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浩浩千古黄帝陵
陕西省中部有个黄陵县,黄陵县城北有座桥山,桥山顶上有一座高大的陵墓。这就是传说中的中华民族祖先黄帝的陵墓,人们称它为黄陵,这个原本称为“中部”的县也因此改名为黄陵县。
黄帝陵壮丽威武,古书上记载说,它坐山环水:“其山势如桥,沮水环绕之”。黄陵的周围是峰峦起伏的陕北高原,山上古柏成林,郁郁葱葱,参天耸立,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古老、挺拔、苍劲。
传说这座黄帝陵汉朝时就已存在了。司马迁的《史记》记载说:“黄帝葬于桥山”。西汉时汉武帝曾经来这里祭祀。其间还有一段小小的插曲:汉武帝北巡朔方(今内蒙古河套一带)南归,带着十余万大军,路过桥山。当他看到黄帝陵时,突然想起了一个问题,对臣下说:“我听说黄帝并没有死,现在又出现了他的坟,这是什么缘故呢?”臣下回答说:“黄帝成仙上天去了。这个陵墓是黄帝的臣下为纪念他,葬了他的衣冠。”后来,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清朝的康熙皇帝,也都亲自写过祭文,祭祀黄陵。这些都说明,我国历朝历代祭祀祖先黄帝的传统,由来已久。
黄帝是传说中的中华民族祖先,被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在传说中,黄帝是个非常聪明能干的人物。他既会推算天文,制定出中国最早的历法,又会制造车、船和指南车。他还精通医术,和神医岐伯一起研究出一套诊治方法。他和岐伯关于医学的对话,被后人编成我国最早的一部医书——《黄帝内经》。黄帝的妻子嫘祖也很能干,她教人民养蚕,总结出一套喂蚕、缫丝、织帛的经验。从此,人们既会制衣,又会作冕,还能制鞋,从上到下都装束起来,彻底改变了上古时代穿树叶兽皮的原始习惯。当时的人还不会盖房子,穴居野处,构木为巢;是黄帝教给人们“伐木构材,筑作宫室,上栋下宇,以避风雨”。
黄帝手下还集中了一大批有才能的人,他们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比如,文字学家仓颉,造出了象形文字;音乐家伶伦分出十二音阶,配成乐曲;精通数学的隶首,制定了各种度量衡等等。当然,这些发明,掺杂着许多神话传说的成分,实际上任何一项发明,都绝不会是一两个人的功劳。历史上的这些记载,只不过反映了黄帝那个时代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黄帝,因为是古代学者一致承认的华夏始祖,所以人们就把一切文明制度都推源于他。
黄帝还是古代主持正义力量的代表。古书上说,他办事公道,受到了周围许多邻近部落的拥戴。当时有一个南方部落的首领蚩尤,勇猛善战,常常凭借自己的强大力量,进攻别的部落;烧杀抢掠,使得人们不能安定生活。蚩尤把矛头指向了曾与黄帝结成联盟的炎帝部落,把炎帝部落赶到了黄帝控制的河北省涿鹿地区。蚩尤乘胜追击,又跟踪到了涿鹿。在这里,蚩尤终于和黄帝部落展开了一场恶战。传说蚩尤请来了风伯、雨师施展法术,突然间风雨大作,使黄帝部众迷失了方向。黄帝布下出奇制胜的阵式,又利用了风后所制造的指南车,辨别了风向,才把蚩尤打败。黄帝乘胜追到山东,捉住蚩尤杀掉,把蚩尤的头带回涿鹿,埋在那里。所以至今在河北省张家口市东南的涿鹿县,还有一座蚩尤坟。
黄帝战胜蚩尤后,威信更高了,被中原各部落尊为共同的领袖。后来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合并,统称为华夏族。华夏族就是中华民族的前身,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把自己叫做“炎黄子孙”。古书记载说,黄帝以后我国历史上出现的尧、舜、禹,和后来的夏、商、周三代,都是炎黄的后代。不仅中原的汉民族这样说,北方的匈奴、西边的羌族、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也都自称是炎黄的子孙。
