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撩开嫉妒的面纱
作为一个现代企业的工作或管理人员,日常工作中你可能时刻地会感受到嫉妒的存在。你所处的职位、工作能力以及受上司的赏识程度,乃至你的容貌、衣着,甚至家庭经济状况等,也许都会受到别人的嫉妒。与此同时,你又可能对比自己强的人产生嫉妒。可以说嫉妒无处不在。作为一个领导者,有必要对嫉妒作一深层次的分析。
嫉妒是什么?“那是针对别人的价值而产生的一种心怀憎恶的欣羡之情。”(日本·阿部次郎语)“是一种极欲排除别人优越的地位或想破坏别人优越的状态、含有憎恨的一种激烈的感情。”(日本·诧摩武俊语)从诸如此类权威的理解和定义中,不难提炼出三层认识:
嫉妒是一种情感,一种并非愉悦的紧张的心理体验。凡是产生嫉妒情感的人都清楚地感受到一种紧张,它来源于被抛弃、不被认可的感觉,这当然是非常痛苦的。
嫉妒导因于别人的优越地位或优越状态,亦即源于别人的价值实现。人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而这种价值观很大程度上又受到社会主体价值观的影响。所以,当看到别人在社会地位、财富等方面强于自己时,不管自己本身是否追求这些,心里总是会产生嫉妒情感。只不过热衷追求的人的嫉妒感更加强烈罢了。
嫉妒的主要成分——“憎恶之情”难免会驱动纷繁复杂的“离轨”行为;而涵容其中的微弱难得的“欣羡之情”,也可能引发或强化主体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也就是说,嫉妒情感启动的主体行为走向具有两极性。比如有的人能够正确看待别人的成就,看到对方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以此为动力,激励自己更加奋进,赶上并超过之,这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和行动。而另一些人则与前一种人大相径庭,表现为“酸葡萄心理”和“阿Q精神”,或对他人过分挑剔,更有甚者,会无中生有,横加指责,制造事端。同时不能正视自己,产生怀才不遇的心理,抱怨领导。由此意志消沉,自我否定,到头来害人害己,对工作产生消极的负面影响。
不少人都有强弱不等,或意识到、或潜藏着、或故意加以掩饰伪装,以及“升华”了的嫉妒感。
特别是青年员工,心比天高,敢为人先,又认知尚浅,社会经验少,未经挫折,加之情绪多变,故而其嫉妒表现往往更呈现普遍性、易发性和消极性。
作为领导者,说到底是对于人的领导,管理也是对于人的管理。研究嫉妒的发生、发展、效应以及对嫉妒的制约和改造,对于调试员工的心理平衡,尤其对于促进青年员工的健康成长,克服其成才道路上的心理障碍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2.哪些人之间容易产生嫉妒
作为一个部门的领导,如何处理好下属间的相互嫉妒,关系到整个部门的工作好坏。所以,要有序地对本部门的人员进行分析,就要了解嫉妒产生的因素。
嫉妒的强度和表现形式一般与主体的性别、年龄、性格、阅历、人生观等诸多因素相关联。
(1)性别。“嫉妒与女性更为有缘”,是一种相当流行也相当含混的观点。一般而言,女性的嫉妒似倾向生活领域,具有比较直接的攻击性,容易被察觉和感知;男性的嫉妒往往倾向事业成就和社会地位,具有相对的间接性和内隐性。
(2)年龄。嫉妒可以看作是别人的优势状态与自身的劣势状态两者反差所引起的情感变化。这决定了同代人之间的嫉妒远盛于异代人之间的嫉妒。因为异代人之间的“状态差”,在很大程度上可归因于始点不同。同代人之间由于始点相近,具备更多的可比性,若彼此发展不平衡,即形成“状态差”,一方就容易生成嫉妒感。有必要指出,这里的“状态差”是一个宽泛的概念,统称社会地位、职级、能力、经济收入,甚至家庭背景、形体容貌等方面的差异。
(3)阅历。说同代人之间嫉妒感强盛,是相对于异代人而言的。事实上,同代人之间因阅历、知识水准、角色地位的差异,嫉妒表现也是各显特色的。青年徒工一般不会嫉妒青年博士的发明创造,有的或许只是由衷的赞叹和敬佩。考古学家对一个诗人的天才之作往往无动于衷,也许他终身嫉妒幸运的“秦兵马俑”的发现者。
