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4300000015

第15章 历史人物(11)

鲁效杰(1913—2000),字子俊。临夏县北塬大鲁家村人,民国初年徙居城内井巷。少时入凤林小学,毕业后考入导河(今临夏)县立初级中学,后转入兰州师范简师部,后又入新陇学院深造。民国十九年(1930)结业回家,应聘先后在前河沿、复兴、德永、关家台小学任教。1932年联络同学,在城内社火仓创办私立第二小学(建国小学前身),并任教师。民国二十四年(1935)经同仁举荐到山丹县任教。同年在山丹县地方政要支持下创办妇女习艺所,专门传授针黹工艺。民国三十三年(1944)返乡后即聘任为私立兴华小学校长,并兼授语文、自然、历史等课。1949年初任国民党兰州警备司令部秘书,期间为中共旅兰临夏党支部开展地下斗争做过许多有益工作。同年7月支部遭到破坏,为营救被捕的杨松轩等人,四处奔走营救,得知杨松轩被马步芳指令在大沙沟活埋牺牲的消息,返回临夏。临夏解放后,任临夏军管会代表之一,代表军管会负责接管国立西北师范(今临夏师范),并代行校长职务,着力整顿校务,恢复学校秩序,同时呈报省上批准将校名正式改名为甘肃省临夏师范学校。

张英杰

张英杰(1913—1943),和政县城关镇龙泉村人。幼年读过几年私塾,民国十六年(1927)投国民军赵席聘部当兵,民国十九年(1930)转投国民党暂编十四师鲁大昌部任手枪队长、骑兵连长。后带领手枪队和4个连哗变,开赴武山、渭源、漳县一带,被国民党第八战区司令朱绍良收编,任特务大队少校大队长。民国二十六年(1937)在邓宝珊部任独立骑兵营营长,继任第八战区直属骑兵营营长。

民国三十一年(1942)秋,张英杰同文县程海寰及旅居武都的临洮人王德一(红帮头目)等密谋联络,准备起义。是年12月他派人到临洮与王仲甲、刘鸣等人联系,并派人去农村组织群众。民国三十二年(1943)春,马福善、马继祖、肋巴佛、王仲甲、肖焕章等按约在宁定(今广河)、临洮、卓尼等地起义,4月,张英杰部两个骑兵连提前突然起义,投入南下的刘鸣部,迫使张英杰匆忙撤离武都县城参加起义。在邓公桥与刘鸣会合后商定,于农历三月二十五日会合三路义军攻打武都,但张英杰轻敌失约,二十四日提前行动,攻武都未克,遂撤军至两水镇与刘鸣部会合,时张英杰弟张英奎亦带一连人参加起义。6月17日,义军约七八万人在武都草川崖集结,各路领导人共举张英杰为总司令、王仲甲为副总司令、刘鸣为参谋长,各路义军整编为三个路军和一个藏兵师。国民党闻讯调集5个正规师、一个空军中队、两个骑兵旅、从地方抽调8个团,从四面“围剿”义军,义军境况十分不利。国民党还派出两个“宣抚团”对义军进行政治瓦解和劝降,张英杰弟兄和刘鸣先后接受“宣抚”,后张英杰被国民党枪杀于临洮。

喇筱珊

喇筱珊(1914—1971),曾用名承德,回族,临夏市喇家巷人,喇世俊之子。幼读私塾,后入兰州兴华小学。民国二十年(1931)后历任永昌县财产督察所专员、永登禁烟善后局长、一条山百货局长、山丹统税局长、泾川百货局长,1945年辞职回乡经商。解放前夕韩起功在临夏抓兵时任命为“民兵团长”,他执意不从,避居宁夏。解放后返回临夏,被人民政府任命为临夏专署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临夏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市长、临夏州文教卫生处副处长,1965年任州政协副主席。任职期间,尽职尽责,廉洁奉公。为改变市区卫生面貌,制定十户一小段,十小段为一大段,设负责人,实行每天“三洒”、“两扫”制度,每周评比一次,购置马车两辆,分城内城外两片清运垃圾,并深入基层抓落实,荣获西北军政委员会锦旗一面,临夏市被树为西北区乙等卫生模范单位。1964年北塬地区白喉流行,疫区实行封闭,市政府组织医务人员到病区抢救治疗,喇筱珊带领医护人员深入病区走村串户,查看病人,疫情很快得到控制。同年北塬地区又遭受特大雹灾,他同其他领导奔赴灾区,调查灾情,安抚群众,及时调拨籽种,带领干部运送城粪下乡,使灾区群众适时补种,减轻灾情。1971年病逝于家中。