关于黄帝之死,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神话。据说,他并没有死,最后的归宿是乘龙升天了。因此,现在陕西黄陵前的围墙正面,还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4个大字,叫做“桥山龙驭”,就是指的这个故事。这更说明黄帝受到人们无比的崇敬,人们不希望他死,希望他永生。这个神话,表达了他的部族和后代们的美好愿望。
1937年清明节,陕甘宁边区政府举行了一次盛大的祭黄陵活动。这年4月6日,当时陕北出版的《新中华报》对这次活动有一段十分醒目的报道: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特派林伯渠为代表,参加了这次民族扫墓盛典,以表示愿做抗日救亡前驱的决心。毛主席和朱总司令还共同写了《祭黄帝文》,文中盛赞黄帝的功劳:“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社绵,岳峨河浩。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祭文把黄帝作为中华民族抵御外侮、振兴祖国的精神象征。鲁迅也把黄帝作为伟大的民族象征。他在一首诗中说:“我以我血荐轩辕”,就是说要用自己的鲜血来保卫中华民族。
近年来,每逢清明节,我国人民都纷纷来到黄帝陵,以崇敬的心情拜谒这位民族之祖。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来到大陆,差不多也都要到这里来寻根,表示后代对祖先的敬意。
2.尧庙为何古迹迷人
读《孟子》,可以看到这样的记载:
“尧都平阳,舜都蒲坂。”这里的平阳是今日山西临汾市。不管五千年前临汾是否建过都,如今临汾市确有许多与尧王有关的历史遗迹。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建筑,要数平阳城郊的尧庙了。它位于临汾城南,初建于晋代。在晋唐时代,一处处祭祀尧王、颂扬尧王的建筑,在平阳纷纷拔地而起,后经唐、元、明、清历代重修,规模逐渐扩大,建筑异常优美。早年间,庙内最前面是东西朝房、光天阁、尧井亭,中间为尧宫、舜宫、禹宫及万寿宫,最后是寝宫,东西两面还有许多房舍庭院。庙基最大时,占地750亩。
但是,烽火狼烟摧残人类,也摧残人类所创造的文明。几百年来,尧庙历遭战争破坏,损失极大。可喜的是,解放后几经修饰,现又重放光辉了。
现在的尧庙,门楼高耸,坐北朝南,门额上镌刻的“古帝尧庙”4个斗大汉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东西两侧的两个横眉,一曰“就日”,一曰“瞻云”,正是太史公对尧王的赞美之词。它告诉前来朝拜尧王之灵的每一个游人:尧王德高望重,如日之照临大地,天下人皆依就于他,就像葵花倾心阳光以向日一样;尧王德化广大,如云之夏渥,天下人仰望他,就像百谷之仰普降甘雨的云彩一样。
进入庙中,雄浑古朴的五凤楼又迎面而立,它建于1300多年前的唐代乾封年间,楼高三层,共19.3米,楼平面呈四角形,3层12檐,凌空欲飞,肃穆庄严,第二层有回廊,东南西北互通,登廊可高瞻远瞩,可接风纳凉。相传,尧王当年曾在五凤楼这个地方,登高眺望尧都全景,并常与四位心腹大臣,共商国家大事。当年人们把尧王比喻为凤中之王,把四位大臣比喻为四只凤凰。尧王死后,一凤升天,四凤齐鸣。因此,这座楼盖成后,便取名为“五凤楼”。
五凤楼后面有个尧井亭,建于东晋太宁年间,距今1600余年。亭为六角形,底座较高,四周围以砖砌花墙。亭四周,松柏花木茂盛;亭中央,古井一眼,水势很旺。据说,这是尧王和他的大臣们,在远古洪荒年代,为人类开凿的第一口水井。尧王凿井之后,舜便效法尧王,推广凿井。因此,《括地志》上有“历山南有舜井”的记载。由于尧、舜凿井,后人才懂得利用地下水资源,因而才渐渐离开河流居住。照这么说,这口井简直可以称为“人类从愚昧走向文明的一个台阶”了。尧、舜二王在操劳国家大事之余,连开凿水井这一类苦活,都能亲自去做,实在难能可贵!
