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中总是有许许多多的信号在标示着经济的发展,但是有一些市场信号是人们无法看到的,因为操控市场经济的是一只“无形的手”。了解这些看不见的市场信号能帮助人们正确分析市场形势、增强竞争力、明白市场行情,不至于被“宰”或者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潮流。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经说过:学习经济学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了,你只要掌握两件事,一个叫供给,一个叫需求。
需求指的是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的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而需要指的是消费者想得到某种商品的愿望。需求不是自然和主观的愿望,而是有效的需要,它包括两个条件:消费者有购买的欲望和有购买的能力。
消费者有购买某种商品的愿望是因为该商品有满足人的某种欲望的能力,即效用。一种商品要具有效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必须有用和稀缺。因此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下,消费者的需求量都应是给他带来最大效用的商品数量。
供给指的是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这种供给是指有效供给,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生产者有出售的愿望和供应的能力。
在供给和需求的互相平衡下,市场同样会达到一个均衡的状态。市场的均衡过程就是商品均衡价格,是商品市场上需求和供给这两种相反的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供给与需求的相互作用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都在上演。
最近,各媒体争相报道了全国各地刮起的“大蒜热”:小小的蒜头借着“能抗甲流”的传闻,价格走出一波暴涨行情。
一名在山东金乡做了20多年大蒜生意的孙老板说:“我是在每斤0.28元时开始收购大蒜的,现在涨到每斤3.7元左右。”这位老板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在这令人眩目的财富神话中,裹挟5000万元游资的温州商人再次成为焦点。“做大蒜生意能赚钱,温州商人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表示,根据该会调查,目前有5000万元温州游资进入北方市场买蒜卖蒜,“现在大蒜甚至成了礼品。几天前,一位温州朋友送了我一份礼物,就是一盒大蒜胶囊。”
周德文还说:“温州人做大蒜生意以前就有,因为最近流感爆发,大蒜属于健康食品,前景非常看好,才突然热起来。”
在影响需求量的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对于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关系,即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少。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多;或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反之,商品的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这称为需求规律,即需求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大蒜“防流感”功效提升了其需求量,所以,价格也随之上升了,这就是需求规律的作用。
一般说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越高,生产者的供给量就越大;商品的价格越低,供给量越小,这一规律被称为供给规律。
当市场价格偏离均衡价格时,一般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这种供求不相等的非均衡状态会逐步消失,自动回复到均衡价格水平。首先,当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商品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出现商品过剩,一方面会使需求者压低价格,另一方面又会使供给者减少商品供给量,这样商品的价格必然下降到均衡价格水平。相反,当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需求量大于供给量,出现商品短缺,一方面迫使需求者提高价格,另一方面又使供给者增加商品的供给量,这样该商品的价格必然上升,一直上升到均衡价格的水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农产品的供给导致价格下降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最近央视“广西香蕉卖出白菜价,产销脱节蕉贱伤农”的报道其实正是供给均衡的市场机制的一个体现。
由于2008年的香蕉价格暴增,蕉农们纷纷扩大了自己的种植面积,加上香蕉在生长期风调雨顺,蕉农们在施肥等田间管理上不断加大投入,使香蕉的产量快速增长。
据了解往年全国香蕉的上市格局是广东3-4月、海南5-8月、广西10月至次年2月,福建全年均衡,国内主产区基本错开上市。但近年来,云南、广东等地都扩种香蕉,与广西同时段上市,而且起步价偏低,这对广西香蕉在全国的市场形成了冲击和竞争。而这一切都源于香蕉面积的盲目扩大。
“你扩大多了,肯定有影响。多了肯定供大于求。”
供大于求,这在农民听起来真是个可怕的字眼,因为这四个字对他们来说,就意味着风险和损失。除了香蕉,还有像西瓜、白菜、牛奶这些农副产品,这几年也时不时遭遇过剩滞销,这似乎成了农业发展中的一个怪圈。
商品的供给是处在市场上的商品总量,是生产者提供给市场用来交换、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使用价值;供给也是已处在市场上的商品的流量和生产者能够提供给市场的商品的存量的总和。处在市场上的商品,不仅是满足人们需要的使用价值,而且也是凝结着一定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价值。投入市场进行交换的商品的使用价值,无疑是实现价值的基本条件,没有使用价值的产品不能成为商品。但是,使用价值要从商品供给者手中让渡到商品需求者手中,又要依赖于价值实现的程度,价值的实现无疑是完成使用价值让渡的必要条件。因此,供给不单纯是一种提供一定数量的特定的使用价值的行为,而且还是实现一定价值量的行为。
商品的需求是市场上作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被购买的商品总量,是同一种商品的需求者或消费者(包括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的总和。需求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它受消费者的货币购买力的限制。在商品经济中,商品的需求,一方面是商品购买者对商品使用价值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对商品价值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一方面是实际需要商品量,另一方面也是商品的货币价格发生变化时所需要的商品量。可见,需求并不是纯生理意义的需求,需求具有一定的社会性质。需求的社会性质是由购买者的社会经济地位决定的。
就拿住房来说。住房问题始终是纠结在中国人心头的一个难以表达的痛。一边是大量商品房卖不出去,一边是大量城市人买不起房,这对矛盾在一些城市表现得相当尖锐。追究缘由,不少人认为这不仅跟市场调节能力有关,也与我们的房屋制度有关。一方面我们大量建设不少高级住房,因为其有很大的利润,但是需求相对来说比较少——我国哪里有那么多的富人;另一方面,面对众多的大众所需求的中低档的商品房,建设的不多——利润使然。所以这样就出现了商品房市场的怪现象——大量的高档商品房空闲和中低档房一房难求的现象并存。这种极端的矛盾不仅是市场的调节问题,也是政府的宏观调控没有做到位。但究其最本质的原因——还是市场在起决定作用——商家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经济学小贴士
供给与需求分析构成了几乎所有经济分析的基础。需求与供给规律并不需要每个人对价格变化作出反应才为有效;唯一要求是某些边际购买者或边际生产者对价格变化作出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