卫广恩

卫广恩(1916—2002),祖籍安徽合肥板桥村,父驻军甘肃落籍河州。一家祖孙三代从军保国,父亲参加辛亥革命,本人参加抗日战争,儿子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并均荣立战功,其绩可彰。

父卫守本(1883—1941),字静波。与段祺瑞同乡,青年时投段祺瑞部当兵,因机敏练达,作战勇敢,深得上司器重,逐步提升为段祺瑞边防军第二混成旅步兵团团副,北京政府曾授予7等文虎章。民国九年(1920)直皖战争中皖军败北,其所在部队遣散。民国十二年(1923)卫守本投奔广东革命政府加入国民军,参加东征,北伐战争,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嘉奖。张广建督甘时到甘肃在临夏落籍。民国二十年(1931)因病回临夏,不问政事,人称“卫大人”。

卫广恩少入私塾,后入凤林学堂及导河联立中学(今临夏中学前身),读书之余,喜武术,擅长条子棍、散打等。中学毕业后受父亲影响的卫广恩毅然从军,他虽为独子,但一生为国效力的老父支持他,宿愿得成。民国二十三年(1934)8月,18岁的卫广恩只身到兰州,经同学介绍,到岷县鲁大昌部当兵,初当勤务兵,后任师部参谋书记、中尉书记等职。民国二十八年(1939)4月副师长王裕民介绍报考黄埔军校,以优异成绩录取,人黄埔军校7分校17期步兵科学习。民国三十年(1941)8月毕业时正值全国抗战,分配到八战区第一独立挺进纵队机炮大队第二中队任上尉分队长,民国三十二年(1943)3月二支队一中队在对日作战中全部阵亡,他所在二中队番号改为一中队,由他继任上尉中队长。继续在晋南一带沦陷区打游击,1944年5月,抗战最艰苦的阶段,日军又向晋南进行大扫荡,他奉命随支队在荣河县南河上村阻击日军,掩护大部队转移,从早到晚,他们打退了敌人无数次进攻,战场上硝烟弥漫,敌我尸体混杂,卫广恩所带中队又一次伤亡殆尽,他身负重伤昏迷在死人堆里,夜幕降临,敌军退走后,村中一位大嫂把他救护到家,第二天夜晚,村民们用担架把他送到韩城野战医院。此次战役中虽伤亡惨重,但他因作战勇敢、顽强,圆满完成了阻击任务,受到战区司令部嘉奖。

民国三十五年(1946)卫广恩伤愈出院被送入军官总队集训,后分配到国民党十二师三十五团任少校团副,1947年底所在部队从三原进攻延安,他在三原留守兵站任站长,后又转入一一九军二四四师任参谋,全国即将解放时同学、同事邀他去上海,同去台湾,他因老母孤身在家,无人赡养,拒绝去台。1949年卫广恩随全军在武都起义,所部在礼县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第三军,他在第七师司令部任一科科长。1950年到西安西北军校学习一年,结业后以老母年迈无人赡养为由要求复员,经组织批准,1951年8月由临夏专署分配在畜产公司工作。

1957年反右斗争中,卫广恩被错划为“右派”,并被开除公职。“文革”初期戴“历史反革命”帽子,迁送农村,监督劳动改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一生工书法,擅诗词,其书法谨守法度,功底深厚,多次在兰州、临夏展出。晚年他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担任市政协委员、黄埔同学会会员。

