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当代实践较之以往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它是建立在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可以说,科学技术已成为当代实践的纽带和灵魂,它以其剧烈的变革和巨大的社会功能,使当代社会呈现出新的面貌和特征;它不仅带来了丰厚的物质财富,而且促进了社会主体结构的变化;它不仅培育出一种新型的实践方式与实践观念,而且呼唤与之相应的实践精神。
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究竟发生过几次重大的科学技术革命,专家们的看法尚待统一。不过以下几个阶段是不能不加以注意的:即最初的制火技术革命,使人类由采集狩猎社会进入畜牧社会,由野蛮社会进入文明社会;发生于几千年至一万年以前的农业技术革命,使人类社会由游牧生活进入稳定的田园生活,由畜牧业社会变为农业社会;开始于18世纪70年代的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技术革命,使西方迈开了现代化的步伐,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社会制度也随之发生了变迁,马克思说:“手工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气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8页。;起源于19世纪40年代的钢铁、化工和交通运输业的技术革命,使资本主义工业由以轻工业为主转变为以重工业为主,自由资本主义得到更充分的发展,故被称之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或“第二次产业革命”;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的以电力为标志的技术革命,使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其时西方刚刚开始电气革命,列宁曾预计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可能使社会主义国家比资本主义国家更早地实现电气化,表明社会主义应该而且能够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水平,所以他说:“蒸气时代是资产阶级时代,电的时代是社会主义时代。”《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17页。当然,后来实际的发展不完全是这样。
这便是过去漫长的岁月中在科技革命影响下人类社会大致的演进历程。
较之上述科技革命,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先导的科技革命成为“人类历史上涉及领域最广、达到水平最高、取得成就最大、对社会影响最深”高放:《社会主义在中国与世界》,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76页。的一次新技术革命。邓小平敏锐地注视着这场革命,准确地预见它“不只是在个别的科学理论上、个别的生产技术上获得了发展,也不只是有了一般意义上的进步和改革,而是几乎各门科学技术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新的飞跃,产生了并且正在继续产生一系列新兴科学技术”《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87页。。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召开的有关科学问题的第一次专门性的会议,在会议开幕式的讲话中,邓小平列举了新科技革命所关涉的众多领域与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以及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为我们勾画出一幅新科技革命的图景。这就是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标志,以电子计算机、机器人和生物工程为先导,以信息、能源、新材料为支柱,以管理技术和社会系统工程为最高成就的科技领域的整体变革。
电子信息技术作为新科技革命的“先导”、“火车头”和“核心”,其主要成果是电子计算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已连续研制出五代,现在正在研制第六代,计算机的运用,使人们的生产、工作、生活逐步自动化;由于具有人的部分功能而被戏称为“钢领工人”(Steelcollar Worker)的机器人的出现,是新科技革命的第二大成果,它不仅使人类未来可免除各种笨重、肮脏、危险的劳动,以至出现“无人工厂”,而且扩大了人探索过去不曾涉足过的领域的能力;激光技术把亮度比太阳光高几十亿倍的激光束运用于通信、医疗、农作物的育种,扩大了人类在这些领域的作为;生物工程技术改变了过去技术革命成就仅限于增加自然物的产量或加工自然产物的局限,能够人工制造很多新的生物品种;而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海洋技术、航天技术的变革,拓宽了人类劳动对象的范围,增加了劳动资料的种类;从50年代中期起,发达国家开始用计算机来管理企业,使管理技术发生了重要变革,现代企业管理中“矩阵结构”的出现,把纵向领导和横向领导联系起来,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社会系统工程则把被称为“老三论”的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和70年代以来出现的“新三论”即突变论、协同论和耗散结构论运用于管理社会,把社会综合成一个大系统,旨在研究其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功能和反馈,保持社会的平衡和安全。
这次新技术革命明显地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它使科学与技术、科学与生产越来越一体化,创立了一个以科学为基础的人类活动的统一体系。过去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也起很大的推动作用,但它依靠的更多的是生产实践,这种情形下,占主导地位的是这样一种关系,即生产—技术—科学。而在当代,新科技革命使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生产发展和生产管理、社会管理的主导因素,出现了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的周期运动,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不断加强,使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的规律性的认识(即科学)、改造自然界的综合手段(即技术)和创造物质财富的实践过程(即生产)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由于新的科学思想从产生到它在社会和生产中实现的周期不断缩短,科学向直接生产力的转化不断加快、加深,这便产生了科学、技术、生产合而为一的趋势。诚如邓小平所说:“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这是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最重要的特征,它充分展示了科学在当代的重大作用,预示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
第二,当代科技革命直接改变了生产力的质的构成,生产力诸要素即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越来越成为科学的“物化”。其主要表现在:(1)生产工具发生了质变。科技革命集中体现在工具的变革、改进上。历史上科技革命使石器发展为青铜器、铁器、机器。而机器由发动机、传动机和工作机三部分组成。当代科技革命使机器在原来三部分的基础上增加了电脑自动控制中心,由四部分组成。过去工具的改进是减轻人的体力劳动,而电脑的出现使现在的生产工具完全可以代替人的体力劳动。(2)劳动者素质发生了质变。掌握科学技术知识成为当代生产劳动者的必要条件。当代社会生产力的劳动者中间必不可少地包括着科学技术工作者,未来更高级、更发达的社会中的物质资料生产者,都应当同时是科学技术工作者。(3)劳动对象也发生了质变。过去人们的劳动对象是天然物(如土地、木材、矿石、煤、石油等)或天然物的加工品(如冶炼的金属、烧制的陶瓷、玻璃等)。现在劳动对象逐渐改变为人工合成的新材料(如人造橡胶、化学纤维、塑料等),这些都是自然界从来没有的,而且取材广、产量大、品种多、用途广、性能好。(4)产品发生了质变。过去人类产品都是加强自然物或加工自然物,如农业产品是加强自然物,工业产品是加工自然物,如今生物工程的产品是创造新的自然物。
