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指标体系的设计是根据人们对现代化的认识,首先在头脑中构建一个现代化的理想模型,然后再把它分解为若干模块,根据国际上发达国家及整个社会发展的进程和状况,设立各种指标,再从众多指标中选择有代表性的重要指标,组成指标体系,用科学的计算方法算出综合指数和类指数,从各个侧面进行分析、评价其发展趋势和发现各种社会问题,这就构成所谓的指标体系。
按指标的功能分,它有描述、解释、评价、监测、预测等功能。一般指标体系都能做到描述和评价的功能。要做到监测功能就需从指标体系中发现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相对于评价而言难度较大些。预测功能是指根据目前情况对今后长期目标进行预测,如小康社会、现代化目标等。
按指标的类别分,可分为综合类和专题类,如全国和地区的现代化指标、小康指标,它包括了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综合情况,就属综合指标体系;如社会保障、教育、卫生、交通、人口等指标体系,由于是一个部门的或某一专题性质的,就称之为部门或专题指标体系。
按指标的性质分,可分为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客观指标是指由统计部门统计的客观数据的统计指标,主观指标是指通过问卷调查得到的调查数据。在香港和国外往往把调查数据称之为社会指标,也有把两者结合起来运用的,如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所主办的竞争力指标体系等。
指标体系的建立是根据不同研究目的来确定的,其作用是为各级管理部门和决策者制定政策和完善各种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因此它不仅仅是对社会发展现象进行描述、排序先后,更重要的是要发现矛盾和问题,并提出对策和建议,使各项改革顺利进行,经济和社会能协调发展。
二、现代化指标的流变性
一个国家、地区、城市的现代化,是一个多维的复杂的巨系统。这个巨系统的结构包括众多要素,主要有经济、政治、文化、人口、社会、生态环境等要素。人们对这些要素的认识以及对其重视程度,是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的。
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人们认识到的主要是经济要素。这是因为,二战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提出的发展目标主要都是经济的增长,一般以GDP(或GNP)的增长为基本的,甚至是唯一的目标。
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二战以来,各国在工业化过程中曾把经济增长作为核心,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这种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社会发展的方式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产生了许多不协调的因素。实践证明,这种单纯地依赖经济增长并不能自动地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稳定社会秩序,甚至会引起贫富差距的扩大和社会矛盾的加深。人们深刻地认识到:“增长不等于发展,富裕不等于文明进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重视经济要素的同时,把社会要素提到十分重要的地位,越来越重视社会指标,兴起了“社会指标运动”。于是,各国由单纯地注意经济指标发展到注意社会指标。早在60年代,美国首先兴起了社会指标,到80年代,已有八十多个国家建立,现在就更多了。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体系有:
人文发展指数。它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专家经过6年研究而提出的成果。从1990年起,每年出版一次。该指数将平均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和实际人均GDP三个指标合成为一个复合指数。1995年,中国在170多个国家中居111位。
国际竞争力。这是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研究院建立的,从1980年起每年公布一次,指标体系由十大构成要素300多个指标综合而成。中国在40多个国家中从1995年的34位已上升至2002年的12位。
国家财富新标准。是世界银行根据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用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生产资本和社会资本四方面综合计算出人均国家财富量。1995年公布的192个国家平均为8.6万美元,中国只有6600美元,居162位。居首位的澳大利亚,达83.5万美元。
社会进步指数。这是美国社会学家埃斯特斯的研究成果,由44个指标组成。1995年在124个国家排序中,中国居77位。
以上是各种综合指标体系,还有各种部门和专题类指标体系,如生活质量指数、痛苦指数等,不一一列举。国标社会指标的评估均反映了人的发展,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比较科学,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第三个阶段,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大气和水质污染、环境恶化、物种减少、生态失衡等成为突出的问题,生态环境要素受到重视。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的共识。
