这个合作网之后,当网内的任何一个人有了困难,都可以由合作网的同事来帮忙。但是,身居合作网中,如果只管接受别人的服务,而不考虑帮助他人的话,这个合作网马上会垮掉。因此,不要忘了“礼尚往来”这句话,这才是合作网得以形成并持续的秘诀。
但是,同事之间的帮助要适当。一个工作认真、乐于助人的人,终日忙得团团转。因为除了本身的工作,她还是“清道夫”,其他同事要求援手,一概接纳。但不妨检讨一下,这样做是否经常弄得透不过气来,甚至要超时工作,如果达此程度,就应该重新估计自己的能力和态度了。
谁都要休息,要是忙得没有停下来喘息和“加油”的时间,对工作本身肯定有坏处。其次人是不能惯的,长久做“好人”,人家是不懂珍惜的,即使说你可能苦了自己,却吃力不讨好。
(1)同事另谋高就。
同事意欲另谋高就,且坦白向你要求做其介绍人。这位同事与你颇为投缘,甚至视你为“好友”,所以你总不应袖手旁观。然而,在伸出援手之时,请注意自己的身份。对工作不满意的,是你的同事,不是你,所以,你是绝对不值得为此给自己的工作造成坏影响。即使插手,也得聪明点、理智点。
同事仍服务于公司,你若给他介绍工作,等于跟公司作对,即使老板不怪你,要是有人拿此作话柄,在背后讲你坏话,多少对你是不利的。如果刚巧确有份工作十分适合这个同事,不妨考虑以下方法:请公司以外的第三者给同事做介绍人,就是两全其美之策了。
当然,若同事已离开公司,即已不是你的同事,以朋友身份向你求助,你就可以放手去协助他了——因为没有了利害关系。
(2)同事向你借钱。
遇上有同事向你借钱,应该怎么办?请先观察情况,此人是否常有经济拮据情形,又是否会如期还钱?还有,他在同事间的信誉是否良好?
要是答案是肯定的,大概这位同事确是有燃眉之急,作为朋友,帮上一个忙是应该的,而且你不必多方追问,只要伸出援手,并安慰道:“不必忧心,我的能力可以应付,你尽管办你的事吧!”
如果答案刚好相反,此人既不知自爱,也理财无方,那么值不值得帮忙,就要看你与他的交情了。
他是你同部门的同事,而且与你稔熟,看来推也推不掉,那么,你唯有“酌量”帮忙,而治本之法一方面多规劝老友要小心理财,另一方面实行“装穷”,希望对方转移目标。如果对方是别的部门的同事,那就容易办得多,因为接触不多,不必尴尬,不妨婉转地回绝:“对不起,我每月都有自己的经济预算,恐怕帮不上忙。”
3.与圈外的人相处
每个人都有一个相对熟悉的交际圈,在这个熟悉的交际圈中,你可以挥洒自如,游刃有余,堪称交际高手。但一旦走出这个熟悉的交际圈,你还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吗?有许多朋友一反常态,变得十分蹩脚、别扭,为此而深为困惑,深感苦恼。显然今天的交际已要求你不能仅仅局限在熟悉的圈中了,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你不断扩大交际面,越来越多地要求你迎着陌生,学会与圈外的诸色人等打交道。
(1)开放心态,展现美好姿态。
交际圈外总不如圈中那么熟悉、随意,总会让你感到陌生、僵硬、别扭。当交往把你推到交际圈外时,你应打破怯懦畏缩心理,以积极开放的心态面对一切,这样你就能放松自己,展现出热情挥洒的风貌,让人认同、欣赏、接受。
(2)有效接触,确立友好关系。
交际圈外与圈内具有很大的差异,不像圈内有更多的相同点和一致性。这就要求你善于寻找彼此的接触点,比如工作上相通一致的地方、共同的爱好追求、性格上的一致、观点上的相近等。更细致一点的如衣服品牌相同、知道了同一新闻、认识同一熟人等,都可作为交际的接触点。有了接触点,便形成有一定内涵的合适的交往关系。
(3)调整自己,投合悦纳对方。
新的交际圈有新的特点、新的要求,介入其中你必须调整固有的交际方式和习惯,适应它,这样才会为新的交际圈所接纳。而且对对方独特的交际方式,即使再不适应,也不能采取冷淡、抵触的态度,要包容一切,悦纳对方。
(4)保持本色,显示特有魅力。