2002年4月1日凌晨,卫广恩病逝家中,享年86岁,临终遗嘱:“丧事简办,不念经,不放炮,不带孝。”并自挽联日:

磨难受尽阎罗岂敢加罪,

正气凛然菩萨自有安排。厚养薄葬从古训,丧事简办遵父命。

陈文俊

陈文俊(1917—2001),字秀卿,世居临夏市折桥乡陈马村。少入私塾、北街小学读书,后人导河五县联中(今临夏中学),毕业后应马矿务之聘到德永小学(今永红小学)教书,后任宁定战时民教总副干事、太子寺小学校长、宁定民教馆馆长。1942年后在凤林小学任教、任教育主任,县参议员等职。解放后在凤林小学任教育主任、校长等职,兼任干部业余学校教员,1957年因“右派言论”被冤错判入狱7年,出狱后居家劳动,性情达观,不畏权贵。1978年平反复职,任市政协委员。晚年虽患腿疾,行走不便,但一遇公益活动便到,建言献策,直述己见。

陈文俊工诗善对,临终自拟挽联以示后人,嘱儿女在他死后“不念经,不带孝,不放炮”,其自挽联日:

赤身下野圹要翻地狱十八坎

白手见阎罗没带人间半文钱

勿哭哭啼啼让人安心睡去

应高高兴兴叫我放脚离开

供养诚多半滴未见进口唇

祭品实富一丝何曾填牙缝

阎罗加罪头不低

碎鬼索命腿难软

身死魂未散怎敢鸣金震宅

骨寒体犹温何忍击鼓惊空

在厚葬成风的今天,陈文俊豁达的生死观是可贵的。

同类推荐
  • 一以贯之戴立宁的经历与坚持

    一以贯之戴立宁的经历与坚持

    个人有幸亲身参与了那个属于台湾曾经伟大的年代;目睹了台湾“经济奇迹”的起落。成功需要太多条件的配合和累积;环环相扣,步步演绎,成败得失,往往只是一线之差、一墙之隔。30年前,台湾在搞经济,大陆在文化革命;10年前,大陆开始搞经济,台湾却在文化革命。20年的间隔,许多台湾曾经发生的事, 如今在大陆又一一地重显身影。经济奇迹,那曾经是台湾的骄傲;骄傲的背后,也曾有不堪语外的辛酸。成功需要很多的条件配合,台湾成功的经验未必能够复制;但是,失败的因子只要一端,失败的经验绝对值得警惕。由于个人曾经亲身经历了这些成败得失,或许可以为这得来不易的警惕,添加一份活生生、血淋淋的批注。
  • 在图书馆遇见南怀瑾

    在图书馆遇见南怀瑾

    本书讲述了青少年如何在国学中汲取为人处世的智慧,找寻精神家园?当代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对此进行了深入浅出、生动风趣的解读,用生动形象的小故事阐释了复杂深奥的智慧和哲理,为青少年理解国学的人生真谛打开了大门。本书汇集了南怀瑾对于《论语》《孟子》《道德经》《庄子》《周易》以及禅理的讲解,集合了儒、释、道、易四家的思想精粹,读来仿佛含英咀华,口舌留香。书中的智慧值得青少年受用一生!
  • 四十自述(精装)

    四十自述(精装)

    胡适先生回顾自己人生前四十年的经历,从他的信仰、母亲的订婚、慈母的教育、三岁入塾、叫局吃花酒到醉酒打巡捕、闭门读书考上庚款留美、至 “逼上梁山”的文学革命,完整地讲述了自己成长、学习与突破的根源与历程。胡适是当代中国学术、思想、舆论界的领袖、宗师,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论影响力无人能出其右。胡适的才华、思想、品德的形成都与他童年、少年与青年时期的成长与所受教育密不可分。这部自传不仅完整地呈现了他40岁及以前的生活、思想与事业,也再现了他所处时代的社会风貌。他的家乡、他求学的上海、留学的美国、活动最多的北京,在此都有描述,这些成为了解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术、政治、舆论界的状况......
  • 陨落的军神岳飞