第四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以信息化为代表的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于各个要素内涵的认识也在深化,于是,现代化指标中也出现了衡量科技发展、知识经济的因素。在经济要素中特别重视信息化的发展;在社会要素中特别重视人的素质的提高;在环境要素中提出了节约性社会、循环经济等。
三、构建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制定,要遵循以下原则:
要有系统性,全面反映社会的发展现代化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既具体,又模糊。现代化指标体系是对现代化这一巨系统的量化反映。它应当客观地表征这一巨系统的要素(结构、层次)和整体功能。现代化目标的系统性,首先是说我们所要达到的现代化是作为社会整体的现代化,是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全面的现代化,而不是某种片面的现代化。现代化的目标之所以要求全面性,是因为作为系统而存在的社会所包含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整体。某个领域或方面的发展,总要受其他领域或方面发展的制约和影响,如果缺少某些方面的现代化,这样的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势必要影响其他领域现代化的实现。即使因为某种特殊的原因而有了单方面的现代化,这种“现代化”也难以长久维持或极不稳定。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是一个整体全面的现代化目标,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从经济到政治、从生产到生活、从自然到社会,都有互相关联、互相适应的具体目标,构成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系统。我们不仅制定了物质文明的现代化目标,提出了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和国防全面现代化的要求,而且制定了精神文明的现代化目标。提出了教育、文化、思想、民主建设等也要全面现代化的任务。没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及其现代化就没有基础;而没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就不可能有人的现代化,也就没有现代化主体的现代化;靠非现代化的主体是不可能建成现代化的。未来的现代化社会是一个作为系统而存在的有机体,这一社会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发展程度、文明水平,也是互相制约、连为一体而存在的。所以,现在我们所制定的现代化目标,必须反映未来社会的这种整体性、互相制约性,从而使我们的现代化目标成为一个系统的、全面的发展远景。
现代化目标的系统性,还指反映现代化各个领域的各个分目标之间的结构关系。全面实现社会的现代化,并不意味着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平列起来,齐头并进,而是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分层次地进行。要制定出科学而合理的指标体系,首先必须对什么是现代化,即现代化的内涵有明确的认识,否则不可能做到全面。目前,我们传播的,或正在应用的国外学者指标也好,国内学者的指标也好,绝大多数仅仅是一个经济指标而已,这样的现代化即使实现了,也仅仅是一个经济发达国家而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这些基本要素不是孤立的,它们必须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现代化巨系统通过系统内部要素与外部条件的相互作用和协调,以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公正、资源永续、环境健康、人类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整体功能。因此,现代化指标的制定,应当根据现代化的内涵,在全面理解什么是现代化的基础上,从经济、政治、文化等诸方面衡量社会发展的状况。鉴于这种思路,有人提出社会发展指数(或指标)是很有道理的。指标体系要有全面性和协调性,应包括经济、社会、人文和环境等方面,使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
要贯彻以人为本,反映人的全面发展现代化巨系统的功能是为了人,核心在于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指标体系要围绕这一核心和目的,来反映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发展。现代化指标体系,是人们建设现代化的指挥棒。在设计指标体系时,把人放到什么地位,关系到你实现的是什么样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要以人为主体,一切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现代化的指标体系也要以人为本,既要反映人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人的素质提高状况,也要反映人的潜能发挥程度,一句话,现代化指标体系要反映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通过人的各种因素,体现出现代化的程度。
