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请推荐、收藏!)
第一百三十六章请君入瓮(1)
竖日,马山县衙府内。
李靖看到徐世绩、倪天恩、雄阔海等人悉数落座,先喝了两口茶,才不慌不忙地说道:“诸位,适才斥候飞马回报,太原和涿郡联军,已从柳林县的唐家寨,向我马山杀将过来了,如今近二十万的联军,在距我马山不到50里的地方准备扎营!不知各位有何退敌之策?”
众人均是激昂,特别以雄阔海、暇金纳最为兴奋。雄阔海哈哈笑道:“领兵的是谁?待我出去叫阵,来一个斩一个,来两个斩一双!”他是粗中有细,知道太原武力最强的李玄霸正鏖战临汾,除了李玄霸,其它的武将,他倒真没有放在眼里。
事实上,两军对峙,由一方大将出面叫阵,进行一对一的“单挑”,是一种常用的方式。
可别小看这种单挑,他除了能迅速地提升武将的名气外,还能极大地激发军队的士气,许多以少胜多的战役,往往最初便是由提升士气一方获得了胜利。
李靖和徐世绩相视一笑,眼中却都是透露着焦忧。
雄阔海等人不知道,李靖和徐世绩却是极为清楚这次李罗大军的厉害。倒不是说联军全是精兵强将,而是这次领军人物非同小可。涿郡的罗下雷,武艺了得倒也罢了,太原的李孝隆,素以仁义忠勇出名,也不去说他。他们最忌惮的,却是唐军的军师李淳风,李淳风虽然大多时候呆在太原,声名不显,但其军事能力、计谋策划,却是极为了得之辈,早在李靖还是孩童时期,便听过他的舅舅—隋朝名将韩擒虎说过,“此人聪慧,计谋可推当世之首矣!”
能当得一代名将韩擒虎如此赞誉,可见李淳风的厉害了。
况且,这李罗联军,人数达二十万,比起马山县不到四万的人马,彼此悬殊太大,当然是不可同日而语。可以说,只要联军不犯什么大的错误,就是屯兵围困马山,而楼烦一方又没有后援,持久之下,楼烦军除了有侥天之幸外,只能是凶多吉少了。
以李淳风的本事,当然不可能犯什么大错!
倪天恩显然也是深谙其中的道理,眉头一皱,“元帅,军师,此次李罗联军,究竟是由谁率领,又有什么了得之辈了?”
李靖沉声道:“据太原传来的消息,以及斥候探来的禀报,此次李渊和罗艺的联军,却是各自领兵,协同作战。太原方面,元帅是李孝隆,也就是王指挥杀死的李孝恭的弟弟,军师则是李淳风,一个计谋极为不凡之人。涿郡军方面,领军的是罗艺手下第一号猛将罗下雷,武艺高超,军师则是简维中,我们并不清楚这简维中的本事如何,但既然能够和罗下雷同领十万大军,料想也决非是平庸之辈!”
倪天恩对于罗下雷倒是见识过,当然也有足够的自信击败对方,毕竟能够像他和王应乾一样进入“举轻若重”武学境界的,当世极少,甚至除了王应乾,他还没有见过任何人达到此境界,那怕他师父也是不行。李靖素来眼光颇高,处事稳重,连李靖都称李淳风为“极为不凡”,那李淳风的厉害,恐怕和三国时期的诸葛亮、郭嘉等人不相上下。
武将不怕对方武艺高强,最怕的,便是坠入别人的计谋中,有力使不出来,憋屈得紧!
李靖和徐世绩也是眉头紧锁。
主动出击?对方结阵齐整,防备森严,又有超过马山整整五六倍的兵力,再加上有李淳风坐镇,而李孝隆对李淳风素来是言听计从,恐怕是去得回不得啊!
据城而守?马山不过是一个中等县城,虽然城坚墙固,但毕竟人马有限,最主要的是,楼烦的大部分兵力,已是悉数驻扎在马山了,也等于是没有了后援之兵。虽然李靖等人自诩这三万余人马作是精兵强将,但毕竟人数差距过大,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一般的计谋又岂能讨得好去?
最让人头痛的是:轻易不离开太原的李淳风,居然作了随军的军师!
众人都是陷入了沉思。
“既然李罗联军前来,我们便出战迎敌不就行了!元帅,勿需考虑太多,我愿领军出击,退李罗联军于城外!”雄阔海实在受不了这沉默的氛围,出言讨战了。
“元帅,敌情尚未完全明了,草率出战实非良策!我觉得尚需多做计较,考虑周详才好!”暇金纳虽然也是好战分子,但他把自己当作楼烦的一分子,忠心耿耿,可不像雄阔海那般,虽然身在楼烦,但却只是跟随王应乾个人而已。
李靖额首,表示赞同暇金纳的话。他强作笑意,转头对雄阔海说道:“阔海,不必着急!你和天恩都是武艺高强之辈,一但战起,有的是你出战的机会。”
徐世绩摇了摇头,似乎要将脑海中的杂念摇去。却是不得要领,于是干脆低头闭目,脑筋急转,不住思索对策:“李罗联军有二十万之巨,兵力胜过我军极多,又有李淳风出谋划策。我楼烦军如果硬拼,只会自取灭亡。而且我军又没有什么后援,要战胜对方,只得以弱胜强!”
“回顾历史上以弱胜强的战例,大致是这样几种情况:其一,敌将无能,连出错误,抓不住战机,导致军队败亡,如三国时期的袁绍。但李罗联军有李淳风这等人物出计,肯定不会出现大的错误,这从斥候传回对方的扎寨阵形便能够清晰地感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