第三,当代科技革命使自然科学技术成果和方法被直接用于管理社会,形成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很多交叉学科。这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过去只有自然和社会两大门类科学领域各自分支学科之间的交叉,而现在出现了两大门类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如信息管理学、数学经济学、经济控制论、社会医学、计算机语言学等等。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讲过:“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8页。马克思这一设想随着当代新的科技革命的到来而变成了现实,使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融为一体,这表明人类将能够更为自觉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更好地治理自然、治理社会。
总之,这场被赋予“第三次浪潮”、“后工业革命”等诸多名称的新技术革命浪潮,激荡着整个世界。
唯物史观历来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那里,科学技术被赋予人类社会变革的“伟大杠杆”的地位与作用,被“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的力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372页。。科学技术的变革和进步推进了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力的提高又促进了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的变革进一步推进了上层建筑的革命,以至整个社会形态的变化。但是这一逻辑意旨过去长期没有受到注意,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只讲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的根本动力,不理解阶级斗争只限于阶级对抗的阶级社会,而同阶级斗争相比还有一个更持久地发挥作用的、从根本上推动社会进步的因素,这就是科学技术。阶级斗争也是在科学技术和生产发展的前提下起作用的。教条主义论点的流行使“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宝库中的基本理论的意义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邓小平是中国共产党内最具科学意识的领导人之一。早在60年代,他就曾明确地将科学技术与生产力联系起来看待。1975年,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他十分肯定地讲“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的观点,强调“科研必须走在国民经济的前列”。那时他曾向毛泽东就此作过汇报,毛泽东说:我不记得我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句话了。有人借此大造舆论,攻击邓小平。邓小平激愤地反击说:毛主席只是说记不得了,不意味着他没说过,更不意味着他不赞成。粉碎“四人帮”之后,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87页。
不仅如此,邓小平的可贵之处还在于,他并没有停留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现有的观点上,而是立足当代实践,追踪现代科技革命,赋予上述观点更鲜明的时代特征,从而向前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1978年,他就指出:“科学技术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8页。在现时代“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87页。。1988年,他在一次听取工作汇报时,又对科学技术的作用作了新的概括:“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5页。在1992年南巡谈话中,他再次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这里有必要甄别一下“一般生产力”和“第一生产力”的内涵。生产力发展具有系统性,具有不可分离的整体性,即在生产力的发展中其构成要素的每一次的重大变革,必然会像连锁反应一样,迅速波及、影响到其他要素,以至改变生产力系统的整体面貌;但生产力系统发展的整体性,并不意味着每个生产力要素的发展都是绝对平衡的,相反,其各个要素的发展必然显示出一定程度的不平衡性。在一定历史阶段上,生产力发展往往主要依靠某一要素。从社会生产力的整体角度看,一定历史时期相对突出的要素,就是生产力发展的生长点、突破口,或者说,就是这一历史时期的“第一生产力”。显然,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第一生产力”。例如在渔猎采集和农牧业、手工业的自然经济时期,第一生产力是自然力;在17~18世纪的工业革命中,生产力的变革是“以劳动资料为起点的”,工作机、动力机以及电子的广泛使用,大机器动力就成为第一生产力。人类进入20世纪,特别是20世纪中期以来,科技革命突飞猛进,科学技术已处于一切生产力形式、过程和因素中的首位,现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相对独立的要素,是生产力诸因素中起决定作用的主导因素,这表明,科学技术已成为当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生长点、突破口。邓小平正是敏锐地抓住这一点,及时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当然,“第一生产力”中的“第一”是个比较的概念,只是由于其特殊的地位、作用和功能不同,才用“第一”来表示。切勿误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将排斥劳动者是“首要生产力”。两者说的不是同一个问题。因为在生产力范畴中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三者是物质实体性要素,而科学技术、管理和人的劳动积极性等是生产力中非实体性要素,或“智力要素”、“软件要素”。在现代科技之前,马克思把科学技术理解为“一般生产力”或“精神生产力”,科学本身还不属于“物质生产力”和“直接生产力”。而在当代,科技革命中科学从“一般生产力”经过生产力中实体性要素的中介,转化为“直接生产力”,即前已指出的把科学知识“物化”到劳动资料(尤其是劳动对象)中,改变了生产资料的性质和水平;把科学知识“物化”到劳动对象中,改变了劳动对象的状况和范围;用科学知识武装劳动者,提高并强化了劳动者的智力和生产技能。这种把科学知识“物化”或对象化到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中的过程,也就是科学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过程。鉴于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各要素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就劳动者本身中的智能因素和体力因素关系而言,体现科学知识成分的智能因素日趋重要,位居第一,故我们称之为“第一生产力”,而把劳动者看作是首要生产力,是就生产力中人与物的关系而言的,劳动者是生产力的主体,是唯一具有能动性的因素,因而处于首位。归根到底,两个命题的一致性在于,当代生产力发展主要依靠劳动者科学技术素质的提高,而掌握了科学知识的劳动者是当代生产力的主体。
显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后发展”国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由于这些国家在经济上长期落后,要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是不行的。只有用最新的观念来规划自己,才能后来居上。这就要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诚如邓小平所说:“靠科学技术才有希望!”
三、当代社会发展的总体特征
在当代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的科技革命,其神奇的影响力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而使整个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
(一)世界的整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