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61400000004

第4章 鲁迅(3)

在《女吊》中,鲁迅以简洁的笔法讴歌了这一复仇形象,并使“横死的鬼魂而得到‘神’的尊号”——“吊神”,可见他对女吊的热爱,或者说是对女吊那种复仇精神的推崇。其实,女吊身上所体现出的那种勇于反抗敢于复仇的精神,也正是鲁迅一生所追求、所表现的精神。就当时的社会情形来说,他描绘这样一个厉鬼的形象,正是要寄寓自己的某种主张,表达自己的某种理想,呼唤并期待某种精神的复苏,凡此种种就是反抗与复仇精神。这种精神古已有之,只是后来渐渐失掉的,因为“中国的鬼,还有一种坏脾气,就是‘讨替代’”,就是女吊有时也不能幸免,“她有时也单是‘讨替代’,忘记了复仇”。

鲁迅一生致力于用文学探讨国民性问题,痛感“犯而勿校”、“勿念旧恶”的中庸思想乃国民精神之缺陷,指出“中庸”“其实乃是卑怯”,“遇见强敌,不敢反抗,便以‘中庸’这些话来粉饰,聊以自慰”。而那些“被压迫者即使没有报复的毒心,也决无被报复的恐惧”,只有压迫人的人,那些统治者们才会因为被报复而害怕,所以他们提倡中庸,提倡反报复,实则是提倡“顺民”意识。至于那些浅薄无聊文人们所提的反报复论调,《女吊》之作,正是感此而发。

值得一提的是鲁迅对女吊舞台表演那一段的描写,着墨不多,却使鬼物形神具备,展示了作者非凡的文字功力,细细读来,画面如在眼前。从女吊一出场“大红衫子,黑色长背心,长发蓬松,颈挂两条纸锭,垂头,垂手,弯弯曲曲的走一个全台……”并且是要走“心”字,寥寥数语,勾勒出一个极可爱的女吊形象,不禁使人想起《苏三起解》中苏三的出场,也是同样可爱。待女吊“两肩微耸,四顾,倾听,似惊,似喜,似怒,终于发出悲哀的声音……”时,她的可爱更是楚楚动人了。在这描写中,人们可以感受到,鲁迅对女吊的欣赏,更多的也许是精神上的一致吧。

当印造凯绥·珂勒惠支(KaetheKollwitz)所作版画的选集时,曾请史沫德黎(A.Smedley)女士做一篇序。自以为这请得非常合适,因为她们俩原极熟识的。不久做来了,又逼着茅盾先生译出,现已登在选集上。其中有这样的文字:

许多年来,凯绥·珂勒惠支——她从没有一次利用过赠授给她的头衔——作了大量的画稿,速写,铅笔作的和钢笔作的速写,木刻,铜刻。把这些来研究,就表示着有二大主题支配着,她早年的主题是反抗,而晚年的是母爱,母性的保障,救济,以及死。而笼照于她所有的作品之上的,是受难的,悲剧的,以及保护被压迫者深切热情的意识。

“有一次我问她:‘从前你用反抗的主题,但是现在你好像很有点抛不开死这观念。这是为什么呢?’用了深有所苦的语调,她回答道:‘也许因为我是一天一天老了!’……”

我那时看到这里,就想了一想。算起来:她用“死”来做画材的时候,是一九一○年顷;这时她不过四十三四岁。我今年的这“想了一想”,当然和年纪有关,但回忆十余年前,对于死却还没有感到这么深切。大约我们的生死久已被人们随意处置,认为无足重轻,所以自己也看得随随便便,不像欧洲人那样的认真了。有些外国人说,中国人最怕死。这其实是不确的,——但自然,每不免模模胡胡的死掉则有之。