(4)性格。性格是人们表现在态度和行为方式上的心理特点。外倾型人的嫉妒表现往往呈外显性,攻击力强,主体自身消除嫉妒的速度也快捷;内倾型人的嫉妒特点是“内化”过程相对漫长,主体自身消除嫉妒也相应缓慢困难。性格刚强者,少生嫉妒,也容易从嫉妒心绪中积极解脱;性格懦弱者,多为嫉妒所累,深陷其中,难以自拔。瑞士作家希尔泰曾断言,“嫉妒丛生于缺少意志的地方”。
(5)人生观。崇尚淡泊寡欲,与世无争,嫉妒往往与之无缘;因为“什么都想比别人高强的人最易嫉妒”(英·培根语)。但是这种人生观与时代奔腾不息的奋进节奏颇不合拍,须遭扬弃。特别是青年,“代表未来的蓬勃向上的力量”,理应高扬奋进之旗,激流勇进,比学赶超。嫉妒本身并不是一件绝对的坏事,关键在于我们必须树立正确、高尚的人生观和道德观,自觉主动地促进嫉妒转化为有利于自己、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的良性竞争。
3.克服嫉妒心理
在日常生活中,嫉妒的存在是很普遍的。英国科学家培根就曾经指出:“在人类的一切****中,嫉妒之情恐怕要算做最顽强、最持久了。”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一些人的嫉妒他人的心理也就更明显一些。
嫉妒是一种缺陷心理。看到别人比自己强,或在某些方面超过了自己,心里就酸溜溜的不是滋味,于是就产生一种包含着憎恶与羡慕、愤怒与怨恨、猜嫌与失望、屈辱与虚荣以及伤心与悲痛的复杂情感,这种情感就是嫉妒。
嫉妒心太强的人不能容忍别人超过自己,害怕别人得到他所无法得到的名誉、地位,或其他一切他认为很好的东西。在他们看来,自己办不到的事最好别人也不要办成,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别人也不要得到。显然这是极其阴暗龌龊的心理。
嫉妒的害处很大,对于嫉妒者本身来说,它是本质上的疵点。一个心地善良的职业女性,一旦受到嫉妒情绪的侵袭,往往会头脑糊涂,停步不前,甚至丧失理智,处处以损害别人来求得对自己的补偿,以致干出种种蠢事来。好嫉妒者由于经常处于所愿不遂的嫉妒情绪煎熬之中,其心理上的压抑和矛盾冲突所导致的劣性刺激,可使神经系统功能受到严重影响。
嫉妒不仅危害嫉妒者本人,对于一个集体来说,它是团结的腐蚀剂。嫉妒具有极大的分化力量,它会使集体四分五裂,一盘散沙。一个团体如果有几个好嫉妒的人,就会矛盾层出,摩擦不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嫉妒就像一条暗藏在心灵深处的毒蛇,它不仅分泌毒汁毒化着嫉妒者的心灵,而且还不时地钻出来伤害别人。因此,嫉妒一向受到人们的唾弃与斥责。
那么,染上嫉妒恶习的人应该怎样克服这一性格上的弱点呢?
首先,要心胸开阔,放开眼界。要知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还有雄关在前头”,比你强的人很多很多,光嫉妒一两个又有什么用呢?关键在于发奋努力,迎头赶上。
其次,要尊重别人。俗话说,若要受人尊重,先要尊重别人。要敢于正视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对于在某些方面超过自己的人要心悦诚服。
再次,要充分认识嫉妒害人害已产生的后果。为了攻击和伤害被嫉妒者,嫉妒者需把自己的主要精力以至智能都下意识或十分明确地投入其中,这无疑给自己的工作投放一帖减速剂,结果,落后的仍是嫉妒者自己。
最后,要唤醒你的积极心理,勇敢地向对手挑战竞争。积极的心理必然产生自爱、自强、自奋、竞争的行动和意识。当你发现自己正隐隐地嫉妒一个在各方面都比自己能干的同事时,你不妨反问几个为什么和结果如何?在你得出明确的结论之后,你会大受启示:要赶超他人,就必须横下一条心,在学习和工作上努力,以求得事业成功。你不妨借助嫉妒心理的强烈超越意识去发愤努力,建立强大的自我意识,以增强竞争的信心。
总之,对于别人的成功,不要嫉妒;要积蓄自己大量的精力、时间、智慧去产生应该属于自己范围内的积极心理;要洒脱和不甘心落后,对自己充满必胜的信心。这才是强者的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