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问苦乐,不问得失,不计成败,尽你的力量去战斗!
诚然,知足常乐固然有着一定道理,但却很容易囿于保守,安于现状,缺乏进取精神,最终只好乐天安命,了此终生。相反,如果我们时常保持“饥饿感”,感到不知足的话,结果就会截然不同了。此时,“饥饿感”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不知足就是要拥有一颗积极创造,充满激情,充满好奇的野心。
所谓“饥饿”就是保持对成功的渴望。欲望是人最原始的动力,体现为旺盛的生命力,在情绪上表现为激情。饥饿关系生死,将带来不顾一切的探寻。科技的发展史最能体现这一点了。
假如英国医生弗兰克在发现了DNA的螺旋结构之后,继续从事医学方面的研究的话,她还会与成功失之交臂吗?大发明家爱迪生在研究电灯时试用了大量灯丝,如果他放弃了研究,满足于暂时的发明的话,还会有今天的光辉明亮吗?
“饥饿感”表现了一个人品质的高尚,如果人类在生活中不能做到不断进取,社会就不能发展得如此之快。正是源于有了“饥饿感”,才有了更大的动力和求知欲望,因为有了“饥饿感”,人类才会不断地探索,科技的发展史上才会涌现出了一个又一个超于常人的天才。
尽管我们并不能像那些天才科学家那样,为人类的发展做出非凡贡献,但是“饥饿感”同样适用于我们。饥饿感对于我们来说也很重要,可以说它是快乐的源头,没有了饥饿感,人便容易满足现状,回忆过去,眼光永远不会看前方。每天早晨起床,推开窗户,大喊一声“努力奋斗,我们好饿”。虽然有人觉得这样很奇怪,但其实是给自己提醒,要保持适当的饥饿感。香港《快报》的记者曾慧燕就是这样一个人。
曾慧燕是一个温文尔雅、秀丽端庄的姑娘,在当年香港报业工会举办的“年度最佳记者比赛”中,她一人独得三项“最佳记者”的金牌。这位连中三元的姑娘,年仅27岁。曾慧燕曾是广东省吴川县城的一个“待业青年”,从“待业青年”到“最佳记者”之间的道路,应该说是漫长的,而她只用了四年。
曾慧燕经历坎坷,在“文化大革命”中,她的父亲遭受不公正待遇,母亲移居香港。改革开放后,一直孑然一身的母亲,盼望与女儿团聚,为女儿办理了来港探亲的手续。一年后,曾慧燕来到母亲身边。
她白天上工,晚上自修英语,并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写些杂感式的小文章,向报社投稿。她的第一篇文章是在香港《明报》“大家谈”专栏上刊出的,这对她鼓舞很大。从此,署名曾慧燕的文章便经常出现在报刊上。
在香港居住两年后,香港《中报》刊出招聘广告,她将自己的经历和发表过的文章寄给《中报》,这成为她走入新闻圈的第一步。她回忆当时的情形时说:“到《中报》上班的第一天,老板给两份工作让我挑选:一是资料员,一是校对。我认为校对工作对我今后的事业会有好处,通过这项工作,我可以掌握自己所不熟悉的知识。”校对是香港报馆中地位最低的工作,工资也比资料员少300元,而曾慧燕却选择了校对。
在校对的同时,《中报》为曾慧燕和她的另一位同事开辟了一个名为《大城小景》的专栏,让她们每天撰写一篇短文,这个机会磨炼了曾慧燕的笔锋,活跃了她的思想,为她以后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正当曾慧燕的工作渐入佳境时,《香港日报》创刊。经《中报》老板推荐,她转入《香港日报》做了正式记者。之后她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调查内地外流人才在港的情况。编辑部要求她每天采访一人,写成千字左右的文章并配上照片,由《乡情版》刊出。这对她这个初出茅庐的记者来说,无疑是一次考验,但是曾慧燕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她采访了100人,并将其中30人的材料编辑成《外流人才列传》在香港出版,这不仅在香港读者中引起了轰动,而且引起了内地有关部门的重视,曾慧燕也因此而成名。
IBM郭士纳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长期的成功只是在我们时时心怀恐惧时才有实现的可能。不要去回首我们过往的成功,而是要明察什么将导致我们未来的没落。这样我们才能集中精力于未来的挑战,让我们保持虚心、学习的饥饿及足够的灵活。”曾慧燕的奋斗史正是这段话的真实写照。因为曾慧燕深深的懂得,如果在事业的追求上知足了,就会目光短浅,就会裹足不前,就会目空一切,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而只有不知足,保持饥饿,才能高瞻远瞩,谦虚好学,勇往直前,激励自己更上一层楼。
因此,我们工作的时候保持适当的饥饿感,就可以更快地超越自己;恋爱的时候保持适当的饥饿感,就能给对方或者给自己一份惊喜;生活更要保持适当的饥饿感,才不会对生活感到乏味,失去生活的乐趣。
我总是保持饥饿感,然后想方设法、运用心思来改变境遇,热衷于开拓进取、奋勇向前。因为,饥饿感会激发我的斗志,有了饥饿感才能有追求,有追求才能上进,太容易满足只会让我甘于现状,萎靡沉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