大家所相信的死后的状态,更助成了对于死的随便。谁都知道,我们中国人是相信有鬼(近时或谓之“灵魂”)的,既有鬼,则死掉之后,虽然已不是人,却还不失为鬼,总还不算是一无所有。不过设想中的做鬼的久暂,却因其人的生前的贫富而不同。穷人们是大抵以为死后就去轮回的,根源出于佛教。佛教所说的轮回,当然手续繁重,并不这么简单,但穷人往往无学,所以不明白。这就是使死罪犯人绑赴法场时,大叫“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面无惧色的原因。况且相传鬼的衣服,是和临终时一样的,穷人无好衣裳,做了鬼也决不怎么体面,实在远不如立刻投胎,化为赤条条的婴儿的上算。我们曾见谁家生了小孩,胎里就穿着叫化子或是游泳家的衣服的么?从来没有。这就好,从新来过。也许有人要问,既然相信轮回,那就说不定来生会堕入更穷苦的景况,或者简直是畜生道,更加可怕了。但我看他们是并不这样想的,他们确信自己并未造出该入富生道的罪孽,他们从来没有能堕畜生道的地位,权势和金钱。

然而有着地位,权势和金钱的人,却又并不觉得该堕畜生道;他们倒一面化为居士,准备成佛,一面自然也主张读经复古,兼做圣贤。他们像活着时候的超出人理一样,自以为死后也超出了轮回的。至于小有金钱的人,则虽然也不觉得该受轮回,但此外也别无雄才大略,只豫备安心做鬼。所以年纪一到五十上下,就给自己寻葬地,合寿材,又烧纸锭,先在冥中存储,生下子孙,每年可吃羹饭。这实在比做人还享福。假使我现在已经是鬼,在阳问又有好子孙,那么,又何必零星卖稿,或向北新书局去算账呢,只要很闲适的躺在楠木或阴沉木的棺材里,逢年逢节,就自有一桌盛馔和一堆国币摆在眼前了,岂不快哉!

就大体而言,除极富贵者和冥律无关外,大抵穷人利于立即投胎,小康者利于长久做鬼。小康者的甘心做鬼,是因为鬼的生活(这两字大有语病,但我想不出适当的名词来),就是他还未过厌的人的生活的连续。阴间当然也有主宰者,而且极其严厉,公平,但对于他独独颇肯通融,也会收点礼物,恰如人间的好官一样。

有一批人是随随便便,就是临终也恐怕不大想到的。我向来正是这随便党里的一个。三十年前学医的时候,曾经研究过灵魂的有无,结果是不知道;又研究过死亡是否苦痛,结果是不一律,后来也不再深究,忘记了。近十年中,有时也为了朋友的死,写点文章,不过好像并不想到自己。这两年来病特别多,一病也比较的长久,这才往往记起了年龄,自然,一面也为了有些作者们笔下的好意的或是恶意的不断的提示。

从去年起,每当病后休养,躺在藤躺椅上,每不免想到体力恢复后应该动手的事情:做什么文章,翻译或印行什么书籍。想定之后,就结束道:就是这样罢——但要赶快做。这“要赶快做”的想头,是为先前所没有的,就因为在不知不觉中,记得了自己的年龄。却从来没有直接的想到“死”。

直到今年的大病,这才分明的引起关于死的豫想来。原先是仍如每次的生病一样,一任着日本的S医师的诊治的。他虽不是肺病专家,然而年纪大,经验多,从习医的时期说,是我的前辈,又极熟识,肯说话。自然,医师对病人,纵使怎样熟识,说话是还是有限度的,但是他至少已经给了我两三回警告,不过我仍然不以为意,也没有转告别人。大约实在是日子太久,病象太险了的缘故罢,几个朋友暗自协商定局,请了美国的D医师来诊察了。他是在上海的唯一的欧洲的肺病专家,经过打诊,听诊之后,虽然誉我为最能抵抗疾病的典型的中国人,然而也宣告了我的就要灭亡;并且说,倘是欧洲人,则在五年前已经死掉。这判决使善感的朋友们下泪。我也没有请他开方,因为我想,他的医学从欧洲学来,一定没有学过给死了五年的病人开方的法子。然而D医师的诊断却实在是极准确的,后来我照了一张用X光透视的胸像,所见的景象,竞大抵和他的诊断相同。

我并不怎么介意于他的宣告,但也受了些影响,日夜躺着,无力谈话,无力看书。连报纸也拿不动,又未曾炼到“心如古井”,就只好想,而从此竟有时要想到“死”了。不过所想的也并非“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或者怎样久住在楠木棺材里之类,而是临终之前的琐事。在这时候,我才确信,我是到底相信人死无鬼的。我只想到过写遗嘱,以为我倘曾贵为宫保,富有千万,儿子和女婿及其他一定早已逼我写好遗嘱了,现在却谁也不提起。但是,我也留下一张罢。当时好像很想定了一些,都是写给亲属的,其中有的是:

