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辉
春节前的家乐福,一对年轻情侣插入付款机前的长蛇队。两位七旬老太无奈道:“行啊,谁让人家年轻、咱老哩?”小伙子虽尴尬,却对女友、实则对全体排队者宣称:“咱没那么清高。”作得意洋洋状结账而去。
在这里,清高就是教养。
二十几岁的人群中,有教养的确遭受排斥:实惠常常离教养很远。这使利己者得意,利人者可怜,附庸风雅者大杀回马枪。然而美国商界有人写过《四十岁之前干些什么》,说出一番不同的道理来。作者说:“人在四十岁之前干下的一切,四十岁之后都会回到自己身上。”这就是老人宽容年轻人的原因:年轻人以为得到的,老人知道他正在失去。如果说清高就是不畏艰难和损失而忠诚于心底上帝的回音,那么,无数成功者已经从清高里获取了无尽回报。前半生人因教养和习惯做事,后半生才懂得遵从生活的教诲做人。人生的魅力就在于,不同的年龄和阶段,对同一事物的体会,竟会如此不同。冥冥中仿佛真有一个上帝。
上帝是规律的总和,是万事万物加减乘除的最后得数。人作为自然一分子,参与上帝的运算。要是把人生看作一门经济学的话,这就是协约的签订与执行。人以自己的投入,决定被上帝加上还是减掉、乘上还是除去。
旧时常用一副对联“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说的就是这套投入产出的道理。一个年轻人能够经受住上帝的考验,把教养坚持到底,后半生的回报将是怎样的丰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