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中最悲哀的事情,就是拿自己的处境和别人作比较。这其实也跟自信心有很大关系。很多人生信条都告诫我们:不要跟别人攀比,但是,这谈何容易。心理学研究证实,人就是要跟别人作比较的动物。这种“比较本能”的特征是,在类似的集团内部,寻找类似的比较对象。所以我们知道一句话,“同学聚会能害死人”。好莱坞女明星们,她们拍一部电影的酬劳就有好几十万美元,她们全身上下穿戴的都是名牌服饰。当我们看到她们的穿戴时,不会在心里产生什么强烈的感觉。但是,如果在同学聚会中,我们看到了一位朋友拿出香奈儿手包来炫耀,就会难受得要死。研究幸福的心理学家说,人要感受幸福,只要“比朋友好一点就行”。可是,在所有事情、所有场合上都比朋友强,好像不太可能。或者你不愿和他人作比较,不愿做人陪衬,那只能断绝所有人际往来了。
能让你摆脱痛苦、恢复自由的唯一方法,就是“强悍的自信心”。自信心强悍的女人,无论碰见什么样的对手,都不会胆怯。这不是因为她们心里在想“我比你厉害”,或者她们在控制自己“不要跟对方作比较”,而是因为她们明白“她是她,我是我”这个道理。
在大学里做了很长时间的助教后,J女士的老公终于熬出头,评上了教授。在此之后,J女士参加同学会的次数开始增多。她倒不是要去炫耀什么,而是因为她自我感觉比以前好了。以前同学见面的时候,大家总提起海外旅游啊、名牌购物啊之类的话题,她听着心里难受。但是,现在却不一样了。比起她们的老公,自己老公在大学做教授还是很不错的。因此,她跟朋友们相处的时候,再也不会感到自卑。其实,在以前,没人因为她嫁给一个穷助教而瞧不起她,现在也没人有意讨好她,只是J女士自己的心理产生了变化而已。
那段时间,J女士每次从同学会回家,心情都很不错。直到有一天,她去和同学见面后,心情重新变得沮丧。原来,在那次同学见面时,她得知一个消息:其中一位同学的老公,继承了父亲的公司。这位同学平时不怎么说话,所以,J女士并不知道她的公公拥有自己的公司,这家公司虽然属于中小型企业,但是,它在业内却很有名。这次,同学的公公另外成立一家新公司,就把原来的企业转给了儿子。J女士的这位同学,从工薪族的老婆一跃变成董事长夫人。为了宣传公司形象,她既要接受妇女杂志采访,又要邀请社会名流开宴会。J女士听到后虽没作声,但是,她的心情却好不起来了。
“我怎么会这样子呢?”
在洗手间里,J女士看着镜子中的自己,她感觉自己没有化好妆,脸色很差,很显老,感觉很落魄。她一边为自己的嫉妒心而暗暗自责,一边想,只要这位同学参加,自己以后就尽量避免参加同学会。
韩国的主妇中,有很多人是从自己的子女和老公那里获得自信心的。因为,尽管教育水平在不断上升,但是,大部分女人还是以相夫教子为主业。自信心是心理学用语——一“自我尊重感”的缩略词。正如其说,尊敬自己,并为自己而自豪的心情就是自信心,所以,即使是从家人身上获得的自信心,也是不够稳定的。
如果自信心不是发自内心的话,你就会跟J女士一样。新搬来的邻居家老公赚钱比你老公赚钱多;楼下大妈的儿子上的大学,比你儿子上的大学好……这些琐事都会让你觉得自己很不幸。很多女人执着于老公、儿子的前程,但是,其中多数人的自信心并不高。这种已婚妇女能过上幸福的婚姻生活吗?