一,不得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钱。——但老朋友的,不在此例。

二,赶快收敛,埋掉,拉倒。

三,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

四,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虫。

五,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六,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

七,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此外自然还有,现在忘记了。只还记得在发热时,又曾想到欧洲人临死时,往往有一种仪式,是请别人宽恕,自己也宽恕了别人。我的怨敌可谓多矣,倘有新式的人问起我来,怎么回答呢?我想了一想,决定的是: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

但这仪式并未举行,遗嘱也没有写,不过默默的躺着,有时还发生更切迫的思想:原来这样就算是在死下去,倒也并不苦痛;但是,临终的一刹那,也许并不这样的罢;然而,一世只有一次,无论怎样,总是受得了的。……后来,却有了转机,好起来了。到现在,我想,这些大约并不是真的要死之前的情形,真的要死,是连这些想头也未必有的,但究竟如何,我也不知道。

【赏析】

《死》,写于1936年9月5日,发表于1936年9月20日《中流》第1卷第2期。鲁迅逝世于1936年10月15日,距鲁迅之死,《死》的写作与发表,时间都很短暂,前者四十天,后者二十五天。在《死》之后,鲁迅又写了《女吊》、《立此存照》(数则短文),及未完稿《由太炎先生想起二三事》。

简之,《死》是鲁迅辞世之前,为数不多的一篇重要散文。

文章从印制德国的女版画家珂勒惠支的画集,请美国的女记者史沫德黎(现译史沫特莱)作序说起,引述珂勒惠支对死亡的态度。这是第一部分。由此过渡到第二部分,议论中国人对死的态度。一类是穷人,相信死后可以轮回,“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对死是麻木的。一类是有权势的富人,“像活着时候的超出人理一样,自以为死后也超出了轮回的。”一类是小有金钱的人,五十上下,便开始寻葬地、合寿材、烧纸锭,“只豫备安心做鬼”,以延续人间的小康生活。在漫谈式的议论中,不乏讽刺,如说富人在生前“超出人理”;也不乏幽默,由小有金钱者联想到“假使我现在已经是鬼,在阳问又有好子孙,那么,又何必零星卖稿,或向北新书局去算账呢,只要很闲适的躺在楠木或阴沉木的棺材里,逢年逢节,就有一桌盛馔和一堆国币摆在眼前了,岂不快哉!”北新书局是当时上海的一家书店,老板是李小峰,为拖欠版税事,鲁迅曾延请律师与该店交涉,鲁迅在日记中颇有记载。在散文中时时触及自己,是鲁迅的一大特色,在这里,鲁迅拿自己幽默了一下,顺便对小有金钱的人也刺了一下。由是,鲁迅在这里对上述的三类人对死亡的态度做了小结,而过渡到第四类人:“有一批人是随随便便,就是临终也恐怕不大想到的,我自来正是这随便党里的一个。”“近十年中,有时候也为了朋友的死,写点文章,不过好像并不想到自己。这两年来病特别多,一病也比较的长久,这才往往记起了年龄,自然,一面也为了有些作者们笔下的好意或是恶意的不断的提示。”

第三部分,从去年的病说起,“记得了自己的年龄。却从来没有直接的想到‘死’。…‘直到今年的病,这才分明的引起关于死的豫想来。”于是,笔锋顺势一转,鲁迅开始叙述自己的病况与治病的经过。郁达夫说:“五四运动最大的成功,第一要算‘个人’的发见。”而散文则最易也是最集中地体现作家的个性与人格。鲁迅的散文之所以耐读,之所以有鲜明的个性,便在于鲁迅不惮于描写自己,进而解剖自己。这是第三部分的前半,后半是关于遗嘱的叙述,共有七条,最后一条是“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十分引人注目,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遗嘱之后的这样议论:“我的怨敌可谓多矣,倘有新式的人问起我来,怎么回答呢?我想了一想,决定的是: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以后是尾声,即第五部分。