问题往往是辩证的两个方面:一方面你应调整自己,适应对方,另一方面你又不能丧失自我,毫无个性。从根本上说,你无论面对的是怎样一个交际圈,是高品位的,还是低俗的,是充满权力色彩的,还是平凡普通的,适应是你的技巧,本色却要一以贯之。只有保持本色,你才会显示出特有的交际魅力。
(5)探索规律,做到腾挪自如。
交际无论圈内圈外都有其自身规律,懂得并遵循这些规律,你的交际就显得得体、适宜。反之就难免无所适从,左右碰壁。有时这些规律复杂而微妙,这就要求你善于因情求实,在具体情境下探索和体会特殊的交往规律。比如与领导交往一般要注重距离原则,但有些领导个性比较开朗、热情,喜欢比较随意的人,或者在某种情境下、某个时段内,领导心情好,容易接纳人,你见机改变方式更易获得好感。
(6)不畏挫折,游泳中学游泳。
面对一个新的交际空间,自然伴随着更多的挫折和失败。这是对你的考验,你是退缩不前,一蹶不振呢,还是毫不动摇,继续再来呢?既然挫折自然而然,你对待挫折也就该见怪不怪。关键是从中汲取教训,总结经验,化作动力。
4.建设自己的“后院”
很多人都承认在自己的行业内构建人际关系网非常重要,因为这样不仅可以为自己打开通路,创造商业机会,而且可以成就个人事业。但是,人们常常会忽略另外一个最为基本的功能,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确保“后院”的安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和兴趣,没必要人云亦云,也没必要过分强调自我。把自己看轻,融入到大集体中可以在不经意间增长你的见识,使你获得意外收获。如果你想接近一个同事,了解一个同事,最好的办法也许就是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种活动,比如会餐、郊游、野营等。在那里,人们会脱下紧绷绷的外壳,在相对放松的状态下讲述自己的苦乐,你会听到真实的抱怨,真诚的赞誉,包括客观的评价,你也会发现谁和谁走得近,谁和谁走得远。
当人们在办公室里忙碌奔波时,人们的思想与活动大都被严格地禁锢在本职工作的范围之内。当人们走出写字楼,到一个全新的环境,就会发现原来需要放松的并不是只自己一个。与同事闲聊可以帮你跳出平常的一亩三分地,帮你对公司有个更为全面地了解。
与同事交往能够扩大你的声誉,提高你的知名度。“重在参与”绝对不是失败者的一种托词。随着社会经验的增长,你会发现,在中国,有很多事情在与不在绝对不一样。不管你愿不愿意,喜不喜欢,参与其中就能受益。如果你善于交往,升迁的机会、加薪的机会不会因为你的默默无闻与你擦肩而过。说得更坦率点,即使失败了,你也知道输给了谁。
很多人以为只要自己埋头肯干,一切就会风平浪静。事实上,你的功绩很可能被埋没,只有主动寻找伯乐的千里马才能给自己创造出成就伟业的双重机会。一些人讨厌与同事闲聊,讨厌将本该休息的时间用于与人交往。他们认为这种做太过功利,太工于心计。其实,只要你对人不怀恶意,这就是对自己极为负责的一种态度。
如果你试图在办公室中赢得尊重,试图建立一个成功的人际关系网,下面几则建议不容忽视:
①加入一些组织机构。让人们知道你是谁,你的特长是什么以及你有什么资源优势。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会议,扩大自己的知名度。
②寻求领导职位。争取获得某个领导职位,使自己掌握一些新的技巧,不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接触一些颇有影响力的人物,显示出职业化的一面。
③制订人际交往的目标。开列一个名单,列举五六个你想接触的人物,寻找机会向他们进行自我介绍。不要对任何与你见面的人有过高的要求。注意维护你的人际关系网,经常打打电话,发发邮件,甚至可以分享一下共同感兴趣的文章。
④利用好每一次会议。开会并不是例行公事,如果你能在每次会议结束之后都能有两三个朋友继续交往,这个会议就卓有成效。