    陨落的军神岳飞

    岳飞,古代战略家、军事家,从一个寒门弟子最终成为了一代抗金名将,十年间与金军大战数百次,几无败绩。他的一生慷概激昂,励志热血,最终却惨死小人之手,千百年来让无数人为之扼腕叹息。本书以岳飞的生平经历为纵轴,以岳飞在处事中展露的人性光辉与爱国情怀横向铺展开来,以点带面,以人带史,展现了岳飞十分精彩的一生,展现了他的高风亮节与英雄情怀,是一部真实、励志、热血的传记。
  • 帷幄奇谋——刘基

    帷幄奇谋——刘基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热门推荐
  • 青春树下,木棉花开

    青春树下,木棉花开

    青春,一段你料想到开头却无法预计到结尾的岁月,原本互相参与的今生,转瞬间,却似乎要平行延续。我们的故事匣子倏忽间被打开,如流水一般蔓延开来,一切的一切,源于木棉花下的你我他。那年,我们刚好情窦初开,刚好岁月如流珠,值得我们好好守护。友情,爱情,亲情,在岁月的笼罩下,一切都显得那么来之不易,手中柔软的情感,莫可让它在指缝中流失。
  • 星空寻道记

    星空寻道记

    科幻还是仙侠?两者有何区别!打怪,剧情、幻想,生活本是多彩。人性从来经不起考验,但人类就要轻松、爽性和励志。一个普通人,如何在乱局中逃生?诡谲奇幻里,唯有迎难而上。不断更、不太监。这个故事不短,我认真写,大家慢慢看。请看等死青年章程,如何认识自我,超越自我,终证大道。
  • 甜心之影舞暗夜

    甜心之影舞暗夜

    在她眼里,朋友,只不过是一种虚假的游戏。爱情,只是一种让人感到心寒的,把戏……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快穿:许你浮生彼岸

    快穿:许你浮生彼岸

    没有人能回到过去重新开始,但是每个人都能从今天开始并创造一个新的结局。流年未央,经年未忘,穿越一切,他们流浪于异世……
  • 秦时明月之匆匆过客

    秦时明月之匆匆过客

    生命中谁都是一名过客。是啊,生命中匆匆地相遇,匆匆地分离,匆匆地回首,匆匆地忘记,匆匆地消失……再怎么风华绝代总有一天会被历史遗忘,她的出现只是因为一个上帝的玩笑,只是为了让这场游戏更加有趣(女主是反派角色,性格残忍,阴晴不定)
  • 术能师

    术能师

    地球经过无数世纪的能源消耗浪费,环境恶劣,人情冰冷的摧毁。地核中心自行发射辐射毁灭了人类几千年来的文明,而且还自行改造了所有生物。然而发现这并不是地核心发出来的辐射.........
  • 明伦汇编人事典喜怒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喜怒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只是修真者

    我只是修真者

    他是蓝星的一名修真者,在天劫中丧生,穿越到了这个剑与魔法的世界,成为了伯爵的私生子——夏洛特·安德森。他的出现就像是往湖中投入了一块陨石……
  • 重要的是音乐:充满癫狂、药物与钢琴的前半生

    重要的是音乐:充满癫狂、药物与钢琴的前半生

    詹姆斯·罗兹6岁时被学校体育老师强奸了。不止一次。三十余年过去了,他依然被这一事件纠缠。在这本书中,他毫不掩饰地讲述了自己人生里每一个灼热的细节:性侵、借毒品和酒精逃避、自杀、精神病院里的强制治疗;初恋、婚姻、孩子的降临、离异、再次恋爱……。但真正让他与众不同的,是音乐。10岁时,在寄宿中学读书的罗兹听到了巴赫的《恰空》,之后疯狂地自学钢琴。音乐和钢琴陪伴着他,经过了数次重大身体修复手术、艰难的学生时代、低落阴沉的心理状态,还录了唱片、开了演奏会、写了这本书。音乐,是他的救赎;音乐,可以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