如果你想在婚姻生活中获得成功,就需要在找老公之前,先把自信心培养起来。
做了一个宣传自己的手册
一个人若想更好地在社会上生活下去,就需要具备自信心。但是,结婚前要准备的自信心还包括其他内容。这个自信心需要能让你自负,能告诉他:你会是世界上最好的老婆。描述得稍微夸大一点没关系。如果你做一个报告,题目是“娶了我你就是中大奖了”,你也要能演讲三十分钟,而且滔滔不绝。也就是说,你要说服对方,让他相信你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妻子,作为一个人生伴侣,都是非常不错的人选。如果做不好这一点,我的建议是,你自己做好一个宣传报告,罗列和突出自己的优点。比如“我规划能力很强,家庭的财政运营交给我会很放心,而且我能做得很有创意”;或比如“我个子高,所以我能改良一下你们家下一代的基因”;再比如“我很会照顾人,所以我很适合家庭生活”等等,哪一种都可以。
不过,千万不要将这一过程的逻辑简化为一种相对性的概念,更不能有“你能娶到我就要知足,要感恩戴德”的想法。以贬低对方来赞美自己的做法,是最为愚笨的自尊心,对解决问题没有任何帮助。即使听你报告的人是瑞典王室的王储,你也要尽力做到让他点头赞同你的观点。这就需要你的演讲和意见都是独立的、绝对性的。这样做出来的资料,是为将来的婚姻准备的重要资产,要好好珍惜;并且你要坚信:你在报告里面提到的优点,都是你自己独有的竞争力。
如果你现在没有任何头绪,做不出这样的宣传资料,那么就等你能做出来时,再考虑结婚。
当你自己都不敢面对自己时,就表明,这不是你的表现能力不好,而是你没有真正认识到自身的优点。没有准备好面对自己就贸然结婚,就好比你喝N杯深水炸弹(一种高酒精浓度的粗制鸡尾酒)再去高速公路飙车。不,比那还危险。
当然,正确认识你自身的优点,并不是说,让你从现在开始着手提高你的“自身条件”。不知道读这本书的读者中,有没有人想把自己参加各种资格考试的分数,或者所获得的各种资格证书,都要写到自己的宣传资料中。这种女人,为了提高自己的价值,或者增加自己的条件,就把结婚的想法无限往后推下去。
当然了,准备各种有利的条件,这本身并不是什么坏事。因为当你在获得这些时,也能培养你的自信心。但就结婚来说,这些技能并不像人们所想的那样有用。
我们所说的“自身条件”,或许有可能把你摆到结婚市场上相对有利的橱窗位置,但是,这些条件对婚姻成功与否并不是起决定作用。如果你没有自信心,却只追求完美的“自身条件”,那么,即使把女人的适婚年龄延长到四五十岁,也还是显得不够。
往往有些女人把年轻当成优点,其中有些人还想好好利用这一点,尽早选定一位金龟婿。可是,只要是人,都会上年纪。如果她的某个优点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逝,那么,这就不能算是真正的优点。她们想“趁年轻、身价高的时候把自己销售出去”,但是,在婚姻市场上,婚前受青睐和婚后待遇好,完全是两码事。
男人们从本能上喜好选择年轻女子做配偶,但是,社会、经济能力欠缺的“年轻妻子”,比成熟的妻子强在什么地方?也就是生育能力。年轻时的美貌只是短暂的,如果你的价值只限定在“适合生育,很听话”这一点上,那是一件多么悲惨的事啊。如果你除了年轻以外,还发现自己其他的优点,那就代表你已经到了适婚阶段。如果你因为各种原因而较早结婚了,那么,在婚后,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所花费的时间和努力将会更多。女人结婚前,至少要知道这一点。
所谓适婚年龄或适婚阶段,不是人们所说的二十五岁至三十岁出头,而是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失去自己的重心,能坦然面对一切的那个阶段。
婚前,婚后都要幸福
不幸福就不结婚
听到S小姐结婚的消息,好多人都说“她终于安下心好好过日子了”。S小姐的怪癖性格是出了名的,而且她确实有点特殊。S小姐认为,成长环境不好是造成她性格怪僻的原因,她对此毫无办法,所以周围人就应该原原本本接受她才是。而就是这样的S小姐,碰到一个憨厚的、温柔的男人,并很快坠入爱河。结婚后,她周围的人都倍感欣慰。S小姐感到非常幸福,跟大家说道:“那个人不管我说什么,都呵呵一笑就过去了。我从没见过这么善良的人,我觉得跟他在一起,我一生都会幸福。以前那种日子,我都会忘掉的。”
可是跟大家所期待的圆满结局背道而驰,一年后,S小姐的朋友们得知了她离婚的消息。据说,经历了犹如“地狱”般的婚姻生活后,她老公先提出离婚。
人们总说婚姻是人生的坟墓,但仍然期待婚姻能够把生活引向快乐的世界,好像婚姻有一种魔法一样。无可救药的人要是碰上一个漂亮的或者是条件不错的女人,大家就以为这个男人的一生被拯救了,丝毫不怀疑他会从此变得幸福。可你,还认为婚姻就是无中生有带来幸福的、神通广大的魔箱吗?