鲁迅的散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他的散文写作,不同于他人的是,往往糅杂着强烈的时代背景与对死的深刻体验与思考。综其一生,写的最好的散文,于鲁迅,往往都涉及到死。诸如他笔下的长妈妈(《阿长与山海经》),父亲(《父亲的病》),徐锡麟、范爱农(《范爱农》),刘和珍(《记念刘和珍君》),白莽与柔石(《为了忘却的记念》),对于死者鲁迅是伤感的、恳挚的、沉痛的。而在涉及自己的死时,鲁迅的态度却有些变化。即如在《死》这篇文章里,鲁迅利用遗嘱的形式表露出来的态度以及对于怨敌“一个也都不宽恕”的精神,是十分决绝的,没有丝毫的伤感与沉痛,从而揭示出鲁迅内心的另一方面。由此“鲁迅的散文也就获得了一种独立的地位与价值:比之鲁迅的小说与杂文,它更多地,也更直接地‘说出’鲁迅真正所想,显示出只属于鲁迅的‘黑暗’的思想,‘冷酷’的人生体验,露出‘灵魂’的‘深’和‘真’。”(《鲁迅散文全编·前言》)而作为临终前,鲁迅最重要的一篇散文《死》的价值也就在这里,因为它集中地表现了鲁迅作为人与作为作家的“个人存在”的一个重要方面。

抄靶子

中国究竟是文明最古的地方,也是素重人道的国度,对于人,是一向非常重视的。至于偶有凌辱诛戮,那是因为这些东西并不是人的缘故。皇帝所诛者,“逆”也,官军所剿者,“匪”也,刽子手所杀者,“犯”也,满洲人“入主中夏”,不久也就染了这样的淳风,雍正皇帝要除掉他的弟兄,就先行御赐改称为“阿其那”与“塞思黑”清朝雍正皇帝(胤稹,康熙第四子)未即位前,和他的兄弟争谋皇位;即位以后,于雍正四年(1726)命削去他的弟弟胤稹(康熙第八子)和胤稹(康熙第九子)二人宗籍,并改胤稹名为“阿其那”,改胤稹名为“塞思黑”。在满语中,前者是狗的意思,后者是猪的意思。我不懂满洲话,译不明白,大约是“猪”和“狗”罢。黄巢造反,以人为粮,但若说他吃人,是不对的,他所吃的物事,叫作“两脚羊”。

时候是二十世纪,地方是上海,虽然骨子里永是“素重人道”,但表面上当然会有些不同的。对于中国的有一部分并不是“人”的生物,洋大人如何赐谥,我不得而知,我仅知道洋大人的下属们所给与的名目。

假如你常在租界的路上走,有时总会遇见几个穿制服的同胞和一位异胞(也往往没有这一位),用手枪指住你,搜查全身和所拿的物件。倘是白种,是不会指住的;黄种呢,如果被指的说是日本人,就放下手枪,请他走过去;独有文明最古的黄帝子孙,可就“则不得免焉”了。这在香港,叫作“搜身”,倒也还不算很失了体统,然而上海则竞谓之“抄靶子”。

抄者,搜也,靶子是该用枪打的东西,我从前年九月以来,才知道这名目的的确。四万万靶子,都排在文明最古的地方,私心在侥幸的只是还没有被打着。洋大人的下属,实在给他的同胞们定了绝好的名称了。

同类推荐
  • 纳兰容若与饮水词

    纳兰容若与饮水词

    《纳兰容若与》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纳兰容若与《饮水词》的有关内容。
  • 李国文楼外说红楼

    李国文楼外说红楼

    李国文先生评《红楼梦》随笔集,本书集渊博学识与深遂思考于一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以独特的视角为中国红学界提供了新鲜的眼光。
  • 中国经典诗文集-长生殿

    中国经典诗文集-长生殿

    中国古代经典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奇葩。早在两千多年以前,中国诗人就写出了美丽的《诗经》和《楚辞》;以后,他们又创造了更加灿烂的唐诗和宋词。《论语》《老子》这样的经典著作,则在塑造、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些作品既是联接所有中国人思想、情感的文化纽带,也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桥梁。
  • 相逢不语

    相逢不语

    相逢不语、沉思无绪斜阳暮、离人心底伤、依然春意寒、身无彩凤思万千、雁无声,天意寒、暴雨之后,栀子花残、有一种心情,泪流满面、在深夜里让寂寞唱歌、只为心如自由花等作品。
  • 有思文丛:坐公交车的人

