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书娟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2010 年初,北京市市委书记刘淇在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建设世界城市”的城市发展新目标,并特别提到建设世界城市要注重首善之区的和谐建设,加强社区、社会建设。在国外,广义的社区满意度是指个体对于所在社区包括人际互动、价值系统和生活经验等在内的主观认知。在国内有学者认为社区满意度是社区居民对社区生活条件、人际关系等客观方面的评价。而本文对社区环境满意度的定义是居民对社区室外环境的总体感受及主观评价。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社区环境满意度研究的现状
社区是指居住于一定地域的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的人类生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不论是社区归属感、依恋还是满意度都是社区在人们生活中重要角色的体现。国内外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社区展开研究。在环境方面,国内外社会学和城市规划对于社区居住的环境满意度研究较为成熟。在Maria Amerigo等人的文章中提到:有的研究表明居民对居住环境的满意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居住迁移的频数。文章总结道:国外居民居住环境满意度研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个人—住宅环境的认知层面,即个体是如何评价街坊四邻、周边环境等因素的;二是个人—住宅环境的情感层面,如个人所处的邻里关系如何,其社区旧属感强不强;三是个人—住宅环境的行为层面,即个人参与社会活动状况,与邻里交往频度等等。通过这三个方面的研究系统了解社区居民满意度状况。此外,国外对社会人口学资料、人格特征等因素与社区环境满意度也进行了系统化的解析。
1.2.1 。1社区环境满意度结构的研究
不同学者对社区环境满意度结构持不同的观点。在Gabriel Moser等人的研究中:社区满意度不仅是单纯涉及建筑物的质量和开放空间的特征,而且还应该包含社会关系,如邻里关系、安全和环境破坏等。他们将缺乏环境质量的生活看做是对他们幸福感的一种极大的威胁。
1.2.1 。2人口统计学资料与社区环境满意度关系的研究
国外的研究表明,与社区满意度相关的个人特征方面的因子有年龄(Campbell,1976;Goudy,1977;Filkins,Allen,and Cordes 2000),性别(Filkins,2000),教育(Campbell,1976;Filkins,2000),居住时间(Brown,1993),家庭大小(Miller and Crader,1979),收入和职业地位(Bradburn,1969),社会地位(Bardo,1977)等。
国内的学者李洪涛的研究则显示,虽然男性对社区的总体满意度的评价略高于女性,但差异不显著。此外,18岁以下的城市居民对休闲娱乐设施和休闲给予的评价最高,而55岁以上的则对人际关系的评价最高。王常熙和庞海蓉的研究也支持性别差异不显著的结果,同时前者的研究显示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居民在总体满意度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但不同学历居民在总体满意度水平上没有显著差异。李雪铭、冀保程等的研究则显示,年龄层次对满意度的影响不大;随着文化素质、居民收入与与满意度成正相关。
综上,社区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综述以往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一是对社区公共设施的评价,二是个人特征因素,三是社会维度(社区的人际关系、社区参与、社区自豪感),四是居民在社区内的社会关系,五是居民的社区参与程度,六是居民的社区满意度。需要指出的是,这些研究无论从问卷的结构和最后给出的措施上都或多或少缺少一些心理学视角,没有从居民心理诉求的角度对社区建设提出合理建议。
1.2.2 北京社区环境满意度的研究现状
针对北京市居民进行的调查研究,如单菁菁对亚运村社区居民环境与生活满意度的比较,他们取样进行调查的社区数目偏少,不能全面反映北京市社区环境满意度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2 方法和结果
2.1 问卷编制
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我们初步将社区环境划分为3个:自然环境、服务环境和文化环境。其后我们对14位北京市民进行了细致的访谈,进一步发掘对居民环境满意度产生影响的因素。在这些基础上,我们最终确定了问卷结构,由4个维度组成:硬件供给、周边服务、人文气息和自然环境。整个编制过程由一名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十二名心理学本科生和一位专家共同完成,同时问卷还考察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居住性质、居住年限等人口统计学变量。
