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神与意识的区别
我们刚才只说了精神的本质和意识的起源,为了便于快速理解,很多地方没有细分精神和意识的区别,这里我将来着重讲一下这两者之间的区别。
其实精神和意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精神比意识宽泛了许多,形成精神只要物体存在内部信息流动就即可;而形成意识却要比形成精神具有更复杂、更苛刻的条件,需要内部运动信息流能够整合与反馈才行。
意识只是由事物的内部运动信息形成的整合、反馈场。我们人类的意识一般是内部的神经信息整合反馈所形成,当然也不能排除还有其它非神经类信息的精神意识存在,比如细胞意识就不是神经信息整合回馈所生。
换句话说我们不能想当然的认为,精神和意识一定是神经信号流所组成,其实精神和意识也可以是其它的非神经信号流所组成。由于这离我们的视界和生活太遥远了,就不在此详述了。
我认为狭义生命可以没有大脑、没有神经系统而存在,但是不能没有意识而存在。因为意识场的信息整合与回馈作用意味着对信息的加工处理和对身体的强干扰力,即影响力和所谓的操控力。这些特征都是狭义生命存在的基础。
有的生命虽然没有神经系统,但是依然可以拥有智能和操控自身的能力。这就是非神经系统的生命意识。
换句话说就是:识别生命有无靠的是精神信息的有无,而非意识与思想的有无。广义的讲,没有思想和意识的事物只要有精神存在就可以认为是有生命。意识并不是生命的必需品,它却是生命进化的必然产物。就像我们的其它器官一样,意识也是可以继续分化或退化的。其实意识和思维也和器官进化是一样的道理,会越用越聪明智慧。
意识场和思维也是可以退化和改变,但精神(事物内部信息流)却是永远与物质同在的,它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突然产生。因为物质和精神(内部信息流)是一体同时共存的缘故,所以若物质结构被破坏,精神也就随之被破坏。由此可见范缜的形灭则神灭这个观点是非常正确的,它在古代时就已经无人可以驳倒,今天依然如此。
一元唯心主义者所讲的精神其实只是泛心论,但他们不清楚心是什么,也分不清楚精神、意识、物质和能量的区别,并对精神和意识加入了神化色彩。事实上今天所有的人类都没能弄清楚物质究竟是什么,这是一道人类认知领域的极限障碍,是人类无法逾越的鸿沟,对于物质是什么,我们只能不断的猜测。
一元唯物主义者认为,精神来源于物质,但他们也不知道物质究竟是什么。他们也没弄明白物质是如何产生精神的,也经常把精神、意识及思维三者混为一谈。
唯心和唯物两派都没有弄明白过精神、意识、物质的本质以及它们的区别是什么。所以两个连精神和物质究竟是什么都没弄明白的学派,在和你谈唯心和唯物可以信赖吗、值得信赖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在科学的实验和极致的智慧推理之下,今天我们终于知道了:万物都是具有运动的,也可以说万物都是具有生命的。精神只是事物的一个内部运动的层面,意识是精神信息形成的整合、反馈场,是精神不断发展后所必然形成的一种运动模式。精神和意识都是生命体内在运动信息的主观存在,无法真实反应出客观事物和环境。
由此我们完全可以说:“宇宙万物都是生命体”。这样的说法比一元唯心论和一元唯物论以及心物二元论更准确、更靠谱,于是宇宙一元生命论就这样诞生了。
人的表意识里包含观念、思维等各种我们能觉察到的精神现象。精神则包含了意识、思维活动等其它所有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现象。观念是思维意识整合出来的一种特殊精神产物。而思维过程则是生命积累下来的思维经验模式,通过这种经验模式将获得的各种信息在意识场里进行对比、碰撞、博弈、推理、判断、整合的过程。
由此可见:精神、意识、思维、观念,是一个从大到小的前后包含关系,前者包含着后者。虽然它们都是描述生命体内信息运动的词汇,但彼此之间不能相互替换或者混为一谈,否则会引起混乱,扰乱人们的认知。
事物只要存在内部信息的传递或运行就会形成我们所谓的精神,而信息的整合、回馈运动又会形成信息场,信息场就是我们所谓的意识。所以人体只是由自身信息影响和操控的事物而已;可见精神和意识不是人类所特有的东西,也不是神经系统的特权,而是很多事物都应具有的。
甚至广义的理解,整个宇宙都充满了信息传递与整合(博弈),所以认为宇宙在更高层级上具有精神和生命的想法是完全合理的。
假如我们根据以上最新推论去详细解析生命的心理会怎么样呢?于是全新心理学就诞生了,将产生一个全新而正确的心理学框架,它将突破现在的心理学瓶颈,并完全超越现存的所有心理学。下一节我将带领大家一起看看“全新心理学”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