现在,尧庙又经过一次整修,整个庙园越来越秀丽、雅致、庄重了。仰视可闻松青柏翠,俯视可见绿草如茵,漫步可见曲径通幽,小憩可见花香扑鼻。怪不得历代名人游者到此,都写诗作赋,大赞尧庙之美呢!
3.荆轲故里的斑斑血迹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这支悲壮的歌曲,伴随着荆轲的名字,在中华大地上流传了两千多年。吟咏着这支曲子,追抚往日古人壮怀激烈的往事,寻觅荆轲的故里,倒也别有几分情趣。
荆轲的故里在北京以南的河北省易县。这里有许多历史陈迹,确实值得留连。
易县有一个村庄,名叫血山村,坐落在一个孤立的小山包上。村子不大,房屋低矮而零散,乍看起来并不景气。然而,刺秦王的壮士荆轲,当年就居住在这里。村后山包上的半截古塔,就是历史的见证。
这古塔俗称“樊於期塔”,又名“镇陵塔”,仅存三层、四棱,第二层有“镇陵塔”碑刻。建于元中统二年(1261年)。传说,此塔最早为燕太子丹所修,纪念好汉樊於期。樊於期何许人也?连血山村的小孩子都知道:“他是让荆轲提着自己的头去见秦王的英雄。”是的,历史上有这么一段悲壮的记载。
史载,樊於期原是秦国的大将,曾煽动秦王的兄弟长安君反对秦王,失败后长安君被杀,他逃亡到燕国,投奔了燕太子丹。当时,秦王图谋吞并燕国。燕太子丹为了抗秦,便招纳天下的英雄,荆轲、樊於期的到来,使他十分高兴,当即在血山村为他们每人修造了一座馆舍。现在馆舍已经看不到了。
不久,燕太子丹派荆轲去刺秦王,荆轲说:“微太子言,臣愿谒之。今行而毋信,则秦未可亲也。”于是,荆轲提出最好拿着樊将军首级与燕督亢之地图,奉献秦王,秦王必悦见臣,臣乃得以有报。
可是燕太子丹不忍心这样做,认为:“樊将军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荆轲便从灭秦的大局出发,私下去找樊於期说:“秦王一直用千金重赏通缉你。要是我能拿着将军的首级献秦王,秦王必喜而见臣。那时侯,臣左手揪袖,右手持匕首扎胸,燕国和你我等人的仇都能报了。你看如何?”樊於期慨然应允,拔剑自刎。
相传,血山村就是因樊於期引颈自刎而得名的。意思是:樊将军的鲜血染红了小小的山村。可惜,岁月的流逝已把山石上的斑斑血迹冲掉了;千年的战火也把血山村中的古建筑全部摧毁。不然,来到血山村,不仅可以看到一座巍巍高塔,而且可以看到一座宏伟的庙宇,庙内塑着失去首级的樊於期像。传说这庙也是太子丹为纪念樊於期所造,经后人多次重修的。
离血山村不远,在易县西南约5公里的荆轲山上,耸立着一座完整的古塔,人们就叫它“荆轲塔”。塔13层,6棱,始建于辽乾统三年(1103年),明万历十三年(1586年)重建。这塔八角十三级,远看像荆轲手中的宝剑,直插云天;近观很像壮士荆轲的身姿,巍峨挺拔。
从山上下来,可以看到“荆轲故里碑”。这是后人为纪念荆轲而设立的一块碑石,原来立在荆轲山上,后来大概是嫌荆轲山离荆轲在血山村的舍馆远了一点,便移到离血山村不远的公路边来了。游人一见此碑,就知血山村到了。
过荆轲故里往南走,就可看到著名的易水河。小河弯弯曲曲,细水长流。站在河畔,回想历史的烟云,仿佛可听到易水河仍在轻轻的哀泣。人们说,那是太子丹当年亲率近臣,身穿白服,头戴白帽,站在易水河边,挥泪送别壮士荆轲的历史回音。难道这是人们的形容和夸张吗?不,远在公元前227年深秋的一天,也就是荆轲动身去秦国的那一天,太子丹确实到易水河边送过行。这是一件多么悲壮而豪迈的事情,悠悠易水永远记着荆轲最后告别的身影。
不过,易水并不是永远都在悲鸣,它既为荆轲的失败哀泣,也为荆轲的成功高歌赞赏。那是荆轲刚刚周游到燕国的时候,他人生地不熟,举目无亲,显得十分孤独。这时,他忽然在易水河畔认识了擅长音乐、弹得一手好琴的高渐离,真是异乡逢知己。每日,他与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看到他们亲密相处,对酒当歌,易水河高兴地翻卷着浪花,日夜流淌。