⑤加强自己的记忆能力。如果说反复向别人介绍自己是一种礼貌,那么反复询问别人姓甚名谁就是一种失礼。为了不让别人觉得你心不在焉,最好采用一些强化记忆的方式。比如说,在名片背后附上一个简短的说明,注上某某来自哪个公司,什么职位,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和他相识,最深的印象是什么,等等。
⑥为人际交往提供充裕的时间。人际交往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工程,如果接到朋友的电话,最好在24小时之内回复;虽然你可以每次都说还有10分钟就开会,只要你显得专业而真诚,尽可能迅速回复电话,你就可以获得更多的朋友。
5.怎样与不同品性的人打交道
人的品性各有不同,有的人内心方正,有的人内心圆滑,有的人对外方正,有的人对外圆滑。从这个角度考察,人物呈现四种形态:内方外方,内方外圆,内圆外圆,内圆外方。“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和不同品性的人交往,要用不同的交际之道。
(1)对内方外方的人要诚实委婉。
日常交往中,有些人直来直去,有棱有角,从而不太讨人喜欢。他们往往性太直,情太真,血太热,气太傲。他们往往处世认真,不留余地;做事投入,过于突出;活力四射,难免张扬;才华过人,忘记平衡。他们坚持是我的错,我就承认,决不东推西挡;是你的错,就是你的错,想赖也赖不掉。这种品性的人,便是内方外方的人。表里如一,秉公立世,是对这些人的美丽评价。“不为五斗米折腰”,是这类人创下的可歌典故。如果社会上缺乏这种人,那是不堪设想的,因为他们是空气的去污剂,丑行的绊脚石。
同这种品性的人打交道,一要诚实。内方外方的人不会口蜜腹剑,不会阳奉阴违,是个值得信赖、值得尊重的人物,所以要待之以诚,关心爱护。二要委婉。内方外方的人做事不灵活,言辞不变通,往往会使一些人陷入难堪的境地,所以和他们交往,要注意婉转。当看到内方外方的人口无遮拦时,要采用一个合适的方式转移主题,或者幽默一下,赞扬一句,巧妙地加以引导。内方外方的人是心地纯正、刚直无私的人,不应该因为她们曾经“刺伤”过你,就对她们计较,就对他们发火。
(2)对内方外圆的人要有礼有节。
当直来直去会伤害别人自尊心时,当有棱有角会使自己陷入难堪境地时,当方方正正不能达到满意效果时,有些人会采取圆滑变通的策略。明明是正确的,应该义无反顾地坚持,但因为坚持的阻力太大,就违心地装聋作哑了;明明是错误的,就应该理直气壮地驳斥,但为了一己私利,就压抑着默不作声了。这些人就是内方外圆的人。他们洁身自好,处事练达,谨小慎微,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同这种品性的人打交道,一要有礼有理。如果想缩短同这类人的心理距离,就必须表现出你的积极、健康、向上的交往心态。二要有节有度。同这类人打交道,要讲究分寸,把握适度,不要因为他脸上挂着微笑,就得寸进尺,忘乎所以。
(3)对内圆外圆的人要有板有眼。
与内方外圆的人不同,他们一般不会同情弱者,救济穷人,甚至为了私利,还会算计人,歪曲人。与这类人交往,要有板有眼,对他们的不当做法,应该明确指出,不要因为太爱面子,便不好意思将实情说出口,使自己受委屈。另外,与内圆外圆的人合作,要有所保留,有所提防,不要过于相信他们。
(4)对内圆外方的人要灵活变通。
同这种人打交道,要注意灵活变通,既不能不听他们说的,又不能完全相信他们说的。与这类人交往,首要的任务是根据各个方面的信息,分析出他的真实内心,然后再对症下药,巧妙引导。
6.春节别忘了你的同事和上司
春节期间礼尚往来,串亲会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而这个时候不要忘了你的同事和上司,利用春节与上司和同事进行感情联络可说是一个极好的机会。这种感情联络的方式很多,你会选择哪一种呢?
