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人群:在经营中只靠蛮力不用智力的穷人。
致富指数:★★★★★
穷人迷思:在《孙子兵法》中讲究以智谋事。同样,商人最可贵的不是手中的钱,而是智商——智商可以把办不成的事办成,把挣不到的钱挣到。换句话说,智商是经商的成功底牌,没有智商,或智商不足,一定难以始终坚守自己的经商底牌。
经商不是靠蛮力,而是靠智力。香港商人一贯以智取天下,所以在纷纭复杂的商海大战中能够独占鳌头,而立于不败之地。
李嘉诚是港商中当之无愧的代表,而李嘉诚是靠智来夺取天下的。他像军事家一样思考自己的每一步战略,对每一个行动都进行周全的部署,这一点在他收购和黄集团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和黄是当时香港第二大洋行,又是香港十大财阀所控制的最大上市公司。1975年,汇丰银行成为和黄的最大股东。
李嘉诚一直密切关注着和黄的发展。他通过充分的研究,认定这是一家极具发展潜力只是目前经营不善的集团公司。
但是怎么才能从汇丰银行手中获得和黄的控制权呢?李嘉诚动起了脑筋,时值九龙仓的收购大战让汇丰银行大伤脑筋,李嘉诚主动出现向汇丰负责人沈弼表明放弃九龙仓的,获得了沈弼的好感。
之后,李嘉诚频频与沈弼接触,二人交情日深。李嘉诚又进一步了解汇丰急需扩大实力,增强储备资金。也就是说,汇丰有可能急于抛出和黄股。
最后就不能不说是缘分和运气了。沈弼十分赞赏李嘉诚的精明能干、诚实从商的作风及其如日中天的业绩,对李嘉诚情有独钟。便根本没有考虑其它竞争者,以相当优惠的价格将和黄出让给李嘉诚的长江实业集团。
1981年1月1日,李嘉诚被选为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成为香港第一位入主英资洋行的华人大班(注:包玉刚入主的怡和系九龙仓不属独立洋行),和黄集团也正式成为长江集团旗下的子公司。
当时,长江实业实际资产是6.93亿港元,而和记黄埔的市价总值是62亿港元。李嘉诚以小搏大,以弱胜强,成功控制巨型集团和黄,难怪被称为“蛇吞大象”。
匪夷所思、难以置信,然而这又是不争的现实。因此,李嘉诚被冠以“超人”之誉。
李嘉诚胜,就胜在他的智商。“兵者诡道也”、“兵不厌诈”,这些军事谚语说明了只有运用智商才能赢得战争的道理。商战竞争,同样是智谋先行。穷人要想在竞争中获得最后的胜利与成功,关键就在于是否有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商战谋略。
把智商作为经商的底牌
智慧就是隐藏在大脑里的利剑,关键时刻能发挥重要作用。将军用它,能百战百胜;政治家用它,能治乱世;穷人用它,则能由穷变富,由贱变贵。
虽然,古往今来那些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的智慧让人津津乐道,但穷人千万不要以为智慧是多么的深不可测。其实,一个想法、一个点子、一个主意都可以称之为“智慧谋略”。
下面的故事是一个55岁的普通老人经营报亭的经典案例,他精明的经商手法毫不夸张地说,是教科书般的商业智慧。当然,他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该老人名叫黄丰,几年前,他下岗了。
生活的压力迫使黄丰老人要找一份工作,虽然他岁数大、没文化、没技术、没特长。但他脑子灵活,想来想去,决定卖报纸。
于是,他开始寻找合适的卖报地点。几经挑选,发现城北客运中心人流量大,车次多,于是选定在城北客运中心卖报。
但是在车站内卖报纸的除了黄平以外,还有另外两个卖报人。那两个卖报的各有一个小摊点,在车站的一左一右。黄丰决定自己不摆摊,带报纸到等车的人群中和进车厢里卖。
一段时间下来后,通过实践,黄丰还总结了一些门道:等车的人中,一般中青年男士喜欢买报纸,车上有座位的人一般喜欢买报纸,而且边看报边吃早点,有重大新闻时报纸卖得特别快。
于是,黄丰又有了新创意。最初他每天叫卖报纸时,是用这样的方式:快报、晨报、晚报,3毛一份,5毛两份。现在他这么叫卖:伏明霞嫁给53岁的梁锦松啦、一个女检察长的堕落啦、非典疫情新进展啦,等等。果然,这一招十分见效!原先许多不想买报的人都纷纷买报纸。这样一来,每天卖的报纸居然比平时多了一半。
半年之后,车站的一家报摊因为生意不太好就要转手,于是黄丰就接下这个报摊。并进行了改造:买了政府统一制作的报亭,气派又美观。黄丰的经营品种也从单一的卖报纸发展到卖一些畅销杂志,销量就更上一层楼了。
由于黄丰这个报亭良好的地理位置和巨大的销量带来了旺盛的人气,很快就被可口可乐公司发现了。他们安排业务人员上门,在黄丰的报亭里张贴了可口可乐的宣传画,安放了小冰箱。于是,报亭不仅变得更漂亮、更醒目,还能收一些宣传费,而且增加了卖饮料的收入。
两年之间,黄丰的卖报生意从小到大,做得有声有色。每月的收入都不低于4000元。有了经验与资金的原始积累后,黄丰又有了新的目标,就是在附近的一个小区出口再开一家新的报亭。走上连锁经营的道路。
一个没有文化的普通老人,卖报居然能卖出这样的经商智慧,在让人拍案叫绝的同时,也应该给穷人以自信,只要多动脑子,多想法子,把智商作为经商的底牌,就不愁找不到门路,就一定能迅速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