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教授師合掌。作如是言)。
善女人等。懇切至誠。仰憑清眾。求哀乞戒。乞戒之語。汝當自陳。恐汝未能。我今教汝。各稱法名。(稱已)其餘言詞。皆隨我道。
大德僧聽。我本法尼(某甲)。從和尚尼(上某下某)律師。求受大戒。我本法尼(某甲)。今從大僧。乞受大戒。和尚尼(上某下某)律師。願僧拔濟我。慈愍故(三說已云)頂禮一拜 擡起頭來。
(作持云。尼教授師教乞戒已。當下壇復座)。
十二單白問難法
(羯磨師於本座合掌白云)。
大德僧聽。此本法尼(某甲)等。從和尚尼(某甲)律師。求受大戒。此(某甲)等。今從大僧。乞受大戒。和尚尼(某甲)律師。若僧時到。僧忍聽。我問諸難事。白如是。(問云)作白成否。(七師合掌答云)成。
(五分律云。當安慰彼言。族姓女諦聽。汝莫恐怖。須臾之間。令汝三人。行清淨戒。成大比丘尼。入僧寶數也)。
羯磨師合掌問云。
汝三人諦聽。今是真誠時。我今問汝。有。當言有。無。當言無。汝三人不犯邊罪耶(答)無 汝不犯比丘耶(答)無 汝非賊心為道耶(答)非 汝非壞二道耶(答)非 汝非黃門耶(答)非 汝非弑父耶(答)無 汝非弑母耶(答)無 汝非弑阿羅漢耶(答)無 汝非破和合僧耶(答)無 汝非惡心出佛身血耶(答)無 汝非非人耶(答)非 汝非畜生耶(答)非 汝非二根耶(答)非 (並令識相分明顯答。以不解故。無由得戒也)汝字何等(答某甲)和尚字誰(答上某下某)大和尚。年歲滿不(答)滿 衣鉢具足不(答)具 父母夫主聽汝不(答)聽 汝不負人債不(答)無 汝非婢不(答)非 汝是女人不(答)是 女人有如是諸病。癩癰疽。白癩。乾痟。顛狂。汝無如是諸病不(答)無(准僧祗律。二根。二道合。道小。大小便涕唾常出。不必問。謂難中已有故)汝學戒未(答)已學戒 清淨不(答)清淨(復應問餘尼言某甲)已學戒未(餘尼答言)已學戒 清淨未(餘尼答言)清淨。
十三開道發心法
和尚云。
善女人。前無重難。後無輕遮。甚是淨器。眾僧同慶。當授汝戒。但深戒上善。廣周法界。量等虗空。今欲進受。要須緣境發心。心境相容。方發無作。薩婆多論云。凡欲受戒。先與說法引導開解。汝三人。從無始以來。於一切境上。造諸惡業。惡徧法界。今欲受戒。翻前惡境。並起善心。故戒法所因。還徧法界。故我釋迦如來隨眾生心。造無邊之業。制無邊之戒。戒隨所制。故須緣境。境量雖多。舉要而言。不出乎二種。一者情境。二者非情境。言情境者。上至諸佛。下至眾生。十界正報。中陰有情。凡有心者。皆名情境。非情境者。十界依報。一切世間。山河大地。草木叢林。舟車屋宅。珍寶田園。地水火風。乃至虗空。佛說聖教。儒流文字。形像墖廟等。皆名非情境。善女人。既知境量如此寬廣。當須依境發心。心有三品。中下二心。劣弱非勝。但能自度。不能度人。我今教汝發上品心。求上品戒。何為上品心。今於我諸師座前。立三種誓願。一者。誓斷一切惡。無惡不斷。二者。誓修一切善。無善不修。三者。誓度一切眾生。無一眾生不度。發此三種大誓願已。於白四羯磨言下。進受大比丘尼戒。不為但求聲聞小果故。直欲成就三聚淨戒故。趣向三解脫門故。正求佛果。求大涅槃。令法久住故。發如是上品心。受上品戒。次當開廣汝懷者。良由戒法。體周法界。量等塵沙。終不以汝三人現前父母所生報得狹劣身心。而能容受。當作虗空器量之身。方能領納塵沙戒法。故論云。若此戒法有形色者。入汝身時。當作天崩地裂之聲。由是非色法故。令汝不覺不知。當起警懷之意。發上品殷重之心。領納如來清淨妙戒(鳴尺一下)。今正為汝等白四羯磨。受大比丘尼戒。汝等當眼觀壇儀。耳聽羯磨。一心諦受。莫餘思餘覺。羯磨師。先作一白。疊事告知。次秉三羯磨。量其可否。
十四正受戒體法
(羯磨師合掌云)。
性願和尚大眾。不悋慈悲。布施其戒。同心共秉。慎勿異緣。令此三人。感發圓宗戒體。將秉羯磨。聽宣作白。