(1)采取各种方式拜年。
春节到了,心里绷了一年的弦也随之松弛下来。在放松之余,也应专门抽出时间,登门拜访一下上司和同事。在联络感情的同时,也充分表达了对他们的尊重。由于家在外地,春节要离开工作的城市,不免与上司、同事多了距离,少了沟通。利用短信拜年是一种很好的联络感情的方法。当除夕夜钟声响起的时候,看着一个个熟悉的号码:“您好,祝您全家幸福!”“感谢您在过去的一年里对我的关照与帮助,给您拜年了!”“如有得罪,还望见谅。新的一年里,愿你我携手共进!”等等饱含感情的话语映入眼帘。这时上司或同事看到这些暖意融融的话语,一定会想:“这位同事心里还有我……”短信拜年比面对面的沟通要有另外一种优势,许多平时碍于面子说不出口的话可以借此机会一吐为快。节后上班与上司、同事的关系还会有几分默契,多几分温情。
此外,电话拜年、贺卡拜年也是很好的方法,总之不要让春节期间与同事、上司的关系冷淡了。
(2)请上司和同事到家中聚餐。
春节与上司和同事联络感情是个极好的机会。平日上班期间还常常与上司和同事嘻嘻哈哈地去午餐,春节到了,请这些上司和同事一块儿到家中尝尝亲手做的饭菜就更加利于联络感情。吃喝之后,大家再一起唱唱歌,打打牌,疯狂一阵。一是彻底放松一下自己,二是乘机也与上司和同事联络联络感情。毕竟自己是单位的一员,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对己对人都是有利的。而且,因为平时工作忙,能把上司和同事请到家中的机会一年也就这一次。当然,这种请客绝没有什么目的可言,全然是一种正常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
(3)利用小礼品加强同事间的感情。
不管是回到外地的家中过节,还是春节期间为自己安排了外地旅游、走亲访友等,都不要忘记带一些当地的土特产品回来,或是将自己收到的一些外地亲朋的有特色的小礼物与同事分享。价格未必昂贵,但却包含了一份情谊在内,所谓“千里送鹅毛,礼轻情谊重”。需要注意的是,礼物应平均“分配”给每一个人,千万不要厚此薄彼,免得适得其反。
情感交流的方式很多,钓鱼、打牌、吃饭、谈心、运动,林林总总不一而足。春节如何与同事、上司联络感情,还是应以平常心对待,万不可出手千金超出常规,那样对同事来讲是产生潜意识隔阂的先兆,对上司来讲,则有贿赂之嫌。毕竟,同事和上司都是以工作为纽带的,功在平时。至于想利用节假日以“情感联络”为幌子,希冀或企图换取什么,那是另一个层面上的事情。
7.“捧捧”别人
因为有句老话:休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所以普通人对于自己,总是拼命抬高身价,对于别人,总是吹毛求疵。
其实,“捧”是一种策略,也是一种艺术,对于你的同级,你不妨也经常使用一下,它可以融洽你们之间的关系,增进你们之间的感情。
“捧”字好像有些不顺眼,其实这是无所谓的。“捧”就是宣传。宣传是政治家的“捧”。“捧”就是广告。广告是商人的“捧”。不过商人的广告是自己“捧”自己。政治家的宣传,是雇人“捧”自己,但它不是瞎吹,不是胡说。它要根据实际情形进行。每个人都各有所短,也各有所长。普通人对于别人,往往只见其短,不见其长,把别人的短处看得很重大,把长处看得很平凡,所以往往会觉得欲“捧”而无可“捧”。其实只要你先存着“三代以下无完人”的思想,原谅他人的短处,看看他人的长处,可“捧”的地方多着呢!而且你“捧”某甲,并不一定非要欺骗大众,只是使大家注意某甲的长处,也使某甲对自己的长处有所认识,并且因为大众的注意而格外珍惜。
但“捧”人的方法,还是要讲究一些,当着某人的面捧他,也许他根本就不吃你这一套,甚至会认为你有求于他或别有所图。如果换一种方式,当着大家的面,将某人的优点作一次义务宣传,那他就会非常高兴。或者在某人背后宣扬他的长处,就几件具体的事情大加渲染,使听到的人,对其产生良好的印象,事后传到某人那里,他必定非常欢喜,这比当面“捧”他要好得多。如果你会写文章,那么也可以利用这种方式“捧”人,你可以在向老板汇报工作的材料中,将某人的好处加进去,说出他的真名实姓,说出他为公司所作的贡献,这就等于是在老板面前为他说了好话。他知道后该是多么高兴,多么得意,对你的感情也必然会大大增进。联络感情,原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用“捧”之道,可以说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了,而且就道德而论,这正与古人扬善之旨相合。
人们不愿轻易“捧”人,往往是因为他们眼界太高,胸襟太狭。有些人不肯“捧”人,是认为“捧”人就是谄媚,有损自己的人格;有些人则自视清高,觉得别人都比不上自己;有些人则害怕“捧”了别人就是成全了别人,会弄得自己相形见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