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精神文明建设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客观上讲,我区整体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尤其是农村集体资金积累少,一些乡村债台高筑,精神文明建设缺乏相应的经费保障。据调查,2006年,银川市279个行政村,集体收入在1万元-5万元的78个,占28.8%,1万元以下的30个,占11.1%,无集体收入的32个,占11.8%。全市村级债务22610.6万元,平均每个村负债81.04万元。乡村文化经常面临"无米下锅"的尴尬局面。据统计,全区13个已经建成的县级宣传文化中心,大部分处在维持的状态。同时,也确实存在问题的另一面,一些地区和单位没有很好地处理社会发展中"好"与"快"的辩证关系,以经济基础薄弱为由,以要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物质生产中为由,使精神文明建设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制约着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协调向前发展,致使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与落后的精神文化生活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第四,公民素质教育任重道远。较高的人口素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社会整体文明素质的基础和保证,而教育的发展程度是影响人口素质的重要因素。我区城市人口素质与农村人口素质差距较大,农民整体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直接影响农业科学技术的顺利推广、影响农村经济的科学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令人担忧的是这种状况有恶性循环趋势。由于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留守"青少年"隔辈抚养、只求温饱"成为新的社会教育问题。高额的教育费用以及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使大多数农民对子女的教育信心不足甚至失去信心。这些都将成为影响素质教育的一个危险信号。
第五,精神文明建设实绩考核指标体系量化程度低,不易操作。我区在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探索出了许多精神文明建设考核办法,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事业的发展,但却普遍存在考核指标弹性太大,不易操作的问题。弹性大表现为指标比较笼统,量化程度低,弹性大,不好操作;指标有缺失、分割现象,科学的整体考评体系没有形成,缺乏理论基础;尤其是对领导干部的对象性考核指标没有"硬度",责与利不明确,奖与罚不落实,精神文明抓与不抓一个样,挫伤了抓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积极性。
第六,精神文明队伍建设滞后,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近年来,由于受经费、机制等因素影响,全区没有举办过一次专门的精神文明骨干培训,全国培训更是少之又少,纵向少沟通,横向缺交流,关起门来搞创建。一些文明创建工作者思想保守、观念落伍,尤其是乡村骨干信息闭塞,坐井观天,经验不足,不能适应时代要求、群众需求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需要。
三、发展战略思考与建议
"十一五"期间是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宁夏这样一个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精神文明肩负着提高全体公民素质和全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历史责任,从我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实际出发,建议重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战略思考:
第一,正确理解认识与发展的关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强调以人为本,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推进社会和谐、文明、全面进步。2005年4月,胡锦涛同志在山东考察工作时强调指出:要充分认识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和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紧密结合起来,把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无数发展实践证明,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有机的结合,才会成为推动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只有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文明健康素质在内的整个社会文明水准得到大幅度提高,各项事业的发展才有可靠的思想保证、可靠的道德支撑、强大的智力支持和雄厚的人才资源支持。这些为我们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发展观提供了重要启示。只顾眼前发展不求长远效益、只重物质建设忽视精神文化建设的认识和做法都是不科学的,不正确的,是与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发展相抵触的。自治区党委提出要奋力推进宁夏又好又快地发展,把"好"放在了前面,表明了在实现经济快速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同时,更要重视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我区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文明观、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乎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高度,充分认识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带头转变观念,带头调整思路,带头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力度。
第二,正确处理投入与发展的关系。经费投入是精神文明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并长期创新发展的物质保障,各级领导干部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出发,解决好发展与投入的关系问题。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想方设法、下大决心增加精神文明建设投入。要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在全区形成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创新投入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广泛发动社会力量资助精神文明建设,将精神文明建设由公办单一的传统载体,转化为社会、家庭、个人、村组和企业争相投入的多重载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益,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事业健康顺利发展。要尝试建立文化基金、文化活动补贴、文化产业税收优惠等长效机制,更新资金配置理念,转换资金配置重点、配置比例,拓宽配置渠道,确保精神文明建设经费投入到位。
第三,正确处理机制、体制与发展的关系。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精神文明建设运行机制,领导机制,经费保障机制,目标责任奖励机制,考核竞争机制,队伍建设机制,骨干培训机制。要在全社会建立起强大的精神文明建设支持体系,党政组织领导体系,文明机构协调体系,职能部门合作体系,机关、学校、乡村、行业参与体系,社会团体援助体系。尤其要提高精神文明协调机制的运行质量,促进各项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的社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逐步形成完善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组织网络。
要重点解决考核机制问题。要改变我区精神文明考核机制弹性太大、量化程度太低、不易操作的现状。要建立健全检查考评机制,坚持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考核标准能量化的,尽可能量化,不能量化的要尽可能规范化、具体化。要建立健全激励竞争机制,真正把精神文明建设成绩作为评选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晋职晋级以及考察各级领导干部政绩的一项硬指标,落到实处。建立党政领导联系制度,加强对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领导和指导。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规划、给经费,分管领导具体抓指导、求实效,职能部门专门抓落实、创佳绩。只有这样,"一级抓一级"才不至于成为写在纸上、装在抽屉里的空头文件。
第四,正确处理发展与创新的关系。宁夏精神文明建设艰难地走过了这么多年,一直走不出宁夏,就是缺乏"特色",缺乏创新,缺乏参与市场竞争的"文明品牌"。大连市的文明如今已闻名遐迩,但大连的文明却是从推介公民道德治家格言和"少吃一桌酒席,多扶济一位老人"、"文明不文明,卡上见分晓"、对60万青年骨干和200万市民进行文明素质培训等小事做起,打出了品牌。因此,进行"文明品牌"创建很有必要。一要精心设计和打造民族文化品牌,提高民族文化竞争力。要把西夏文化、回族文化等特色文化作为重要文化资源予以挖掘、开发、整理、包装、推介,使之成为区域经济、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新的增长点,成为民族地区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二要在全区推出"文明品牌"创建活动。我们要汲取众家之长,立足本地特色,以灿烂的回族文化、悠久的西夏文化和六盘文化、贺兰文化、黄河生态文化等文明资源为依托,开展"回族文化风情苑"、"滨河文明生态长廊"、"六盘红色文明山寨"等文明品牌创建,"一地一品","一地多品",绽放神秘的西夏文化、神圣的贺兰土地、神奇的六盘山水、淳朴的西北民风、厚道的大漠人情所赋予宁夏的塞上奇葩,赋予精神文明以文化、生命的灵气,实现文明品牌与特色文化的完美组合,提高我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市场竞争力。三要创新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和手段。建设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和谐宁夏,既在内涵上包括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也在手段上提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从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的原则出发,关心民众的物质精神文化需求,最大限度地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逐步建立我区思想道德教育社会化网络和机制,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运用一切可利用的文化阵地、文化教育娱乐场所和一切精神文化产品,共同参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提升公民道德素质。要突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集中解决公民思想行为习惯和社会风气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文明礼仪、公共秩序、社会服务、旅游出行、城乡环境、文化市场、互联网管理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使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不良风气得到改善,使全社会公民的文明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原载于《宁夏文化蓝皮书》2007年版,由贾捷频、付宁生、杨芳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