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六上午去安顺敬老院献爱心,是经管学院“星火”志愿者协会的传统,林之悠是协会成员。
学院志愿者每人大概四周轮流一次志愿服务,林之悠每周都去,是因为张伯。
张伯是借了敬老院刘院长的称呼,那时候张伯已经70多了。张伯是个孤寡老人,一生未婚。
张伯身体一直很好,所以他既是敬老院的成员,又是敬老院的义工。
张伯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军队转业后安排在核工业部109研究所保卫处,到退休时已经是保卫处长。退休后张伯把毕生的积蓄捐给了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
之后他打了一个包裹,要求自费到养老院居住。
核工业部109研究所是林志军和郭桂英生前的单位。
他们是林之悠的爸妈,亲生爸妈。
·
爸妈离世的那年林之悠10岁,爸爸是因为核辐射激发了白血病,妈妈是因为车祸。
自从爸爸生病住院后,林之悠就被安排在父母的好友闻爸爸家里生活。
妈妈是在医院往返照顾父亲途中遭遇的车祸,而爸爸在妈妈火化的当天在家里烧的木碳。
涉及到父母的名字甚至单位等一切信息,闻爸爸家里颁布了禁言令,谁都不能提起。
所以,现在张伯是林之悠了解爸妈生前的唯一线索。
再后来,张伯就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成了没有血缘的血亲。
·
易城到安顺敬老院的那天,是学校寒假前的最后一个周末。
系里组织的人很多,地板被反复拖了三遍,易城觉得搞卫生和演节目都流于形式,就找到院长办公室。
易城找到刘院长后直接说:我会修电脑,硬件软件都行,会烧饭,杭帮菜系,对了还会修半导体收音机。每周一下午有时间。
悄悄说一句,每周一下午是学校的班会时间。
刘院长对会修半导体很有兴趣:“同学,正好隔壁的张伯有一台收音机坏了,现在的修理店都不接这样的小生意,你帮忙看看。”
说完,刘院长把易城领到张伯的房间。
·
林之悠当时正为半导体的事发愁,因为张伯的半导体年代久远,维修零件根本无从找起,张伯的退休工资不低,林之悠隐约觉得这个半导体有些故事。在她的坚持下,张伯才坦白。
半导体是张伯当兵时一个姑娘的定情信物。
说这些的时候七十岁的张伯还有些脸红,其他的他就不肯多说。
那天,林之悠记得易城同学当时傻愣在张伯门口足足两分钟,以至于张伯好长时间都认为这孩子脑子似乎有些不太正常。
刘馨更认为这孩子傻了,为了敬老院一台古代的半导体收音机,易城联系了几乎全球的电子零件生产商,最后好像是从一家民间收藏馆买了一台当年同款的机器,拆出来的零件,收藏馆里的藏品,这要挺着多厚的脸皮求人家。
这孩子还疯了,明明他信誓旦旦说过事业成功前没有恋爱计划。
·
寒假里他们确定关系后,易城好几回要林之悠对他的第二印象做个评价,林之悠都是果断差评。
“明明是第一印象嘛易同学,那天你从水里爬上岸时也没提个醒,你也看到当时我这边一直忙着啊,就说去医院的路上吧也在打电话,哪里有时间欣赏帅哥。”
说这话的同时,林之悠有些心虚。
·
再漫长的回忆都要回到现实,丽江到北京的飞机上,林之悠回忆张伯的点点滴滴,唉,有张伯的记忆就有易城的影子,无法剔除。
林之悠和闻天骥赶到医院的时候,已经是夜里12点。
在冲进病房的那一刻,她看到张伯病床前的易城,当然还有刘馨。
张伯是后半夜去的,临走的时候,戴着呼吸机的张伯一只手拉着林之悠,一只手拉着易城,他用尽气力把两只手叠在一起后,安详地闭上眼。
闻天骥也看到了易城和刘馨,另外他很奇怪李向阳也在,他是外科医生,不应该出现在这里。
直到李向阳牵着刘馨的手走向闻天骥:“天骥,大家都认识正好省了介绍,刘馨现在是我的妻子。”
刘馨现在是我的妻子
闻天骥甚至没有祝福的话,他完全愣住了,全身进入到真空地带。
人生的剧情反转如此之甚,全身进入真空地带的还有林之悠。
是的,还有易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