大德僧聽。此本法尼(某甲)等。從和尚尼(某甲)律師。求受大戒。此(某甲)等。今從大僧。乞受大戒。和尚尼(某甲)律師。(某甲)等所說清淨無諸難事。年歲已滿。衣鉢具足。已學戒清淨。若僧時到。僧忍聽。僧今為(某甲)等。受大戒。和尚尼(某甲)律師。白如是。(問)作白成否。(七師合掌齊答云)成。
大德僧聽。此本法尼(某甲)等。從和尚尼(某甲)律師。求受大戒。此(某甲)等。今從大僧。乞受大戒。和尚尼(某甲)律師。(某甲)等。所說清淨。無諸難事。年歲已滿。衣鉢具足。已學戒清淨。僧今為(某甲)等受大戒。和尚尼(某甲)律師。誰諸長老忍。僧與(某甲)等受大戒。和尚尼(某甲)律師者默然。誰不忍者說。是初羯磨成否。(如前答)成。
大德僧聽。此本法尼(某甲)等。從和尚尼(某甲)律師。求受大戒。此(某甲)等。今從大僧。乞受大戒。和尚尼(某甲)律師。(某甲)等。所說清淨。無諸難事。年歲已滿。衣鉢具足。已學戒清淨。僧今為(某甲)等受大戒。和尚尼(某甲)律師。誰諸長老忍。僧與(某甲)等受大戒。和尚尼(某甲)律師者默然。誰不忍者說。是二羯磨成否。(如前答)成。
大德僧聽。此本法尼(某甲)等。從尚和尼(某甲)律師。求受大戒。此(某甲)等。今從大僧。乞受大戒。和尚尼(某甲)律師。(某甲)等。所說清淨。無諸難事。年歲已滿。衣鉢具足。已學戒清淨。僧今為(某甲)等受大戒。和尚尼(某甲)律師。誰諸長老忍。僧與(某甲)等受大戒。和尚尼(某甲)律師者默然。誰不忍者說。是三羯磨成否。(如前答)成。
僧已忍。為(某甲)等受大戒竟。和尚尼(某甲)律師。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十五示記時節法
(作持云。所以本法羯磨。但作方便。未是示。語時節者。非正受具故。又二部僧不滿二十眾故)。
和尚語言。
白四羯磨已竟。汝三人已得比丘尼戒體了。記汝受戒年。月。日。時。以便本部中。好分上中下座。汝三人得戒。在干。
康熈(某)年。(某)月。(某)日。(某)時。受具足戒。第(几)壇。
十六傳授戒相法
族姓女諦聽。此是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說八波羅夷法。若比丘尼犯一一法。此非比丘尼。非釋種女。
第一。不得作不淨。行。行婬欲法。若比丘尼。意樂作不淨行。行婬欲法。乃至共畜生。此非比丘尼。非釋種女。汝是中盡形壽不得犯。能持否。(答)能持。第二。不得盜。乃至草葉。若比丘尼。偷人五錢。若過五錢。若自取。教人取。若自斷。教人斷。若自破。教人破。若燒。若埋。若壞色。彼非比丘尼。非釋種女。汝是中盡形壽不得犯。能持不。(答)能持。第三。不得故斷眾生命。乃至蟻子。若比丘尼。故自手斷人命。若持刀與人。教死。讚死。若與非藥。若復墮人胎。厭禱呪咀殺。若自作。教人作。彼非比丘尼。非釋種女。汝是中盡形壽不得犯。能持否。(答)能持。第四。不得妄語。乃至戲笑。若比丘尼。非真實。非己有自稱言。我得上人法。我得禪。得解脫。三昧正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天來。龍來。鬼神來。供養我。此非比丘尼。非釋種女。汝是中盡形壽不得犯。能持否。(答)能持。第五。不得身相觸。乃至共畜生。若比丘尼。有染污心。與染污心男子。身相觸。從腋以下。膝以上。若捺。若摩。若牽。若推。若逆摩。順摩。若舉。若下。若捉。若急捺。此非比丘尼。非釋種女。汝是中盡形壽不得犯。能持否。(答)能持。第六。不得犯八事。乃至共畜生。若比丘尼。受染污心男子。捉手。捉衣。入屏處。共立。共語。共行。身相近。共期。犯此八事。彼非比丘尼。非釋種女。犯八事故。汝是中盡形壽不得犯。能持否。(答)能持。第七。不得覆藏他罪。乃至突吉羅。惡說。若比丘尼。知他比丘尼。犯波羅夷罪。若不自舉。不白僧。若眾多人。後於異時。此比丘尼。若罷道。若滅擯。若遮不共僧事。若入外道。後便作是說。