用一句话来讲,婚姻无法让不幸的人幸福。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的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西欧,在丰衣足食的年代发明出来的神话,也就是“结婚=幸福”,但是,这个神话不到十年就销声匿迹了。
婚姻只是人生的一个过程而已。想象一下泥浆水(不是那么浑的),如果你拿棍子搅拌,它就会变得很浑浊,颜色也会变成泥灰色,让人感觉这些水已经变成另外一种形态了,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泥浆水又会回到原来的样子。婚姻也是一样的,结婚这一盛大仪式,会让人错觉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但是,生活的本质没有发生一点变化。上面故事中的S小姐,在结婚前,她是一个对社会和人际关系都持消极态度、自我摧残的人。后来,一位憨厚而温暖的男人出现在她面前,他包容了她。人们,甚至是S小姐本人,都以为她的人生会发生变化。但是,S小姐对待生活的态度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只依靠老公一个人的努力去支持女人的幸福,最终都会达到极限,我想应该是这样的吧。
在韩国,对普通人(不管已婚还是未婚)和针对已婚人做的问卷调查显示,回答“我感到幸福”的人都占20%。也就是说,不管是已婚还是未婚,都只有20%的人觉得幸福。这个调:查结果意味深长啊。最终来看,幸福的未婚造就幸福的已婚。
有一位叫索尼娅·莱温斯基的心理学家说过,人们常说婚姻会决定幸福程度,实际上,婚姻并不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每个人实际感觉到的人生幸福感。因为,人的幸福感并不受金钱,或者婚姻这样的环境因素影响,而是被诸如个人意志、性格等内心的因素影响。假设决定我们幸福的条件为100分,那么遗传性格占50分,为了幸福而付出的努力和个人意志占40分,周围的环境占10分。所以,你要是觉得现在的人生并不幸福,那么,即使你哪一天中了彩票,变成款姐,或者通过整容手术变成美女,再或者跟某个有财富、有知性、有相貌、有爱心的完美男人结婚,你也不会得到高出10%的幸福。看到这个研究结果以后,我才理解那些富人们试图自杀的原因。
西欧国家花了150年时间,才普及了核心家庭这一概念。但是,在韩国,核心家庭概念的普及只有几十年历史。因此,新一代年轻人结婚后组建的家庭,表面上虽然是类似西欧国家那样的核心家庭,但是,实际上,韩国社会仍然从属于朝鲜民族古老的家族制度。对于那些婚前生活在现代社会,婚后却一下掉进19世纪古老家长制度的年轻女性们,她们的境遇不比某个贫穷国家的女人好多少。对于为了结婚而克服太多困难的韩国人来说,结婚实际上是一种增幅装置。也就是说,它能让原本幸福的人更幸福,原本不幸的人更不幸。
因此,如果你将来想结婚,并且想过上幸福的婚姻生活,那么,从现在开始,你就要变成幸福的未婚女性。
婚姻是动作片