千百年来,在这波小浪微的河流两岸,发生过多少震惊华夏的事件,有的壮烈而豪迈,有的动人而优美……
4.真正的赤壁怀古之地在哪里
赤壁,是一个知名度极高的古战场。“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这是唐代诗人描绘赤壁之战的诗句。
据记载,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冬,曹操亲率20万大军进攻东吴。孙权在诸葛亮的说服下,与刘备联合作战。孙刘联军利用曹军不善水战之短,利用火攻大破曹军。其时,“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倾之,烟焰张天,人马溺死者甚众。”(《资治通鉴》)这次战役,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智取强敌,对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样著名的战场,自然是文人雅士们吟咏感怀的对象。然而奇怪的是,古战场赤壁的具体位置,竟然众说纷纭。
唐代诗人杜牧有诗曰:“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首题为《赤壁》的绝句,是作者把黄冈(古黄州)城外的赤鼻矶视为古战场而写的。北宋苏东坡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时,也误认黄州赤鼻矶为赤壁。因为此地岩壁垂直,一片红色,宛若烈火烧过一样。苏轼在这里写下了传诵千古的前后《赤壁赋》和《赤壁怀古》词。词中写道:“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后人因称黄冈赤鼻矶为文赤壁。然而谁都知道这里不是真正的古战场,因为赤鼻矶的地理位置既不在樊江上游,又不在大江之南,与史书所载不符。那么,武赤壁,也就是真正的赤壁古战场在哪儿呢?
一种看法认为,赤壁在今湖北嘉鱼县东北,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和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都持这种观点。如上溯此说之源,有《大清一统志》引据《水经注》为证。《水经注》曰:“赤壁山在百人山南,应在嘉鱼县东北,与江夏接界处,上去乌林二百里。”此说后来为清末著名地理学家杨守敬所首肯。另一种看法认为,赤壁应在湖北蒲圻县西北。阴法鲁主编的《古文观止译注》中写道:“那个赤壁,在今湖北省蒲圻县西北,长江南岸。”《元和郡县图志》亦称:“赤壁山在蒲圻县西一百二十里,北临大江,其北岸即乌林,即周瑜用黄盖策,焚曹公舟船败走处。”最有趣的是,许多人认为赤壁之战发生在汉水,而不是长江。他们认为,当年曹军南下,首先破襄阳,夺刘表水军。襄阳在汉水边,离长江很远,这支舰队只能沿汉水入长江。为什么到达江汉交汇之地不顺水东进直取武昌(今鄂州)反而退回西边去呢?如今汉水沿岸有四处“赤壁”:钟祥市西北60公里的汉水东岸的赤壁崖,汉川县西北40公里的赤壁草市,汉阳县西30公里的临漳山也称赤壁,还有天门市东汉江边的赤壁。
那么,这几种说法,哪一种更切合实际呢?一般认为,“蒲圻县西北”说较为可信。这不仅因为《元和郡县图志》的作者李吉甫生活的年代与赤壁之战的年代较接近,更早些时候的《荆州记》有与《元和郡县图志》相同的记载,而且因为蒲圻的赤壁,陆续有大批的器物被发掘出来,从而证实了这里是真正的古战场。
据南朝盛宏之《荆州记》记载:刘宋元嘉年间,在赤壁已发掘了曾参与赤壁之战的东吴大将吕蒙之墓,“墓中有一髑髅极大,蒙形长伟,即蒙髑髅也。”另据《南史·宋书·符瑞志》载:刘宋大明七年,蒲圻出铜路鼓,“独足四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