相比之前学者编制的环境满意度问卷,本问卷的最大特色在于对部分题目的细化:在文教、医疗和餐饮方面,我们将满意度分为便捷性和质量评价;在社区活动这个方面,同时考虑活动的丰富性和居民参与度问题;季节因素也成为问卷的一部分,冬夏季对居民满意度的影响是不同的。
2.2 问卷编制
2.2.1 样本
预测随机选取了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附近的两个社区。这两地居住条件较为大众化,是北京市社区的典型代表之一。我们共发放120份问卷,回收了117份,有效问卷为100份。在问卷发放过程中性别、住房性质、年龄等因素得到有效控制,比例分布均衡。
2.2.2 结果
项目通俗性分析结果较好,没有过难或过易的项目,项目的平均难度在0.5—0.8之间。根据高分组和低分组t检验(two-tails)的结果,删除了鉴别力不高的两道题目:采光和建筑密集度。
此外,经计算,问卷的Cronbach’s a系数为0.899,说明其信度较好。用SPSS16.0进行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各项目的共同度都在0.3以上,但是有关交通的两道题目(夏季的交通出行状况/冬季的交通出行状况)被单独划分出来,因此去掉了这两道题目。再次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KMO值0.0726,在0.001水平上达到显著,适合作因素分析,各题的共同度都在0.35以上。根据碎石图,抽取四个因子后线段变得平坦,因此抽取四因子,采用promax旋转方法(因为各维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运用斜交旋转较为合适)。这个模型能够解释55.603%的变异,且题目的维度划分与假设的理论模型大致相符。但是可能受到海淀区本身文化特色的影响,问卷中与文化有关的项目如文体设施、文教条件的便捷度、文教质量都被归到人文气息这个维度中。而在原构想中,这几个项目应归到周边服务维度中,因此结构模型与设想会略有出入。
2.2.3 问卷编制
根据预测结果所反映的问题,对问卷进行了修改:虽然建筑密度和采光及交通等因素没有显示良好的鉴别力或是效度,但是它们却是社区环境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在第二次测量上保留了这3个项目,以验证在其他社区中它们的作用;考虑到基础设施、交通出行是比较稳定的变量,取消其在冬夏季节的划分。此外,还根据第一次施测过程中被试的反馈,对问卷的表述进行修改。
2.3 正式测验
2.3.1 样本
正式测量随机选取了北京市西城区某社区。这个社区的居住条件同样较为大众化,是北京市社区的典型代表。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87份,有效率为72.5%。被试中男性占总体的44.8%,女性55.2%;在年龄方面,20岁以下被试占8.1%,20—40岁占31.7%,40—50岁被试占10.6.%,50岁以上的被试占20.3%。被试以拥有房屋产权的常住户为主,租房者仅占27.9%。
2.3.2 结果
各题目的通俗性和鉴别力良好。问卷的信度(Cronbach’s a)为0.919,说明其信度较好。将获得的90组有效数据进行因素分析,根据共同度小于0.3的原则删除了“采光”这道题目,又因“交通便捷度”这个题目的维度划分比较奇怪,而且载荷不高,因此删去此题。然后再对数据进行因素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Promax斜交旋转,结果为KMO值0.700,在0.001水平上达到显著,适合作因素分析,各题的共同度都在0.35以上。因素分析显示了4因子模型,该模型能够解释57.398%的变异。题目在理论维度上的载荷都达到0.35以上,除了餐饮服务质量在两个维度上载荷比较高外,各题目的维度划分与假设的理论模型相符,说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构想效度。
2.3.3 对满意度产生影响的因素
我们的研究显示在总体满意度上男女性并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一点与前人研究一致。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层的居民对冬季的卫生清洁状况的满意度差异是显著的,根据LSD事后检验的结果可以看出每个年龄层之间的差异也显著。邻里关系是20岁以上的居民的关注点,20—40,40—50及50岁以上的居民对邻里关系的满意度有显著性差异。