    有思文丛:坐公交车的人

    本书是小说家魏微的一本散文集,收录了“文学纪”“年代祭”“人物记”3辑共32篇文章。本书回顾了作者走过的文学道路,并对文学、对写作提出了匠心独具的见解;记录了作者的成长历程,并对作为成长背景的20世纪80年代做了提纲挈领的描述;回忆了作者的家人朋友,并对亲情、友情进行了基于个人视角的阐发。
热门推荐
  • 圣武岛之:狐仙传说

    圣武岛之:狐仙传说

    玄青派为了一统天下“赶尽杀绝玄青派道长率领”玄青派众弟子杀入圣武岛他们抢老百姓的家园与田地最后所有、的老百姓死入玄青派手中!唯有子宸轩活了下来,他。“发誓长大后一定要玄青派”血债血偿替死了的娘亲报仇!长大后圣武派派子宸轩前去狐仙国!狐仙公主花玥影看穿了子宸轩的想法……花玥影一定要让子宸轩被她征服……
  • 相和歌辞·婕妤怨

    相和歌辞·婕妤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少女的失城

    少女的失城

    可不可能有一天我睡得正熟预感却让我睁开双眼你就站在那面阳光穿过的向南窗子前对我说“四处晃荡之后还是你最爱我”
  • 重生之高冷尘殿宠女友

    重生之高冷尘殿宠女友

    【女扮男装】【男强女强】【现代修真】他,桀骜不驯,她,高冷淡漠,初遇四目相对,战火一触即发,等到确认自己的情感后……简介无能,请看正文。(友情提示:会不定时更新,欢迎入坑)
  • 霸道总编爱上我:强吻六十六次

    霸道总编爱上我:强吻六十六次

    她,喻子初。天生带呆萌属性。渣系女作家一名他,江逸轩。自带花心属性,虽花心但却霸道。这才是介绍:喻子初,渣系女作家。第三十三次被退稿,结果上街就被一个帅帅的大男人强吻。这个男人不要脸骗吃骗喝就得了,还要住进自己的家里。他说自己是个流浪汉结果他不但很有钱还是自己的顶头上司。“我们分手吧”“我们已经分手了,你别过来。”“没关系。暖床那段你写的不好。我来教你。”他们大婚那天,某人说;“算上今天这次,你一共强吻了我66次”那人坏笑,“那么,以后。就由你强吻我了”“谁怕谁”
  • 古代撩汉日常

    古代撩汉日常

    大龄剩女杨洛菲一直羡慕别人甜甜的爱情,奈何颜值不在线无缘恋爱。直到她魂穿古代——她仰天长啸“哇哈哈哈!姐姐我终于要发达了!”…杨家有女初长成,刚刚及笄?就被告之皇上要选秀。呜呜…可她一直暗恋宸王。伤心之下不小心跌落山崖意外去世被杨洛菲占了身。穿越也是有代价的,必须要帮原主逃脱选秀攻略宸王。哼!那还不好说,可是,撩着撩着才发现这货蓄谋已久啊
  • 弃妃归来

    弃妃归来

    她带着仇恨而来,为报灭门之仇不惜身陷森冷后宫,却在仇人的儿子面前一步步失了心,动了情。他是一国之君,邪肆张扬,心沉似海,睥睨天下,掌控朝堂风云,却始终掌控不了她的心误会尽释,她全心去爱,在无情残酷的宫廷之中步步为营,只为与他长相厮守,他却对着她失神的叫着另一个女人的名字明明对她万千宠爱,却又无情下令将她打入冷宫,杖责之下,腹中胎儿化为一滩脓血......面对他苍白痛悔的俊颜,她笑的凄美决绝,“南宫瑾,你亲手杀了我们的孩子。”心已死,爱难逝。她绝然离去,他却紧追不舍。远远看着风尘仆仆追赶而来的人,她心痛如万箭穿心,“南宫瑾,我恨你,所以我要惩罚你。”
  • 昭阳趣史

    昭阳趣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前人田地后人收

    前人田地后人收

    内蒙古高原上,一个军马场的前尘往事。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