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城年代已经久远,皇帝和妃嫔需要新的皇宫居住生活,轩辕明易很早就已经打算建造夏宫,他需要一个夏天凉爽的环境处理政务,于是清怡园的方案被提上了日程。明易和殿阁大学士们商议完了清怡园的方案,决定由皇帝私库提供百分之六十的资金,国库提供百分之四十的资金。这一方案随后被安排到宰相组织的内阁去研讨处理,经过内阁各部成员的讨论,顺利通过了该方案。
清怡园被设计在上庸城西北郊,由清怡园、舒逸园、元春园、流火园和春逸园组成,也叫清怡五园。清怡五园将被建设成为大庸最著名的皇家园林,包括附属园林面积五万六千余亩,三千余景。皇帝将在盛夏时节来这里理政,清怡园将成为明易的夏宫,她的设计规模宏伟,运用了各种造园技巧,融会了各式园林风格。设计师还设计了许多小的附属园林,分布在清怡园东、西、南、北四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她的周围,这些小的附属园林将在以后陆续建设。在园南将建设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殿阁大学士、军机处各个部门的值房,御以“避喧听政”,这一切都为皇帝在夏季处理政务创造了方便,是明易建造清怡园的初衷。
内阁责成建设部招募精工巧匠,建造清怡园。设计方案包括填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建设名胜风景,建设大型建筑物,建造收藏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的场所。明易非常喜欢这样丰富的建设方案,他希望可以在清怡园中看到他喜欢的一切。在这些建筑中,有中原风格的庭院,还有西方大陆风格的建筑群。清怡园的设计既有宫廷建筑的雍容华贵,又有江南水乡园林的委婉多姿,又汲取了西方大陆的园林建筑形式,把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融为一体,在整体布局上使人感到和谐完美。参与确定建设方案的大臣说:“虽由人做,宛自天开。”“其传奇与神圣,宏伟与壮观之处是用文字与画笔都无法丈量的。”
清怡园将被建造成具有宏大地域规模和杰出营造技艺的精美建筑景群,她的水面面积约为总体面积的一半,陆上建筑面积比永兴城还大。各个宫殿的妃嫔都非常喜欢清怡园的设计方案,她们还提了很多的建议,希望自己可以在清怡园中住到自己喜欢的舒适环境中,明易根据具体情况大体上满足了她们的愿望。清怡园不仅将以园林著称,而且将成为一座收藏相当丰富的皇家博物馆。园内各殿堂内将装饰难以计数的紫檀木家具,将陈列许多皇帝从各属国和国外收集的稀世宝物。园中将建造文源阁,它被设计为皇家藏书楼,明易打算将原来存放在永兴城的珍贵藏书大部分转移到文渊阁,园中其他各处也将藏有许多珍贵的图书。
建设方案确认完了以后,进入研讨建设地点的阶段。建设部大臣提议在上庸城西郊建设清怡园,他向内阁成员们介绍了上庸城西郊的情况。西郊有连绵不断的西庸山、天泉山、永寿山、天泉庄和池沼等多种地形,自流泉遍地皆是,在低洼处汇成大大小小的湖泊池沼。天泉山水自西向东顺山势注入明月湖,成为西郊最大的水面,形成了自然风景区。明易跟随建设部大臣李成和内阁院的主要成员一起来到西郊,实地考察,为了建造自己喜欢的夏宫,皇帝不遗余力,臣子自然竭心尽力,从设计到考察到开工,一切都非常顺利,而且非常有效率,明易看到一切有效的进行着,夸奖了建设部大臣和相关人员,表示建成之后会论功行赏,大臣们的干劲因此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