要遵循国际惯例在一定意义上讲,现代化不是一个国家的事业,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能否实现,既要靠本国人民的努力,也要靠国际环境的支持。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是否实现了现代化,不能自己说了算。在制定指标体系时,要注意主要指标的国际通用性和地区(城市)之间的可比性,要参考国际上认可的一些标准,或者我们制定的标准要让国际上认可。否则就会出现像我们1958年“大跃进”制定的“15年赶美超英”的计划,共产主义马上就会到来的丑剧。现在许多地区制定的“提前”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虽然没有像“大跃进”时代那么滑稽,但也有自己说了算的味道,为了突出政绩,先设定一点较低的现代化目标,后设定一个计划,最后宣告某某省、市在2005或2008年提前实现现代化,以示“先进性”,这样都是不科学的。中国要实现现代化,首先要尽快设计一个能与国际比较、综合简明而又可操作的现代化指标体系,达不到这些基本指标,就不能算是现代化。
要从国情出发现代化虽然是一个世界性课题,但各国的现代化不可能完全一样,因此,在设计现代化指标时,既要考虑到普遍性,又要考虑到特殊性,要从本国的实际出发,不能一概地“追风”,围着洋人的指挥棒转。我国现代化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既有共同的内容和评价标准,又有自己特殊的内容和评价标准。从社会制度看,我国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指标体系应当反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点;从国情看,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将长期存在,这一国情决定了中国的现代化不可能与美国、西欧相同。各国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应当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比如城镇化建设,如果我们一味地追赶发达国家的指标,不仅会拔苗助长,而且会人为地造成粮食紧张,大量农民因失地而失业的现象,进而造成社会混乱。又比如,日本平均每100人有一个营养师,中国平均10万人才有一个营养师,如果把日本当作赶超目标的话,中国100年后也实现不了现代化。因此,在设定现代化指标时,我国人口、地理和文化历史的特点,也是指标体系应当考虑的。同时,要多反映改革开放中出现的问题,反映经济社会是否协调发展,反映物质和精神文明的相互关系,反映小康社会和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等,更好地为制定社会发展政策和宏观管理服务。
要坚持可持续性现代化必须是可持续的现代化。指标体系既要反映当代人与当代人之间的公平状况,又要反映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公平状况;既要反映经济与社会之间发展的状况,又要反映人与自然之间协调发展的状况。
要有可行性各项指标要在明确具体事物的规定性的基础上,具有可度量性、可操作性。在科学性基础上,力求简单明了,方便实用。要做到可行性,首先要使指标体系科学化,应用先进的现代统计手段和科学确定指标之间的权数。其次指标体系要有时代特征,既能反映出工业化特征,也能反映出信息化时代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要求。最后指标体系要有阶段性,反映出不同阶段现代化的水平。
第三国外现代化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对现代化研究如雨后春笋般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无论是现代化理论体系的构建,还是现代化的测度或衡量问题,都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成为人们热门话题。国际上一批研究现代化的学者,就如何衡量现代化不断地探索着,并纷纷设计衡量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在全球的工业化阶段,学者们普遍认为可以应用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去测度该国的现代化程度。这种测度的进一步定量分析,曾在不同时期有过不同的描述,已形成具有代表性的现代化指标体系按其出现时间的先后主要有:1960年日本箱根“国际现代化会议”上提出的8项指标;继箱根会议8项标准之后,贝迪阿·纳思·瓦尔马提出了评判现代化的5条标准;现代化研究的先锋者布莱克于1966年提出了现代化的10项标准;坎特里尔在20世纪60年代出版的著作《人类事务模式》中提出了由11个“结构变量”构成的复合指数来测量一些国家的现代化程度;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英克尔斯提出了度量现代化的10项标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世界财富论坛,提出了衡量现代化水平的14项标准等。
一、箱根指标
1960年,在日本的箱根,召开了一次“国际现代化会议”。会上广泛讨论了涉及国家现代化的有关问题,并且提及了全球在现代化进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本意在于启示学者们在进行现代化的研究时,应当从经院式的研究方式跳出来,与当时世界发展的脉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应当说,此次国际性会议的世界影响是有限的,几乎淹没在其后汹涌而来的全球大发展的浪潮中,但是会议的主旨和其成果,还是应该加以必要的认证。就是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8项指标作为衡量和比较现代化进程中的水平和阶段。这8项标准在其后的应用中,发现有不少的偏颇和不足,因此并未扩展开来。作为指标本身,虽未获得认同(甚至遭到批评),而且被大家所扬弃,但是它们作为鼓励更多的后来者去定量关注现代化进程中的动态比较,应当加以必要的肯定。这8项标准是:
(1)人口比较高度地集中于城市,整个社会越来越以城市为中心;