要想成为幸福的未婚女性,就要付出努力。一个人的幸福感取决于什么,前面已经说过了。其中遗传性格占50分之多,对于这部分的分值,我们没有能力进行改变。我们周围确实有一些人带有先天性的能力,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积极而乐观地思考,并为了找到幸福而不断努力。如果我们没有这个能力,就要在其他因素上做文章。我们要关注的是,除了环境因素这个10分以外,还有通过人的意志改变的40分。也就是说,如果某个人为了找到幸福而坚持努力,那么他至少能获得40分的幸福。前面也说到了,即使你找到全世界最有钱、最帅气的完美男人做老公,也只能得到10分,而通过努力获得的幸福则是它的四倍。
20世纪末,马丁·谢尔格曼在学术界重新复活了幸福心理学这一领域的研究。他曾经说过,“要想变幸福,其实很容易”。你只要每天回忆一下当天令你愉快的事情,或者开心的事情,就能变幸福。听起来好像没什么实际内容,但是,尝试过这个方法的人,都说这个方法确实有效果。因为,写下或回忆快乐的事情本身,就是一种为了获取幸福的努力。幸福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为了幸福而不断努力,不断采取行动。
做喜欢做的事情,说喜欢说的话,坚信会有一个美好的结局。你完全可以开始尝试这些小小的挑战。即使你不是为了幸福而结的婚,你为了争取幸福而付出努力,却能够提高你自己人生的质量。
即使你已经从“幸福的未婚”发展成为“幸福的已婚”,你也不要怠慢这种努力。因为通过结婚获得的幸福,只有两年有效期。而且,这种幸福只有通过不断努力,才能维持下来。
我有一个朋友,她老公下班比较晚,为了跟老公一起吃晚饭,她每天吃两顿晚饭。之后,为了保持苗条的身材,她严格管理饮食和坚持运动。就连休息日的时候,她也会化妆。我问她,你这是化妆给谁看?她毫不犹豫地回答说:给老公看。
“上了年纪以后,我自己看着我的脸都难受,何况是老公。他一定不愿天天面对一张面黄肌瘦的脸。打扮得漂亮一些,我也会有自信心,对老公就更好了。”
如果她哪天凑巧在老公的工作单位附近打工,早上跟老公一起出门的时候,她一定会穿上漂亮的衣服;中午吃饭的时候,她会把老公叫出来一起吃。自己打扮得漂亮,老公在外面见自己的时候也会觉得有面子。
她的这些努力并不是单方面的。她老公也偶尔会给她洗脚,她生病的时候还会亲自为她煮粥喝。
周围人都说这一对夫妻过得真累。但是,没有人说他们这么做没有价值。因为,他们夫妻俩还跟热恋时一样恩恩爱爱呢。
我们偶尔会把婚姻当成是甜蜜的爱情片。但实际上,要把婚姻过得像爱情片的情节一样甜蜜,就需要花费大力气研究、努力、付诸行动。这样做的结果,会让婚姻看起来更像是动作片。每当看到夫妻关系好的老夫妻,自己都会幻想“将来我们也要像他们一样”。但是,如果你认为那些老夫妻们的生活,一直只是在后院种种花、荡荡秋千过日子,那你就错了。能走到这一步,他们应该是拍了不少电影了,动作片、警匪片、悬疑片,甚至是三级片,都曾拍过。
马尔代夫是新婚夫妻最喜欢去度蜜月的地方之一。但是,最近我听说,那里滋生出严重的毒品问题。这实在有些令人无法理解。在那么和平而美丽的地方生活,干吗非要染上毒品呢?报纸上说,是因为那里的年轻人感觉“太无聊”了。哎……人啊,即使生活在一年四季都充满灿烂阳光,放眼就可以望见蓝宝石一样大海的地方,也不会感到幸福。要是没有人生的变化,没有积极向上的目标,幸福就会变为不幸——这就是人。马尔代夫是最像天堂的地方,不过,我想天堂或许不是像马尔代夫一样。如果某位朋友想把家庭变成离天堂最近的地方,那么,请你务必做好拍动作片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