我先知有如是。如是事。彼非比丘尼。非釋種女。覆藏重罪故。汝是中盡形壽不得犯。能持否。(答)能持。第八。不得隨舉比丘。乃至守園人。及沙彌。若比丘尼。知比丘為僧所舉。如法。如律。如佛所教。不隨順。不懺悔。僧未與作共住。而隨順。是比丘尼。諫是比丘尼言。汝妹知不。今僧舉此比丘。如法。如律。如佛所教。不隨順。不懺悔。僧未與作共住。汝莫隨順。是比丘尼諫是比丘尼時。堅持不捨。是比丘尼當三諫。捨此事故。乃至三諫。捨者善。不捨者。彼非比丘尼。非釋種女。由隨舉故。汝是中盡形壽不得犯。能持否。(答)能持。
五分律云。說八重已。總說四喻。應如是告言。
族姓女聽。如來無所著。已說八波羅夷。又說四種譬喻。若犯八重。如斷人頭已。不可復起。又如截多羅樹心。不更生長。又如針鼻缺。不堪復用。又如析大石分為二分。不可還合。若比丘尼。犯八重已。不得還成比丘尼行。汝是中盡形壽不得犯。能持不。(答)能持。
十七後說四依法
(又應告言)。
族姓女聽。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說四依法。比丘尼依此得出家。受大戒。成比丘尼法。
第一。比丘尼依糞掃衣。得出家。受大戒。成比丘尼法。汝是中盡形壽能持不。(答)能持。
若得長利。檀越施衣。割壞衣。得受。
第二。比丘尼依托鉢乞食。得出家。受大戒。成比丘尼法。汝是中盡形壽能持不。(答)能持。
若得長利。若僧差食。檀越送身。月八日食。十四日食。十五日食。若月初日食。若眾僧常食。若檀越請食。應受。
第三。比丘尼依樹下坐。得出家。受大戒。成比丘尼法。汝是中盡形壽能持不。(答)能持。
若得長利。別房。尖頭屋。小房。石室。兩房一戶。得受。
第四。比丘尼依腐爛藥。得出家。受大戒。成比丘尼法。汝是中盡形壽能持不。(答)能持。
若得長利。酥。油。生酥。蜜。石蜜。應受。
律中因比丘尼。獨住阿蘭若。有難事起。佛已遮不聽樹下坐。今仍以舊文說者。令彼知四依法故。
汝三人受大戒已竟。白四羯磨如法成就。得處所。和尚如法。阿闍黎如法。二部僧具足滿。汝當善受教法。應勸化作福。治墖。供養眾僧。若和尚阿闍黎一切如法教授。不得違逆。應學問誦經。勤求方便。於佛法中。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汝始發心出家。功不唐捐。果報不絕。餘所未知。當問和尚阿闍黎。一拜起具。上殿禮佛。
(新戒執具。從西南角至壇後而下。第二壇。乃至末壇。亦如是次第受已)。
和尚云。
受戒已竟。大眾同音。念佛回向。
(新戒執具下壇。尼十師先下座分立)。
十八回向出壇法
引禮云。
一齊向上排班 聞磬聲頂禮三拜 撩衣(拜已)起具 問訊 分班。
(壇上九師。分排兩班。前五。後四。尼十師亦向上排班。前一後九。向上頂禮三拜。或一拜。問訊已。尼十師退出簷下。壇上十師末後先行。從右級下壇。向東北繞至壇前。第一師前一班。九師次之。尼十師又次之)。
維那舉偈云。
受戒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回向(師同一拜)普願沉溺諸有情速往無量光佛剎(同前)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同前)摩訶般若波羅蜜(二十師問訊分班對立)
(和尚轉面南立。二引禮師。先引新戒末後先行。新戒走完。尼十師末後先行接上。大僧九師亦末後先行接上。引禮雙鳴引磬在和尚前行。新戒至方丈前。兩行合掌面面對跪。候諸師行過。仍起雙行至方丈班列。和尚面南。十九師向上排班三拜。或一拜。八字分開)。
引禮呼云。
一齊向上排班 聞磬聲禮謝三拜(師具合掌)撩衣(拜已)起具 問訊 分班。
(和尚入室。諸師各散。新戒再禮謝引禮師已。然後次序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