受教育程度在自然景观一项上差异显著。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良好的文化程度对于环保意识能够产生积极影响。居住年限对邻里关系、社区归属感等人文气息因素对社区环境满意度产生巨大的影响。家庭人均月收入则是治安状况、各种硬件因素的主要影响者,尤其是家庭人均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收入者会对安全因素特别给予重视。
3 讨论
3.1 问卷的相关问题
3.1.1 交通因子
交通是社区环境中的一个重要因子,前人的研究中大都包含了交通因素,但是两次测量都在因素分析的过程中删掉了交通的有关项目。究其原因,其一是交通因素不是直接影响满意度的因素,它会通过影响其他因子对满意度产生影响,尤其是前测结果表明交通和餐饮的便捷度和质量间呈现出0.7—0.85的高相关;在第二次结果中,交通也和其他题目存在0.19—0.49显著性相关。其二是目前调查的4个社区的交通条件都比较好,尤其是再测调查的两个社区,它们都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属于三环以内,交通便利、四通八达,这个社区的居民普遍在交通便捷度上表示满意,结果显示其标准差<1.0.因此,在这个社区交通相比于其他因素是较为稳定的,在这个意义上交通便捷度在因素分析时被自动与停车、建筑密度等其他相对稳定变动较少的题目划分为同一维度,而不是假设的周边服务维度。以前的研究者,如李雪铭、庞海蓉等大多数把交通相关的题目归为社区的社会或者服务环境中,因此该问卷最终保留了交通这个项目,并将其归入周边服务维度。
3.1.2 采光问题
采光在两次因素分析中都遭到剔除。研究过程发现,各学者在采光这个因子上的表述并不一致:李雪铭、冀保程等人将其定义为“采光”;周春喜则将采光、通风合并为一项;庞海蓉的问卷中对采光这样描述:小区内能不能享受到充足的阳光。在施测过程中,被试对采光的理解也不一:有人认为是社区的户外光照条件;有人则考虑其户内的阳光照明。而问卷中采光的初衷是指社区的户外阳光条件,但鉴于被试的理解偏差和两次施测结果,最终问卷中不保留采光这一项目。
3.2 社区环境满意度的心理影响因素
3.2.1 不同年龄的心理需求
人类从儿童至老年,随着生理变化与心理的成熟,再加上社会及家庭对本身的影响,使得人在整个生命周期各阶段对于居住环境品质产生不同要求。例如本研究中显示的,20岁以上各年龄段的居民,由于不同背景和期望,以及在社区中活动的时间长短上的差异导致了他们对邻里关系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和要求。正如埃里克森所说:在人生第六个阶段以前(20岁以前),个体的关系网主要是以玩伴、同龄人为中心的,他们的关注点不会投注于现实周边的家庭和邻里关系中。
3.2.2 场所认同心理
相较于西方文化,在非西方文化的国家中,如中国、日本与韩国等地,是强调相互依存(Interdependent)的价值,注重与他人的联系,会突显他人以完成及维持和谐的关系,因此,社区邻里关系的紧密程度亦是使居民能愿意居住下去的主要原因之一。邻里关系和社区归属感的投注度和满意度不仅受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需求的影响,而且也受居住年限的影响。
场所认同的影响因素有三个方面:一是与情感或情绪的联系(这种联系也许可藉由社会性连结来促成)、记忆;二是赋予在经验意义的其他认知解释;三是与潜在搬离相关联的不安感。那么,换句话说,对场所依附感越大,其与场所的情感也越密切,意义越特殊,被迫搬离时所产生的痛苦也越大。而这些产生地方依附感的要素,可从居民居住时间的长短、社区邻里关系、邻里性设施及环境中获取。居民对于地方依附感越重,其对于某些居住环境项目满意度也越高。本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不同的居住年限使居民在各种硬件条件、人文气息、自然环境上都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尤其是在人文气息这个维度上,不同居住年限的居民在邻里关系、归属感、文化宣传及社区活动等项目上存在着一定差异。这说明居住年限可以通过情感纽带对居民的满意度产生影响。
3.2.3 居民自身偏好
被试本身的属性(如年龄、职业、居住年限等)会影响其对于社区环境品质的评价。以本研究而言,随年龄的上升或下降,对邻里关系等社区人文气息的关注度是不同的;教育程度不同,环境意识不同,对自然环境的满意度也是不同的;家庭月收入越高其居住环境安全性关注度也就越高;居住时间越短其情感因素也就越少,居住时间较长的老年人与其社区的情感纽带很深。总之,显示居住地区居民的类型与属性将影响其评价社区环境满意度的偏好。社区的居委会或者物业人员可以根据本社区居民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社区改造,以提高社区居民的整体满意度水平。
4 总结
本研究从全新的角度将居住环境理论体系化,明确北京社区居住环境的组成要素。编制的《北京社区环境满意度问卷》有较高的信效度,可以作为成熟的量表进行大规模的施测。研究者通过施测,可以对居民满意度进行量化,对不适合定量的重要居住环境要素加以说明。这种以社区为出发点、将社区居民作为一个群体的研究以自下而上的研究范式与自上而下的国家社区环境政策不谋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